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动物大、小鼠管状线虫防治研究
1
作者 黄冰 邱国光 +3 位作者 黎福荣 黄文革 陈颖青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大、小鼠管状线虫是我国标准化实验动物清洁级大、小鼠应排除的寄生虫,而实际工作中发现:清洁级大、小鼠经常单纯性感染管状线虫。这严重地影响了清洁级大、小鼠的质量。史克肠虫清(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在药量达100mg... 大、小鼠管状线虫是我国标准化实验动物清洁级大、小鼠应排除的寄生虫,而实际工作中发现:清洁级大、小鼠经常单纯性感染管状线虫。这严重地影响了清洁级大、小鼠的质量。史克肠虫清(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在药量达100mg/只大鼠(10只小鼠),溶于250ml饮水中让其自由饮水3d,每隔2周一次,连续3次时,既可达到驱虫作用,也不影响种鼠的繁殖功能,在引种困难的情况下可作为种群净化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实验动物 单纯性 严重 肠虫清 感染 大鼠 线虫 种群净化 防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重组痘苗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方安 杨洁 +4 位作者 郭俊明 杨英浩 伍新尧 罗超权 黄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为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CEA阳性小鼠Hepa肝癌细胞模型(Hepa-CEA);对4组实验鼠进行颈背部皮下注射CEA阳性或CEA阴性同源鼠Hepa肝癌细胞,再接种痘苗病毒(野生型W-VV或重组型CEA-rV)3次:观察动物反... 目的:为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CEA阳性小鼠Hepa肝癌细胞模型(Hepa-CEA);对4组实验鼠进行颈背部皮下注射CEA阳性或CEA阴性同源鼠Hepa肝癌细胞,再接种痘苗病毒(野生型W-VV或重组型CEA-rV)3次:观察动物反应,并在接种癌细胞后每周测量一次皮下肿瘤大小.结果:4组实验鼠颈背部皮下均可见瘤块形成,但3个对照组肿瘤生长迅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种Hepa-CEA/CEA-rV组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缓慢,瘤块较小,与3个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1),整个实验过程中接种鼠未表现有毒副反应,结论:CEA-rV可能通过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CEA特异性的细胞或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对CEA阳性肿瘤的生长明显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 癌胚抗原 肿瘤 免疫疗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打靶技术在转基因动物中的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系古 都同功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动物体内 表达 初发 正常 基因失活 观察 细胞系 基因打靶技术 转基因技术 基因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六种培养体系的培养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冰 黄文革 +2 位作者 钟女奇 陈颖青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六种培养体系中的生长情况。方法 小鼠胚胎干细胞 (ESD3细胞株 )在以下六种培养体系中培养 :1 .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MEF)有血清培养 ,2 .MEF无血清培养 ,3.SNL细胞有血清培养 ,4.LIF(白血病抑制因子 )...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六种培养体系中的生长情况。方法 小鼠胚胎干细胞 (ESD3细胞株 )在以下六种培养体系中培养 :1 .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MEF)有血清培养 ,2 .MEF无血清培养 ,3.SNL细胞有血清培养 ,4.LIF(白血病抑制因子 )有血清无饲养层培养 ,5.LIF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 ,6.大鼠肝细胞 (BRL)条件培养基培养。经体外培养 1 0代后 ,观察其克隆形态 ,同时进行碱性磷酸酶检测并将ES细胞接种于裸小鼠皮下 ,观察ESD3的未分化状态和多潜能性。结果 六种培养体系培养的ESD3具有典型的ES细胞克隆形态 :巢状 (集落状 )隆起生长 ,边缘清楚 ,表面平滑 ,结构致密 ;AKP强阳性 ;裸小鼠体内形成了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畸胎瘤。结论 六种培养体系均能支持ESD3生长 ,并能保持其未分化性和多潜能性 ,为ES细胞的应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 干细胞 血清培养 ES细胞 裸小鼠 饲养层 集落 克隆形态 小鼠胚胎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12
5
作者 都同功 陈系古 +4 位作者 刘兰英 俞生 钟女奇 黄冰 林学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30,共5页
ES细胞的培养应满足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化而保持其高度未分化潜能。我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基DMEM中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培养ES细胞。培养的ES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呈未分化状态。胚胎... ES细胞的培养应满足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化而保持其高度未分化潜能。我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基DMEM中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培养ES细胞。培养的ES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呈未分化状态。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是分离培养ES细胞最普遍使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本文还围绕ES细胞培养中的促进增殖和抑制分化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细胞 成纤维细胞 干细胞 小鼠胚胎 饲养层 集落 分化潜能 DMEM 细胞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 被引量:14
6
作者 都同功 黄冰 +3 位作者 钟女奇 邓新燕 陈颖青 陈系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0-192,T002,共4页
关键词 胚胎 干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仁礼 李海标 +2 位作者 黄冰 陈系古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8,I002,共5页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 ,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 (对照组 )或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 ,观察其形态分化 ,分别用β1整...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 ,为研究其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单独 (对照组 )或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 ,观察其形态分化 ,分别用β1整合素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与人羊膜共培养 4~ 5d后 ,ES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样的单层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 ,呈多边形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 ,多数细胞呈现 β1整合素阳性 ,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 ,未见 β1整合素阳性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实验组和对照组β1整合素阳性细胞分别为 81 4%和 8 4%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Z检验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样干细胞 羊膜 抗原 CD29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细胞系培育及其免疫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陆家海 郭中敏 +3 位作者 余新炳 冯德元 李德昌 程维兴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4,共4页
从细粒棘球蚴病人体内获取生发层和原头节作为培养材料 ,采用改良DMEM培养液和鼠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瓶进行细胞培养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并探讨棘球蚴细胞培养的制约因素。首次成功培育出一株人源细粒棘球蚴... 从细粒棘球蚴病人体内获取生发层和原头节作为培养材料 ,采用改良DMEM培养液和鼠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瓶进行细胞培养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并探讨棘球蚴细胞培养的制约因素。首次成功培育出一株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 13G 5 ) ,至 1997年 3月 1日为止该细胞系已培养了 140d ,其间传了 2 1代。该细胞系主要以成纤维型细胞为主 ,呈贴壁生长 ;用该细胞系细胞接种于昆明 (Km)小鼠腹腔内 ,能形成具包囊样结构的类似包囊 ;接种鼠产生对囊液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ELISA能够检测出细胞系细胞代谢物中特异性抗原 ;该细胞系细胞和E .granulosus原头节、包囊液具有相同的EST酶带 ;使用该细胞系细胞的代谢物作为粗制抗原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能使 6 0 %的Km小鼠获得完全抵抗E .granulosus感染的能力 ;该抗原能使 43 33%~ 77 42 %的包虫病人诊断出来。此外 ,检定了人源细粒棘球蚴染色体 ,染色体数为 14~ 18条 ,并首次对其进行了G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细胞培养 免疫学 13G-5细胞系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植入大鼠脑内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述 谢瑶 +1 位作者 陈系古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8-300,T059,共4页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之后的分化状况。以 SD大鼠为宿主 ,将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宿主隔区和海马内 ,移植后在 l、2、3、4和 8周取脑 ,冰冻切片 ,进行 Nissl染色和 M6、NSE、GFA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大鼠...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之后的分化状况。以 SD大鼠为宿主 ,将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宿主隔区和海马内 ,移植后在 l、2、3、4和 8周取脑 ,冰冻切片 ,进行 Nissl染色和 M6、NSE、GFA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之后 ,从第 2周开始表达 M6、GFAP、NSE等抗原 ,持续至第 4周 ,主要位于移植区内 ,较少迁移。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之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植入 大鼠 脑内分化 脑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tk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彦文 钟女奇 +2 位作者 都同功 黄冰 陈系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HSV10 6扩增出HSV1 tk基因 (112 8bp) ,PCR产物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以重组质粒pcTK为模板 ,tk基因的 5′端引物为DNA测序引物进行部分DNA序列分析 .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PC... 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HSV10 6扩增出HSV1 tk基因 (112 8bp) ,PCR产物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以重组质粒pcTK为模板 ,tk基因的 5′端引物为DNA测序引物进行部分DNA序列分析 .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PCR产物为HSV1 tk基因正确无误 ,成功筛选到HSV1 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TK 基因治疗 转基因动物 克隆 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猪肝胶原水解物和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裸小鼠肾包膜移植的人源性胰腺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平鲁 黄文革 +5 位作者 邹晓军 陈凤英 黄冰 陈系古 孔祥平 邹清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4-504,527,共2页
目的 :探讨乳猪肝胶原水解物 (LCH)和促肝细胞生长素 (pHGF)对裸小鼠肾包膜下移植人胰腺癌细胞 (SW1990 )的影响。方法 :应用裸小鼠肾包膜下移植人胰腺癌细胞 ,瘤体积测量和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高、中、低LCH剂量组和pHGF组的抑... 目的 :探讨乳猪肝胶原水解物 (LCH)和促肝细胞生长素 (pHGF)对裸小鼠肾包膜下移植人胰腺癌细胞 (SW1990 )的影响。方法 :应用裸小鼠肾包膜下移植人胰腺癌细胞 ,瘤体积测量和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高、中、低LCH剂量组和pHGF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5 8 2 2 % ,6 5 90 % ,5 5 2 3%和 34 17%。而对胰腺癌细胞有丝分裂影响不明显。形态学观察表明 ,LCH和pHGF均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表现为细胞固缩 ,核染色质分叶固缩。结论 :LCH和pHGF能抑制移植于裸小鼠肾包膜下的人源性胰腺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物 胶原 肝细胞生长因子 小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真核表达载体pcT K GFP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彦文 卢春彬 +3 位作者 林勇 都同功 黄冰 陈系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8-10,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GFP,为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自杀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和转基因动物打靶载体的构建提供基因材料。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EGPC1 ...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GFP,为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自杀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和转基因动物打靶载体的构建提供基因材料。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EGPC1 中扩增出gfp(799 bp),PCR产物用Xba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TK,重组质粒pcTKGFP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部分DNA 序列分析证明PCR产物为gfp,成功筛选到携带gfp 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GFP。结论:pcTK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自杀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和转基因动物打靶载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 基因治疗 小鼠 转基因 克隆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家海 余新炳 +3 位作者 高劲松 单志新 陈慧红 郭中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7-29,33,共4页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基因序列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羊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使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 ,逆转录成cDNA。根据E .granulosus抗原B亚单位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采用RT PCR技术扩增...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基因序列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羊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使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 ,逆转录成cDNA。根据E .granulosus抗原B亚单位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采用RT PCR技术扩增出抗原B亚单位基因 ;将PCR产物纯化后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 ,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用RT 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基因序列 ,测序表明该基因ORF为 2 70bp ,和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 ,缺失 3个碱基 ,同源性为 84 2 % ,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77 8%。【结论】从E .granulosuscDNA扩增出抗原B亚单位基因 ,该基因编码 8ku亚单位前体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抗原B 基因扩增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鼠肺支原体检测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冰 陈系古 +4 位作者 林勇 赖小敏 李彩霞 陈颖青 邱国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 探讨PCR技术在鼠肺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建立一种可行、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支原体通用引物及鼠肺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对14 份大鼠喉气管拭子洗液和拭子支原体培养液进行PCR扩增,2 % 琼脂糖电泳鉴定。另设M53 和AT... 目的 探讨PCR技术在鼠肺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建立一种可行、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支原体通用引物及鼠肺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对14 份大鼠喉气管拭子洗液和拭子支原体培养液进行PCR扩增,2 % 琼脂糖电泳鉴定。另设M53 和ATCC19612 二株标准鼠肺支原体菌株作阳性对照。结果 通用引物对大鼠喉气管拭子洗液检出率8/14 ,拭子支原体培养液检出率14/14,鼠肺支原体特异引物PCR扩增对大鼠喉气管拭子洗液检出率0/14 ,拭子支原体培养液3/14。通用引物扩增M53 和ATCC19612 二株标准株均呈现阳性,而鼠肺支原体特异引物扩增M53 和ATCC19612,只有M53 呈现阳性。结论 PCR通用引物检测比普通分离培养省时省力,而我们采用国外某学者认为对鼠肺支原体有特异性的引物,是否可用于鼠肺支原体的特异性PCR 检查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肺 支原体检测 气管 检出率 大鼠 通用引物 支原体培养 特异引物 PCR技术 特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保持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的体外培养条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邱观婷 黄冰 +2 位作者 唐仕波 胡洁 刘志雄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保持胚胎干细胞 (EScells)全能性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将ES D3细胞株培养在SNL饲养层细胞和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以及在无饲养层的条件下 ,培养基中加入小鼠白血病抑制因子 (mLIF)或用BuffaloRatLiver(BRL)... 【目的】探讨保持胚胎干细胞 (EScells)全能性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将ES D3细胞株培养在SNL饲养层细胞和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以及在无饲养层的条件下 ,培养基中加入小鼠白血病抑制因子 (mLIF)或用BuffaloRatLiver(BRL)条件培养基进行培养 ,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检测和染色体分析。【结果】ES D3在上述培养体系中能形成正常形态的克隆 ,并且经多次传代后碱性磷酸酶检测为阳性 ,而且核型保持稳定。【结论】说明上述各种培养体系均能保持ES D3的高度未分化状态及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培养基 体外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显微注射的剂量控制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智 俞生 +2 位作者 都同功 黄冰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了分析转基因显微注射的注射剂量对胚胎发育效果的影响,用尖端直径为0.5~1.0um的显微注射针在不同气压和不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微注射测试,并对133枚小鼠受精卵分别注射不同剂量,观察注射后胚胎发充情况。实验采用的气... 为了分析转基因显微注射的注射剂量对胚胎发育效果的影响,用尖端直径为0.5~1.0um的显微注射针在不同气压和不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微注射测试,并对133枚小鼠受精卵分别注射不同剂量,观察注射后胚胎发充情况。实验采用的气压电控式显微注射器,具有注射时间短(msec),注射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好的特点,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注射时,误差小于0.004pl。结果表明,小鼠受精卵原核内注射剂量在2~4pl时,胚胎体外发育不受影响,当大于10pl时,胚胎在注射后1h内全部死亡,也证明了注射针尖端直径小于1.0um时,导致细胞损伤和影响胚胎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注射剂量的大小。因此,对于小鼠胚胎原核内注射剂量2~4pl是较为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剂量 小鼠 原核 胚胎 显微注射 注射针 不同剂量 转基因 受精卵 注射时间
全文增补中
bcl-2基因克隆、转染及其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永青 刘彦文 +1 位作者 邱鹏新 葛坚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bcl 2基因 (bcl 2 )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bcl 2 ,采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导入PC12细胞 ,Westernblot和原位免疫组化检测外源基因表达。【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bcl ... 【目的】研究bcl 2基因 (bcl 2 )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bcl 2 ,采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导入PC12细胞 ,Westernblot和原位免疫组化检测外源基因表达。【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bcl 2 ,并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获得了稳定表达bcl 2的细胞克隆 ;Westernblot显示有 2 6ku的蛋白质表达 ,bcl 2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重组质粒 pcDNA3 bcl 2经转染能够在PC12细胞中有效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 bcl 2对PC12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DNA 质粒pcDNA3-bcl-2 PC12细胞 基因表达 神经退行性疾病 基因治疗 BCL-2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胚胎移植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8
作者 都同功 陈系古 +3 位作者 俞生 李智 黄冰 林学颜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在转基因动物制作中胚胎移植是一个关键性技术。胚胎的输卵管移植相比子宫移植来说,可以避免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但从输卵管伞部移植卵又常常不可避免地因囊膜开口而不同程度的出血,而且由于伞口部位置较隐蔽,移卵时技术难度大要求... 在转基因动物制作中胚胎移植是一个关键性技术。胚胎的输卵管移植相比子宫移植来说,可以避免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但从输卵管伞部移植卵又常常不可避免地因囊膜开口而不同程度的出血,而且由于伞口部位置较隐蔽,移卵时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因此,我们尝试在囊膜外靠近壶腹部附近开口于输卵管,将卵直接移入壶腹部,卵移行至子宫发育。此技术非常简单易行,有助于提高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腹部 囊膜 体外 出血 胚胎移植 子宫 种胚 移卵 开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切割及半胚体外培养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国光 黄冰 +5 位作者 黄文革 陈颖青 邓新燕 钟女奇 何爱菊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人类动物模型的建立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C57 BL6J雌性小鼠与KM 雄性小鼠交配,见栓3-5d 采集小鼠晚期桑椹胚和早期囊胚,应用显微手术刀直接分割法进行胚胎二等份分割,所得半胚体... 目的 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人类动物模型的建立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C57 BL6J雌性小鼠与KM 雄性小鼠交配,见栓3-5d 采集小鼠晚期桑椹胚和早期囊胚,应用显微手术刀直接分割法进行胚胎二等份分割,所得半胚体外培养,观察其发育情况。结果 晚期桑椹胚分割成功率是91-3 % ,半胚发育率为57-1 % ,早期囊胚分割成功率约为89-2 % ,半胚发育率为71-2 % 。结论 C57 BL6J 小鼠与KM 小鼠的F1 代胚胎经切割后能在体外良好发育,该资料可用于同卵双胞胎分化发育的研究及人类双胞胎动物模型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动物模型 晚期 早期 成功率 发育 胚胎 桑椹胚 基因型 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肾包膜下人癌模型在抗癌药物个体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文革 郭芬芬 +3 位作者 陈凤英 陈颖青 黄冰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 通过临床病人肿瘤组织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应用裸鼠肾包膜下人癌模型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测试12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确定出每例肿瘤最敏感药物,并向临床医生推荐使用。结果 共测试了临... 目的 通过临床病人肿瘤组织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应用裸鼠肾包膜下人癌模型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测试12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确定出每例肿瘤最敏感药物,并向临床医生推荐使用。结果 共测试了临床肿瘤标本35例,包括肺腺癌、口腔鳞癌、结肠腺癌、乳腺癌和脑星形细胞瘤等。各个病例的最敏感药物不尽相同。结论 不同类型肿瘤以及相同类型肿瘤不同个体对肿瘤药物敏感度不同。该试验可能提高临床个体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裸鼠 抗肿瘤药物 敏感试验 个体化 抗癌药物 化疗 推荐使用 应用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