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初步报告 被引量:67
1
作者 郑召民 刘尚礼 +3 位作者 李春海 马若凡 黄东生 黄宗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34-335,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方法  2 0 0 1年 3~ 9月 ,对 9例 1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采用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或可注射性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男 1...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方法  2 0 0 1年 3~ 9月 ,对 9例 1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采用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或可注射性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男 1例 ,女 8例 ,年龄 33~ 85岁 ,平均 72岁。行椎体成形术。 结果 术后 1~ 2天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第 2或3天下地活动。随访 1~ 6个月 ,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能早期去除疼痛 ,尽快使患者下床活动 ,减少卧床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研究 骨水泥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3
2
作者 黄东生 李春海 +2 位作者 刘尚礼 丁悦 马若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137例、15 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12 1例 ,双间隙突出者 16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6 1... 目的 :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137例、15 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12 1例 ,双间隙突出者 16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6 1例。突出间隙 :L3/4 2 1个 ,L4/5 6 9个 ,L5 /S16 3个。突出位置 :后外侧型 12 7间隙 ,中央型 2 1间隙 ,极外侧型 5间隙。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 2~ 18个月随访 ,平均 7 5个月。优良率 93 4%。术后椎间盘炎 1例 ,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 1例。结论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上段的测量与股骨假体设计 被引量:27
3
作者 沈慧勇 丁悦 +1 位作者 刘尚礼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数值。方法:129例成人股骨标本,分别于股骨颈垂直和平行平面拍X线平片,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2cm平面处髓腔的宽度等。结果:小转子处髓腔宽为2.6±0.2cm,其上...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数值。方法:129例成人股骨标本,分别于股骨颈垂直和平行平面拍X线平片,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2cm平面处髓腔的宽度等。结果:小转子处髓腔宽为2.6±0.2cm,其上2cm处为4.3±0.5cm,其下2cm处为2.1±0.3cm。个体间变异很大。结论:股骨上段的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髓腔宽度 测量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明 陈强 +3 位作者 何大为 朱晓东 郑召民 侯铁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85例、98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72例 ,双间隙突出者 13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15例... 目的 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85例、98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72例 ,双间隙突出者 13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15例。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 (6~ 2 0 )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优良率 92 9% (79 85 )。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腰椎不稳。患者术后第 3天即可下床活动 ,切口仅长 1 6cm ,行皮内缝合 ,不需拆线。本组患者均在术后 (3~ 5 )天出院。 结论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 ,选择合适的病例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尚礼 李春海 +3 位作者 黄东生 马若凡 沈慧勇 李卫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介绍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应用TSRH器械治疗的各种脊柱疾患的手术疗效,探讨TSRH器械的特点、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结果:KingⅢ、Ⅳ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矫正率达645%,用于腰... 目的:介绍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应用TSRH器械治疗的各种脊柱疾患的手术疗效,探讨TSRH器械的特点、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结果:KingⅢ、Ⅳ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矫正率达645%,用于腰椎滑脱、椎间盘脱出症合并腰椎不稳、脊柱肿瘤、脊柱骨折等疗效满意。结论:TSRH器械是一种多功能的脊柱三维矫形器械,可用于前路和后路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H器械 脊柱侧凸 脊柱三维矫正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曹德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中的麻醉及控制性降压等操作,诱发电位监测。结果:CSEP受多种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压影响,特别是氯胺酮和异氟醚;SSEP受影响最小。结论:单独使用CSEP监测必须与麻醉密切配合,否则既不稳定又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血压 CSEP SSEP MEP 监测 脊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柱侧凸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1 位作者 何杰民 陈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很少受麻醉的影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受麻醉影响较大,波幅几乎可消失。全组5例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其中2例与临床相符,3例为假阳性;无假阴性发生。准确率为927%。结论: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 体感诱发电位 手术监测 脊柱侧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植入嗅神经鞘细胞对成鼠胸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沈慧勇 吴燕峰 +2 位作者 唐勇 程志安 陈燕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观察嗅神经鞘细胞 (OECs)对成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SD大鼠OECs移植于打击伤后 3d的SD大鼠脊髓组织中 (T1 0 ) ;对照组动物只注入DMEM /F1 2 (1∶1 )培养液 ;移植后 6周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OEC... 目的 :观察嗅神经鞘细胞 (OECs)对成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SD大鼠OECs移植于打击伤后 3d的SD大鼠脊髓组织中 (T1 0 ) ;对照组动物只注入DMEM /F1 2 (1∶1 )培养液 ;移植后 6周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OECs对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OECs与宿主融合良好 ,细胞内及细胞周围有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物质存在 ,损伤区可见呈束状排列的再生轴突。对照组轴突变性 ,未见再生轴突。结论 :OECs延迟植入成鼠打击伤后的脊髓后 ,可存活并产生髓鞘样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鞘细胞 脊髓损伤 移植 轴突再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S器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东生 徐义春 +5 位作者 刘尚礼 马若凡 沈慧勇 李春海 李卫平 彭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评估脊柱通用固定系统(USS)内固定器械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34例病人采用USS前路或后路固定后植骨,其中胸腰椎骨折10例,椎体病损6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15例,脊柱侧凸3例,术后平均随访16.4个月。结果:X线片未见钉、钩松动,... 目的:评估脊柱通用固定系统(USS)内固定器械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34例病人采用USS前路或后路固定后植骨,其中胸腰椎骨折10例,椎体病损6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15例,脊柱侧凸3例,术后平均随访16.4个月。结果:X线片未见钉、钩松动,无断棒,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神经损伤,植骨均融合。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症改用椎弓根螺钉,余效果满意。结论:USS器械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等优点,适用于多种脊柱疾病的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S器械 脊柱外科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人工腰椎间盘的研制及其静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东生 郝松林 +1 位作者 刘尚礼 李春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人工腰椎间盘用来代替人体被切除的椎间盘。方法:用钛合金制成上下盖板,用超高密度聚乙烯制成中间的滑动核。盖板表面经生物活性处理并通过其上的6个突齿与上下椎骨牢固固定。用材料试验机测定其静态力学性能。...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人工腰椎间盘用来代替人体被切除的椎间盘。方法:用钛合金制成上下盖板,用超高密度聚乙烯制成中间的滑动核。盖板表面经生物活性处理并通过其上的6个突齿与上下椎骨牢固固定。用材料试验机测定其静态力学性能。结果:新型人工腰椎间盘静态试验呈现粘弹性特征。既具有纵向弹性,又具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功能。结论:新型人工腰椎间盘的静态力学性能符合人体腰椎间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设计 人工器官 生物力学 人工腰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道贤 刘尚礼 +1 位作者 戴绍业 钟世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9-50,共2页
腓骨长肌有较强的肌力,其腱性组织长,临床上普遍采用其顺行移位,以纠正足部某些畸形,但尚无逆转移位的报告。我院通过应用解剖学的研究,设计了腓骨长肌向上逆转移位的两种术式:经胫前逆转以重建股四头肌功能;于膝后逆转以纠正膝反张(钟... 腓骨长肌有较强的肌力,其腱性组织长,临床上普遍采用其顺行移位,以纠正足部某些畸形,但尚无逆转移位的报告。我院通过应用解剖学的研究,设计了腓骨长肌向上逆转移位的两种术式:经胫前逆转以重建股四头肌功能;于膝后逆转以纠正膝反张(钟世磐等,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1984;2:193)。自1984年以来,我院经8例实践,证明此术式效果良好,现将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长肌 长肌前逆转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尸体植入新型人工腰椎间盘腰椎节段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东生 刘尚礼 +4 位作者 朱青安 欧阳钧 李春海 马若凡 麦金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评价植入新型人工腰椎间盘的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和压缩力学性能。方法:将人工腰椎间盘植入6具新鲜青壮年尸体标本的L4-5椎间隙,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刚度测试,并与植入前和髓核切除后进行比较。结果:新型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腰椎... 目的:评价植入新型人工腰椎间盘的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和压缩力学性能。方法:将人工腰椎间盘植入6具新鲜青壮年尸体标本的L4-5椎间隙,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刚度测试,并与植入前和髓核切除后进行比较。结果:新型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腰椎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为前屈146°,后伸66°,左侧弯79°,右侧弯89°,左轴向旋转85°,右轴向旋转87°。其压缩刚度比髓核切除后高(P<005)。结论:新型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既保证了腰椎节段的三维运动功能,又起到了稳定脊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腰椎节段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春海 黄东生 +1 位作者 刘尚礼 李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 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 个间隙用MED治疗,对该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 例全部获2-5 个月随访,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 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 个间隙用MED治疗,对该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 例全部获2-5 个月随访,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 分级:优7 例,良3 例,优良率100% 。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ME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系统,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少、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适用于除术后复发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十分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背神经转位与腋神经缝接术及其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绍业 林道贤 +1 位作者 李汉云 韩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2期90-92,126,共4页
对于腋神经损伤,三角肌瘫痪引起的臂外展障碍,我们根据解剖学基础理论,提出了胸背神经转位与腋神经缝接的术式。在100侧尸体研究后,介绍了在四边孔前方缝接和四边孔后方缝接两种手术方案,并进行了1例临床实践,初步取得成功,随访2年多,... 对于腋神经损伤,三角肌瘫痪引起的臂外展障碍,我们根据解剖学基础理论,提出了胸背神经转位与腋神经缝接的术式。在100侧尸体研究后,介绍了在四边孔前方缝接和四边孔后方缝接两种手术方案,并进行了1例临床实践,初步取得成功,随访2年多,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植 胸背神经 腋神经 三角肌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sson针治疗32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尚礼 马若凡 +5 位作者 宋耿铨 曾纪葵 黎伟凡 肖德明 林博文 卢小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应用Hanson针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方法:股骨颈骨折后以Hanson针作双针内固定,两根针和两个方向不同的钩构成了三维立体固定,使骨折有持续的对合和生理性加压,1周内可完全负重活动。结果:随访2年... 目的:应用Hanson针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方法:股骨颈骨折后以Hanson针作双针内固定,两根针和两个方向不同的钩构成了三维立体固定,使骨折有持续的对合和生理性加压,1周内可完全负重活动。结果:随访2年以上患者21例,均骨性愈合,未发现术后股骨头缺血性环死病例。结论:Hanson针固定牢靠,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令骨折在功能活动中愈合,减少了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固定 Hansson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犬髋外周动脉对股骨头前外侧部血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波 毛晓芬 刘尚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幼犬髋外周动脉对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应用H2清除法测量22只杂种幼犬结扎髋外周动脉前后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量。结果:①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量平均为0.1397±0.0515ml·min... 目的:动态观察幼犬髋外周动脉对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应用H2清除法测量22只杂种幼犬结扎髋外周动脉前后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量。结果:①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量平均为0.1397±0.0515ml·min-1·g-1;②5条主要动脉中,结扎1条或2条动脉后血流量变化不大,结扎3条、4条或5条后血流量显著降低。结论:定点、定量动态观察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血容量 髋外周动脉 血供 HW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凸旋转畸形矫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何杰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研究旋转畸形矫正在脊柱侧凸手术中的意义、矫正中脊髓的耐受程度以及MEP监测的作用。方法 :制作 4组 (每组 10只 )大鼠脊柱侧凸模型 ,MEP监测下矫正旋转。A组矫正 5 0 % ,固定 12h ;B组矫正 10 0 % ,固定12h ;C组矫正至MEP潜伏... 目的 :研究旋转畸形矫正在脊柱侧凸手术中的意义、矫正中脊髓的耐受程度以及MEP监测的作用。方法 :制作 4组 (每组 10只 )大鼠脊柱侧凸模型 ,MEP监测下矫正旋转。A组矫正 5 0 % ,固定 12h ;B组矫正 10 0 % ,固定12h ;C组矫正至MEP潜伏期延长 10 % ,即松开固定 ;D组矫正至潜伏期延长 10 %后继续固定 12h。结果 :A组及C组神经功能正常 ;B组 2只神经损伤 ,脊柱侧凸随旋转的矫正也基本矫正 ;D组 4只神经损伤 ,2 4h后 1只恢复。结论 :旋转畸形矫正在脊柱侧凸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SD大鼠 ,旋转矫正 5 0 %是一个临界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旋转 运动诱发电位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弯2例的家谱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元杏 刘尚礼 符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97-97,共1页
特发性脊柱侧弯2例的家谱分析袁元杏①刘尚礼符丹(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脊柱侧凸/病因学;脊柱侧凸/遗传学;系谱中图号R6823自1996年4月至1997年3日我们收集到有明显家庭... 特发性脊柱侧弯2例的家谱分析袁元杏①刘尚礼符丹(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脊柱侧凸/病因学;脊柱侧凸/遗传学;系谱中图号R6823自1996年4月至1997年3日我们收集到有明显家庭倾向的特发性脊柱侧弯2例,进行3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病因学 脊柱侧凸/遗传学 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桥修复坐骨神经缺损一例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绍业 林道贤 +3 位作者 忻元培 孔吉明 钟世镇 韩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4期231-232,249,共3页
在骨骼肌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我们对1例坐骨神经外伤性缺损4cm的病例采用了带蒂肌桥修复,经6个月的观察,有如下初步的疗效:(1)屈膝关节功能满意,膕绳肌力达5级;(2)腓肠肌已获得再生的肌电;(3)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达41.6m/s;... 在骨骼肌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我们对1例坐骨神经外伤性缺损4cm的病例采用了带蒂肌桥修复,经6个月的观察,有如下初步的疗效:(1)屈膝关节功能满意,膕绳肌力达5级;(2)腓肠肌已获得再生的肌电;(3)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达41.6m/s;(4)腓肠肌可收缩和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桥 坐骨神经 神经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状突骨折的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3 位作者 黄东生 李春梅 陈燕涛 王延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26-727,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 12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及随访结果 ,其中 5例保守治疗 ,2例枕颈融合 ,4例寰枢融合 ,1例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齿状突骨折。结果 :随访 2个月~15年 ,5例保守治疗中 3例骨折愈合 ,6例后...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 12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及随访结果 ,其中 5例保守治疗 ,2例枕颈融合 ,4例寰枢融合 ,1例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齿状突骨折。结果 :随访 2个月~15年 ,5例保守治疗中 3例骨折愈合 ,6例后路手术均达骨性融合 ,但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 ,1例前路螺丝钉固定愈合好 ,且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Ⅰ型、Ⅲ型及大部分的儿童枢椎齿状突骨折可保守治疗 ,合并脊髓受压、颈部症状或移位明显者应积极手术 ,其中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