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精神性狼疮43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邢诒刚 李梅 陶思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 研究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的临床物点。方法 从330例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发现43例NPLE,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NPLE发生率占SLE的13%,且81.3%在起病后3年内发病,主要表现为抑郁、兴奋、癫痫、偏瘫等,影像学检查... 目的 研究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的临床物点。方法 从330例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发现43例NPLE,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NPLE发生率占SLE的13%,且81.3%在起病后3年内发病,主要表现为抑郁、兴奋、癫痫、偏瘫等,影像学检查常见脑渗出性病变、小梗塞和钙化等,脑脊液检查:可有压力增高,蛋白和细胞增高。结论 早期作出诊断及积极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 红斑狼疮 NPLE 神经影像学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钻颅血肿抽吸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炼红 邢诒刚 +1 位作者 陈世群 陶恩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经皮钻颅 血肿抽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对脑梗死后伴抑郁症状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3
3
作者 邢诒刚 陶恩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目的 探讨氟西汀( 百忧解) 对于脑梗死后具有抑郁症状病人总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111 例脑梗死后2 周的病人中有中风后抑郁症状46 例,随机将抑郁症状病人分为百忧解治疗组24 例和对照组22 例,在氟西汀治疗前、治疗30... 目的 探讨氟西汀( 百忧解) 对于脑梗死后具有抑郁症状病人总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111 例脑梗死后2 周的病人中有中风后抑郁症状46 例,随机将抑郁症状病人分为百忧解治疗组24 例和对照组22 例,在氟西汀治疗前、治疗30 天和60 天后,分别给病人行 H A M D 评分和中风康复改良斯堪的文尼亚量表( S S S) 评分。结果 脑梗死病人抑郁症状出现率414 % ,未给予氟西汀治疗的抑郁症状病人组, S S S 评分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组;但是,在氟西汀治疗组,病人的 S S S 评分明显下降,提示总体康复加快。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症状出现率很高,氟西汀能有效控制病人的抑郁状态,加速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症 药物疗法 氟西汀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抗栓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邢诒刚 杨炼红 +3 位作者 黎祥喷 刘国贞 李梅 陶恩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 探讨抗凝疗法对放射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放射性脑病57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力抗栓0-25/d 合用激素) 及对照组( 单用激素) ,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作临床评分,凝血3 项等检查。结果 治疗组... 目的 探讨抗凝疗法对放射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放射性脑病57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力抗栓0-25/d 合用激素) 及对照组( 单用激素) ,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作临床评分,凝血3 项等检查。结果 治疗组病人在3 个月后总有效率达8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56-0 % ) ,血粘度,PA,APTT,FIB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力抗栓配合激素治疗,通过改变微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放射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病 力抗栓 脑病 糖皮质激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军 邢诒刚 +1 位作者 梁秀龄 陶恩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6-438,450,共4页
【目的】用RT PCR法获得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AADC)基因全序列 ,并建立优化方法。【方法】从人嗜铬细胞瘤中提取组织总RNA ,自行设计引物 ,采用两步RT PCR法扩增出长约 15 5 0bp的基因片断 ,凝胶回收后与高效克隆PCR产物的... 【目的】用RT PCR法获得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AADC)基因全序列 ,并建立优化方法。【方法】从人嗜铬细胞瘤中提取组织总RNA ,自行设计引物 ,采用两步RT PCR法扩增出长约 15 5 0bp的基因片断 ,凝胶回收后与高效克隆PCR产物的新型载体T 载体连接 ,并转化入大肠杆菌 ,通过蓝白斑反应筛选出重组体 ,质粒提取后进行重组体的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结果】BamHⅠ和HindⅢ酶切证实了目的基因同克隆载体进行了有效的连接 ,基因测序证实了所克隆的片断为人AADC基因。【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引物 ,Taq酶的选择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保证了扩增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新型的克隆载体明显提高了克隆效率。基因测序证实了AADC基因扩增的成功。本研究为AADC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等多巴胺能缺乏疾病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遗传学 基因扩增 序列分析 克隆 基因疗法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局灶脑缺血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艺东 黄如训 +2 位作者 曾木圣 李玲 陶玉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对高血压大鼠局灶缺血脑组织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剂量胰岛素组和对照组MCAO后3h脑组织cju...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对高血压大鼠局灶缺血脑组织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剂量胰岛素组和对照组MCAO后3h脑组织cjun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缺血侧广泛的大脑皮层,低剂量胰岛素组cjunmRAN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P<005),而较高剂量胰岛素组cjunmRNA增加更为显著(P<001)。结论胰岛素促进缺血脑组织cjun基因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脑缺血 C-JUN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皮钻颅血肿抽吸法治疗脑出血 被引量:6
7
作者 邢诒刚 杨炼红 +2 位作者 李梅 黎祥喷 陈增保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95-297,共3页
为了探讨一种简易有效的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治疗的10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采用床边经皮钻颅一次性抽吸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87.7%,近期基本治愈率及显著进步率达72.6%,比传统内外科治疗方法及国... 为了探讨一种简易有效的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治疗的10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采用床边经皮钻颅一次性抽吸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87.7%,近期基本治愈率及显著进步率达72.6%,比传统内外科治疗方法及国内同类方法疗效更高。本法经解剖实验证实定位准确,临床使用穿刺成功率达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 脑出血 经皮钻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与应激性高血糖 被引量:3
8
作者 邢诒刚 廖捷均 杨炼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9-80,共2页
脑梗塞与应激性高血糖邢诒刚,廖捷均,杨炼红(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脑梗塞/并发症,高血糖症/并发症,预后中图号R743.3脑血管意外急性期非糖尿病患者,出现一过性血糖增高的现象日... 脑梗塞与应激性高血糖邢诒刚,廖捷均,杨炼红(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脑梗塞/并发症,高血糖症/并发症,预后中图号R743.3脑血管意外急性期非糖尿病患者,出现一过性血糖增高的现象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这种应激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并发症 高血糖症/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含HSP70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瑞妍 邢诒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含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细胞数,研究其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复制脑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HSP7在血肿周围、双侧皮层及对侧尾状核区均有表达,主... 目的 通过检测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含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细胞数,研究其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复制脑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HSP7在血肿周围、双侧皮层及对侧尾状核区均有表达,主要位于胶质细胞内;表达的高峰在术后24小时出现,48小时开始缓慢下降,一直到7天仍未消失;这些变化与血肿周围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提示血肿周围HSP70的表达是神经元缺血的应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热休克蛋白70 应激反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μ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恩祥 刘焯霖 +1 位作者 潘锡榜 邵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为了研究机体解毒系统的障碍在帕金森病(P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的PD病人和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正常人各100名,分离白细胞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毒酶谷胱甘肽转移酶μ(GSTM)基因突变率,并... 目的为了研究机体解毒系统的障碍在帕金森病(P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的PD病人和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正常人各100名,分离白细胞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毒酶谷胱甘肽转移酶μ(GSTM)基因突变率,并分析比较PD病人与正常人之间多态性频率的差异。结果发现GSTM无效基因(GSTM0型)使患PD的危险性提高153倍。结论提示解毒酶GSTM0基因缺陷可能是PD遗传易感性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药物疗法 谷胱甘肽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局灶缺血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艺东 黄如训 +2 位作者 邢诒刚 曾木圣 李玲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局灶缺血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随机分4组,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即予胰岛素(2.1IU/kg,A组)、葡萄糖(2g/kg)和低剂量胰岛素(2...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局灶缺血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随机分4组,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即予胰岛素(2.1IU/kg,A组)、葡萄糖(2g/kg)和低剂量胰岛素(2.1IU/kg,B组)、葡萄糖(4g/kg)和高剂量胰岛素(4.5IU/kg,C组)、生理盐水(D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MCAO后3h脑组织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低剂量胰岛素组(A、B组)cfosmRNA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而C组cfosmRNA则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P<001)。结论:胰岛素促进缺血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药理学 脑缺血 基因表达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多巴实验在帕金森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恩祥 邢诒刚 刘焯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5-56,共2页
目的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鉴别诊断。  方法 用美多巴实验来鉴别帕金森病人和帕金森综合症病人。  结果 服美多巴 375mg后 ,原发性帕金森病组改善程度 ( 4 5%以上 )明显高于血管性或脑变性性帕金森综合症组 ( 1 9% ) ,... 目的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鉴别诊断。  方法 用美多巴实验来鉴别帕金森病人和帕金森综合症病人。  结果 服美多巴 375mg后 ,原发性帕金森病组改善程度 ( 4 5%以上 )明显高于血管性或脑变性性帕金森综合症组 ( 1 9% ) ,而且副作用少。  结论 左旋多巴实验对帕金森病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症 美多巴 左旋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脑血管成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诒刚 梁碧玲 +2 位作者 凌玲 杨练红 李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4-56,共3页
本文对经MRI确诊的8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资料进行了分析。MRA显示脑内血管形态异常者58例(68.2%),其中脑梗塞组47例(71.2%),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术显影率高。脑卒中急性期脑血管成... 本文对经MRI确诊的8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资料进行了分析。MRA显示脑内血管形态异常者58例(68.2%),其中脑梗塞组47例(71.2%),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术显影率高。脑卒中急性期脑血管成像表现为4种类型:①完全闭塞;②不完全闭塞;③血管稀少、血流减慢;④血管移位变形。脑梗塞组以①、②型表现者占91.7%,而脑出血组则以④型为主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期 脑血管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环孢素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
14
作者 杨炼红 邢诒刚 陶恩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 (Cs)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方法】将 5 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30例采用小剂量Cs(5mg·kg-1·d-1)合并激素治疗 (治疗组 ) ,2 9例单用激素治疗 (对照组 ) ,疗程 1年。治疗后每月统计扩充致残量... 【目的】探讨环孢素 (Cs)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方法】将 5 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30例采用小剂量Cs(5mg·kg-1·d-1)合并激素治疗 (治疗组 ) ,2 9例单用激素治疗 (对照组 ) ,疗程 1年。治疗后每月统计扩充致残量表(EDSS)评分 ,治疗前后统计脑脊髓MRI的总病灶数、检查脑干诱发电位 (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 (VEP)。【结果】治疗组EDSS评分逐渐下降 ,治疗后 3个月开始显效 ,1年后效果更好 ,脑MRI病灶数减少 (P <0 0 1) ,BAEP和VEP的异常明显改善 ,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病情轻~中度者疗效好。【结论】Cs治疗多发性硬化效果良好 ,副作用少。疗效与治疗时间长短、病情轻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环孢素 扩充致残量表 糖皮质激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与临床
15
作者 邢诒刚 杨炼红 +1 位作者 李梅 梁碧玲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观察80例脑梗塞急性期血管形态。63例(78.8%)中显示异常,分为4种类型:①完全闭塞;②不完全闭塞;③血管稀少、血流减慢;④... 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观察80例脑梗塞急性期血管形态。63例(78.8%)中显示异常,分为4种类型:①完全闭塞;②不完全闭塞;③血管稀少、血流减慢;④广泛血管分支纤细、僵硬。以①型及②型居多,分别占42.0%和30.2%。闭塞的程度与病灶大小有关。治疗后21~28d内18例MRA复查,发现9例①型中有5例大片脑梗塞完全闭塞的血管部分再通,MRI见有出血灶;4例形态未变,但出现侧枝循环,MRI显示病灶缩小。对非大片脑梗塞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对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改善病灶供血可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病理学 放射性核素成像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遗传学进展
16
作者 陶恩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W004-W004,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流行病学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脑转移瘤卒中1例报告
17
作者 王丽敏 陶恩祥 +1 位作者 邢诒刚 杨练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脑转移瘤 脑卒中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