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爱平 李若瑜 +3 位作者 曾凡钦 赖维 万哲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7-249,共3页
1%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 69.8%,有效率 97.7%,真菌清除率 100%;对体股癣分别为 97.0%、 100%和 100%;对花斑癣分别为 90.0%、 100%和 100%。不良反应发生率 1.87%,表现为局部刺激。在体外特比萘芬对... 1%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的临床治愈率 69.8%,有效率 97.7%,真菌清除率 100%;对体股癣分别为 97.0%、 100%和 100%;对花斑癣分别为 90.0%、 100%和 100%。不良反应发生率 1.87%,表现为局部刺激。在体外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的 MIC范围为 0.00125~ 0.02mg/L,MIC50为 0.0025mg/L, MIC90为 0.0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盐酸特比萘芬软膏 浅部真菌病 随机双盲对照 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面部糠秕孢子菌与皮脂分泌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曾凡钦 席丽艳 +1 位作者 鲁长明 谢穗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皮炎 脂溢性皮炎 糠秕孢子菌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纵向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文立 曾凡饮 +3 位作者 席丽艳 郭宁如 吕桂霞 吴绍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在我国散发流行,根据我国1996年1月至12月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在18085个培养阳性的致病真菌中,共分离出214株申克孢子丝菌,占12%。居致病真菌的第11位。对本病的治疗,目前首选药...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在我国散发流行,根据我国1996年1月至12月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在18085个培养阳性的致病真菌中,共分离出214株申克孢子丝菌,占12%。居致病真菌的第11位。对本病的治疗,目前首选药物除内服10%碘化钾溶液外,在对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 皮肤真菌病 药物疗法 特比萘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属的脂肪酸成分分析在种间分类学意义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席丽艳 鲁长明 +2 位作者 郑文晖 蔡葵花 谢穗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念珠菌属的脂肪酸组成在种间分类学意义。方法 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 18株念珠菌的脂肪酸 ,包括白念珠菌 3株 ,光滑念珠菌 4株 ,热带念珠菌 4株 ,近平滑念珠菌 3株 ,季也蒙念珠菌 3株 ,克柔念珠菌 1株。以气相色谱法检测 ,配... 目的 探讨念珠菌属的脂肪酸组成在种间分类学意义。方法 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 18株念珠菌的脂肪酸 ,包括白念珠菌 3株 ,光滑念珠菌 4株 ,热带念珠菌 4株 ,近平滑念珠菌 3株 ,季也蒙念珠菌 3株 ,克柔念珠菌 1株。以气相色谱法检测 ,配以计算机分析各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 光滑念珠菌与念珠菌属的其它菌种在脂肪酸的成分与含量上明显不同 ,且可结合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如C16∶1与C16∶0 和C16∶1与C18∶1比值来判定 ;近平滑念珠菌也可根据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 (C16∶1)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 (C16∶0 )的比值来鉴定 (比值为 0 .5 ) ;但由于菌株较少 ,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之间未见有明显区别。结论 气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 ,用于念珠菌属的化学分类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菁 梁尉文 谭国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EBV-LMP1和ZEBR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的表达情况。方法:间接荧光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EBV-LMP1和ZEBR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EBV-LMP1和ZEBR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的表达情况。方法:间接荧光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EBV-LMP1和ZEBR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均高于CD19+细胞(P<0.01)。非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表达也高于CD19+细胞(P<0.01)。但EBV-ZEBRA表达在两亚群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朋病毒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病毒主要以潜伏期状态存在于患者中,病毒复制促进病情发展,检测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有助于病情活动指标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BV-LMP1 EVB-ZEBRA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42例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庆 许德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8-380,共3页
为了探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用SPTL-1b型脉冲染料激光,照射鲜红斑痣(PWS),每2~3月重复1次,观察疗效。经3~8次治疗,42例患者的45处皮损共痊愈22处,显效21处,有效2处。有效率95.56%,面颈部,淡红斑,婴幼儿疗... 为了探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用SPTL-1b型脉冲染料激光,照射鲜红斑痣(PWS),每2~3月重复1次,观察疗效。经3~8次治疗,42例患者的45处皮损共痊愈22处,显效21处,有效2处。有效率95.56%,面颈部,淡红斑,婴幼儿疗效好,本疗法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染料激光 血管畸形病变 工斑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肾显像在早期诊断SLE肾损害和观察早期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卢献平 吕斌 +3 位作者 罗迪青 梁九根 蒋宁一 陈少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本文报道了45例SLE患者^(99m)Tc-DTPA肾显像结果,并通过分析GFR及^(99m)Tc-DTPA肾图定量指标且与血CR、血BUN、血、尿β2-m和尿旦白等生化指标的比较显示,^(99m)Tc-DTPA肾显像... 本文报道了45例SLE患者^(99m)Tc-DTPA肾显像结果,并通过分析GFR及^(99m)Tc-DTPA肾图定量指标且与血CR、血BUN、血、尿β2-m和尿旦白等生化指标的比较显示,^(99m)Tc-DTPA肾显像及其肾图分析在早期诊断SLE肾损方面具有显著意义。以C段下降半排时间(C_(1/2))最敏感。GFR在判定肾损害程序以及治疗效果方面较有意义。我们认为,^(99m)Tc-DTPA肾显像及其肾图分析比单纯GFR检查及其它生化检查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全身性 放射性核素肾成像 肾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m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明春 张军民 +1 位作者 陈宜芳 汤红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5-216,共2页
为了探讨抗Sm 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的临床特征, 对49 例抗Sm 抗体阳性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与85 例抗Sm 抗体阴性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抗Sm 抗体阳性SLE 患者的病... 为了探讨抗Sm 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的临床特征, 对49 例抗Sm 抗体阳性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与85 例抗Sm 抗体阴性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抗Sm 抗体阳性SLE 患者的病程较短, 光敏感、关节痛和雷诺氏现象较多见( P< 0.01 或P< 0.05) ,白细胞减少、蛋白尿、补体C3 下降的发生率较高( P< 0.01 或P<0.05) 。说明抗Sm 抗体阳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 易被作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SM抗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上皮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口腔天疱疮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越广 李伯有 赵华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对口腔粘膜损害缘分离的上皮组织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D I F) ,探讨应用该技术诊断天疱疮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2 例口腔寻常型天疱疮,从患者口腔粘膜损害缘分离上皮,制成冰冻切片作为 D I F 的底物,用异硫氰酸荧... 目的:对口腔粘膜损害缘分离的上皮组织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D I F) ,探讨应用该技术诊断天疱疮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2 例口腔寻常型天疱疮,从患者口腔粘膜损害缘分离上皮,制成冰冻切片作为 D I F 的底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 I T C)标记的兔抗人抗体染色检查,并与同一患者经传统活检取材的粘膜组织( 含部分粘膜下层的完整粘膜块) 的 D I F 检查作比较。结果:分离上皮的 D I F,22 例全部有 Ig G 沉积在棘细胞间,并有3 例 Ig A、、1 例 Ig M、13 例 C3 沉积在棘细胞间,与传统活检法的粘膜组织 D I F检查结果相同。结论:从口腔粘膜损害缘分离的上皮组织作 D I F检查,用于诊断天疱疮其结果可靠,操作简便易行,创伤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抗体技术 天疱疮 诊断 口腔粘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曲霉培养物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10
作者 席丽艳 龙泽香代子 +3 位作者 OKaoru 前林行雄 吴绍熙 福岛和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酱油 曲霉 培养物 吡嗪类化合物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p53在扁平苔藓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11
作者 朱晓浚 李伯友 +1 位作者 许德清 李家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3,共2页
为了探讨扁平苔藓的发病机理,采用标记抗链菌卵蛋白生物素(LSAB)的方法,检测了35例扁平苔藓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在扁平苔藓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有广泛的表达(分别为8571%和60%)... 为了探讨扁平苔藓的发病机理,采用标记抗链菌卵蛋白生物素(LSAB)的方法,检测了35例扁平苔藓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在扁平苔藓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有广泛的表达(分别为8571%和60%),Bcl2阳性表达率和强度均高于p53(两者P<005),并呈平行关系(P<005)。提示Bcl2和p53可能是协同参与扁平苔藓病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BCL-2基因 P53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鲍温病1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辉谱 林宝珠 李希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鲍温病 鲍温病 病例报告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检测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小珍 朱晓浚 李少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GC) 后的骨量变化,早期发现骨质疏松(OP) ,减少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双能量X 线骨密度(BMD) 测量仪对50 例SLE 女患者股骨近端和腰椎进行BMD...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GC) 后的骨量变化,早期发现骨质疏松(OP) ,减少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双能量X 线骨密度(BMD) 测量仪对50 例SLE 女患者股骨近端和腰椎进行BMD测定,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50 例SLE患者股骨近端、腰椎骨量减少者发生率为44 % (22/50) ,OP为8% (4/50) ,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股骨近端BMD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05) ;OP/ 骨量减少者的发生与使用GC的总量(35-24 g) 和时间(2-5 年) 有关(P< 0-01) 。提示,长期服用GC的SLE女患者,股骨近端BMD降低明显,与使用GC的剂量和时间有关;也是该部位容易发生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定期测量BMD,可早期发现OP,如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减少OP和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