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脏良恶性肿瘤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 |
翁书和
张小玲
文雄
廖群香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0
|
|
2
|
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的研制 |
周淑娴
张旭明
伍卫
陈筱潮
张燕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8 |
13
|
|
3
|
心肌肌钙蛋白I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价值 |
罗年桑
伍卫
谭桂明
王景峰
陈筱潮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1999 |
5
|
|
4
|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王景峰
伍卫
聂如琼
杜作义
张燕
谭桂明
孔敏仪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1 |
4
|
|
5
|
静脉药物成瘾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附4例报告) |
杨莉
谷小鸣
张小玲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1997 |
4
|
|
6
|
双嘧达莫对兔心肌缺血预处理心电生理效应的影响 |
陈筱潮
张旭明
伍卫
周淑娴
张燕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3
|
|
7
|
充血性心力衰竭犬肾组织内皮素系统表达的变化 |
陈筱潮
张旭明
刘英梅
方昶
罗年桑
伍卫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8
|
低功率射频导管消蚀房室交界区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
张敏州
朱纯石
伍卫
王景峰
陈锡龙
周淑娴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2
|
|
9
|
胺碘酮对正常犬与心力衰竭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比较 |
周淑娴
张旭明
伍卫
陈筱潮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2
|
|
10
|
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研究20年(1974-1995年) |
朱纯石
王景峰
伍卫
孙荷华
张旭明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4
|
|
11
|
三七皂苷Rg_1与胺碘酮对犬心室电生理作用的比较 |
伍卫
张旭明
刘品明
王景峰
周淑娴
李健明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1
|
|
12
|
哌仑西平对兔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压力反射敏感性与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张燕
张旭明
伍卫
聂如琼
方昶
周淑娴
陈筱潮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
|
|
13
|
异丙肾上腺素逆转普罗帕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作用 |
张旭明
梁惠玲
伍卫
刘品明
王景峰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5 |
1
|
|
14
|
充血性心力衰竭犬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
陈筱潮
张旭明
伍卫
刘英梅
邓庆丽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
|
|
15
|
右心腔不同部位起搏对犬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
聂如琼
伍卫
王景峰
张燕
方昶
朱纯石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1
|
|
16
|
急性非侵入性评价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方法的探讨 |
伍卫
张旭明
梅伯英
谭俊文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4 |
1
|
|
17
|
心肌梗死后心室肌复极的变异性 |
沈庆煜
伍卫
孔敏仪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
|
|
18
|
依那普利抗兔心肌梗塞后心室颤动作用及其机制(摘要) |
张燕
张旭明
伍卫
聂如琼
方昶
周淑娴
陈筱潮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9
|
奎尼丁和胺碘酮对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影响差异探讨 |
刘品明
戴冽
张旭明
伍卫
李健明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5 |
0 |
|
20
|
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犬的心房电生理效应及其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刘品明
张旭明
伍卫
李健明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