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其与TSH受体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桂芳 丁鹤林 +2 位作者 严励 黎锋 刘顺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909-910,共2页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其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抗体的关系,以探讨CD4+,CD8+T淋巴细胞与Graves病(GD)的发病及治疗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将GD患者分...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其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抗体的关系,以探讨CD4+,CD8+T淋巴细胞与Graves病(GD)的发病及治疗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将GD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未缓解组、缓解组,根据年龄及性别随机抽取20例健康人作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 淋巴细胞。结果: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甲亢未缓解组显薯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而且与血TSH受体抗体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GD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GD的发病及其治疗转归可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淋巴细胞亚群 TSH 受体 抗体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糖尿病中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庆 曾瑞萍 +2 位作者 杜传书 修玲玲 程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62-65,共4页
应用PCR-RFLP方法,对140例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的线粒体tRNA1eu(UUR)基因nt3243A→G突变进行筛查,结果发现6例(4.3%)该突变基因阳性者。总结其主要临床特征为:①呈母系遗传,②起病早(<4... 应用PCR-RFLP方法,对140例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的线粒体tRNA1eu(UUR)基因nt3243A→G突变进行筛查,结果发现6例(4.3%)该突变基因阳性者。总结其主要临床特征为:①呈母系遗传,②起病早(<40岁),③多消瘦(BMI<24mg/m2),④继发性口服降糖药失效需用胰岛素治疗,⑤多伴有神经性耳聋。本研究提示该突变在中国人家族性糖尿病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属于另一种糖尿病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线粒体/遗传学 RNA.转移/遗传学 糖尿病/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_3基因与1型糖尿病易感性及发病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丁鹤林 程桦 +2 位作者 张少玲 邓庆丽 刘顺莲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DR3基因与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感性及其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出65名健康人(对照组)、64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DR3基因。根据发病年龄将... 目的: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DR3基因与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感性及其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出65名健康人(对照组)、64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DR3基因。根据发病年龄将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14岁;B组,15~30岁;C组,≥31岁),比较DR3基因频率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DR3基因频率在A组为65%,B组为40%,C组为26%,对照组为15%;DR3基因频率在糖尿病3组(A+B+C组)44%,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各年龄组间DR3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χ2=6.16,列联系数(Rp)=0.31,P<0.05。结论:DR3基因阳性者1型糖尿病易感性明显增加、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IDDM 病因学 DR3基因 发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大鼠血和骨TNFα、E_2含量及骨形态计量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民 傅祖植 +2 位作者 钟光恕 程桦 杨荣泽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雌二醇(E2)的动态变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去势和假去势2组,术后第4,10,16,22周分别检测血清和骨组织中TNFα,血清E2含量,...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雌二醇(E2)的动态变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去势和假去势2组,术后第4,10,16,22周分别检测血清和骨组织中TNFα,血清E2含量,同步用IBAS计算机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对不脱钙骨组织作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去势后早期(<4周)血及骨组织中即有TNFα升高和E2下降(P<0.05)。随着去势时间的延长(4~22周),血中TNFα与E2呈高度负相关(γ=-063,P<001),骨组织中TNFα浓度高于血中浓度(P<005)。骨小梁体积(TBV)和平均厚度(MTT)减小,骨吸收表面(RS)增大(P<0002),骨吸收指标和骨组织TNFα含量在去势后第4~22周升高的程度无显著性。结论:血和骨组织中TNFα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病因学 肿瘤坏死因子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短胞内段的SD大鼠全长瘦素受体的cDNA克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佑民 丁鹤林 +1 位作者 程桦 傅祖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U004-U006,共3页
关键词 肥胖症 瘦素受体 克隆 分子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起病年龄相关的HLA-DQA1遗传异质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桦 张莹 +1 位作者 傅祖植 严棠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比较3组起病年龄不同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病人(A组≤14岁,B组15~30岁,C组≥31岁)其HLA-DQA1链52位精氨酸(Arg)与IDDM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组HLA-DQA1链52位Ar... 比较3组起病年龄不同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病人(A组≤14岁,B组15~30岁,C组≥31岁)其HLA-DQA1链52位精氨酸(Arg)与IDDM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组HLA-DQA1链52位Arg(+)等位基因频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9%,P<0.05,RR=5.98)及B组和C组(P<0.05);A组HLA-DQA1链52Arg(+)/Arg(+)表现型的频率为75%,明显高于C组(23.1%,P<0.05)。本文提示:HLA-DQA1链52位Arg与IDDM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起病年龄相关的异质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IDDM的免疫遗传学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Ⅱ型 遗传学 HLA-DQ 抗原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瘦素基因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明彤 吕凌 +2 位作者 钟光恕 程桦 傅祖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构建人瘦素基因cDNA克隆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瘦素基因cDNA ,获得片段 (6 40bp)连接至 pUC19载体 ,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以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所克隆的人瘦素cDNA含全长的人瘦... 【目的】构建人瘦素基因cDNA克隆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瘦素基因cDNA ,获得片段 (6 40bp)连接至 pUC19载体 ,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以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所克隆的人瘦素cDNA含全长的人瘦素基因编码区 ,仅 2 87位的腺苷酸被鸟苷酸代替 ,导致 96位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改变为编码精氨酸的CGA ,其意义尚待阐明。【结论】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成功地构建了人瘦素基因cDNA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DNA序列测定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ptin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氧化影响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曹筱佩 程桦 +2 位作者 钟女奇 黄冰 傅祖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Leptin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氧化的影响,及其剂量与时间效应。方法:培养肝细胞以不同剂量Leptin处理,以及以同一剂量Leptin处理不同时间,以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肝细胞氧化D[U14C]葡萄糖的量。结果:细胞培养1h,当Leptin为10μg... 目的:观察Leptin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氧化的影响,及其剂量与时间效应。方法:培养肝细胞以不同剂量Leptin处理,以及以同一剂量Leptin处理不同时间,以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肝细胞氧化D[U14C]葡萄糖的量。结果:细胞培养1h,当Leptin为10μg·L-1时,肝细胞葡萄糖氧化与未予Leptin处理的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当Leptin为50μg·L-1,葡萄糖氧化较对照组下降(P<005),在50~200μg·L-1范围随剂量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以Leptin100μg·L-1延长作用时间至3h、12h、24h、48h,葡萄糖氧化反而较1h时显著上升(P<001),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低剂量Leptin对肝细胞葡萄糖氧化无显著影响,高剂量Leptin对肝细胞葡萄糖氧化具剂量依赖性急性抑制作用,慢性作用时,其抑制作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 肥胖症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提高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和防治水平 被引量:3
9
作者 傅祖植 傅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临床研究 防治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诊断与分类新标准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黎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62-26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诊断 分类 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防治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丁鹤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66-268,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血瘦素水平与脂肪分布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木潮 钟光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689-690,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肥胖患者血瘦素水平与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 :测量 5 5名肥胖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BMI)、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 (WHR)以及空腹血瘦素、胰岛素、血脂和血糖水平等。结果 :肥胖患者血瘦素与BMI、空腹胰岛素成正相... 目的 :初步探讨肥胖患者血瘦素水平与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 :测量 5 5名肥胖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BMI)、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 (WHR)以及空腹血瘦素、胰岛素、血脂和血糖水平等。结果 :肥胖患者血瘦素与BMI、空腹胰岛素成正相关 ,女性比男性高。肥胖患者空腹血瘦素与臀围相关 ,女性空腹血瘦素与臀围和腰围相关 ,而与WHR无关 ,男性空腹血瘦素与腰围相关 ,而与WHR和臀围无关。结论 :肥胖患者血瘦素水平与外周脂肪堆积相关 ,性别也可能是影响血瘦素水平与脂肪分布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糖尿病 瘦素 脂肪 NI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检测及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芳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机制 检测 治疗 临床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血糖药的应用原则及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佑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口服降血糖药 磺脲类 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长OBRbcDNA克隆及真核表达重组体的构建
15
作者 王佑民 黎峰 +1 位作者 程桦 傅祖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 克隆SD大鼠全长长胞内段瘦素受体基因cD NA(OBRbcDNA)及构建其真核表达重组体 ,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打下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分段扩增全长OBRbcDNA ,再将它们连接起来 ,并获得载有全长OBRbcDNA的阳性克隆质粒。将上述质粒... 目的 克隆SD大鼠全长长胞内段瘦素受体基因cD NA(OBRbcDNA)及构建其真核表达重组体 ,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打下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分段扩增全长OBRbcDNA ,再将它们连接起来 ,并获得载有全长OBRbcDNA的阳性克隆质粒。将上述质粒中全长OBRbcDN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 ,筛选出阳性克隆。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进行鉴定。结果 重组的克隆质粒和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获得的片段大小均与理论值一致。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SD大鼠全长OBRbcD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重组体 瘦素受体 基因克隆 质粒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糖尿病大鼠胰腺神经肽Y的变化
16
作者 傅茂 李秀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0-124,共3页
关键词 神经肽Y 糖尿病 实验性 胰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对餐后高血糖的防治
17
作者 严励 程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餐后高血糖 防治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肥胖基因在pBV221中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雪梅 朱振宇 +1 位作者 傅祖植 马涧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leptin。方法:根据中国人肥胖基因(obesegene,OB)cDNA序列和高效表达质粒pBV221的多克隆位点,设计PCR引物,以含有人OB的重组质粒pUC19OB为模板,体外扩增人...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leptin。方法:根据中国人肥胖基因(obesegene,OB)cDNA序列和高效表达质粒pBV221的多克隆位点,设计PCR引物,以含有人OB的重组质粒pUC19OB为模板,体外扩增人OB编码leptin的片段(OB1),并经内切酶消化鉴定。将带有一对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OB1和pBV221分别进行双酶切,然后把OB1定向克隆于pBV221中。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1OB1,实现了人leptin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论:采用定向克隆技术,将OB1插入表达质粒pBV221,连接效率高,且重组质粒中OB1均为正向插入,确保了人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克隆 基因表达 肥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1409例危险因素及起病方式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豪 肖辉盛 +1 位作者 钟光恕 傅祖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中危险因素存在情况及其起病方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 ,对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有糖尿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 )占 19 9% ,年龄越小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越高 ;肥胖患者占 36 1% ;高...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中危险因素存在情况及其起病方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 ,对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有糖尿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 )占 19 9% ,年龄越小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越高 ;肥胖患者占 36 1% ;高血压占 32 9% ;女性患者有巨大胎儿分娩史 12 4% ;起病方式以“三多一少”的症状最常见 ,占 36 3% ,其次为正常健康体检发现 ,占 2 5 5 %。结论 :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以及有巨大胎儿分娩史的人群 ,是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上述人群 ,尤其是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即使无典型的症状 ,通过及早、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危险因素 起病方式 NI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