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岐杆菌对牙周病原菌的体外抗生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涂家珍 张和光 +2 位作者 陈罕 廖旭辉 杨国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病原菌的体外抗生作用。【方法】分别取每升 3× 10 8CFU (集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units,CFU)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Pg) ,具核梭杆菌 (Fn)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Aa) ,中间普氏菌 (Pi)菌液 2 0... 【目的】探讨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病原菌的体外抗生作用。【方法】分别取每升 3× 10 8CFU (集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units,CFU)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Pg) ,具核梭杆菌 (Fn)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Aa) ,中间普氏菌 (Pi)菌液 2 0μL与每升 3× 10 10 CFU的DM 85 0 4菌液 2 0 μL混合培养 ,每株菌做 16支试管 ,以各菌的单独培养作对照 ,厌氧培养 36h ,平板菌落计数法定量测 DM85 0 4的抑菌作用 ,计算抑制率。【结果】 DM85 0 4对Pg 1312、Pg 332 77、Pi 2 5 2 6 1、Pi 2 5 6 11、Aa2 95 2 3、AaY4、Fn 10 95 3抑制率分别达到 5 5 42 %、5 7 2 1%、48 2 1%、46 6 9%、43 0 0 %、39 0 4%、49 36 %。双歧杆菌本身所受抑制作用则较弱 ,与Pg332 77混合培养的抑制率为 2 1 0 2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抑制作用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结论】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致病菌Pg、Aa、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岐杆菌 吉病 微生物学 抗生作用 集落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指纹法对变形链球菌标准株进行基因分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罕 凌均棨 +3 位作者 刘建伟 高燕 杨国平 林正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51-252,259,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指纹法技术进行变形链球菌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利用变形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和通用引物 5′ TGCCGAGCTG 3′,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结果 ,寻找满意的聚合酶链反应条...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指纹法技术进行变形链球菌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利用变形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和通用引物 5′ TGCCGAGCTG 3′,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结果 ,寻找满意的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结果】找到了较为满意的聚合酶链反应条件 :94℃ 30s,36℃ 30s,72℃ 1min ,反应进行 45个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病因学 变形链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产物hMSH2在涎腺良恶性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程斌 陈小华 +2 位作者 李汝瑶 秦蓉晖 林正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错配修复基因产物hMSH2在涎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和炎症涎腺、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腺癌组织的hMSH2表达。【结果】hMSH2在正常和炎症涎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的胞核、... :【目的】观察错配修复基因产物hMSH2在涎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和炎症涎腺、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腺癌组织的hMSH2表达。【结果】hMSH2在正常和炎症涎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的胞核、胞浆阳性表达 ,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肿瘤细胞的胞核呈强阳性表达 ,但在多型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碱基错配 错配修复基因产物 HMS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表达质粒中SBR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少云 凌均棨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对转基因植物表达质粒 pROP1中含SBR基因P1片段 ( 1 84~ 1 946bp)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从E .coliDH5α中提取质粒 pROP1 ,用PCR测序试剂盒和DNA自动测序仪检测P1片段的序列 ,并与GenBank上的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基因序... 【目的】对转基因植物表达质粒 pROP1中含SBR基因P1片段 ( 1 84~ 1 946bp)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从E .coliDH5α中提取质粒 pROP1 ,用PCR测序试剂盒和DNA自动测序仪检测P1片段的序列 ,并与GenBank上的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基因序列比较 ,检测其准确性。【结果】测定了P1片段 5′端 6 1 6个碱基序列和 3′端 46 6个碱基序列 ,其准确性达98%。【结论】PCR扩增的P1片段 5′端和 3′端的DNA序列与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pac基因唾液粘附区相一致 ,为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龋齿 质粒 唾液粘液区 序列分析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基因A区片段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表达
5
作者 陈罕 凌均棨 杨国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68-71,共4页
【目的】检测携带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pac基因A区片段的重组质粒 pET 17b/A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SDS PAGE技术检测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中是否有新的蛋白条带 ,Westernblot检测条带的抗原性... 【目的】检测携带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pac基因A区片段的重组质粒 pET 17b/A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SDS PAGE技术检测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中是否有新的蛋白条带 ,Westernblot检测条带的抗原性。【结果】SDS PAGE显示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中有 35ku的新蛋白条带 ,Westernblot显示在相应的位置上有特异的条带。【结论】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表达的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pac基因A区片段具有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沙门氏菌 鼠伤寒 表面蛋白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