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酶链反应及染色法在口腔念珠菌白斑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小华 林汉良 +1 位作者 程斌 李汝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检测口腔白斑中念珠菌感染的应用。【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口腔白斑是否存在念珠菌进行检测。【结果】 10 7例口腔白斑 ,经PAS和六胺银染色 ,16 .8% (18/ 10 7)的口腔白斑检出...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检测口腔白斑中念珠菌感染的应用。【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口腔白斑是否存在念珠菌进行检测。【结果】 10 7例口腔白斑 ,经PAS和六胺银染色 ,16 .8% (18/ 10 7)的口腔白斑检出念珠菌菌丝。念珠菌细胞色素P4 50 基因片段PCR检出率为 10 % (11/ 10 7) ,其中的白色念珠菌EO3 基因片段的PCR检出率为 6 .5 % (7/ 10 7)。【结论】组织化学染色法能直观显示口腔白斑中念珠菌形态分布特点以及所引起的组织学改变 ,而PCR特异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念珠菌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染色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CD44v6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程斌 陈小华 侯景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CD44v6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和转移组织中的表达,以期明确CD44v6在口腔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估染色强度和测算阳性染色细胞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口腔... 目的观察分析CD44v6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和转移组织中的表达,以期明确CD44v6在口腔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估染色强度和测算阳性染色细胞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基底层、基底上层、棘层细胞胞膜表达;不同部位口腔粘膜上皮的阳性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中,CD44v6表达减弱,表现为阳性反应产物形态的改变和CD44v6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组织(P<0.05)。口腔鳞癌转移组织中,只有肿瘤细胞表达CD44v6,CD44v6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少于其原发组织(P<0.05)。结论: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以下行调节(downregulation)的方式表达,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归巢 鳞状细胞癌 口腔肿瘤 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与口腔颌面部肿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安训 黄洪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97-99,103,共4页
近年来端粒、端粒酶与肿瘤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本文复习了目前有关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端粒、端粒酶在肿瘤,尤其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作用; 同时对其研究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UL30基因片段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斌 李秉琦 +1 位作者 陈谦明 罗刚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92-194,207,共4页
应用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UL30基因片段杂交的寡核苷酸探针,对4例未转移浸润癌、4例转移浸润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结果发现:(1)有4例未转移浸润癌、3例转移浸润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杂交分... 应用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UL30基因片段杂交的寡核苷酸探针,对4例未转移浸润癌、4例转移浸润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结果发现:(1)有4例未转移浸润癌、3例转移浸润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杂交分别阳性,但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UL30基因片段主要位于肿瘤上皮细胞胞浆;(3)UL30基因片段在肿瘤浸润和转移的过程持续存留在肿瘤上皮细胞中;(4)存在HSVⅠ基因片段的组织均无HSVⅠ增殖感染的形态学特征。提示HSVⅠ可能以特殊感染方式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I型 口腔肿瘤 鳞癌 基因片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骨内种植体界面病理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于秦曦 SymingtonJM +1 位作者 LislromRD 程斌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69-273,共5页
口腔骨内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种植体—上皮、种植体—结缔组织、种植体—骨三种界面。种植体植入不同时相,种植体周围有附着龈、游离龈再生和新的龈沟形成;结合上皮,沟内上皮均有伪足伸向种植体;结合上皮以半桥粒和基板在种植体附着。... 口腔骨内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种植体—上皮、种植体—结缔组织、种植体—骨三种界面。种植体植入不同时相,种植体周围有附着龈、游离龈再生和新的龈沟形成;结合上皮,沟内上皮均有伪足伸向种植体;结合上皮以半桥粒和基板在种植体附着。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与牙龈结缔组织类似,而且大部分种植体周围结缔组织极少有炎症反应。种植体和骨有两种结合方式:纤维结合和骨结合。纤维结合的存在是肯定的,其意义则有异议。骨结合中,可以观察到骨逐渐移行为金属的组织学表现。种植体外形、表面处理、功能状态等均可影响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骨内种植体 界面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斌 陈小华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明确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BLO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本质。方法收集分析6例BLOM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对该组病例的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生在唇部和其它口腔解剖部位的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 目的明确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BLO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本质。方法收集分析6例BLOM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对该组病例的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生在唇部和其它口腔解剖部位的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各有其特点;B淋巴细胞是淋巴滤泡和浸润炎症细胞的主要细胞万分。结论BLOM分为唇型和非唇型两种临床类型;BLOM是一种B淋巴细胞介导的增殖性局部体液免疫反应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疾病 BLOM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鳞癌的局部免疫状况分析
7
作者 廖贵清 黄洪章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从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特征的角度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 (以下简称鳞癌 )原发灶的局部免疫状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标准在 6 0个病例中筛选出 16例口腔癌患者 ,取原发灶标本作冰冻连续切片 ,厚度6~ 8μ... :【目的】从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特征的角度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 (以下简称鳞癌 )原发灶的局部免疫状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标准在 6 0个病例中筛选出 16例口腔癌患者 ,取原发灶标本作冰冻连续切片 ,厚度6~ 8μm ,分别用抗CD3、CD4 、CD8、CD16及CD2 5单抗按ABC法染色 ,然后镜下观察及计数。【结果】①免疫细胞主要集中在肿瘤间质中 ,位于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区 ,呈带状分布 ;有时可见淋巴滤泡 ,但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滤泡周围 ;②CD3+、CD4 +、CD16+和CD2 5+阳性细胞分布情况基本相似 ,主要位于癌巢周围 ,但CD8+与其他细胞不同 ,主要散在分布癌巢中 ;③肿瘤分化程度越高 ,免疫细胞数量越多 ,活性越强。【结论】口腔鳞癌原发灶局部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 ,但这种免疫功能处于被抑制状态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鳞癌 免疫学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生物粘附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若君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0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生物粘附释药系统是应用于口腔粘膜的一类新型制剂。本文综述了生物粘附的机制、材料、常见剂型,测定粘附性的实验方法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粘附 生物粘附制剂 聚合物 释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
9
作者 Sumrner Student小组 程斌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之一,可导致p16/CDKN2A等肿瘤相关基因失活而参与口腔鳞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改变相关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新途径;烟草中NNK等可引起遗传物质的甲基化损伤。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口腔癌 p16/CDKN2A基因 生物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焱 米乃元 +2 位作者 覃峰 刘付关平 陈锦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3-286,共4页
目的 :研究双侧游离缺失活动义齿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半精密附着体固位时周围支持骨的表面应力。方法 :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在人体下颌骨标本上测量以冠内栓道式及冠外垂直杆式半精密附着体固位的双侧游离缺失活动—固定联合修复体的表面... 目的 :研究双侧游离缺失活动义齿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半精密附着体固位时周围支持骨的表面应力。方法 :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在人体下颌骨标本上测量以冠内栓道式及冠外垂直杆式半精密附着体固位的双侧游离缺失活动—固定联合修复体的表面应力值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冠内附着体在基牙周围牙槽骨上产生的总体应力较大 ,而冠外附着体在缺牙区牙槽嵴和近缺隙侧基牙远中颈部牙槽嵴上产生的应力较大。结论 :冠内附着体适用于远中基牙牙周条件良好的情况 ,而冠外附着体则适用于缺牙区牙槽嵴条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体 牙应力分析 义齿设计 可摘局部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类型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长霞 李春雷 +2 位作者 朱双林 吴丽萍 王大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 :探讨错牙合类型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用 10 8例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的病例 ,按Angle分类法分为AngleI、II、III 3个组 ,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 ,片上的每个牙位的牙根进行配对测量正畸治... 目的 :探讨错牙合类型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用 10 8例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的病例 ,按Angle分类法分为AngleI、II、III 3个组 ,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 ,片上的每个牙位的牙根进行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 ,将牙根等级及其等级改变的频数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ngleI、II、III错牙合的病例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分布改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个组之间牙根吸收的组间差异表现各不相同 ,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不同错牙合类型对牙根吸收程度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影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42
12
作者 程斌 李秉琦 洪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82-483,共2页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药物疗法 治疗方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蒸气消毒牙科手机最佳温度和时间的筛选及效果监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国平 凌均棨 +1 位作者 陈罕 谭艾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牙科手机 高压蒸气消毒 最佳温度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义齿的支持骨表面应力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王焱 米乃元 +2 位作者 覃峰 刘付关平 陈锦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双侧游离缺失活动义齿使用不同类型的半精密附着体时周围支持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 ,在人体下颌骨标本上测量基牙联冠数目分别为 1,2 ,3单位的冠内及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式双侧游离缺失活动 固定... 【目的】研究双侧游离缺失活动义齿使用不同类型的半精密附着体时周围支持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 ,在人体下颌骨标本上测量基牙联冠数目分别为 1,2 ,3单位的冠内及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式双侧游离缺失活动 固定联合修复体的表面应力值 ,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基牙数目从 1个增至 2个 ,支持骨组织应力分布明显变均匀 ,但基牙数目从 2个增至 3个时 ,应力值的改变无显著差异 ;冠内附着体在基牙周围牙槽骨上产生的总体应力较大 ,而冠外附着体在缺牙区牙槽嵴和近缺隙侧基牙远中颈部牙槽嵴上产生的应力较大。【结论】在设计游离端附着体义齿时 ,基牙联冠不宜跨度过大 ;附着体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缺牙区牙槽嵴及远中基牙牙体、牙周条件酌情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精密附着式 牙应力分析 支持骨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内压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跃 张志光 +3 位作者 陈缵光 郑有华 陈卓辉 张晋昕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了解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关节上腔中压力变化的规律 ,初步探讨其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 16例 2 2侧 ,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关节上腔 ,分别测量患者... 【目的】了解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关节上腔中压力变化的规律 ,初步探讨其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 16例 2 2侧 ,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关节上腔 ,分别测量患者关节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 ,并记录波形和平均值 ,测压后进行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结果】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上腔内压可分 3种类型。高压型 :压力普遍升高且波动幅度增大 ,开口位平均压力为 (- 948± 2 382 )Pa ,闭口位压力为 (12 86± 937)Pa;反压型 :压力变化规律反常 ,开口位 (997± 1132 )Pa ,闭口位 (- 5 2 1± 833)Pa ;低压型 :关节上腔异常负压 ,开口位 (- 15 2 6 1± 12 2 11)Pa ,闭口位 (- 816 3± 3 2 0 3)Pa。【结论】本实验测量了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关节开闭口位腔内压 ,并根据关节内压变化规律将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初步分为 3种类型 ,结合关节镜所见从病理学角度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压力 关节镜检查 颞下颌关节盘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处理牙髓治疗失败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正梅 程斌 +1 位作者 凌均棨 陈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牙髓根尖周病 根管治疗 失败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岐杆菌对牙周病原菌的体外抗生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涂家珍 张和光 +2 位作者 陈罕 廖旭辉 杨国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病原菌的体外抗生作用。【方法】分别取每升 3× 10 8CFU (集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units,CFU)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Pg) ,具核梭杆菌 (Fn)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Aa) ,中间普氏菌 (Pi)菌液 2 0... 【目的】探讨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病原菌的体外抗生作用。【方法】分别取每升 3× 10 8CFU (集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units,CFU)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Pg) ,具核梭杆菌 (Fn)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Aa) ,中间普氏菌 (Pi)菌液 2 0μL与每升 3× 10 10 CFU的DM 85 0 4菌液 2 0 μL混合培养 ,每株菌做 16支试管 ,以各菌的单独培养作对照 ,厌氧培养 36h ,平板菌落计数法定量测 DM85 0 4的抑菌作用 ,计算抑制率。【结果】 DM85 0 4对Pg 1312、Pg 332 77、Pi 2 5 2 6 1、Pi 2 5 6 11、Aa2 95 2 3、AaY4、Fn 10 95 3抑制率分别达到 5 5 42 %、5 7 2 1%、48 2 1%、46 6 9%、43 0 0 %、39 0 4%、49 36 %。双歧杆菌本身所受抑制作用则较弱 ,与Pg332 77混合培养的抑制率为 2 1 0 2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抑制作用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结论】双岐杆菌DM 85 0 4对牙周致病菌Pg、Aa、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岐杆菌 吉病 微生物学 抗生作用 集落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大鼠类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剑宁 曾融生 杨国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8,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后大鼠类成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改变。【方法】成骨细胞通过酶消化法从SD大鼠乳鼠颅骨中获取传代 ;将第 2代细胞分别进行 0、1、4、6、9Gy的 γ线辐射 ,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泌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后大鼠类成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改变。【方法】成骨细胞通过酶消化法从SD大鼠乳鼠颅骨中获取传代 ;将第 2代细胞分别进行 0、1、4、6、9Gy的 γ线辐射 ,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泌量。【结果】细胞增殖、功能和分化受γ线电离辐射抑制的程度不同 ,1Gy时增殖即受到抑制 ,骨钙素分泌量在 4Gy时才受到显著地抑制 ,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值甚至在 6Gy下抑制作用才有意义。【结论】电离辐射后 ,成骨细胞的增殖、功能和分化均受到抑制 ,但各指标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电离辐射 细胞分化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骨细胞 影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指纹法对变形链球菌标准株进行基因分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罕 凌均棨 +3 位作者 刘建伟 高燕 杨国平 林正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51-252,259,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指纹法技术进行变形链球菌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利用变形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和通用引物 5′ TGCCGAGCTG 3′,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结果 ,寻找满意的聚合酶链反应条...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指纹法技术进行变形链球菌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利用变形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和通用引物 5′ TGCCGAGCTG 3′,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结果 ,寻找满意的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结果】找到了较为满意的聚合酶链反应条件 :94℃ 30s,36℃ 30s,72℃ 1min ,反应进行 45个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病因学 变形链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唐倩 梁焕友 +1 位作者 刘穗芳 刘国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了解成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 (GC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常规滤纸条法收集正常成年人以及成年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的 GCF样本 ,用 EL ISA法检测其 s ICAM- 1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 ... 目的 :了解成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 (GC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常规滤纸条法收集正常成年人以及成年人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的 GCF样本 ,用 EL ISA法检测其 s ICAM- 1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 GCF中 s ICAM- 1的水平显著下降 (P<0 .0 0 1)。结论 :GCF中s ICAM- 1水平可作为评价牙周炎症状态的一项较为敏感和客观的实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龈沟液 S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