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颌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有华 任材年 +2 位作者 陈伟良 张志光 曾融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选用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16例颌骨肿瘤术后颌骨缺损,观察10至24个月,术后行X线检查,99mTc-MDP核素骨三相显像。结果发现,13例Ⅰ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失败;术后1个月植骨区开始出现核素浓聚... 选用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16例颌骨肿瘤术后颌骨缺损,观察10至24个月,术后行X线检查,99mTc-MDP核素骨三相显像。结果发现,13例Ⅰ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失败;术后1个月植骨区开始出现核素浓聚,3个月珊瑚骨开始被吸收,12个月完全被宿主骨取代,不留痕迹。结果表明,珊瑚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可以加速颌骨缺损的修复,是可供选择的骨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骨髓 颌骨缺损 组织移植 人工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古向生 许健全 +2 位作者 曾融生 沈强 王大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是多生牙中最常见的一类,临床意义也较大。作者收集了48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年龄多较小(M=8.25岁),临床上最常表现为局部畸形牙的萌出(19/48)和不明原因的恒前牙移位(27/48)。作埋伏牙的X线定位投照,发现...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是多生牙中最常见的一类,临床意义也较大。作者收集了48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年龄多较小(M=8.25岁),临床上最常表现为局部畸形牙的萌出(19/48)和不明原因的恒前牙移位(27/48)。作埋伏牙的X线定位投照,发现其大多具有倒立生长的特点(41/53),而且位于中切牙牙弓腭侧的明显多见(42/53)。埋伏多生牙的形态则以圆锥形为主(49/53),且大多比正常恒牙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多生牙 上颌 前部 常见 恒前牙 中切牙 不明原因 发现 形态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兔下颌骨缺损实验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有华 任材年 陈小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0-43,共4页
用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兔下颌骨实验性骨缺损,术后行X线、核素骨显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复合珊瑚骨移植术后6周有明显的成骨现象,12周骨缺损被修复。复会珊瑚骨移植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珊瑚骨移植。实验结果... 用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兔下颌骨实验性骨缺损,术后行X线、核素骨显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复合珊瑚骨移植术后6周有明显的成骨现象,12周骨缺损被修复。复会珊瑚骨移植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珊瑚骨移植。实验结果表明,珊瑚骨与骨髓复合为成骨作用提供支架、成骨细胞和骨诱导物质,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良好的骨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颌骨修复 珊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钩综合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健全 曾融生 +2 位作者 任材年 沈强 古向生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4期229-231,共3页
本文报道笔者医治的5例典型翼钩综合征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治疗及术后短期随访,除一例双侧患病,未手术侧症状仍存在外,其余患者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没有复发。文中结合有关资料对翼钩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候群的解剖学基础等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报道笔者医治的5例典型翼钩综合征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治疗及术后短期随访,除一例双侧患病,未手术侧症状仍存在外,其余患者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没有复发。文中结合有关资料对翼钩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候群的解剖学基础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临床诊断的检查要点和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钩综合征 口面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骨内种植体上部修复体设计
5
作者 李彦 曾融生 米乃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3-56,共4页
将3种国产骨内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二段式种植体(HA-Ti)、纯钛叶状种植体(Ti-Blade)、纯钛螺旋状种植体(Ti-Screw)共35枚植入21个病员上下颌骨内,均已作永久性修复。观察时间19个月~4... 将3种国产骨内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二段式种植体(HA-Ti)、纯钛叶状种植体(Ti-Blade)、纯钛螺旋状种植体(Ti-Screw)共35枚植入21个病员上下颌骨内,均已作永久性修复。观察时间19个月~48个月不等,除4枚已取出外,其余尚留于口中行使功能。作者认为,适当选择适应征,合理设计上部修复体对3种国产种植体的成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 牙植入物 牙植入 骨内 镶牙术 假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带环式粘接桥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米乃元 李可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7-78,共2页
通常对于1~2个后牙缺失,修复方法有3种。第一种为采用活动假牙修复,这种修复体由于异物感病员不愿坚持戴用。第二种是锤造桥或中熔合金铸造桥,这种修复体是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不愿意接受的。第三种是高熔金属铸造桥,如烤瓷冠桥... 通常对于1~2个后牙缺失,修复方法有3种。第一种为采用活动假牙修复,这种修复体由于异物感病员不愿坚持戴用。第二种是锤造桥或中熔合金铸造桥,这种修复体是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不愿意接受的。第三种是高熔金属铸造桥,如烤瓷冠桥,尽管它较前两种优超,但是它也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带环 粘接桥 修复体 病员 牙体组织 锤造 坚持 要求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22例的内窥镜检查
7
作者 曾融生 任材年 +3 位作者 沈强 林筱菊 黎敏 许健全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应用颞下颌关节内窥镜对2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关节上腔视野清晰,可清楚地观察到炎性增生物,血管分布异常,溃疡,关节盘改变等。并发现所有被检关节上腔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絮状悬浮物,提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应用颞下颌关节内窥镜对2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关节上腔视野清晰,可清楚地观察到炎性增生物,血管分布异常,溃疡,关节盘改变等。并发现所有被检关节上腔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絮状悬浮物,提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可能都存在腔内炎性病变。内窥镜检查后未见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紊乱 内窥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微型夹板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
8
作者 曾融生 任材年 罗智斌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应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系统治疗颌面骨骨折128例,作临床和X线追踪。结果显示微型钛夹板生物相容性良好,机械性能适合固定需要,固定后骨连接的稳定性较高,且无明显的应力屏障作用。除了出现感染,夹板松脱或暴露及局部不适感等并... 应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系统治疗颌面骨骨折128例,作临床和X线追踪。结果显示微型钛夹板生物相容性良好,机械性能适合固定需要,固定后骨连接的稳定性较高,且无明显的应力屏障作用。除了出现感染,夹板松脱或暴露及局部不适感等并发症外,置入的纯钛夹板不需取出(本组有9例因以上并发症而取出12块夹板)。微型钛夹板内固定后患者可早期恢复张闭口运动,并能保持良好的咬关系,是一种较好的颌面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内固定术 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增大牙槽峪的治疗效果
9
作者 米乃元 曾融生 陈腾浪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0-61,72,共3页
本文对17例患者选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进行牙槽嵴增高手术以及术后的修复效果进行了回顾。通过2~4年观察,证实效果满意。作者认为该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材料,尤其对改善义齿固位,具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牙槽嵴增强术 人工骨 生物活性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膜皮肤病的共存现象
10
作者 程斌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简要综述红斑狼疮、扁平苔藓、发疱性疾病和银屑病等疾病共存的临床表现、组织免疫病理表现及治疗预后等。并对共存现象的意义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粘膜皮肤病 红斑狼疮 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人工骨复合骨形成蛋白修复狗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阳 曾融生 +1 位作者 陈松龄 任材年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5-197,共3页
应用珊瑚人工骨(CAB)/骨形成蛋白(BMP)材料修复10只狗下颌骨缺损,观察4~26周,分别于术后第4、8、14、20、26周处死动物(每次1组,每组2只),取材作X线拍片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CAB是BMP又一良好... 应用珊瑚人工骨(CAB)/骨形成蛋白(BMP)材料修复10只狗下颌骨缺损,观察4~26周,分别于术后第4、8、14、20、26周处死动物(每次1组,每组2只),取材作X线拍片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CAB是BMP又一良好载体,CAB/BMP复合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用品 转化生长因子 颌面修复术 珊瑚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根尖周病变累及继承恒牙胚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少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84-86,共3页
以X相征为主要诊断标准。对根尖周病变波及继承恒牙胚的57例下颌乳磨牙进行临床现在和分析。结果表明,患牙中63.6%有治疗史。59.6%有反复肿痛史,63.2%牙根出现明显病理性吸收。作者重点讨论了乳牙根尖周病变波及恒... 以X相征为主要诊断标准。对根尖周病变波及继承恒牙胚的57例下颌乳磨牙进行临床现在和分析。结果表明,患牙中63.6%有治疗史。59.6%有反复肿痛史,63.2%牙根出现明显病理性吸收。作者重点讨论了乳牙根尖周病变波及恒牙胚的诊断和处理等问题;强调不宜盲目保留病变乳牙。否则可能导致继承恒牙缺陷甚至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疾病/治疗 牙胚/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