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种免疫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家武 熊仕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免疫疗法 恶性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免疫导向药物3Al-DM对CFU-GM的效应试验
2
作者 林学颜 鄂学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应用抗T淋巴细胞单抗(McAb)3Al-柔霉素(DM)免疫结合物,在体外对骨髓粒-单 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进行导向杀伤效应试验。结果与B细胞单抗-DM结合物十分近 似。说明单抗3Al-DM对CFU-GM没... 应用抗T淋巴细胞单抗(McAb)3Al-柔霉素(DM)免疫结合物,在体外对骨髓粒-单 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进行导向杀伤效应试验。结果与B细胞单抗-DM结合物十分近 似。说明单抗3Al-DM对CFU-GM没有影响,不损伤正常骨髓造血干细胞,为3Al-DM用于体外 骨髓净化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导向药物 CFU-GM 骨髓移植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B淋巴母细胞单克隆抗体B159-PAP免疫毒素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斌 林学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2-25,共4页
应用针对人B淋巴母细胞的B159McAb和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构建B159-PAP免疫毒素。所得免疫毒素在2.59×10-10M时,可使靶细胞(Raji)的蛋白质合成抑制率达50%;当其浓度为4.44×... 应用针对人B淋巴母细胞的B159McAb和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构建B159-PAP免疫毒素。所得免疫毒素在2.59×10-10M时,可使靶细胞(Raji)的蛋白质合成抑制率达50%;当其浓度为4.44×10-10M时,台盼蓝染料排斥法测得靶细胞产生50%的细胞毒作用;而对非靶细胞(K562、Sp2/0)产生上述效应所需的浓度均大于10-7M。同样,当B159-PAP的浓度为10-7M时,对Raji细胞的对数杀伤为3.78,而对K562和SP2/0的对数杀伤在0.7左右。说明新型B159-PAP免疫毒素对靶细胞有高效特异的杀伤作用,而对非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免疫毒素 美洲商陆 抗病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辉 宁波 +1 位作者 袁广卿 徐霖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41,共3页
目的 用pcDNA3-MOMP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小鼠 ,观察小鼠对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方法 大量制备重组质粒 pcDNA3-MOMP ,给小鼠肌肉注射 ,每 3周免疫 1次 ,共免疫 3次。用微量免疫荧光及MTT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及脾细胞对... 目的 用pcDNA3-MOMP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小鼠 ,观察小鼠对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方法 大量制备重组质粒 pcDNA3-MOMP ,给小鼠肌肉注射 ,每 3周免疫 1次 ,共免疫 3次。用微量免疫荧光及MTT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及脾细胞对沙眼衣原体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 初次免疫接种后小鼠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 ,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上升 ,免疫荧光滴度最高达 1∶2 5 6。脾细胞对沙眼衣原体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pcDNA3-MOMP在小鼠体内既可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又可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基因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ureb1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5
作者 明文玉 林学颜 +1 位作者 银巍 顾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8-231,共4页
目的 :构建人的ureb1(hureb1)原核高效表达重组质粒 ,以此表达的外源蛋白为抗原制备抗ureb1的抗体。方法 :用XhoI/NotI从pGU 2质粒酶切得到hureb1的ORF与pGEX 4T 2的XhoI/NotI大片段连接 ,构建表达GST hureb1融合蛋白的重组载体。转化... 目的 :构建人的ureb1(hureb1)原核高效表达重组质粒 ,以此表达的外源蛋白为抗原制备抗ureb1的抗体。方法 :用XhoI/NotI从pGU 2质粒酶切得到hureb1的ORF与pGEX 4T 2的XhoI/NotI大片段连接 ,构建表达GST hureb1融合蛋白的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IPTG诱导表达。以粗制的GST hureb1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大白兔和小鼠 ,制备抗hureb1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采用WesternBlot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 :构建了高效表达GST hureb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质总量的 33 45 %。以大肠杆菌表达的GST hureb1融合蛋白免疫动物制备了高滴度、高特异性的抗hureb1的抗体。结论 :利用重组GST hureb1融合蛋白免疫动物可获得高滴度的抗hureb1抗体。重组G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ureb1 DNA 重组 原核表达载体 抗体 大肠杆菌 重组融合蛋白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D细胞株的建立及抗-D抗体Fab段的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付涌水 曹开源 +1 位作者 李树浓 张春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目的 :建立分泌抗 -D抗体的人B淋巴细胞株 ,分析编码一株人单克隆抗 -D抗体Fab段的基因序列。方法 :以EB病毒 (EBV)转化分泌抗 -D抗体的人B淋巴细胞 ,建立分泌抗 -D抗体的淋巴细胞株。设计扩增人lgM重链Fd段及κ轻链的引物 ,以聚合酶链... 目的 :建立分泌抗 -D抗体的人B淋巴细胞株 ,分析编码一株人单克隆抗 -D抗体Fab段的基因序列。方法 :以EB病毒 (EBV)转化分泌抗 -D抗体的人B淋巴细胞 ,建立分泌抗 -D抗体的淋巴细胞株。设计扩增人lgM重链Fd段及κ轻链的引物 ,以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扩增 ,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及测序。结果 :分别用轻链引物和重链引物从一分泌lgM抗 -D的单克隆细胞株扩增出一约 650bp和 70 0bp的特异带。序列分析表明 ,其核苷酸及其所推导的氨基酸 (AA)序列符合人lgFab段的序列特征。结论 :获得了抗 -D抗体Fab段基因 ,为基因工程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序列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抗-D抗体 FAB段 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性病砂眼衣原体分离株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宁波 涂裕英 +2 位作者 徐帆 冯慧敏 白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5,共3页
用砂眼衣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1988年至1993年间从广州地区成人泌尿生殖道标本分离的121株砂眼衣原体以微量免疫荧光法进行了血清分型。结果表明分离株中B组血清型最多(B、D、D-和E),共67株占55%;G和F型... 用砂眼衣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1988年至1993年间从广州地区成人泌尿生殖道标本分离的121株砂眼衣原体以微量免疫荧光法进行了血清分型。结果表明分离株中B组血清型最多(B、D、D-和E),共67株占55%;G和F型各12株,共占20%;C组血清型(C、H、I、J和K)共23株,占19%;混合型和非典型7株,占6%。未发现L型砂眼衣原体。血清型分布基本同国外报道一致。提示广州地区大多数性病砂眼衣原体感染可能由境外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眼衣原体 血清分型 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h1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世成 李树浓 +2 位作者 刘芳 麦伟源 郭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利用细胞因子诱生及ELISA等技术,研究了38例不同分期的鼻咽癌(NPC)患者、2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模式,较系统地研究了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所分泌的代表性的细胞因子类... 利用细胞因子诱生及ELISA等技术,研究了38例不同分期的鼻咽癌(NPC)患者、2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模式,较系统地研究了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所分泌的代表性的细胞因子类型IL-2、IFN-γ、IL-4、IL-6、IL-10等的变化;同时检测了NPC患者血清中IL-2和IL-4水平。发现NPC患者PBMC体外分泌IL-2的水平下降,IL-4的水平增高;血清中IL-2水平降低,而IL-4的水平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病程有进行性发展的趋势。提示Th1/Th2细胞亚群在不同临床分期的NPC患者呈现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外周血 TH1细胞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154-GST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春艳 李树浓 +2 位作者 宁波 张志方 曹开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 :为制备重组人CD15 4-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 (hCD15 4-GST) ,用于人CD15 4单克隆抗体研制。方法 :根据人CD15 4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RT -PCR扩增人CD15 4基因 ,并插入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 - 4T - 1中 ,... 目的 :为制备重组人CD15 4-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 (hCD15 4-GST) ,用于人CD15 4单克隆抗体研制。方法 :根据人CD15 4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RT -PCR扩增人CD15 4基因 ,并插入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 - 4T - 1中 ,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GEX - 4T - 1/CD15 4;用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细胞 ,转化菌落经BamHⅠ、EcoRⅠ酶切鉴定。IPTG诱导大肠杆菌表达人CD15 4蛋白 ,SDS -PAGE电泳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 82 0bp的hCD15 4cDNA ;将其克隆至pGEX - 4T - 1质粒中 ,经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证实含有目的基因 ;IPTG诱导后的大肠杆菌经SDS -PAGE电泳鉴定出现明显的 5 5kD蛋白带。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CD15 4-GST原核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人CD15 4-GST融合蛋白 ,为人CD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克隆 移植排斥反应 CD154-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月梅 王斌 +1 位作者 印湖莲 杨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7-20,共4页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成功地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0cDNA基因。并定向插入pUC18载体中,经DNA序列测定最终确定为hlL-10cDNA基...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成功地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0cDNA基因。并定向插入pUC18载体中,经DNA序列测定最终确定为hlL-10cDNA基困,这将为令后hIL-10基因探针的制备和基因表达,进一步在基因水平上探讨hIL-10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CDNA 分子 克隆 序列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吁钢 孙晓欣 +3 位作者 宁波 彭辉 吴杏 马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肺炎衣原体 巨细胞病 感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聚赖氨酸作载体制备抗甲胺磷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肃清 孙远明 +2 位作者 张春艳 黄晓钰 雷红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多聚赖氨酸 载体 制备 抗甲胺磷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基因反义RNA导入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宇斌 李树浓 +1 位作者 梁天文 王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将HLADRB1基因cDNA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质粒ZIPneoSV(×)BamHI位点中,构建了HLADRB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导入PA317细胞。方法:用免疫磁珠... 目的:将HLADRB1基因cDNA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质粒ZIPneoSV(×)BamHI位点中,构建了HLADRB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反义RNA重组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导入PA317细胞。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富集CD34+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含编码人HLADRB1基因的pcDV1质粒,用BamHI酶解,回收HLADRB1cDNA片段,将cDNA片段反向插入pZIPneoSV(×)逆转录病毒载体,经扩增、抽提、酶切鉴定,用脂质体将反义RNA重组体导入到PA317细胞,用含G418300μg/ml培养液筛选,获抗性克隆,流式细胞仪检测HLADR抗原阳性细胞数。结果:重组质粒转染PA317细胞后,其病毒滴度达1×105CFU/ml,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经免疫磁珠富集后,CD34+细胞高达85.0%~90.0%,导入反义RNA的脐血干细胞,其HLADR抗原表达从导入前的45.0%降至28.0%,抑制率达382%,而导入空载体后从56.0%降至45.0%,差异不显著。结论:HLADR的反义RNA能导入脐血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 祖细胞 MHC-Ⅱ类基因 移植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人IL-10和反义病毒性IL-10抗鼻咽癌细胞成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剑平 杨琨 +1 位作者 朱振宇 林学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3-545,549,共4页
目的:探讨反义人IL-10和反义病毒性IL-10抑制鼻咽癌细胞成瘤的效果。方法:扩增及克隆hIL-10 cDNA和 vIL-10基因,构建反义hIL-10和反义vIL-10双价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S hIL-10+AS vIL-10,转染鼻咽癌细胞株SUNE。将转染阳性的SUNE细胞克... 目的:探讨反义人IL-10和反义病毒性IL-10抑制鼻咽癌细胞成瘤的效果。方法:扩增及克隆hIL-10 cDNA和 vIL-10基因,构建反义hIL-10和反义vIL-10双价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S hIL-10+AS vIL-10,转染鼻咽癌细胞株SUNE。将转染阳性的SUNE细胞克隆和未转染的SUNE细胞接种SCID小鼠和经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hu-PBL-SCID鼠),观察成瘤效应。结果:ELISA法测得未转染SUNE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vIL-10的总含量为242±23pg/ml,而转染阳性的SUNE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L-10和vIL-10的总含量仅为22±6pg/ml。在SCID鼠体内,vIL-10和hIL-10的表达与否,并不影响鼻咽癌细胞的成瘤活性,但在hu-PBL-SCID鼠体内,抑制vIL-10和hIL-10的表达则可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成瘤作用。结论:反义人IL-10和反义病毒性IL-10可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在血hu-PBL-SCID鼠体内的成瘤作用,鼻咽癌组织表达vIL-10和hIL-10的确与鼻咽癌免疫耐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人IL-10 反义病毒性IL-10 鼻咽癌 成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B159单抗-表阿霉素与^(125)I-标志物对人B淋巴瘤的体内外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玲 朱兆玲 林学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3-703,707,共2页
关键词 体内效应 体外效应 抗人B159单抗-表阿霉素 ^125I-标志物 B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技术建立CD23全基因的无性繁殖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斌 曹丽萍 涂裕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4-346,共3页
参照国外已发表的CD23cDNA全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DNA引物(25mer和18mer),以CD23阳性细胞株HFBd2/3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成功地扩增了CD23cDNA全基因(987bp,含人... 参照国外已发表的CD23cDNA全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DNA引物(25mer和18mer),以CD23阳性细胞株HFBd2/3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成功地扩增了CD23cDNA全基因(987bp,含人工设计的酶切点),并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构建了pBv220-CD23全基因重组体,经6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结果与已发表序列的酶切图谱完全一致,初步证实为CD23全基因。这将为今后CD23基因的序列测定和表达,进一步在基因水平上探讨CD23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3 CDNA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扩增CD23全基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斌 黄树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46-248,共3页
参照国外发表的CD23全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DNA引物(25个碱基和18个碱基),UCD23阳性细胞株HFBd2/S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地扩增了CD23全基因(986bp),为今后克隆... 参照国外发表的CD23全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DNA引物(25个碱基和18个碱基),UCD23阳性细胞株HFBd2/S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地扩增了CD23全基因(986bp),为今后克隆和表达CD23基因以及进一步在基因水平上探讨CD23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中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合成 CD23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球蛋白E FC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B159-表阿霉素结合物的研制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丽 林学颜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5年第3期68-70,共3页
本文报道蒽环类抗癌新药表阿霉素通过支联剂葡聚糖T10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抗体B159交联组成的B159-Dex-EPI结合物,每克分子抗体可携带14克分子的药物。在制备过程中结合物中抗体活性无损失。结合物对靶细胞... 本文报道蒽环类抗癌新药表阿霉素通过支联剂葡聚糖T10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抗体B159交联组成的B159-Dex-EPI结合物,每克分子抗体可携带14克分子的药物。在制备过程中结合物中抗体活性无损失。结合物对靶细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细胞毒作用(IC50为0.88μg/ml),明显优于游离表阿霉素(IC50为2.7μg/ml)及无关抗体结合物(IC50>30μg/ml),对非靶细胞毒性较弱(IC50>3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阿霉素 免疫导向 单克隆抗体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细胞中表达的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细胞毒活性增强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陶剑平 夏云飞 +2 位作者 张昌卿 李满枝 林学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8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能否提高鼻咽癌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作用途径。方法: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L-18,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以转染的SUNE细胞和未转染的 SUNE细胞...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8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能否提高鼻咽癌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作用途径。方法: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L-18,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以转染的SUNE细胞和未转染的 SUNE细胞为靶细胞,以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的 CD8+T细胞为效应细胞,混合培养 12h,用 LDH释放法测定 CD8+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混合培养物中 CD8+T细胞上 Perforin、Fas-L、Granzyme B的表达。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鼻咽癌细胞中能高效表达hIL-18;ELISA法测得转染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L-18的含量为(85±10)pg/ml,而未转染的SUNE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hIL-18的含量低于5pg/ml。将表达hIL-18的SUNE细胞与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混合培养12h后,CD8+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P<0.111),尤其是当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CD8+细胞对转染的SUNE细胞的裂解率高达46.7%,而CD8+T细胞对未转染的SUME细胞的裂解率仅为4.6%。免疫组化法表明,这种杀伤活性的增强与CD8+T细胞表达Perforin有关,而与Fas-L和Granzyme B途径无关。结论:hIL-18能显著增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口CD8+T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这种杀伤活性与 CDS8+细胞表达Perforin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8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CD8^+T细胞 细胞毒 穿孔蛋白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23基因的亚克隆与部分序列测定
20
作者 王斌 曹丽萍 +1 位作者 涂裕英 吕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0-342,共3页
已构建的CD23cDNA全基因克隆pBCD976,以EcoRI和BamHI双酶切,回收CD23全基因,定向插入pUC18载体,构建pUC18-CD23全基因重组体(pUCD976)。进一步利用该基因中第399位的Hi... 已构建的CD23cDNA全基因克隆pBCD976,以EcoRI和BamHI双酶切,回收CD23全基因,定向插入pUC18载体,构建pUC18-CD23全基因重组体(pUCD976)。进一步利用该基因中第399位的HindⅡ酶切点,在pUC18中构建了CD23N端403bp和C端607bp的二个亚克隆,分别称为pUCD403N和pUCD607C。并对pUCD607C进行测序,最终确认其为CD23基因。这将为CD23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3 序列测定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