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局灶脑缺血诱导巢蛋白的反应模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雷万龙 袁群芳 +1 位作者 董志宏 姚志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 :观察巢蛋白 (nestin)在局灶脑缺血区的反应模式 ,以探讨其在脑梗塞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局灶脑缺血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探查 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大脑不同区域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形态、反应时程和分布形式。... 目的 :观察巢蛋白 (nestin)在局灶脑缺血区的反应模式 ,以探讨其在脑梗塞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局灶脑缺血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探查 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大脑不同区域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形态、反应时程和分布形式。结果 :假手术大鼠的巢蛋白阳性反应存在小血管、微血管和室管膜上皮 ,在第三脑室底壁内有许多细的阳性纤维 ,胞体不明显。在脑缺血 3d组 ,大量巢蛋白阳性细胞分布于缺血侧大脑半球 ,以大脑皮质缺血区、视前区、尾壳核及第三脑室底部最为显著。缺血区周围的大脑皮质浅层和视前区皮质的阳性细胞呈纤维状 ,而皮质深层的阳性细胞则呈星状。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在脑缺血 1周时最显著。阳性细胞显示高度的肥大和增生性变化 ,其数量亦明显增加 ,以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最显著。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巢蛋白阳性反应持续到脑缺血 6周。随后 ,其反应稍有减弱。结论 :局灶脑缺血诱导反应型星形胶质细胞重表达巢蛋白 ,提示其可能参与脑缺血性损伤的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脑缺血 反应模式 脑缺血 巢蛋白 修复功能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局灶脑缺血区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呈持续性反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万龙 袁群芳 +1 位作者 张怀波 姚志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 :观察小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对慢性局灶脑缺血的反应。方法 :运用局灶脑缺血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 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ED1和OX42阳性细胞的反应时程、分布形式和细胞形态变化进行了探查。结果 ... 目的 :观察小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对慢性局灶脑缺血的反应。方法 :运用局灶脑缺血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 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ED1和OX42阳性细胞的反应时程、分布形式和细胞形态变化进行了探查。结果 :在脑缺血 3d ,ED1阳性细胞呈圆形 ,大多数分布于大脑皮质缺血区周围和缺血侧的尾壳核 ,仅有少量ED1阳性细胞位于缺血区中央。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脑缺血 2周 ,ED1阳性细胞数量最多 ,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缺血区中央和尾壳核外侧部。脑缺血 6周 ,其数量稍有下降 ,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脑缺血 3d时 ,OX42阳性细胞呈“星状” ,胞体肥大 ,数量增加 ,分布于皮质缺血区的外周和尾壳核。缺血中央区的阳性细胞数量少。脑缺血 2周 ,OX42阳性细胞胞体明显增大 ,分支增粗。在大脑皮质缺血区中央出现大量圆形的没有明显突起的OX42阳性细胞。此时 ,尾壳核外侧部的阳性细胞的数量和胞体明显增加。脑缺血 6周 ,阳性细胞的数量稍有下降。结论 :小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对局灶脑缺血发生持续性的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局灶脑缺血 巨噬细胞 大鼠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 持续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脑缺血区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雷万龙 袁群芳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了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局灶脑缺血区的分布以及形态和数量变化的时期 ,进而探讨其在脑缺血灶恢复中的作用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脑梗塞灶的周围发生肥大和... 为了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局灶脑缺血区的分布以及形态和数量变化的时期 ,进而探讨其在脑缺血灶恢复中的作用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脑梗塞灶的周围发生肥大和增生性改变 ,其突起的变化尤为显著 ;粗大的突起呈纤维状 ,并相互交织呈密集的网 ,其末端向脑梗塞灶的中央延伸。其变化发生于脑缺血第 1周 ,脑缺血第 2周最显著 ,在 6周的脑缺血期间 ,显示持续性变化。 S- 10 0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脑梗塞灶周围区的肥大和增生性变化 ,发生于脑缺血第 3d,并持续到脑缺血 4周 ,其形态学改变没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显著。本研究提示慢性局灶脑缺血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发生形态学的可塑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可塑性 修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隔或隔+蓝斑联合移植改善单侧穹窿伞损伤的老年大鼠空间记忆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丽华 姚志彬 +1 位作者 陈以慈 邝国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对老年对照、单侧穹窿伞横断、穹窿伞横断+隔移植及穹窿伞横断+隔+蓝斑联合移植等四组大鼠,在完全切断大鼠左侧穹窿伞后10d,将胚胎隔或隔+蓝斑移植物的悬浮液注入损伤鼠双侧海马.16周后分别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 对老年对照、单侧穹窿伞横断、穹窿伞横断+隔移植及穹窿伞横断+隔+蓝斑联合移植等四组大鼠,在完全切断大鼠左侧穹窿伞后10d,将胚胎隔或隔+蓝斑移植物的悬浮液注入损伤鼠双侧海马.16周后分别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用ChAT及TH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生长,以AChE染色观察宿主海马胆碱能纤维密度。结果表明:单侧穹窿伞横断不仅能严重地破坏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同时也使同侧海马的胆碱能纤维大量丧失;隔移植能改善损伤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同时也使去胆碱能传入的海马重获胆碱能纤维的支配;隔+蓝斑联合移植虽也能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但作用不如隔移植,而且联合移植只提高损伤鼠海马CA1区胆碱能纤维密度,对CA3区及齿状回无作用,提示胚胎蓝斑不能协同隔移植物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核 蓝斑 移植术 记忆 空间行为 穹窿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性半影区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重组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雷万龙 袁群芳 +1 位作者 张怀波 姚志彬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I002,共5页
【目的】观察大脑皮质缺血性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的反应模式和时程以及相关蛋白表达概况 ,以探讨半影区胶质细胞之间以及与神经元之间及其与梗死灶修复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和组化及免疫组... 【目的】观察大脑皮质缺血性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的反应模式和时程以及相关蛋白表达概况 ,以探讨半影区胶质细胞之间以及与神经元之间及其与梗死灶修复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和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探查 2 4只成年雄性SD大鼠 (分成假手术对照、缺血 3d和 2周组 ,每组 8只 )脑梗死灶半影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脑皮质半影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发生显著的形态学变化 :表现为胞体肥大、染色加深、突起增粗、变长 ,细胞的变化显示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脑缺血 3d时尤为显著。反应型星形胶质细胞的GFAP、巢蛋白 (nestin)和S10 0蛋白的反应性增强 ,在脑缺血 3d时尤为显著 (+++~ ++++)。半影区小胶质细胞也显示肥大和增生 ,在脑缺血 2周时更为显著 ,其补体 3型受体抗原和MHCⅡ类抗原呈渐进性高表达 ,脑缺血 2周时最显著 (+++~ ++++)。半影区神经元随缺血时间延长 ,由急性期损伤逐渐趋于稳定。脑缺血 3d时 ,半影区出现大量神经元死亡 ,神经纤维断裂 ,排列紊乱 ,密度下降 (+)。半影区神经元GAP43呈高表达 (++++)。脑缺血 2周时 ,半影区神经元的死亡减轻 ,神经纤维密度增加 (++) ,染色加深 ,GAP43表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神经元 缺血性半影区 结构重组 脑缺血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脑突触体膜流动性改变 被引量:3
6
作者 洪岸 姚志彬 +1 位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52,共4页
选用Mor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分为学习记忆正常和学习记忆减退两部分,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对青年、老年记忆正常和老年记忆减退鼠脑分离实触体膜流动性进行测定,并检测神经节苷脂GM1对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记忆减退鼠... 选用Mor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分为学习记忆正常和学习记忆减退两部分,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对青年、老年记忆正常和老年记忆减退鼠脑分离实触体膜流动性进行测定,并检测神经节苷脂GM1对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记忆减退鼠新皮质、海马结构突触体膜荧光各向异性明显增加,即膜流动性显著降低,GM1对膜流动性有明显改善作用.相关分析表明新皮质、海马结构实触膜流动性与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密切相关,GMI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学习记忆减退 脑突触体 膜流动性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皮质机械性损伤诱导Nestin表达和神经前体细胞增殖 被引量:21
7
作者 阮奕文 王传恩 +1 位作者 童健尔 姚志彬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损伤后 Nestin 的表达和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在立体定位仪上横切成年大鼠的大脑皮质和胼胝体,于术后14 d 和30 d 分别杀死动物。用 Nestin 、 G F A P免疫组化和 Nissl 染色方法... 目的:探讨皮质损伤后 Nestin 的表达和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在立体定位仪上横切成年大鼠的大脑皮质和胼胝体,于术后14 d 和30 d 分别杀死动物。用 Nestin 、 G F A P免疫组化和 Nissl 染色方法,观察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模式。结果:损伤后,伤口周围的皮质、扣带和胼胝体出现大量的 Nestin 阳性细胞,伤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 S V Z) 的神经前体细胞也分裂增殖。 Nestin 在皮质的表达呈现一个以切口为中心的梯度反应模式并持续到术后30 d 。在分布上,神经前体细胞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有部分重叠。结论:机械性大脑皮质损伤可诱导切口周围和侧脑室 S V Z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后者可能对脑损伤后的修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TIN 大脑皮质损伤 神经前体细胞 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_((31-35))和ApoE_4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文平 周丽华 +1 位作者 谢瑶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1-264,共4页
为探讨β-淀粉样蛋白 ( Aβ)和载脂蛋白 E4( Apo E4)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本文采用了神经细胞培养、MTT比色法、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 1) MTT法测得 Aβ( 3 1 - 3 5) ( 10 μmol/ L) +Apo E4( 10 μ... 为探讨β-淀粉样蛋白 ( Aβ)和载脂蛋白 E4( Apo E4)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本文采用了神经细胞培养、MTT比色法、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 1) MTT法测得 Aβ( 3 1 - 3 5) ( 10 μmol/ L) +Apo E4( 10 μg/ ml)和 Aβ( 3 1 - 3 5)( 2 0μmol/ L ) +Apo E4( 10μg/ ml)的 OD值 ,分别为 0 .197± 0 .0 2 1和 0 .191± 0 .0 2 4,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2 2 9± 0 .0 3,P<0 .0 5 )。( 2 )这两组神经元胞体的最长径分别为 ( 10 .0 7± 1.98)μm和 ( 10 .0 1± 1.6 8)μm;最短径分别为 ( 6 .40± 0 .77)μm和 ( 6 .2 8± 0 .89) μm,明显低于对照组、Apo E4组、Aβ( 3 1 - 3 5) 组的最长径和最短径 ( P<0 .0 5 ) ;其突起平均长度分别为 ( 2 6 .36± 7.73) μm和 ( 2 3.86± 7.2 9)μm,明显低于对照组 ( 30 .88± 9.79)μm、Apo E4组 ( 30 .6 0± 7.30 )μm以及 Aβ( 3 1 - 3 5) ( 10μmol/ L )组 ( 2 8.34± 4.40 )μm( P<0 .0 5 )。 ( 3) Aβ( 3 1 - 3 5) ( 2 0 μmol/ L)组的突起平均长度为 ( 2 6 .81± 5 .42 ) μm,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 30 .88± 9.79) μm和Apo E4组 ( 30 .6 0± 7.30 )μm ( P<0 .0 5 )。本研究结果提示 ,Aβ( 3 1 - 3 5) +Apo E4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较 A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载脂蛋白E4 海马 大鼠 神经元 存活 生长 AD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何蕴韶 姚志彬 陈以慈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将老年大白鼠(24个月)左侧海马繖部分切断,建立基底前脑胆碱能损害的老年痴呆动物模型。予侧脑室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分别在用药后15天和30天测隔区和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以正常鼠组和细胞色素C注射组作为对照。损害后隔... 将老年大白鼠(24个月)左侧海马繖部分切断,建立基底前脑胆碱能损害的老年痴呆动物模型。予侧脑室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分别在用药后15天和30天测隔区和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以正常鼠组和细胞色素C注射组作为对照。损害后隔区和同侧海马ChAT活性显著减少;NGF15天治疗组,隔区和损害对侧海马酶活性显著增加,是正常组的130%;30天治疗组,同侧海马酶活性比细胞色素C组增加48%。结果表时,NGF对老年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损害的治疗是有效的。本文还讨论了NGF在损害后急、慢性期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痴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壳核的神经纤维联系:轴突顺-逆行追踪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廷勇 林必澄 张振弘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6-30,T002,共6页
用Sprague-DawIey大鼠35只,分两组。第1组15只,用WGA-HRP轴突逆行追踪法观察尾壳核的传入纤维联系。第2组2o只,用放射自显影法顺行追踪尾壳核的传出纤维联系。结果发现:大鼠尾壳核接受来自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投射,包括额叶皮质1~2区、... 用Sprague-DawIey大鼠35只,分两组。第1组15只,用WGA-HRP轴突逆行追踪法观察尾壳核的传入纤维联系。第2组2o只,用放射自显影法顺行追踪尾壳核的传出纤维联系。结果发现:大鼠尾壳核接受来自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投射,包括额叶皮质1~2区、顶叶皮质1~2区和扣带前皮质等。此外,尾壳核也发出纤维至额叶皮质、顶叶皮质、扣带前皮质和粒型岛皮质等。此结果与Voneida等认为尚未证明有无纹体皮质纤维的说法有出入。尾壳核与皮质下中枢的联系与其他学者的报道类似,主要接受同侧黑质和丘脑板内核,其次是接受杏仁内侧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内侧背核和中缝背核等的纤维。传出纤维除到上述区域外,还投射到丘脑网状核、缰外侧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壳核 大鼠 丘脑 轴突 传出纤维 额叶皮质 逆行追踪 外侧核 HRP 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结构──从形态、功能到可塑性、衰老性变化 被引量:72
11
作者 罗焕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海马结构──从形态、功能到可塑性、衰老性变化罗焕敏(中山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脑研究室/,广州510089)海马结构具有高度有序化的板层结构且各种神经成分相对地独立分布,故可为研究脑的理想模型[1]。1.海马结构... 海马结构──从形态、功能到可塑性、衰老性变化罗焕敏(中山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脑研究室/,广州510089)海马结构具有高度有序化的板层结构且各种神经成分相对地独立分布,故可为研究脑的理想模型[1]。1.海马结构的一般状况[2-4]海马结构由海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 海马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模拟生物复眼几何结构的数据处理方法——方向量子化表示的理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讲社 徐宗本 阮奕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9-614,共6页
基于对生物复眼几何结构的模拟 ,提出一类新颖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方向量子化方法 .该方法适宜于处理由高维数据所表示的凸体的几何外形 ,具有简洁有效、适用广泛、半动态维护简便和易于在各种并行计算模型上实现等优点 .理论分析... 基于对生物复眼几何结构的模拟 ,提出一类新颖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方向量子化方法 .该方法适宜于处理由高维数据所表示的凸体的几何外形 ,具有简洁有效、适用广泛、半动态维护简便和易于在各种并行计算模型上实现等优点 .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 :这一方法理论基础坚实 ,计算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眼 几何结构 数据处理方法 方向量子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促进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树突的增生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杰 姚志彬 陈以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实验采用2月龄SD大鼠30只,建立隔-海马通路损伤模型,分别存活2和4周.实验用药组给予胰岛素脑室内注射(0.6u/次/3d).到期动物用Golgi-Cox改良技术染片,并用CameraLucida描绘出基底前脑内... 本实验采用2月龄SD大鼠30只,建立隔-海马通路损伤模型,分别存活2和4周.实验用药组给予胰岛素脑室内注射(0.6u/次/3d).到期动物用Golgi-Cox改良技术染片,并用CameraLucida描绘出基底前脑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神经元全貌,按Sholl方法分析神经元树突结构.结果显示,基底前脑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神经元树突结构在损伤后发生较大变化,神经元树突野明显缩小,但在胰岛素用药组,树突的截点数,总长均大于对照组(P<0.01).Sholl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组神经元树突的截距大于对照组(P<0.05),斜率小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文认为胰岛素具有减少损伤后基底前脑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神经元树突的丢失.促讲其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基底前脑 树突 增生 胆碱能神经元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局灶脑缺血区血管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万龙 袁群芳 +1 位作者 董志宏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76,T064,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血管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规律 ,对不同缺血时间的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血管周细胞的变化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探查。结果显示 :(1)在脑缺血早期 (3 d,1周 ) ,ED2阳性反应的血管周... 为了深入研究血管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规律 ,对不同缺血时间的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血管周细胞的变化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探查。结果显示 :(1)在脑缺血早期 (3 d,1周 ) ,ED2阳性反应的血管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无明显的突起。数量增加的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缺血灶外围的血管周围 ,并随血管走行而分布 ,缺血灶中央区的阳性细胞数量少。在缺血侧尾壳核 ,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 ,呈卵圆形或杆状 ,阳性细胞大多数位于尾壳核的实质内 ,少数位于血管壁内 ;(2 )在脑缺血后期 (4周 ,6周 ) ,大脑皮质缺血灶外周的 ED2阳性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形式与脑缺血早期相比 ,也无明显变化 ;但在脑缺血灶的中央区有大量的 ED2阳性反应细胞 ,呈圆形 ,无明显突起 ;脑缺血后期 ED2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尾壳核外侧区 ,其数量与缺血早期无明显的变化 ,但细胞形态变化显著 ,大多数细胞胞体肥大并有 2~ 3个明显的突起。脑缺血后期 ,在侧脑室脉络丛出现大量 ED2阳性反应的细胞 ,其胞体肥大 ,并有多个突起。结果表明 :慢性局灶脑缺血导致大脑皮质缺血区和尾壳核区的血管周细胞发生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局灶脑缺血 血管周细胞 大脑皮质 尾壳核 大鼠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老年痴呆治疗的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蕴韶 陈以慈 姚志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0-251,共2页
随着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研究由外周神经转向中枢神经,它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选择性营养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中枢NGF的研究,阐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找到防治它的新途径。本综述重点讨论老年记忆障碍的胆碱能假说和... 随着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研究由外周神经转向中枢神经,它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选择性营养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中枢NGF的研究,阐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找到防治它的新途径。本综述重点讨论老年记忆障碍的胆碱能假说和NGF对中枢胆碱能神经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与临床应用有关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人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灵敏的HRP-TMB成色法(TMB-ST)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叶鹿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67-67,共1页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是目前神经解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现有HRP成色法中最灵敏的Mesulam的TMB法(′78,′80)仍存在超微结构保存差、产物不稳定、非特异性沉淀多等问题,根据对HRP-TMB反应的酶促动力学、稳定剂的作用以及组织...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是目前神经解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现有HRP成色法中最灵敏的Mesulam的TMB法(′78,′80)仍存在超微结构保存差、产物不稳定、非特异性沉淀多等问题,根据对HRP-TMB反应的酶促动力学、稳定剂的作用以及组织化学方面的研究,我们首次提出了一种用钨酸纳(Sodium Tungsta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多 HRP-TMB TMB-ST 超微结构 神经解剖学 过氧化物酶 色法 Sodium 辣根 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系统对子宫颈涂片诊断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萍 张志宏 +3 位作者 吴海雅 陈桂珍 周灿权 汪华侨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6-237,I000,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系统 (CCT)在检测子宫颈涂片中的价值和作为诊断子宫颈病变的初筛手段。【方法】对 1995年 1月~ 1998年 1月妇科门诊病人的子宫颈涂片 5 889例行CCT系统检查初筛 ,细胞学专职人员进行最后诊断 ,对 2 70...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系统 (CCT)在检测子宫颈涂片中的价值和作为诊断子宫颈病变的初筛手段。【方法】对 1995年 1月~ 1998年 1月妇科门诊病人的子宫颈涂片 5 889例行CCT系统检查初筛 ,细胞学专职人员进行最后诊断 ,对 2 70例阳性病例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检查 ;对比分析用CCT检测子宫颈涂片与宫颈炎活检结果。【结果】宫颈异常涂片 430 7例 ,占 73 14% ,其中子宫颈鳞癌 3例 ;子宫内膜癌 1例 ;单纯人乳头状病毒感染 30 8例 ;子宫颈上皮内病变 132例 ,其中 115例做多点病理活检 ,符合率为 10 0 % (115 / 115 ) ;不典型增生性质未明病变 192例 ,有 15 5例行多点病理活检 ,符合率98 7% (15 3/ 15 5 ) ;疱疹病毒感染 30例 ;滴虫感染 2 0 8例 ;念珠菌感染 393例 ;非特异性炎症 30 40例。【结论】CCT系统检测宫颈涂片与常规病理检测比较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疾病 病理学 诊断 宫颈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经营养素-3成熟区基因在大肠杆菌内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志宏 任惠民 +2 位作者 姚志彬 胡海涛 刘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92-94,97,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人神经营养素 3(hNT 3)蛋白 ,为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提供材料。【方法】将通过序列分析确定的hNT 3成熟区基因重组至原核表达质粒pBV2 2 0中 ,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BV/mhN... 【目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人神经营养素 3(hNT 3)蛋白 ,为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提供材料。【方法】将通过序列分析确定的hNT 3成熟区基因重组至原核表达质粒pBV2 2 0中 ,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BV/mhNT 3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 ,SDS PAGE法测定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鸡胚背根节培养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pBV/mhNT 3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为 15× 10 3 的新蛋白 ,与hNT 3蛋白相对分子量相符。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经纯化复性后 ,可明显促进鸡胚背根节的生长。【结论】人神经营养素 3成熟区基因可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hNT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部的动脉来源和分布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以慈 严伟新 +3 位作者 沈时镛 吴孟欣 张锋 张锦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给鼻咽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采用肉眼解剖,过氧乙烯铸型和酸性染料灌注等方法,共观察了鼻咽部动脉标本81侧。结果表明;供应鼻咽部的动脉来自咽升动脉,腭升动脉和上颌动脉,它们在起源和分布具有各种变化。本文从解剖学角度就鼻咽癌... 为了给鼻咽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采用肉眼解剖,过氧乙烯铸型和酸性染料灌注等方法,共观察了鼻咽部动脉标本81侧。结果表明;供应鼻咽部的动脉来自咽升动脉,腭升动脉和上颌动脉,它们在起源和分布具有各种变化。本文从解剖学角度就鼻咽癌的动脉插管化疗和大出血时的急速止血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部 咽升动脉 腭升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海马内部微血管三维构筑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增保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51-53,共3页
本文收集广州地区6个月胎儿至6岁儿童新鲜大脑标本63例(126侧),其中5例作脑血管有机玻璃单体铸型,35例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包括7例墨汁灌注后复染),其余用于墨汁灌注法,在光镜暗视野全景放大观察和日立S-450扫描... 本文收集广州地区6个月胎儿至6岁儿童新鲜大脑标本63例(126侧),其中5例作脑血管有机玻璃单体铸型,35例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包括7例墨汁灌注后复染),其余用于墨汁灌注法,在光镜暗视野全景放大观察和日立S-450扫描电镜观察,较完整地显示人脑海马内部血管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连续性立体构筑。此外还观察到微血管形态特征及微血管间存在多种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微循环 解剖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