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宗永生 吴秋良 +2 位作者 林素暇 何洁华 张昌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7,492,共8页
报告作者及其同事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所做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①EB病毒病理生物学;②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③检测组织中的EB病毒;④EB病毒血清学。重点是EB病毒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以及评估各种检测EB病... 报告作者及其同事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所做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①EB病毒病理生物学;②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③检测组织中的EB病毒;④EB病毒血清学。重点是EB病毒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以及评估各种检测EB病毒相关性疾病患者组织和血清中EB病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病毒相关性疾病 病理学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雍娟娟 吴秋良 +5 位作者 宗永生 侯景辉 梁建中 匡亚玲 奚少彦 卢佳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46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和63例原发性鼻咽癌活检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中p63和CK5/6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性鼻咽癌(P=0.005和P=0...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46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和63例原发性鼻咽癌活检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中p63和CK5/6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性鼻咽癌(P=0.005和P=0.026); Ki-67的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387); 组织坏死、炎性渗出和间质促纤维增生明显; 畸形瘤巨细胞多见,癌细胞鳞状分化程度更高。5例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结论(1)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有2个复发间歇高峰,即2~5年和9~11年。(2)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p63和CK5/6强阳性表达率、鳞状分化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3)10.87%(5/46)的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63例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雷 刘双高 +4 位作者 黄翠 余丹媛 郑莉 成建定 唐双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1—2011年受理的6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破裂好发于中青年男性(30~49岁);病理分型以DeBakeyⅡ型为...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1—2011年受理的6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破裂好发于中青年男性(30~49岁);病理分型以DeBakeyⅡ型为主;常见死亡原因为心脏压塞;临床症状以中腹痛最为常见,但其疼痛部位和主动脉夹层部位吻合度不高,部分可无明显症状;破裂口多在升主动脉,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理改变。结论熟悉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对此种疾病生前诊断及死因鉴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到实践:法医病理学心脏性猝死研究新动态 被引量:1
4
作者 殷坤 郑大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55-456,共2页
猝死(sudden death)在本质上是指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急速而出乎意料的自然性死亡[1];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特指由于心脏病所引发的猝死,居猝死的各类病因分布之首,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严... 猝死(sudden death)在本质上是指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急速而出乎意料的自然性死亡[1];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特指由于心脏病所引发的猝死,居猝死的各类病因分布之首,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由于此类突发死亡可能牵涉到暴力因素,或被怀疑为暴力死,或真正的暴力死被误报为猝死,故涉及SCD案件的确切死因鉴定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Internet网站的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陶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 :通过病理学网站的建设实例 ,探讨了在Internet上建立病理学网站的设计方案和方法。方法 :(1)建设病理学网站的基本条件 ,(2 )病理学网站的定位 ,(3)病理学网站要实现的主要功能 ,(4)网站的栏目设置。结果 :实现了预定的建设目标 ... 目的 :通过病理学网站的建设实例 ,探讨了在Internet上建立病理学网站的设计方案和方法。方法 :(1)建设病理学网站的基本条件 ,(2 )病理学网站的定位 ,(3)病理学网站要实现的主要功能 ,(4)网站的栏目设置。结果 :实现了预定的建设目标 ,建立了网站《病理学家》。网址 :http :/ / pathol.12 6 .com/。本网站分为 19个功能模块 ,包括新闻与信息、病理学论坛、网上读片会、病理咨询室、远程病理会诊、远程教育、Medline检索等。结论 :就病理学网站建设的意义、栏目设置、网站管理维护、远程会诊等诸方面问题作了探讨。互联网站反映了本单位的形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INTERNET 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东阳 黄翠 +6 位作者 刘双高 黄雷 郑金祥 黄二文 吴秋萍 成建定 唐双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方式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占53.5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生前治疗药物中占有重要比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多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非过敏性休克死亡组的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死因鉴定应根据案情、解剖检验结果及血清IgE水平等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致婴儿死亡1例
7
作者 郑大 莫玉叶 +4 位作者 王宁 黎秋辰 张艺凰露 唐双柏 黄二文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132日龄,于某年6月5日以“出生3个月23天不能抬头”为代主诉就诊于某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初步诊断为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待排,入院给予对症治疗。6月13日患儿出现发热并伴有呻吟、呼吸稍促等症状,经儿科会...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婴,132日龄,于某年6月5日以“出生3个月23天不能抬头”为代主诉就诊于某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初步诊断为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待排,入院给予对症治疗。6月13日患儿出现发热并伴有呻吟、呼吸稍促等症状,经儿科会诊后于6月14日09:30转入儿科,10:20患儿突发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婴儿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沃亮 聂如琼 +4 位作者 刘英梅 周淑娴 张萌 王景峰 陶恩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观察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行家系调查,家系成员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心电图、肌电图、彩超检查;4位患者取肌肉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的病理观察。【结果】系谱显示4代共有9位患者,每代... 【目的】观察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行家系调查,家系成员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心电图、肌电图、彩超检查;4位患者取肌肉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的病理观察。【结果】系谱显示4代共有9位患者,每代都出现,男女均受累及。健在5位患者,均出现进行性肌肉无力、萎缩,以肩带及盆带部明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检查正常;部分患者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理检查见明显肌萎缩、核内移、肌裂等现象,符合肌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Dystrophin免疫组化结果为(+)。【结论】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肌损害,以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ⅠB型(LGMD-ⅠB)可能性大;进一步明确其基因分型需行分子遗传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诊断 病理学 心肌损害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数据分析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陶瑜 吴义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 设计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数据分析系统并在工作中应用。方法 该系统选择了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常规光镜和免疫病理学检查、电镜检查。其中肾小球是研究重点 ,包括内皮细胞、基膜、上皮细胞、系膜细胞、系膜基质、毛细血管腔、肾... 目的 设计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数据分析系统并在工作中应用。方法 该系统选择了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常规光镜和免疫病理学检查、电镜检查。其中肾小球是研究重点 ,包括内皮细胞、基膜、上皮细胞、系膜细胞、系膜基质、毛细血管腔、肾小球囊等检查数据。结果 通过多元分析 ,求出权值。据此对照数据库中各种诊断分类的权值相比较 ,提出最接近的一种或几种病名供病理医师作诊断决策。系统还提供了各种检索和报表输出方式。结论 该系统可以积累科学数据 ,协助病理医师诊断决策。并首次提出了诊断系数的概念 ,取值范围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 病理学 诊断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10
作者 梅开勇 林汉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隆病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大 殷坤 +4 位作者 郑晶晶 周南 刘洋 付翔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57-469,共13页
猝死是一类特殊的疾病死亡形式,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安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一直以来是法医病理学鉴定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病理学、虚拟解剖学等角度综述... 猝死是一类特殊的疾病死亡形式,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安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一直以来是法医病理学鉴定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病理学、虚拟解剖学等角度综述了SCD的法医学研究进展,以期为此类猝死的形态学鉴定、死亡原因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综述 流行病学 形态学 虚拟解剖 分子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发育不全7例尸检病理形态学观察
12
作者 李伟平 陶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研究软骨发育不全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对7例软骨发育不全病例进行系统解剖,测量上、下肢长度;镜下观察股骨、胫腓骨、椎骨、肋骨和髂骨等处骨外膜、骨皮质、骨松质的形态、厚度并作出描述和测量。结果上肢平均长度比对照组少40.6%;... 目的研究软骨发育不全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对7例软骨发育不全病例进行系统解剖,测量上、下肢长度;镜下观察股骨、胫腓骨、椎骨、肋骨和髂骨等处骨外膜、骨皮质、骨松质的形态、厚度并作出描述和测量。结果上肢平均长度比对照组少40.6%;下肢少24.4%;镜下见骨软骨连接处形成崎岖不整的平面,骨骺软骨生长带细胞增殖欠佳,软骨细胞缺乏正常的栅栏状线性排列,软骨化骨过程较正常同胎龄儿延迟,毛细血管增生并不规则长入软骨内。结论软骨发育不全主要影响管状骨的软骨内化骨。其他主要器官未见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短肢型侏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抗EB病毒抗体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27
13
作者 胡维维 宗永生 +6 位作者 李凤萍 李广民 钟碧玲 张敏 梁英杰 顾耀亮 陈跃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795-798,共4页
目的:评估EBNA1-IgA,EBNA1-IgG,Zta-IgA,Zta-IgG,VCA-p18-IgA和VCA-p18-IgG六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探讨哪种ELISA组合更有功效。方法:收集8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和132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六种EB病毒特... 目的:评估EBNA1-IgA,EBNA1-IgG,Zta-IgA,Zta-IgG,VCA-p18-IgA和VCA-p18-IgG六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探讨哪种ELISA组合更有功效。方法:收集8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和132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六种EB病毒特异性重组融合蛋白ELISA,检测血清抗EB病毒的抗体水平。采用灵敏度、特异度、优势比等参数来评估它们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率。结果:单独采用一种检测时,Zta-IgG和EBNA1-Ig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可达0.8106以上。Zta-IgG/EBNA1-IgG和Zta-IgG/EBNA1-IgA两种检测双阳性的特异度提高至0.9621以上。Zta-IgG/EBNA1-IgA/EBNA1-IgG或Zta-IgG/EBNA1-IgG/Zta-IgA三种检测均阳性者,其特异度不仅可达0.9824,优势比也明显升高(分别为206.4242和196.5000)。85例患者血清中无1例同时呈Zta-IgG/EBNA1-IgA/EBNA1-IgG阴性者。结论:临床血清学诊断鼻咽癌,首选Zta-IgG或EBNA1-IgA。同时检测两种ELISA,宜采用Zta-IgG/EBNA1-IgA或Zta-IgG/EBNA1-IgG。三种ELISA同时检测,可以提高特异度。推荐Zta-IgG/EBNA1-IgA/EBNA1-IgG或Zta-IgG/EBNA1-IgG/Zta-IgA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血清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鼻咽癌微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智 林素暇 +2 位作者 梁惠珍 梁英杰 何洁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探讨细胞因子在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探讨细胞因子在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9-2003年期间45例确诊未治的鼻咽原发癌活检组织标本,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F和VEGF表达,计数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热区的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microvesseldensity,IMD),并将各检测指标与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相联系。【结果】鼻咽原发癌组织中,癌细胞MIF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5/45)和71%(32/4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IF和IMD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 =0.029,P=0.026,MIF阳性组的IMD计数为(35.1±13.3)/高倍视野,明显高于MIF阴性病例的(20.9±10.2)/高倍视野,P=0.003。以Schmincke型生长方式分布的癌细胞MIF表达水平(67.4%±35.2%)高于以Regaud型方式分布的癌细胞(32.9%±29.7%),P=0.007。癌细胞MIF与VEGF表达以及IMD计数均显示正相关关系,P<0.05。但癌细胞VEGF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型以及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F 癌细胞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VEGF表达 癌组织中 微血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IMD 热区 生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HIF-1α、VEGF、p53表达与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燕 丘钜世 +3 位作者 乔慧 梁惠珍 罗灿峤 汪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及VEGF、p5 3、CD34在骨肉瘤的表达 ,探讨其与缺氧情况下骨肉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骨肉瘤病例中HIF 1α、VEGF、p5 3、CD34的表达。用S...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及VEGF、p5 3、CD34在骨肉瘤的表达 ,探讨其与缺氧情况下骨肉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骨肉瘤病例中HIF 1α、VEGF、p5 3、CD34的表达。用Spearman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4 6例骨肉瘤标本中有 14例 (30 4 % )表达HIF 1α ;HIF 1α表达组VEGF、p5 3表达强度及术后转移率均高于HIF 1α不表达组 ;HIF 1α表达组患者术后 1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HIF 1α不表达组。HIF 1α表达与VEGF、p5 3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HIF 1α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无相关性。结论骨肉瘤组织中存在HIF 1α的过表达 ,HIF 1部分地参与了骨肉瘤的演进 ,HIF 1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HIF 1和p5 3缺失或突变可能协同参与了缺氧对骨肉瘤肿瘤细胞的调节 ,HIF 1α表达与骨肉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HIF-1Α VEGF p53 血管生成 预后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其抑制剂在骨肉瘤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挺生 丘钜世 +2 位作者 吴惠茜 梁惠珍 钟觉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5,T004,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及其特异性抑制剂TIMP-2,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骨肉瘤侵袭、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菌抗生物紊一过氧化酶(SP)法检测了62例骨肉瘤(初发性骨肉瘤51例、复发性骨肉瘤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及其特异性抑制剂TIMP-2,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骨肉瘤侵袭、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菌抗生物紊一过氧化酶(SP)法检测了62例骨肉瘤(初发性骨肉瘤51例、复发性骨肉瘤11例,确诊时即伴有肺转移者9例、不伴有肺转移者53例)和正常对照组织中MMP-9、MMP-2、TIMP-1、TIMP-2的表达,并根据阳性瘤细胞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率进行半定量量化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MMP-9、TIMP-1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8%,与二者在正常对照组织中的阳性率相比,MMP-9表达明显升高,TIMP-1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MMP-2、TIMP-2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2%,与二者在正常对照组织中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MMP-9在肿瘤细胞的胞浆及胞膜中均有表达,且在肿瘤的侵袭边缘阳性细胞数目较多,染色强度较高。MMP-2,9及TIMP-1,2在初发性和复发性骨肉瘤之间以及在伴有肺转移和不伴有肺转移的骨肉瘤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骨肉瘤中MMP-9与MMP-2、MMP-2与TIMP-2以及TIMP-1与TIMP-2之间的表达均显著性相关。[结论]骨肉瘤组织中MMP-9表达升高、TIMP-1表达降低,二者协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局部的侵袭破坏。骨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类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长玲 胡旭初 +3 位作者 胡凤玉 周红娟 薛玲 余新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lysoPLA)重组蛋白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lysoPLA重组蛋白是否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应用MTT方法,测定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lysoPLA)重组蛋白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lysoPLA重组蛋白是否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应用MTT方法,测定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slysoPLA重组蛋白对大鼠卵圆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slysoPLA重组蛋白可与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膜结合,MTT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重组蛋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有一定促增殖作用(P<0.05),20mg/L重组蛋白可促进大鼠卵圆细胞进入G2期,但高浓度重组蛋白可导致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死亡。结论:低浓度的CslysoPLA重组蛋白在体外可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增殖,表明CslysoPLA可能是华支睾吸虫导致胆管上皮增生、腺瘤样病变和肝纤维化的效应分子之一。而高浓度的CslysoPLA重组蛋白可引起肝星状细胞和卵圆细胞死亡,表明CslysoPLA亦可能是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化学损伤的毒力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溶血磷脂酶 肝星状细胞 卵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文芳 王连唐 +2 位作者 石慧娟 廖月华 王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单一的软骨细胞 ,探索体外成软骨的必要条件。方法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 ,体外培养扩增 ,在较高的细胞密度下加入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 ,以微团培养 (...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单一的软骨细胞 ,探索体外成软骨的必要条件。方法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 ,体外培养扩增 ,在较高的细胞密度下加入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 ,以微团培养 (micromassculture)方式 ,诱导MSC分化为软骨细胞。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阿新蓝、甲苯氨蓝染色检测软骨基质的分泌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结果 :HE染色呈典型的细胞性软骨结构 ;阿新蓝染色阳性、甲苯氨蓝异染性 ;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结论 :成人骨髓MSC在体外分化为单一的软骨细胞需要高细胞密度、诱导因子T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猝死综合征的流行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金祥 赵溯 +4 位作者 黄文丽 黄雷 唐双柏 贲驰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云南猝死综合征(Yunnan sudden death syndrome,YSDS)是一种每年6~9月份发生在云南省中部和西北部海拔1815~2225 m的山区、半山区,以突然发病并死亡为特征且病因不明的疾病。该病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傈僳族、彝族和苗族... 云南猝死综合征(Yunnan sudden death syndrome,YSDS)是一种每年6~9月份发生在云南省中部和西北部海拔1815~2225 m的山区、半山区,以突然发病并死亡为特征且病因不明的疾病。该病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傈僳族、彝族和苗族发病率较高,具有家庭聚集性,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学特点缺乏特异性,发病原因与卫生、经济条件、硒铬微量元素缺乏、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食用蘑菇及当地特殊地质条件相关。本文综述了YS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病理性特点、病因研究及假说,以期对YSDS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流行病学 综述文献类型 云南猝死综合征 review[publication ty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H、TCR-γ基因重排与免疫组化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倩 薛玲 +1 位作者 林汉良 周慕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因重排与免疫组化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NHL)中的价值。方法 对131 例NHL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60例B细胞NHL中51例IgH基因重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 85%;50例T细胞NHL中3... 目的 探讨基因重排与免疫组化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NHL)中的价值。方法 对131 例NHL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60例B细胞NHL中51例IgH基因重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 85%;50例T细胞NHL中38例TCR -γ基因重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76%;HE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型诊断率为84%(110 例),加用IgH和TCR -γ基因重排,分型诊断率达94.6%(124例),两分型诊断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6例巨大淋巴结 增生和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IgH和TCR -γ基因重排检测均为阴性。基因重排与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结果不相符的 病例有7例。结论 联合运用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技术,可提高NHL的分型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Γ基因重排 NHL 分型诊断 TCR 非霍奇金淋巴瘤 阳性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