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王宁作品音乐会在南京举办 |
|
《当代音乐》
|
2017 |
0 |
|
2
|
作曲教学中的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
姚恒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7 |
9
|
|
3
|
西方近现代作曲思维发展线索概述(1890—1945)——《现代音乐技术与分析》第一学期课程导论 |
郭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4
|
中国音乐中不确定因素的特有意趣和独特魅力——2015“北京国际作曲课大师班”大课讲稿 |
李吉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6 |
1
|
|
5
|
理论作曲系三十年 |
陈恩光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88 |
0 |
|
6
|
歌曲《北方北》的创作及艺术探索——音乐中东北气质的技术分析 |
李欣哲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7
|
纵向轴心镜像结构——对称思维在二十世纪音乐中的运用方式之一 |
郭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8
|
基于算法的频谱作曲技法 |
吴粤北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9
|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 |
刘康华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
19
|
|
10
|
电子音乐作品在Maxmsp平台下彰显东方意蕴——吴粤北《嗟叹之Ⅱ》音乐分析 |
刘思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1
|
从作品曲式的框架分析到音乐元素运动逻辑的解读——对罗伯特·舒曼《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的教学笔记 |
郭新
魏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评谭盾早期的音乐作品《南乡子》 |
李吉提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9 |
6
|
|
13
|
也谈歌剧《钓鱼城》的音乐创作——致徐占海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
李吉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4
|
|
14
|
论专业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 |
李吉提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1 |
7
|
|
15
|
陈怡的微笑——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 |
李吉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0 |
7
|
|
16
|
现代音乐中广义调性的确定 |
姚恒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6
|
|
17
|
再谈线性音乐的线性分析技术 |
李吉提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6 |
14
|
|
18
|
音乐分析趣谈系列(十二) |
李吉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9 |
6
|
|
19
|
音乐分析趣谈系列(一) |
李吉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5
|
|
20
|
音乐分析趣谈系列(十四) |
李吉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