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确金融属性推进碳市场扩容——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1
作者 余嘉欣 王遥 《绿色中国》 2024年第8期54-56,共3页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市场机制。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目前年覆盖超过5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运行健康有序...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市场机制。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目前年覆盖超过5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运行健康有序,减排成效正逐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金融属性 市场扩容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二氧化碳排放 碳市场 市场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转型风险与金融稳定:传导路径与管理研究
2
作者 吴祯姝 王遥 王嘉祯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44,共16页
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政策收紧、技术范式变革和市场情绪改变给经济社会带来新的冲击,引发气候转型风险。气候转型风险冲击可能打破现有金融系统平衡,影响金融稳定。基于微观视角,气候转型风险通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渠道... 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政策收紧、技术范式变革和市场情绪改变给经济社会带来新的冲击,引发气候转型风险。气候转型风险冲击可能打破现有金融系统平衡,影响金融稳定。基于微观视角,气候转型风险通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渠道威胁金融部门;基于宏观视角,气候转型风险通过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渲染、金融弱化、“脱实向虚”等渠道威胁金融稳定。因此,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协同治理、发展转型金融、丰富监管工具箱和推动气候信息披露等方式,减少这一新的风险点对于我国金融稳定的冲击,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转型风险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体系如何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遥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绿色金融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在顶层设计、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 绿色金融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在顶层设计、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问题改善等新挑战新要求。未来,要通过发展转型金融,加强气候风险管理,连接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促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结合,利用数字金融赋能绿色金融等有效途径,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高质量发展 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验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发展建议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粮 傅奕蕾 +1 位作者 宋阳 余晓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3,共11页
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碳金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以碳减排的价格信号结合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引导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与欧盟、新西兰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 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碳金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以碳减排的价格信号结合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引导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与欧盟、新西兰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纳总结国际成熟碳市场及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是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他山之石。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成熟碳金融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碳金融市场和欧盟、新西兰、韩国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异同;后以欧盟碳金融市场为例,从市场机制、配套措施和交易生态三个方面总结其发展经验,进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 碳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 碳资产 碳减排 “双碳”目标 低碳转型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欧阳宇俍 王遥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基于“双碳”发展目标与绿色资源配置背景,本文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论述长江经济带绿色...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基于“双碳”发展目标与绿色资源配置背景,本文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论述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构建影响达峰进度的因素分析模型,实证分析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助推“双碳”目标实现;支持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结合达峰情况,制定差异化减排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长江经济带 绿色金融 结构分解分析法(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撬动霸权:金融制裁的权力结构与应对
6
作者 蔡彤娟 柏瑞山 孙瑾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7,共13页
金融制裁与反制裁是当前大国竞争的关键领域。在全球贸易网络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国金融制裁之争是一种融合了货币竞争、支付通道竞争和贸易竞争的混合竞争。文章通过构建货币、支付通道和贸易依赖“三位一体”的金融制裁权力模型... 金融制裁与反制裁是当前大国竞争的关键领域。在全球贸易网络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国金融制裁之争是一种融合了货币竞争、支付通道竞争和贸易竞争的混合竞争。文章通过构建货币、支付通道和贸易依赖“三位一体”的金融制裁权力模型,从理论层面考察了金融制裁中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竞争的本质。霸权国的权力垄断根植于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控制。然而目标国凭借后发优势,有望通过发展数字货币、构建支付新通道和发挥国家禀赋撬动现有结构,从而对制裁中的单极金融权力形成有效反制。美伊和美俄金融制裁之争的不同境况为上述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未来目标国若要有效应对金融制裁,需构建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主要媒介、以单点直连交易为核心优势和以多元锚定资产为关键支撑的跨境支付新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制裁 货币权力 支付通道 贸易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智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嘉祯 韩有鹏 +1 位作者 常远 吴祯姝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66,75,共6页
数智化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文本分析对黄河流域九省(区)2016年至2023年的数智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取时序分析、Dagum基尼系数、局部莫兰指数、时空跃迁法和自然断点分级法等方法,探究数智化发展水... 数智化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文本分析对黄河流域九省(区)2016年至2023年的数智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取时序分析、Dagum基尼系数、局部莫兰指数、时空跃迁法和自然断点分级法等方法,探究数智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数智化发展水平整体上稳步上升,但增速高的区域较少。此外,受资源禀赋的影响,黄河流域数智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下游区域数智化发展水平高于上、中游。因此,提出加强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数据、技术共享平台等措施,发挥政策“乘数效应”,统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加速数智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发展水平测度 时间演变 空间演变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 被引量:80
8
作者 王遥 任玉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F0003,共14页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期实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 金融工具 碳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金融:内涵、框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遥 张广逍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共17页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提出碳排放控制目标以及净零时间表。传统的绿色金融无法满足碳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求,导致各国距离实现净零目标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提出碳排放控制目标以及净零时间表。传统的绿色金融无法满足碳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求,导致各国距离实现净零目标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转型金融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转型金融的概念出发,阐述转型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转型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并结合国际市场实践明确转型金融的发展前景。通过阐释转型金融发展的逻辑机理,对比分析国际上主流的转型融资方法,形成转型金融发展框架的五大核心要素。为此,今后应加强顶层政策体系的协同与约束力度、统一和完善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并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相关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金融 低碳经济 碳密集型企业 转型风险 资源配置 转型融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绿色票据实施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耿华 王遥 +2 位作者 金苗根 李力 谢晟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70,共11页
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综合性湾区,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大湾区的建设。绿色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培育绿色金融是推动大湾区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行必要条件。目前大湾区绿色金融的实践成果在全国范... 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综合性湾区,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大湾区的建设。绿色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培育绿色金融是推动大湾区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行必要条件。目前大湾区绿色金融的实践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票据市场总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绿色票据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缺乏统一的绿色判定标准及银行自身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一直未被广泛推广。针对绿色票据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已有绿色票据标准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明确绿色票据认证标准;加快完善绿色票据业务流程,保障业务顺利进行;充分运用科技赋能,解决绿色票据在识别阶段的准确与效率问题;加快绿色票据产品创新手段,充分满足绿色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产业 绿色金融 绿色票据 绿色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研究白酒基酒香气成分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杜晋叶 史畅 +1 位作者 马立娟 杜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68,共7页
以485个优质基酒和普通基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数据为基础,采用R语言软件,分别对两类基酒进行4次随机抽样,每次抽取60个样品,基酒品质分析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优质基酒4次抽样主成分分析结果比较稳定,普通基酒分析... 以485个优质基酒和普通基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数据为基础,采用R语言软件,分别对两类基酒进行4次随机抽样,每次抽取60个样品,基酒品质分析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优质基酒4次抽样主成分分析结果比较稳定,普通基酒分析结果差异较大。碎石图检验表明,优质基酒在第一、二、三主成分后断崖明显,普通白酒在第一主成分后下降平缓,没有明显断崖。分布分析表明,优质基酒密度分布图的尖峰厚尾现象明显,方差为0.560,样本间的差异小,香气成分含量范围相对集中;普通基酒分布较为分散,方差为0.925,样本间差异较大,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不稳定。在白酒风味分析时,应考虑样本的数据特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有效指导白酒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基酒 香气成分 随机抽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金融视野下我国农村健康金融指数设定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国征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第11期69-80,共12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健康金融指数不断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健康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论文创新性地建立了"农村健康金融"四大支柱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了我国大陆31个省区2015-2019年农... 近年来,我国农村健康金融指数不断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健康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论文创新性地建立了"农村健康金融"四大支柱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了我国大陆31个省区2015-2019年农村健康金融指数,并对指数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但是,全国农村健康金融指数增幅收窄,各地区农村健康金融指数差距较大,并且每年各省份农村健康金融指数极差也在不断扩大,说明各地健康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也不够明显.建议我国应加快完善农村健康金融法规政策,积极增强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主动提高各级政府的政策自由度,更加重视农村健康金融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健康金融指数 养老金融 医疗金融 体育金融 食品安全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