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的网络结构及行动路径研究--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晶 裘文韬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F0003,共9页
区域协作治理能够跨越传统行政界线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应对区域公共问题,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机制。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地区,新安江流域成为研究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的一个典型样本。在对新... 区域协作治理能够跨越传统行政界线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应对区域公共问题,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机制。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地区,新安江流域成为研究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的一个典型样本。在对新安江流域协作治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流域协作治理网络结构和行动路径展开机理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纵向干预是促成流域协作治理的首要推动力,但在纵向干预退出后,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协作就会成为协作治理得以持续并完善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新安江流域协作治理的网络结构从领导网络组织(NLO)演变为受控型网络行政组织(RNAO),流域协作治理效果得到同步提升。与此同时,协作治理效果又反作用于政府间的互动和网络结构调整,协作治理行为与效果之间形成双向互动,流域协作治理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得到有效增强。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流域协作治理,适时进行纵向干预、加强横向协作、促进多元主体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协作 网络治理 新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传统能否抑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
2
作者 王红梅 束永康 崔馨予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0,共23页
近年来,债务的大量扩张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我国277个地级市的财政数据和历史数据,系统考察了儒家文化传统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儒家文化... 近年来,债务的大量扩张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我国277个地级市的财政数据和历史数据,系统考察了儒家文化传统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儒家文化传统通过发挥“风险规避效应”和“道德约束效应”,抑制了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基于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突驱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替代的关系,“债务抑制效应”在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监管力度较弱的地区更为显著,且该效应主要以地区儒家文化影响为主导,而官员个体儒家文化背景的影响则处于从属地位。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儒家文化传统对政府行为影响的理论认知,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儒家文化传统 地方政府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购买”的内生性演化与治理逻辑——基于Z省D县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的个案分析
3
作者 周锐 杨燕英 贾亚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160,共13页
通过博弈均衡分析,笔者探讨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中“嵌入式购买”的发生场域、内生性演化机制和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嵌入式购买”是政府域、市场交易域、共用资源域和社会交换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基本条件为政府与社会组织... 通过博弈均衡分析,笔者探讨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中“嵌入式购买”的发生场域、内生性演化机制和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嵌入式购买”是政府域、市场交易域、共用资源域和社会交换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基本条件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非对称依赖关系、关系型合同的合法性连接、社会交换域的嵌入以及意会知识的维系。“嵌入式购买”作为购买主体的政府部门在关系型相机治理结构中的一种策略选择,其本质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实际控制权在政府域和市场交易域转移的结果。在“嵌入式购买”的内生性约束下,购买主体需做到“非必要、不嵌入,既嵌入、要克制”。因此,要在评估政策规则之间联动产生的复合影响后,对政府域、市场交易域、共用资源域、社会交换域进行“四域”的系统性、整体性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嵌入式购买 博弈均衡 内生性 关系型相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共性与差异——基于1990—2018年的文献考察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红梅 李佳鹏 曹堂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5,共11页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我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笔者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I-OPS”分析框架下,通过梳理1990—2018年间发表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Public Budget&Finance、《财政研究...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我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笔者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I-OPS”分析框架下,通过梳理1990—2018年间发表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Public Budget&Finance、《财政研究》和《中国行政管理》等学术期刊上涉及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200余篇核心文献,发现中西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共性与差异集中体现在理念层面的共识与差异、组织层面的治理与管理、过程层面的程序与技术、支撑层面的协同与碎片。为实现“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政策目标,立足中国国情,借鉴西方经验,理论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培育讲求绩效的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厘清组织系统各主体的权责利关系,重视绩效目标管理战略化,拓宽评价结果应用的研究范围和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与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绩效预算 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算绩效的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新形态——问题、逻辑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6
5
作者 曹堂哲 李方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70,共10页
在新时代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下,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碎片化”的现状与新时代改革发展“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理论、比较和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政府绩效管理对象、主体、过程、权责和信息等诸... 在新时代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下,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碎片化”的现状与新时代改革发展“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理论、比较和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政府绩效管理对象、主体、过程、权责和信息等诸要素在结构上的内在逻辑关联,建构了基于预算绩效的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新形态,这种形态实现了办事、花钱、用人绩效的协同。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战略选择是扭住预算绩效管理这一“牛鼻子”,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形成政策绩效、预算绩效和人事绩效的协同,迈向基于预算绩效的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绩效 预算绩效 人事绩效 政府绩效管理 管理“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服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一个典型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燕英 周锐 +1 位作者 陈少杰 陈思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承接主体行为的趋利性矛盾始终是困扰制度良性运行的关键性问题,往往会导致财政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使用绩效难以有效衡量。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下,是否可以...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承接主体行为的趋利性矛盾始终是困扰制度良性运行的关键性问题,往往会导致财政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使用绩效难以有效衡量。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下,是否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激发市场主体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来增加自身盈利,最终实现承接主体的趋利动机与政府公益性服务要求的相向而行,就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深圳市通过对口岸管养经费模式的改革,在探索政府购买口岸管养服务的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总结,以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预算绩效管理 激励约束机制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变”与“常”(1998-2020)——基于预算制度类型学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堂哲 王美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在预算制度类型学的框架下,追溯英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历史渊源,呈现英国近二十余年预算绩效管理围绕支出审查这条"红线",以总额控制、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的目标追求为"主旋律",依次经历了公共服务协议、业务计划、单... 在预算制度类型学的框架下,追溯英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历史渊源,呈现英国近二十余年预算绩效管理围绕支出审查这条"红线",以总额控制、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的目标追求为"主旋律",依次经历了公共服务协议、业务计划、单部门计划和公共价值框架的变换,实现了预算与绩效管理的一体化。总体而言,政府更迭、部门与跨部门绩效管理的张力、外部价值和工具理性的冲突、绩效指标繁与简的矛盾是导致变换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支出审查 公共服务协议 预算制度类型学 公共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政治”时代的地方政府责任与公众情绪管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武超群 魏飘飘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6,共3页
一、社会诚信与地方政府信任的分析 当前,民众情绪及其日常生活需求为当代政府提出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社会舆论空间乃至国家政治议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微政治”时代,“怀疑一切”似乎已经成为公民集体意识。在... 一、社会诚信与地方政府信任的分析 当前,民众情绪及其日常生活需求为当代政府提出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社会舆论空间乃至国家政治议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微政治”时代,“怀疑一切”似乎已经成为公民集体意识。在“微政治”时代,政治似乎已经从距离人们遥远的天边降落人间,使每个平凡的个体都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政治人”,从而要求每个人学习自我情绪管理,并有勇气摈弃和克服将权威与不平等或压迫联系起来的成见,重新确立对合法权威(包括法律与制度权威)的尊重,努力成为一个感性而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王丽萍:《微政治与社会情绪管理》,《学习时报》2011年9月2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治 情绪管理 政府责任 公众 《学习时报》 社会诚信 制度权威 现代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建立学院制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4-116,共3页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问题,即推行学院制管理模式。首先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模式中权利配置的冲突与协调;其次论述在我国大学逐步推行学院制,形成以学院为主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最后阐明建立配套措施以完善内部管理模...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问题,即推行学院制管理模式。首先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模式中权利配置的冲突与协调;其次论述在我国大学逐步推行学院制,形成以学院为主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最后阐明建立配套措施以完善内部管理模式,实现高校管理高效率,办学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权力配置 学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务水平如何影响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志基 许琪 贺灿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0,65,共14页
地方债务水平不仅关系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同时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使用中国284个地级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 地方债务水平不仅关系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同时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使用中国284个地级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创新和政府信用在该影响机制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不同地区、不同财政自给率水平的城市以及不同类型债务结构来说,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以上结果在进行调整解释变量、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标准、门槛效应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保持稳健。笔者据此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思维,构建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工业企业区位 企业创新 政府信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后经历能否帮助博士获得高水平大学教职——基于某顶尖大学十届博士毕业生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晓梅 马莉萍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65,共17页
过去十年间博士后规模急剧增加、主要学术劳动力市场需求日趋饱和,博士后经历是否有助于博士获得高水平大学教职尚待研究。在“能力-收益权衡”职业选择理论框架下,基于某顶尖大学2008-2017年间十届博士毕业生的追踪数据研究发现:从事... 过去十年间博士后规模急剧增加、主要学术劳动力市场需求日趋饱和,博士后经历是否有助于博士获得高水平大学教职尚待研究。在“能力-收益权衡”职业选择理论框架下,基于某顶尖大学2008-2017年间十届博士毕业生的追踪数据研究发现: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是青年学者蓄积科研能力、获得高水平大学教职的重要途径。与同年毕业获得教职的博士相比,选择从事博士后的博士在学期间的科研能力显著更低,而出站寻求教职时的科研能力显著更高。十年学术劳动力市场变迁中,博士在国内外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经由提升中文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英文科研成果质量与影响力,均能显著提高获得高水平大学教职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高水平大学教职 学术职业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信号的多层级传递与市级政府行为合规:基于环境信息公开案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珒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6,共9页
政策信号是传递上级政府治理意向、激励下级政府行为合规的重要手段。分析政策信号多层级作用机制下市级政府2008-2018年环境信息公开行为发现,政府组织中的上层与中层信号均会显著影响下层政府合规行为;在多层级传递过程中,政策信号的... 政策信号是传递上级政府治理意向、激励下级政府行为合规的重要手段。分析政策信号多层级作用机制下市级政府2008-2018年环境信息公开行为发现,政府组织中的上层与中层信号均会显著影响下层政府合规行为;在多层级传递过程中,政策信号的影响随行政级别差异的增加而减弱;中间环节传递的不一致信号会削弱上层政府信号效果;在交互作用中,上层政府的“强信号”将翻转中层政府的“不一致”信号,而“弱信号”则可能被后者抵消。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政策信号 市级政府 行为合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战略叠加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6,共12页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重战略叠加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在于通过多重战略在空间上的有机对接、协同与增强,促进区域间融通互补,优化区域经济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重战略叠加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在于通过多重战略在空间上的有机对接、协同与增强,促进区域间融通互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的增长极,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叠加优势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多层次区域战略体系的科学构建及其功能定位的精准化和协同性。未来需进一步发挥战略叠加优势,通过“战略目标-政策机制-行动路径”的有机协同,确保战略、政策、行动的一致性与协同性,增强多重战略叠加的系统性、衔接性与可操作性,进一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叠加 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行政组织如何促进区域环境绩效改善——以长三角示范区联合河长制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华 冯博 闫新宇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45,199,共21页
网络有效性是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组织和网络整体层面,但对于网络边缘层面的治理效果研究不足。网络行政组织(Network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NAO)作为独立于网络参与主体的治理组织,可以有效协调网... 网络有效性是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组织和网络整体层面,但对于网络边缘层面的治理效果研究不足。网络行政组织(Network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NAO)作为独立于网络参与主体的治理组织,可以有效协调网络活动,提升网络边缘层面的治理绩效。论文以长三角示范区联合河长制为例,运用合成控制方法研究网络行政组织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改善作用,并通过质性研究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河长制显著改善了省际边界水环境质量,其原因在于联合河长制嵌入于长三角一体化治理体制,同时形成了完善的协作治理体制生产链,从而有效解决了跨行政辖区环境治理的碎片化问题。论文进一步发展了区域协作治理理论,对更好发挥网络行政组织的作用,以及在更广阔的制度背景下探讨网络治理结构、治理过程及领导力等因素的互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 网络行政组织 联合河长制 环境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政策执行中的“加码”与“减码”行为研究--以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晶 毕馨雨 应宁远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0,158,159,共18页
基层政策执行行为是中国基层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组织张力-行为博弈-执行效果”的逻辑链条,通过对S省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归纳了“乡镇政府内部不同职级人员策略互动”的分析框架。在S省A镇“农村... 基层政策执行行为是中国基层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组织张力-行为博弈-执行效果”的逻辑链条,通过对S省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归纳了“乡镇政府内部不同职级人员策略互动”的分析框架。在S省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中,乡镇主要领导通过主动认领政策任务、提高执行标准、缩短执行期限等方式回应上级政府的“加码”要求;而身处基层一线的政策执行人员却表现出分类迎检、缓落实、政策“停摆”等“减码”行为。在科层制主导的基层治理中,乡镇组织的运作方式呈现出“松散关联”的特点。乡镇政府内部的权责失衡、激励偏差、动员失调、情感疏离等多重组织张力,引起了不同职级人员之间的“加码”和“减码”博弈,促进了基层政策执行中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策执行 基层策略性互动 松散关联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评比表彰是否推动了工业用地绿色配置?——来自全国文明城市评比的证据
16
作者 黄志基 余姝瑾 +1 位作者 易成栋 袁佳丽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40,共22页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绿色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全国文明城市”评比为例,利用2004—2019年的土地出让数据,运用多期PSM-DID方法评估了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是否能...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绿色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全国文明城市”评比为例,利用2004—2019年的土地出让数据,运用多期PSM-DID方法评估了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工业用地绿色配置,并深入探究了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全国文明城市评比表彰显著提升了地方政府工业用地配置给低污染企业的比例,并且这种影响在资源型城市、规模较大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方面,全国文明城市评比表彰能够提升绿色发展的关注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度,使得地方政府引进更加绿色环保的企业。本文揭示了评比表彰是否有助于地方政府转变行为并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并深刻探究了地方政府配置资源时所面临的激励与利益权衡,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更好地提高绿色经济效率,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比表彰 全国文明城市评比 工业用地绿色配置 地方政府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政策组合与城市工业用地绿色配置——基于市场型和行政型政策协同的视角
17
作者 黄志基 余姝瑾 +1 位作者 窦培谦 张剑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9,共12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视角,以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和环保约谈政策为例,探究市场型和行政型的环境政策组合是否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工业用地绿色配置,以期为制定合理的资源环境政策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倾向得分匹配和...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视角,以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和环保约谈政策为例,探究市场型和行政型的环境政策组合是否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工业用地绿色配置,以期为制定合理的资源环境政策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倾向得分匹配和多期双重差分法结合。研究结果:(1)异质性的环境政策组合能够协同促进工业用地出让给绿色低污染行业,提高工业用地绿色配置水平,并且这种影响在中小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中更为明显;(2)从影响机制而言,环境政策组合能提高地方政府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并增加地方企业和外来企业的环保绿色投资,从而有效促进工业用地绿色配置。研究结论:地方政府要协同使用各类政策工具,探索多元环境治理体系,在土地市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效推动工业用地配置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绿色配置 双重差分法 环境政策 政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演变研究
18
作者 魏海涛 陈驰 +1 位作者 范雨昕 薛领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政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基于政策系统理论,构建包含事实与价值的编码框架,对149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文本展开内容定量分析,从政策系统视角研究区域协调发展路径...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政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基于政策系统理论,构建包含事实与价值的编码框架,对149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文本展开内容定量分析,从政策系统视角研究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与特征。研究发现:(1)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价值目标由效率为主逐步走向多元化;(2)能力建设型、系统变革型是主要的政策工具类型,命令型、激励型工具居次,劝告型工具使用最少;(3)政策工具—政策价值匹配呈现阶段稳定性;(4)地方政府的能力建设仍是政策工具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总结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特征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系统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毗邻区协作治理如何通过公共领导力创造公共价值?——以长三角示范区为例
19
作者 邢华 闫新宇 冯博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74,共18页
省际毗邻区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其高质量协作治理是破解区域一体化难题的重要突破口。以我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案例,基于公共领导力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公共领导力驱动协作治理的作用逻辑。研究发现,传统... 省际毗邻区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其高质量协作治理是破解区域一体化难题的重要突破口。以我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案例,基于公共领导力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公共领导力驱动协作治理的作用逻辑。研究发现,传统依赖要素扩张与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省际毗邻区的新发展需求,需破除行政壁垒和整合治理资源以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基于省际毗邻区协作初始条件,层级权威和地方参与者作为公共领导力的主体,在“结构—过程”载体上开展策略性领导行动,最终目标是创造公共价值;公共领导力通过融合元治理的“直接参与”与“间接引导”策略,借助关系型协调与层级权威的非强制性引导,推动协作网络的高效运转。因此,需以价值引领、结构优化、项目驱动与跨界领导力培育为抓手,推动地方政府突破传统治理惯性,激活区域协同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省际毗邻区 协作治理 公共价值 公共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政策执行的组织方式与适应性——一个类型学分析
20
作者 崔晶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基层政策执行扮演着联结国家与社会的角色。面对正式规章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境间的偏差,基层政策执行在松散与紧密关联的组织方式与政策适应程度两个维度的影响下,呈现变通性执行、象征性执行、适应性执行、试验性执行、创造性执行、行政... 基层政策执行扮演着联结国家与社会的角色。面对正式规章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境间的偏差,基层政策执行在松散与紧密关联的组织方式与政策适应程度两个维度的影响下,呈现变通性执行、象征性执行、适应性执行、试验性执行、创造性执行、行政性执行等类型特征。这些类型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会呈现彼此间动态的循环变换过程,即从行政性执行到变通性执行(命令与调适)、从变通性执行到试验性执行(适应与试点)、从试验性执行到创造性执行(引导与能动),以及从创造性执行再到行政性执行(创新与扩散)的转换。聚焦中国基层政策执行组织方式与政策适应性来分析基层政策执行的不同类型,有助于识别不同情境下弥合政策执行偏差的方式,从而推动政策执行效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紧密关联 松散关联 政策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