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分析——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易成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根据竞争力理论和2004年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三大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按照竞争力指数将31个省区聚类分为四类:较强、强、一般和很弱。北京、上海为... 根据竞争力理论和2004年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三大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按照竞争力指数将31个省区聚类分为四类:较强、强、一般和很弱。北京、上海为较强,广东等强,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很弱。三大地区中,东部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最后分析了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企业 竞争力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纯 易成栋 宋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4,共6页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发育的特征;就业却更加向城市中心集中,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城市中心区职住比升高,近郊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职住比降低,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加剧;而在郊区行政区中心,就业次中心开始初步形成。北京的案例表明,居住不断郊区化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本研究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并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居民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职住空间错位 可达性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