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水平财经大学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国焘 姜尚峰 +1 位作者 宁小花 叶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8,共9页
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水平财经大学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分支,如何依托现有学科结构和组织特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 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水平财经大学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分支,如何依托现有学科结构和组织特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建构了分析框架,对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案例高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以突破学科边界为目标,逐步建立“虚实结合”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以人事制度与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学科交叉制度支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持续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财经大学 学科生态系统 学科交叉融合 基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学为中心的大学教育 被引量:43
2
作者 林光彬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29,15,共4页
本文认为大学的里子是学,是学习,是学问,是学术,是学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就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术、实践、政策的前沿,启发他们终生去思考、去探寻解决之道,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第二个就是以学为中心,... 本文认为大学的里子是学,是学习,是学问,是学术,是学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就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术、实践、政策的前沿,启发他们终生去思考、去探寻解决之道,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第二个就是以学为中心,以师生为本,创造出追求卓越的学习、研究、生活的软硬环境。本文提出,大学教育需要回归到"人心向学",回归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培养自信的有竞争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学生不仅学会习,更主要的是学会问,学会术,养成良好的学风,这样才能营造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大气候、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以学为中心 以学生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转型视角下我国学科评价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国焘 宁小花 +1 位作者 王红梅 金青林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转型视角,回顾2002年以来我国学科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变化趋势,梳理中国特色学科评价的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趋势、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如何合理定位、如何推动管办分离、... 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转型视角,回顾2002年以来我国学科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变化趋势,梳理中国特色学科评价的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趋势、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如何合理定位、如何推动管办分离、如何防止评价目的被异化等方面分析我国学科评价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探讨教育评价转型视角下中国特色学科评价的发展方向,以期提高学科评价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服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学科评价 演变逻辑 挑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合作创新机制研究——基于WoS数据库论文合著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洪煜 高迎爽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1,共6页
文章采集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AAU大学的科研论文合著机构的类型、国别、合著篇数及其引用情况,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统计了各个合著机构在论文合著网络中的中心度,绘... 文章采集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AAU大学的科研论文合著机构的类型、国别、合著篇数及其引用情况,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统计了各个合著机构在论文合著网络中的中心度,绘制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AAU大学之间的论文合著网络。根据统计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建立了紧密科研合作关系;国家力量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校企合作排名反映了不同的创新模式;中国高水平大学通过与香港地区各大学的合著“借船出海”。为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我国在科研创新中应当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开放共赢的合作发展道路,构建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明确大学、研究机构在科研创新中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研国际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伴教学法的“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红梅 宁小花 +1 位作者 孙静 邢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59-61,共3页
同伴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的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同伴教学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同伴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是课前学习任务设计、课堂同伴学习过程、师生点评... 同伴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的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同伴教学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同伴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是课前学习任务设计、课堂同伴学习过程、师生点评和生生互评。实施策略是:明确教师定位、加强师生互动;优化教学设计、引导深层思考;做好学生引导、激发学习热情;改革教学评价、强化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教学法 领导科学与艺术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市场背景下高校品牌的形成机制——基于组织内外部互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姜尚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0,共9页
院校市场是高校围绕声誉、地位和资源形成的竞争场域,是高等教育市场的重要子类型,作为竞争主体的高校需加强品牌建设以传递质量与特色信号,获取竞争优势。高校品牌的构建应统筹考虑内部品牌、外部品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关系。从内部... 院校市场是高校围绕声誉、地位和资源形成的竞争场域,是高等教育市场的重要子类型,作为竞争主体的高校需加强品牌建设以传递质量与特色信号,获取竞争优势。高校品牌的构建应统筹考虑内部品牌、外部品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关系。从内部品牌来看,有效的内部市场导向、教职工的组织认同与教职工的品牌支持行为三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高校内部品牌形成的关键。从外部品牌来看,高校应积极与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内的其他组织进行互动,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通过增强身份认同和社会价值打造品牌优势。无论是内部品牌还是外部品牌的构建过程,都应重视信号传递与反馈机制的重要性,保证内外部关系的良性互动。总体来看,高校内部品牌和外部品牌本质上是高校品牌的“一体两面”,高校品牌的形成过程就是高校组织与内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共创的过程,只是与内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共创行为或方式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市场 高校品牌 形成机制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生态系统的理性阐释及域外实践验证——评《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尚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已然成为各高校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发展的根本抓手。陕西科技大学武建鑫教授的专著《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机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较为深刻地回答了世...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已然成为各高校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发展的根本抓手。陕西科技大学武建鑫教授的专著《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机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较为深刻地回答了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逻辑,为我国高校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科技大学 双一流 一流学科建设 理性阐释 学科生态系统 生成机理 域外实践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