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孟雪 林艺茹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4,共4页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立足创新人才素质结构,从横向的素质拓展到纵向的素质提升,构建了立体式的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对深化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应用型本科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行动学习为主线 培养知行合一的 高级会计实务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 被引量:25
2
作者 孟焰 袁淳 +1 位作者 刘俊勇 朱继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6,共5页
作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以行动学习为导向,在课程模块化、实务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构建了具备"国际视野、应用导向、领导潜能、职业精神&q... 作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以行动学习为导向,在课程模块化、实务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构建了具备"国际视野、应用导向、领导潜能、职业精神"的知行合一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学习 知行合一 会计硕士 研究生教育 中央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朗特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冲突案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慧 孙蔓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F0002,5,共8页
前人对审计冲突模型及其运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独立性影响以及审计失败的分析和应对上,本文通过对伯朗特公司与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审计冲突全过程的描述,分析了伯朗特管理层对审计师施加的压力、审计师应对管理层压力... 前人对审计冲突模型及其运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独立性影响以及审计失败的分析和应对上,本文通过对伯朗特公司与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审计冲突全过程的描述,分析了伯朗特管理层对审计师施加的压力、审计师应对管理层压力的抵制能力,并在已有审计冲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审计关系模型,着力研究审计冲突全过程中影响审计师行为偏差的因素以及缓释审计行为偏差的措施。研究发现,审计师风险意识和抵制压力能力随着审计冲突显性化而增强,严监管会促使审计关系回归有序,由此提出在资本市场“强监管”中需要强化缓释审计师行为偏差的各种制约因素,规范上市公司行为是促进审计关系有序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朗特 审计冲突 审计行为偏差 审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基于强制约束力准则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汉文 戴燕文 曹强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2,共6页
目前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事后的行政处罚、民事追责与刑事处罚频频推出,但是审计失败案件依然层出不穷。这说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事后监管很重要,但是对事务所的事前治理更为基础。因此,对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审计行业的监管,有必要将会计师... 目前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事后的行政处罚、民事追责与刑事处罚频频推出,但是审计失败案件依然层出不穷。这说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事后监管很重要,但是对事务所的事前治理更为基础。因此,对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审计行业的监管,有必要将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关口前移,从事务所外部的事后监管推进到事务所内部的事前治理。本文以国际经验为参照,结合中国本土财会监督实践,探讨制定具有一定强制约束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准则的重要意义、现有治理指南的不足及改进路径。研究表明,制定一套具有一定强制约束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准则对提升审计质量、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强化公众利益导向、促进监管主体协同治理及促进本土事务所国际化具有关键作用。我国现行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存在制定主体权威性不足、适用范围宽泛、制衡机制缺位、信息披露细则不清、管理层与治理层绩效评价及举报制度缺失等原生性制度缺陷。为此,本文提出制定与完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准则的位阶升级方案:一是由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事务所治理准则,提升其权威性与执行力;二是调整事务所治理准则适用范围,对不同类型事务所实施分类管理;三是在事务所治理中引入独立非执行董事制度,强化监督制衡;四是强制编制事务所透明度报告,细化披露内容与形式;五是建立事务所管理层与治理层绩效评价机制,绑定考核结果与利益分配;六是建立员工举报机制,激活内部“自净”功能。本文旨在推动会计师事务所治理从“自愿的低水平治理”转向“强制的高水平治理”,以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会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 治理准则 内部治理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66
5
作者 刘红霞 黄倩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61,共4页
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在国外高校及国内中小学教学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创新性地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 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在国外高校及国内中小学教学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创新性地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中,以优化学生知识内化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大学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5
6
作者 孟焰 李晓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会计本科教学的主要特点,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教材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学习资源利用等五个方面的特色进行了论述,并就可供我国会计本科教学借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国外大学 会计学 本科教学 主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费用粘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淳 李超颖 梁上坤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161,共13页
数字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 数字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旧保持稳健。进一步来讲,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费用粘性也均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区分企业费用的不同组成部分后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非高管薪酬粘性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高管薪酬粘性不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样本中更显著。结合地区金融环境,在传统金融禀赋较差、金融监管较好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存在更强的费用粘性抑制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发挥微观治理效应、优化企业费用决策及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费用粘性 信息不对称 代理成本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系统、组织与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强 韩洪灵 陈汉文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0,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新时代新征程对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相互协同从而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新时代新征程对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相互协同从而形成监督合力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深入探究这三类审计之间相互协同的理论基础、具体机理、路径与方式,同时也较少从系统观的视角探析如何强化对三类审计的综合治理。为此,本文首先从“组织场域”的视角出发探讨三类审计系统协同的理论基础与机理,提出“审计场域”是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及内部审计机构相互协同最为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协同规范体系、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和人员交流机制三方面讨论三类审计机构的协同机制,最后基于“制度同质”和“组织同形”的基本逻辑从宏观与微观互动的整合视角建构审计机构治理的综合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旨在强化三类审计的协同治理以提升审计质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机构 审计质量 审计场域 组织设计 高质量审计 整合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资本信用与债权人利益保护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红霞 朱梦遥 +1 位作者 李继峥 江轩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10,共18页
本文利用非上市发债公司认缴和实缴资本数据,考察了资本信用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与作用路径。研究表明:公司资本信用显著提高了债权人利益保护水平,影响机制是降低潜在诉讼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及提高债权人对公司的信任程度。拓展... 本文利用非上市发债公司认缴和实缴资本数据,考察了资本信用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与作用路径。研究表明:公司资本信用显著提高了债权人利益保护水平,影响机制是降低潜在诉讼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及提高债权人对公司的信任程度。拓展性分析发现:当公司实缴比例高于20%或实缴期限小于5年时,资本信用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效果更显著;适当放松对高水平研发投入企业的实缴要求可以促进其良性发展;未实缴到位的瑕疵股权出质会损害债权人利益。本文为政府在法律过渡期合理、柔性地引导公司适应2023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资本信用 认缴制 债权人利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基于组织社会学的整合研究框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洪灵 曹强 陈汉文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共4页
审计机构复杂而多重的治理逻辑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使得审计机构呈现出“非协同治理—策略性应对”的典型性组织行为。为此,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总体理论思想、以宏微观整合研究为基本方法论、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范式,建构新时代背景下审... 审计机构复杂而多重的治理逻辑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使得审计机构呈现出“非协同治理—策略性应对”的典型性组织行为。为此,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总体理论思想、以宏微观整合研究为基本方法论、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范式,建构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的研究框架。研究表明,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与影响路径实质上便是审计机构组织治理过程中的正当性机制,包含管制正当性、规范正当性与文化—认知正当性。审计机构宏微观组织场域的形成有赖于审计机构正当性要素的制度化过程,该过程便是审计质量在本质上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资源、程序、制度”这些组织有效运行的基本要素构建了审计机构的治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机构 治理机制 审计质量 组织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影响企业创新吗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新述 从阓匀 +1 位作者 张晨宇 岳新瑜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创新是新发展阶段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事关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本文基于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从企业创新活动视角考察国企高管“另类”薪酬契约设计(薪酬... 创新是新发展阶段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事关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本文基于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从企业创新活动视角考察国企高管“另类”薪酬契约设计(薪酬职务倒挂)对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对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效应,表现为创新投入减少、产出降低;而选聘年富力强高管、加强高管任职交流则有助于缓解这一抑制效应。(2)这一影响的作用机理是薪酬职务倒挂降低了国企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使企业创新活动意愿降低。(3)国企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一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地方国有企业、非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本文为理解国企高管薪酬契约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国资监管部门设计薪酬激励体系、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契约 薪酬职务倒挂 企业创新 国资国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力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欣欣 郝闻汉 马丽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在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经济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优质劳动力对我国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促进企业劳动力结构升级;提高... 在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经济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优质劳动力对我国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促进企业劳动力结构升级;提高企业声誉和缓解融资约束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劳动力结构升级的主要路径;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二者的正向关系更显著。因此,企业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努力维持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企业声誉;政府及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企业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劳动力结构升级 优质劳动力 声誉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清政商关系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13
作者 金鑫 王静 赵美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71,共15页
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二十五条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创新。因此,本文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基于A股... 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二十五条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创新。因此,本文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基于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政商关系“亲”“清”化可以显著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参股的民营企业中亲清政商关系对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影响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各维度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第一,亲近与清白在战略引领、环境支撑、数字化成果三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亲近在技术驱动、组织赋能及数字化应用维度释放出显著效能,清白无显著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可以通过激励民营企业引进研发人员、提高研发投入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增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清政商关系 数字化转型 民营企业 国有参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企业绿色生产力提升效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政策取向一致性”赋能新质生产力阐释
14
作者 林楠 纪翔阁 李哲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6,共19页
如何以高质量的金融改革赋能企业绿色生产力提升,成为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研究热点。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2年数据集,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绿色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绿色生产力具有显... 如何以高质量的金融改革赋能企业绿色生产力提升,成为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研究热点。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2年数据集,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绿色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绿色生产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于重污染企业、具有较好ESG表现企业以及成熟期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驱动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通过优化企业投资行为与加速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驱动企业绿色生产力的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良好的外部政策(要素)禀赋协同是利率市场化政策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条件,在“财政环境支出—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政府环境关注”等各要素协同环境中,利率市场化政策能够对企业绿色生产力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建设具有绿色特质的利率优惠机制、因地制宜提升企业发展质效、打通绿色生产力痛点堵点、加强政策(要素)协同实现共同赋能等皆有助于增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绿色生产力的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 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15
作者 刘红霞 黄阳 余应敏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102,共16页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2035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关键策略和必要过程。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作为准自...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2035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关键策略和必要过程。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其传导路径是政府订单激励机制和员工福利保障监督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政府财政压力小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大的地区,以及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中,其推动效果更明显。此外,市级单元试点的影响效应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 社会责任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基于投资效率的证据
16
作者 陈运森 张颖 马宇航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75,共20页
探索数字化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方证监局差异化应用数字化监管系统的独特场景,本文考察了数字化监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证监局应用数字化监管系统... 探索数字化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方证监局差异化应用数字化监管系统的独特场景,本文考察了数字化监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证监局应用数字化监管系统后,辖区内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是数字化监管发挥作用的潜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对经营风险更高、治理风险更高以及市场风险更高的公司,数字化监管提升投资效率的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监管还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本文为推动数字化监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监管 实体经济效应 投资效率 资本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尸企业复活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有心栽花抑或无心插柳?
17
作者 毛新述 李美萱 +1 位作者 赵振洋 王伊晴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25,共21页
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僵尸企业的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僵尸企业复活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那么僵尸企业复活是否会导致企业金融化和经济“脱实向虚”?本文选取2007—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 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僵尸企业的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僵尸企业复活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那么僵尸企业复活是否会导致企业金融化和经济“脱实向虚”?本文选取2007—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僵尸企业由“僵”转“活”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僵尸企业复活会导致企业金融资产占比提高,但这一金融化现象并不符合传统“蓄水池”动机或“投资替代”动机的主动金融化特征,而是实体投资抑制的被动选择,即由实体投资规模缩减与非主业投资剥离,被动调整资产结构所致。异质性分析发现,产能压缩程度较高和市场发达地区的僵尸企业的复活进程更快;此外,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存在被动金融化效应的复活僵尸企业实质上最终实现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后期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当前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厘清僵尸企业处置过渡期的特殊表征和进一步促进僵尸企业复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尸企业复活 企业金融化 实体投资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地权价值与权益融资行为研究
18
作者 孙淑伟 梁上坤 龙志能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14,共19页
近十几年我国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地权价值上涨的好消息能否被投资者识别进而对公司融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2006年-2016年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的14 305笔土地交易记录对... 近十几年我国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地权价值上涨的好消息能否被投资者识别进而对公司融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2006年-2016年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的14 305笔土地交易记录对该问题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地权价值越高,其在下一年度新增权益融资的概率越高,融资的规模也越大.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其次,本文发现地权价值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交互效应检验表明,投资者关注度能够对地权价值与权益融资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分组检验表明,当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时,地权价值对权益融资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反之,则不存在显著影响.最后,本文发现上市公司的地权价值越高,越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向目标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本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要素市场的变化会传导进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价值 权益资本成本 权益融资 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绿色创新
19
作者 李晓慧 宝露日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共10页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DEA模型构建区域绿色创新指标,探索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区域绿色创新;机制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两条路径来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该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法治水平、教育水平较高地区更加显著。研究有助于厘清“国家宏观治理—地方政府行为—区域绿色创新”这一从宏观治理到微观经济的作用路径,对地方政府基于国家审计视角探索区域绿色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 地方政府行为 区域绿色创新 监督效应 激励效应 财政支出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关系型交易治理:来自关联交易的经验证据
20
作者 肖土盛 郭泽菁 耿春晓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95,共20页
在我国关系本位的特色背景下,企业普遍采用关系型交易的模式,而关系型交易的治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利用2010-2023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从关联交易角度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关系型交易的治理效果。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数字... 在我国关系本位的特色背景下,企业普遍采用关系型交易的模式,而关系型交易的治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利用2010-2023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从关联交易角度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关系型交易的治理效果。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关联交易规模,且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市场化交易成本和缓解企业掏空程度来减少关联交易,从而实现对关系型交易的规模限制局限和掏空局限的全面治理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上效果主要体现在商品类、非市场定价类以及利益输送类关联交易中,且在关联交易可替代性更强的样本中更加明显。本文从数字技术角度全面考察了关系型交易的治理思路,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关系型交易治理角度理解数字技术的经济内涵,也为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等相关政策提供了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关系型交易 规模限制局限 掏空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