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综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苏妍 逯进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4期11-18,33,共9页
基于1982~2014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31个省区人力资本的脑力素质、身体素质、综合素质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分东、中、西三大区域,构建半参数可加模型,全面解析了三大区域三类耦合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剥离出了人力资本对经... 基于1982~2014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31个省区人力资本的脑力素质、身体素质、综合素质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分东、中、西三大区域,构建半参数可加模型,全面解析了三大区域三类耦合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剥离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显示,两类耦合的共同作用显著影响综合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水平,且这一作用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同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非线性影响的存在亦提示了经济增长波动的一部分可以由人力资本的增减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耦合 半参数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质量地区差异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海峥 唐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80,86,共10页
笔者运用J-F终生收入法和当期收入差别法两种方法,构建了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基于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质量的指数度量,并详细分析了中国劳动力质量的地区差异。J-F终生收入法和当期收入差别法这两种方法均是基于人力资本收入法发展... 笔者运用J-F终生收入法和当期收入差别法两种方法,构建了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基于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质量的指数度量,并详细分析了中国劳动力质量的地区差异。J-F终生收入法和当期收入差别法这两种方法均是基于人力资本收入法发展出来的,运用J-F终生收入法构造了分城乡的劳动力质量面板数据,它反映了短期和长期的劳动力质量回报,而当期收入差别法则是利用三个地区的农民工在同一个市场工作的情况,构造了各地区城镇劳动力质量指数,该方法更加关注于当期劳动力质量差异。从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方面分析,发现东部的劳动力质量显著高于西部和中部,并且地区差异还在不断扩大,地区间农村劳动力质量差异要大于城镇劳动力质量差异,但是地区间城镇劳动力质量差异的扩大速度更快。对比经济发展、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质量的关系,发现劳动力质量的地区差异要大于以人均受教育年限度量的人力资本地区差异,但低于以人均GDP度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同时也发现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劳动力质量 J-F终生收入法 当期收入差别法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灾后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波 王义汉 +1 位作者 谢镇荣 尉建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68-71,共4页
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灾后恢复中赖以依靠的三种重要的资本,其作用在不同社会的不同灾害中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利用2009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17个村的问卷调查,比较了三种资本在灾后恢复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汶川地震灾区... 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灾后恢复中赖以依靠的三种重要的资本,其作用在不同社会的不同灾害中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利用2009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17个村的问卷调查,比较了三种资本在灾后恢复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汶川地震灾区,与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在灾后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补充正式制度不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灾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研发支出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娜 吴丹丹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9,共8页
根据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在控制了企业的创新倾向后,研发支出对企业申请专利的影响仍显著为正;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无论采用何种指标,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成果都具有显著... 根据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在控制了企业的创新倾向后,研发支出对企业申请专利的影响仍显著为正;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无论采用何种指标,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成果都具有显著、稳健的促进作用。当以人力资本与研发支出的交叉项作为解释变量时,没有显著证据证明人力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研发支出的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人力资本 研发支出 专利申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结果及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海峥 李波 +2 位作者 裘越芳 郭大治 唐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8,共10页
笔者系统描述了适合国情的中国人力资本综合度量的方法体系,介绍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及其在相关人力资本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建立中国第一套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指标体系及相应面板数据库,本研究为定量分析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及其发展... 笔者系统描述了适合国情的中国人力资本综合度量的方法体系,介绍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及其在相关人力资本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建立中国第一套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指标体系及相应面板数据库,本研究为定量分析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及其发展状况、深入研究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政府在经济社会方面的重大决策等提供定量依据。而基于中国人力资本面板数据的其他研究进一步表明人力资本综合度量体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笔者根据计算所得的1985—2010年间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多种跨时间、跨省份可比的年度人力资本数据,分别讨论了中国总体人力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的分布状况和发展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看,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本显著增长并呈加快趋势,教育等因素逐渐成为人力资本增长的动力,但也表现出城乡间人力资本的差距扩大以及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发展的不利影响;从省级层面看,人力资本省际差异明显,经济发达省份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度量 J-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老龄化、教育与人力资本——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的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梁赟玲 贾娜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9,共7页
本文使用Divisia指数构建和分解影响人力资本的相关因素,重点考察了教育、城镇化、老龄化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影响,从量上界定了各自影响的大小。我们发现,1986~2008年,由于中国教育和城镇化的迅速扩张,基于地区和教育程度的Divisia... 本文使用Divisia指数构建和分解影响人力资本的相关因素,重点考察了教育、城镇化、老龄化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影响,从量上界定了各自影响的大小。我们发现,1986~2008年,由于中国教育和城镇化的迅速扩张,基于地区和教育程度的Divisia指数的年平均增长率要大大高于基于性别和年龄的Divisia指数的年平均增长率。教育和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的贡献要大大高于性别和年龄的贡献,尤其是1994年后,教育以及城镇化的贡献增加。不同教育群组对人力资本增长的贡献也有很明显的区别,受过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人群的贡献逐渐降低,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对人力资本的贡献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ISIA指数 教育 城镇化 老龄化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关系下农业工人的劳动防护问题研究
7
作者 于丽 尹训东 陈玉龙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108,共16页
本文是在当代农业的生产效率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劣的背景下,研究农业生产工人在保护健康方面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往文献中对工人在保护健康方面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是从保险合同的角度来考虑。本文从一个新的... 本文是在当代农业的生产效率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劣的背景下,研究农业生产工人在保护健康方面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往文献中对工人在保护健康方面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是从保险合同的角度来考虑。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工人在采取防护措施以保护健康时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根据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尽管使用企业提供的防护设备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危害,但由于使用防护设备努力的成本由工人承担,同时由此带来的受益无法被工人独享,所以农业工人采用防护设备的努力水平低于最优水平,因此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猪肉生产企业数据,验证了在存在雇用关系的企业中确实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其工人佩戴防护设备的概率比不存在雇用关系的企业中的工人低10%;由于工人生病带来了边际劳动生产率下降,雇主为了应对道德风险,在实践中采用了激励合同来激励工人进行防护。我们的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 激励合同 工作环境 防护设备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季焜 陈彬 +10 位作者 邓祥征 方德斌 黄海军 李海峥 李善同 刘守英 魏后凯 张晓波 张维 李磊 徐淑贤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3-170,共8页
在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当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甚至交叉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对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管... 在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当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甚至交叉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对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中国管理科学应继续围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复杂关联、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要素-信息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律、区域基础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配置与协同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其路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科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环境 产业空间布局 公共资源配置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教育回报率--基于国际成人能力测评项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何珺子 王小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4,共9页
学校如何培育高素质人才、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个人如何有效提升人力资本是当今经济学家和教育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微观实证研究,探索人力资本的核心部分即如何通过教育提升个人能力,进而分析影响收入的作用机理;并分... 学校如何培育高素质人才、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个人如何有效提升人力资本是当今经济学家和教育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微观实证研究,探索人力资本的核心部分即如何通过教育提升个人能力,进而分析影响收入的作用机理;并分别估计个体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教育回报率,发现学校教育主要培养了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主要从工作中获得;对于男性来说,非认知能力的教育回报率更显著,而女性则是认知能力。最后,本文分别从个人、学校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教育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中下游价格传导机制研究——基于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朱含蓄 贺本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50,共11页
本文通过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上中下游价格指数及各细分行业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货币供给因素对不同价格指数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上中下游所有价格指数均能产生影响,对下游价... 本文通过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上中下游价格指数及各细分行业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货币供给因素对不同价格指数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上中下游所有价格指数均能产生影响,对下游价格指数CPI的驱动效应最显著;上中游价格指数向下游价格指数逐级传导效应显著,但跨级传导效应呈递减趋势;同时下游价格指数的变动也会倒逼中上游价格指数变化,但跨级传导效应基本无趋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价格指数 传导机制 动态贝叶斯网络 货币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斌 刘文欢 苏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0-174,共5页
文章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视角,对信用与经济之间的数量和逻辑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关联方式存在国别差异。在中国社会信用中,金融部门信用占大多数,政府释放出的基础信... 文章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视角,对信用与经济之间的数量和逻辑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关联方式存在国别差异。在中国社会信用中,金融部门信用占大多数,政府释放出的基础信用大部分滞留于金融体系之中,金融体系与实体部门之间的信用流动渠道并不畅通,是阻碍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产生良性互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信用 经济杠杆 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 信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耀辉 杨翠红 +12 位作者 李善同 左学金 钟甫宁 方新 王丰 张俊森 李树茁 刘善仕 李海峥 方汉明 张维 李磊 张琴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162,共9页
人口结构对于国家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结构变化深刻影响着经济增长模式、消费模式和中长期竞争力发展.揭示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研究其对全社会公共治理、商业模式等微观组织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及与经济社会发... 人口结构对于国家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结构变化深刻影响着经济增长模式、消费模式和中长期竞争力发展.揭示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研究其对全社会公共治理、商业模式等微观组织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及变化规律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现阶段研究已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教育公平与收入分配差距、人口跨区域流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未来研究中,应继续关注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演化机理、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结构变迁下的公共治理政策研究,微观组织管理理论创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 公共治理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退休下的未来劳动力供给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裘越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91,共2页
为缓解我国人口快速老化和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影响,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势在必行。延迟退休政策执行初期,高龄、低学历劳动力的加入会拉低整体劳动力的平均质量。随着时间推移,当新生代的高学历劳动力进入老年,将消除其对整体的人力资... 为缓解我国人口快速老化和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影响,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势在必行。延迟退休政策执行初期,高龄、低学历劳动力的加入会拉低整体劳动力的平均质量。随着时间推移,当新生代的高学历劳动力进入老年,将消除其对整体的人力资本质量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人口预测 劳动力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实证研究——基于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的估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亭亭 王仕睿 于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97,共15页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及2007年独生子女样本,使用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法,旨在更加精确地估算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并分析其时间趋势、群体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基于该方法...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及2007年独生子女样本,使用Jorgenson-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法,旨在更加精确地估算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并分析其时间趋势、群体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未来终生年收入均值可最大程度显著减小父代收入测量误差导致的向下偏误。第二,我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水平趋于下降,收入结构趋于固化,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代际收入弹性系数范围分别为(大于0.262)、(大于0.483)、(0.466,0.544)以及(0.483,0.554)。第三,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呈现非线性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间代际收入流动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 Jorgenson-Fraumeni收入法 非线性代际收入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收入、收入差距和健康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默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
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6年中国9个省份的家庭调查面板数据,研究收入、相对收入和农村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健康状况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改善,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收入差距对健康的滞后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此外,当... 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6年中国9个省份的家庭调查面板数据,研究收入、相对收入和农村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健康状况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改善,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收入差距对健康的滞后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此外,当基尼系数在0.387以下时,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将会随着基尼系数的扩大而改善,当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时,健康水平将受到损害。而数据显示68%的农村居民在倒"U"右侧,健康正受到扩大的收入差距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健康 收入差距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网络教育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被引量:4
16
作者 宁宇哲 陈兴 +3 位作者 李海峥 刘智强 杨帆征 于丽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4,共10页
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现状,对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双师教学"能否改善欠发达地区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于双师教学项目2013-2016年的实地调研数据,借鉴"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进... 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现状,对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双师教学"能否改善欠发达地区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于双师教学项目2013-2016年的实地调研数据,借鉴"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师教学项目对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成绩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项目提升了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发展质量和师资队伍教学水平;项目的积极影响呈现出随实施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的趋势,说明其能够对教育质量提高发挥长效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创新型双师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提升产生长效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 双师教学项目 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李媛恒 石凌雁 李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1,共9页
运用索洛残差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全面的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2002-2017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2017年有所改善,技术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配置效率在研... 运用索洛残差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全面的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2002-2017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2017年有所改善,技术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配置效率在研究期间普遍下降,具有拖累效应;从细分行业来看,由于行业异质性的存在,不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程度各异,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于规模效率拖累效应较小,其TFP普遍有所增加;从不同地区来看,制造业及细分行业TFP变化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表现为西部、中部地区改善明显,东北地区变化较小,东部地区TFP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匹配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基于麦可思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妍 马明宇 宁宇哲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72,共12页
使用麦可思2011—2015年关于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数据,描述了高校毕业生专业匹配情况的现状,并从学历程度、学校类型、专业及城市类型等维度详细分析了专业匹配与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总体而言,专业匹配确实能为高校毕业生带... 使用麦可思2011—2015年关于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数据,描述了高校毕业生专业匹配情况的现状,并从学历程度、学校类型、专业及城市类型等维度详细分析了专业匹配与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总体而言,专业匹配确实能为高校毕业生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总体影响系数为5.89%,但是这种影响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科学历的影响大于专科学历的影响,分别为6.13%与3.66%;211院校与非211院校的系数值分别为11.79%和9.01%;工学、医学及理学专业匹配度高对工资的影响较大,其他专业的影响较小;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因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对专业匹配度的要求较高。随后,通过使用2011—2014年数据和构造自匹配专业与职业情况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2015年的结果基本类似,证明了模型构建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匹配 工资溢价 学科差异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