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倩 李通 王译兴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作为人类走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切入点,低碳经济已进入各国的发展战略,碳金融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备受瞩目。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是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转移碳交易风险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 作为人类走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切入点,低碳经济已进入各国的发展战略,碳金融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备受瞩目。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是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转移碳交易风险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碳保险、碳基金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及碳交易币种的确定等制度安排。碳金融发展的经验比较与路径分析表明,中国虽然是全球碳交易主要的供给方,但处于碳金融产业价值链的末端,低碳金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以合并共赢、立足国内的发展策略,以相关立法、统一的碳交易体系、多角度的金融创新、激励政策和中介机构的培育来推动碳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 碳银行 碳交易 碳基金 碳保险 碳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态甄别和政策冲击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莎 裴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37,共14页
针对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态,笔者改进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行的金融压力指数测算方法,精心选取能够实时有效地反映中国银行、证券和外汇市场风险的若干指标作为源指标,构建了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以及银行、... 针对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态,笔者改进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行的金融压力指数测算方法,精心选取能够实时有效地反映中国银行、证券和外汇市场风险的若干指标作为源指标,构建了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以及银行、证券和外汇市场的分市场压力指数。选取样本期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并划分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和新常态时期。本文运用所构建的金融压力指数识别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极高风险事件,采用马尔可夫状态模型甄别了金融市场的两区制风险转变特征。此外,笔者首次尝试从金融市场风险视角去探究新时期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攀高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与EPU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压力会通过银行、证券和外汇市场刺激经济政策的颁布;高压力风险状态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比低压力状态更迅速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风险 金融压力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区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金融发展、监管与风险处置——基于地方性政策文件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灿坤 洪正 韩雨萌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7,共8页
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进行金融分权时,给予了地方政府金融发展权,使得地方金融快速发展,但未给予其金融监管分权。地方金融发展权与金融监管权的错位使得地方金融发展乱象丛生,风险聚集。通过整理2008年以来各地方发布的关于地方金融发展... 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进行金融分权时,给予了地方政府金融发展权,使得地方金融快速发展,但未给予其金融监管分权。地方金融发展权与金融监管权的错位使得地方金融发展乱象丛生,风险聚集。通过整理2008年以来各地方发布的关于地方金融发展、监管与风险处置的政策文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省级政府地方金融发展和监管目标具有一致性,发布的文件类别主要为普惠金融、融资租赁和担保公司方面的;而市级政府金融发展和监管目标则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核心兼具一定的差异性。地方金融发展与地方金融监管具有连续性,政策发布高峰期集中于2015-2017年,地方金融风险整治重点从2011年的地方性交易所转向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分权 地方金融发展 地方金融监管 地方金融风险 地方性政策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洗钱刑事定罪立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侯合心 冯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
洗钱刑事定罪立法是整个刑事立法框架中一个特殊的部分。随着中国开放程度提高和经济发展与国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洗钱刑事犯罪治理已逐渐上升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治理问题。而与此相对应,中国洗钱刑事定罪的立法进程、立法现... 洗钱刑事定罪立法是整个刑事立法框架中一个特殊的部分。随着中国开放程度提高和经济发展与国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洗钱刑事犯罪治理已逐渐上升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治理问题。而与此相对应,中国洗钱刑事定罪的立法进程、立法现状也成为反映中国洗钱犯罪刑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钱 刑事定罪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外汇市场风险传染与中国金融风险防控 被引量:25
5
作者 方意 贾妍妍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共15页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全球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疫情发生前后全球外汇市场风险网络变化、疫情冲击对全球和中国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以及基本面和政策等因素对该影...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全球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疫情发生前后全球外汇市场风险网络变化、疫情冲击对全球和中国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以及基本面和政策等因素对该影响的增强或缓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从疫情发生前后全球外汇市场风险溢出结果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是全球外汇市场中主要的风险输出者。新兴市场国家自身汇率风险较高,且在疫情发生后其汇率波动幅度更大。(2)从疫情病例对外汇市场风险回归结果来看,确诊病例增多的不利消息显著增加了外汇市场的风险水平,且影响效果高于治愈率提高这一有利消息的风险缓释作用。进一步来看,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共振效应会放大疫情冲击对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实体经济和政策的风险分散效应会减弱疫情冲击的影响效果。(3)从中国外汇市场来看,疫情发生前后,中国外汇市场波动率呈递增态势,且中国由风险输出方转向风险接受方,防控输入性风险是当务之急。进一步地,中国实体经济风险高时,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但防范输入性风险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外汇市场 金融风险 风险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风险形成机理及压力测试研究:基于行业信贷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方意 郑子文 颜茹云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共15页
本文以新常态作为切入点,首次从行业信贷视角探究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而研究2007年至2015年宏观经济特征在银行风险形成过程中的一般作用。研究发现:(1)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影响程度有限... 本文以新常态作为切入点,首次从行业信贷视角探究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而研究2007年至2015年宏观经济特征在银行风险形成过程中的一般作用。研究发现:(1)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影响程度有限。从行业信贷来看,顺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高于逆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2)在银行风险的形成机理方面,物价变动引起的"货币幻觉"效应长期存在;银行自身特征引起的风险放大效应主要存在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引起的信贷需求摩擦在非危机时期更突出。上述因素对不同周期性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与总体情况基本一致;(3)基于银行风险形成机理,本文发现货币政策比汇率政策治理银行风险的效果更好。此外,危机时期应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抑制银行风险的自我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风险形成机理 行业信贷 新常态 宏观压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的汇率风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菲菲 李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文章在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的汇率风险问题进行研究。运用2000年1月至2015年4月A...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文章在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的汇率风险问题进行研究。运用2000年1月至2015年4月A股股票市场的月度数据,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1125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存有海外业务和不存在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加以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1125家上市公司中,对汇率变动敏感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少于对汇率变动不敏感的上市公司。第二,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对汇率变动敏感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第三,在对汇率变动敏感的上市公司中,存在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数量多于不存在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风险 股票收益率 汇率制度 股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与联动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媛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24,共6页
本文运用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日度、周度及月度数据,对中国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差异以及股票市场联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随着A股股票市场流通股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两地股票价格差异不... 本文运用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日度、周度及月度数据,对中国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差异以及股票市场联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随着A股股票市场流通股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两地股票价格差异不断缩小。其次,A股和H股股票收益率受到两地股票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A股股票收益率主要受到A股股票市场的影响,而H股股票收益率则受到两地股票市场的共同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A股股票收益率开始受到H股股票市场的影响,H股股票受到两地股票市场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上市 流通股 价格差异 联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与经济增长——对金融市场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媛 崔思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3-87,共5页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强,FDI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探究金融发展在FDI影响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笔者以中国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尽管FDI对经...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强,FDI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探究金融发展在FDI影响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笔者以中国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尽管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FDI与金融发展的交叉作用却是显著的,即金融发展增强了FDI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FDI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董事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的抑制作用——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明发 周光磊 +1 位作者 张晓艳 张文婷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63,共7页
选取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女性董事占比与独立性的视角出发,分析董事会中女性董事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公司中的差异。结果发现:女性董事与女性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具有抑制作用,... 选取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女性董事占比与独立性的视角出发,分析董事会中女性董事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公司中的差异。结果发现:女性董事与女性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具有抑制作用,且在国有企业中这种作用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注重公司董事会中的男女比例,完善激励机制与用人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强化大股东、管理层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关系,切实改善公司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董事 大股东掏空 上市公司 所有制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共享、债权人保护与银行贷款:来自中国境外贷款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重达 尹训东 李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53,共11页
在法律权利和执行能力对设立企业银行贷款合同的影响方面,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债权人权利和财产权保护程度对企业银行贷款利差的影响,然而信贷信息共享可以直接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投资人的违约风险,所以笔者创新性地加入了信息共享变... 在法律权利和执行能力对设立企业银行贷款合同的影响方面,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债权人权利和财产权保护程度对企业银行贷款利差的影响,然而信贷信息共享可以直接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投资人的违约风险,所以笔者创新性地加入了信息共享变量来研究不同国家之间信贷信息共享程度、债权人权利和财产权保护的差别是否会影响所在国借款人的贷款利差。笔者选取2014至2016年间中国借给来自22个国家的借款公司的银团贷款数据,通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的信贷信息共享程度越高,贷款利差越低。其次,不考虑信贷信息共享程度时,所在国债权人权利和财产权保护水平对贷款利差都有显著影响,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越好,企业承担的贷款利差越低。然而由于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共享这一变量的存在削弱了债权和财产权保护程度与贷款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政策方面,笔者建议以建立信息机构增强信息共享为主,这对“一带一路”经济体有效获得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共享 债权人权利 财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注意力如何影响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明发 李思雨 +1 位作者 王昊 沈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8,共12页
本文试图从有限注意力理论出发,解释我国A股盈余公告后的市场异象。研究发现:首先,市场在有行情时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比市场无行情时更强。即使笔者选择不同的事件窗口,或者使用业绩快报作为事件日,或者控制其他相关变量(例如周五效应... 本文试图从有限注意力理论出发,解释我国A股盈余公告后的市场异象。研究发现:首先,市场在有行情时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比市场无行情时更强。即使笔者选择不同的事件窗口,或者使用业绩快报作为事件日,或者控制其他相关变量(例如周五效应、公司市值、分析报告数量),该现象依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有显著影响,具体体现为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情况下,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更不明显,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也更小。最后,在有市场行情时公告前个股部分信息泄露所带来的超额回报也明显减弱。研究结果扩展了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由于注意力有限,投资者们对于整体市场信息的关注程度会高于个股,从而造成对个股盈余公告后漂移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公告后漂移 有限注意力假说 市场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字塔结构下两权分离损害企业绩效吗?——基于民营化后上市公司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谢德明 李朝晖 丁焕强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12期53-55,共3页
文章选取2008年度民营化上市公司325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现金流权和投票权对企业价值具有激励作用,目前的两权分离状态没有引起公司价值的损害,相反还有微弱的正向作用;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有正向影响作用,民营化... 文章选取2008年度民营化上市公司325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现金流权和投票权对企业价值具有激励作用,目前的两权分离状态没有引起公司价值的损害,相反还有微弱的正向作用;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有正向影响作用,民营化上市公司"未老先衰"现象严重。研究增进了对民营化后上市公司经济效果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化上市公司 托宾Q值 现金流权 投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及比较——基于KMV模型及面板数据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晟 张宇航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8,共8页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运用恰当的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诸多模型中,KMV模型被视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信用风险量化评估技术,该动态模型不仅可以依据历史数据进行调整,还具有一...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运用恰当的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诸多模型中,KMV模型被视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信用风险量化评估技术,该动态模型不仅可以依据历史数据进行调整,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笔者选取了2010—2015年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KMV模型计算出每个商业银行的违约距离,随后通过面板数据对于影响违约距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银行相对于非国有银行而言其信用风险相对较低,而商业银行的总不良贷款率、贷存比以及资产规模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国有银行之外的其他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切实提高非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控制其不良贷款率的高低,降低其对信用风险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约束、杠杆率新规与监管效果: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 被引量:14
15
作者 冯乾 侯合心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8,125,共10页
自巴塞尔协议Ⅲ公布并在中国实施以来,资本约束和杠杆率新规监管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理论和实践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上市银行执行和实施资本约束及杠杆率新规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自巴塞尔协议Ⅲ公布并在中国实施以来,资本约束和杠杆率新规监管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理论和实践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上市银行执行和实施资本约束及杠杆率新规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资本充足率还是杠杆率指标,都基本实现了有效降低中国上市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监管效果,但是,这两个监管工具实施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两个监管工具的实施,在样本期间并没有对中国上市银行形成显著监管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约束 杠杆率 监管效果 上市银行 巴塞尔协议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与模式选择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学民 吴仰儒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和无赔款优待的两种新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在效用理论模型下给出了商业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接受的费率区间。利用预期损失模型真实测算了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及保费;由于外部环境与各商业银行规模、管理水... 本文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和无赔款优待的两种新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在效用理论模型下给出了商业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接受的费率区间。利用预期损失模型真实测算了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及保费;由于外部环境与各商业银行规模、管理水平的不同,故适宜采取差别费率的方式;在混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预期损失模型测算的保险费率,针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提出并设计了嵌入无赔款优待模型的费率模式和参考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 无赔款优待 预期损失模型 混合方法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发展对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温健 何小伟 万润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37,共8页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计量模型借鉴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模型"(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根据数据的内在信息识别出具体门限水平,得到最优分组。文中选取人均实际收入为门限变量,通过检验把各省份分为低收入地区、中低收入地区、中高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四组。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线性;当某省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开始产生显著的、递增的促进作用。分别考虑寿险业和财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一致的结果。本文的结论印证了"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这一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管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动态影响研究--兼论“中间政策”组合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礼卿 孟祥源 +1 位作者 李杰 周天杭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41,共21页
本文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资本管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第一,资本管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在长期内效果并不显著。第二,结合不同汇率制度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管制搭配... 本文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资本管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第一,资本管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在长期内效果并不显著。第二,结合不同汇率制度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管制搭配较为浮动的汇率制度时,效果更好。本文的政策性含义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国应继续稳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但在必要时也可实行临时性资本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悖论 资本管制 货币政策独立性 半参数模型 中间政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实维度的公共科技政策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金林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8期17-22,共6页
公共科技政策的事实评价是价值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在国内外公共科技政策文献研究评价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学、科技哲学等理论与数理分析方法,科学构建了基于事实维度的公共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西公共科技政策——《广西创新计划》... 公共科技政策的事实评价是价值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在国内外公共科技政策文献研究评价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学、科技哲学等理论与数理分析方法,科学构建了基于事实维度的公共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西公共科技政策——《广西创新计划》进行实证评价后显示,基于事实维度公共科技政策评价体系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导向性及可操作性,对公共科技政策制定及其完善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科技政策 事实维度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基于负利率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杰 侯鸿昌 李博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7,共11页
本文以2000-2016年23个主要发达国家为样本,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政策利率区间下实际存款利率对私人储蓄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私人储蓄与实际存款利率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第一,当政策利率较高时(大于1%),实际存款利率对储蓄的... 本文以2000-2016年23个主要发达国家为样本,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政策利率区间下实际存款利率对私人储蓄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私人储蓄与实际存款利率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第一,当政策利率较高时(大于1%),实际存款利率对储蓄的影响以替代效应(正向)为主;第二,当政策利率降到05%~1%时,收入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负向),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第三,当政策利率降到05%以下时,替代效应重新占据主导地位(正向),货币政策恢复有效性;第四,当政策利率真正进入负利率时代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仍以替代效应为主(正向),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加强。本文丰富了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为判断央行利率变动如何影响经济活动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利率政策 私人储蓄 实际存款利率 政策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