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国债为纽带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逻辑机理与改进空间 被引量:1
1
作者 姚东旻 熊国豪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7,共9页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不仅关乎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提升,也深刻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国债兼具财政与货币双重属性,是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协同的重要纽带。在明确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维度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厘清国债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不仅关乎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提升,也深刻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国债兼具财政与货币双重属性,是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协同的重要纽带。在明确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维度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厘清国债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作用机理。当前,我国国债市场在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方面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结构矛盾与应用较窄三重挑战。基于此,围绕“扩供给、优结构、强应用”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未来我国应精准利用政府举债空间,加强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力度,并深化国债收益率曲线建设,强化其在我国利率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国债在财政货币政策协同中的纽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海涛 刘子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9,共14页
自2018年以来,我国各地级市陆续开展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实践层面上形成了多种体系及模式,其影响效果如何有待实证研究。笔者基于全国地级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对... 自2018年以来,我国各地级市陆续开展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实践层面上形成了多种体系及模式,其影响效果如何有待实证研究。笔者基于全国地级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能够显著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主要通过财政透明度和政府行政成本产生作用来实现。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讨论了财政压力水平、财政竞争程度分别对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对较高的财政压力水平和财政竞争水平提升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理解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对不同情况地级市提升财政支出效率提供理论证据,也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效率 外部监督 地方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视察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姚东旻 陈翊婧 +1 位作者 张雪儿 李玥睿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94,共24页
为有效识别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如何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本文构建了2015—2020年中央视察新闻报道文本与被视察地级市财政支出综合数据集,将中央视察视为外生冲击,系统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交叠差分模型等因果推断方法,... 为有效识别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如何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本文构建了2015—2020年中央视察新闻报道文本与被视察地级市财政支出综合数据集,将中央视察视为外生冲击,系统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交叠差分模型等因果推断方法,检验中央视察对地方政府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中央视察在科教文卫领域传递的注意力信号将增加地方政府在对应领域的注意力分配,进而导致相应财政支出占比显著提升,但该效应在经济建设领域不显著。其作用机理在于,中央“复合式”主题视察促使地级市政府增加科教文卫支出,从而挤出经济建设支出,且此替代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此外,中央视察传递的信号越强或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越高,财政支出的“视察效应”越大。该发现有助于理解地方政府应对中央政府压力时的注意力分配结果及其财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央视察 注意力分配 预算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政府创新偏好与环境治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陈敏慧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01,共9页
财政分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而且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在二者... 财政分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而且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在二者关系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考核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二是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创新偏好,政府创新偏好在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之间起中介作用和正向调节效应。三是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和区域异质性。一方面,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步由过去的促进效应转为阻碍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显著。为进一步发挥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对地方政府的多元政绩考核体系,持续优化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完善地方政府有关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治理 政府创新偏好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转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静 姚东旻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3,共15页
我国正处于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体系转型与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演化范式构建创新市场选择的演化分析框架,刻画国家创新体系内发生创... 我国正处于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体系转型与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演化范式构建创新市场选择的演化分析框架,刻画国家创新体系内发生创新“突变”时所面临的不同市场选择,以及政府借助不同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影响科技创新的“遗传与扩散”过程。国家创新体系转型需遵循创新市场演化的基本规律,顺应科技创新演化规律的财政科技支持手段方能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成功转型。创新体系有效转型需从物质基础、市场选择、关键动力、融资机制四方面着力,为面向重大应用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持续增长的投入保障,以财政手段引导多元主体融合参与知识、技术和制度的共生演化过程,遵循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市场选择规律,最终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循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系统转型 创新市场演化 财政科技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新本质看我国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优化——社会演化理论的视角
6
作者 姚东旻 徐傲晗 彭卓然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84,共18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财政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持作用。然而,传统的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已难以满足我国当前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现有理论在分析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本文引入社会演化理论,从创...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财政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持作用。然而,传统的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已难以满足我国当前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现有理论在分析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本文引入社会演化理论,从创新的不确定性本质出发,揭示了“意外”与“巩固”循环的内在机制,构建了科技创新演化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了财政在科技创新“变异-选择-遗传”环节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财政资金培育创新的“变异”、财政制度引导创新的“选择”、财政政策保障创新的“遗传”。本文进一步对比了演化视角下中美两国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优化路径,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演化理论 创新本质 科技创新 基础研究 财政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税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海涛 孟晓雨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9,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与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新质态。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平衡收入分配等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适应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税收改革要重点关注如何推动生产... 新质生产力是与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新质态。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平衡收入分配等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适应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税收改革要重点关注如何推动生产要素及组合效率的提升、促进技术研发创新与融合发展以及构建与绿色生产力相符的绿色税收体系。在对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财税政策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税收改革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要形成促进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税收体系,二是完善面向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构建多税共治的绿色税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税收改革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与共同富裕
8
作者 赵德昭 韩宁 +1 位作者 余泳泽 陈可佩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7,共13页
本文从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视角展开共同富裕研究,梳理了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在运用县级政府的工作报告数据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进行界定以及对样本区县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收入目标约... 本文从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视角展开共同富裕研究,梳理了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在运用县级政府的工作报告数据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进行界定以及对样本区县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收入目标约束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显著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较大的财政自主权和较弱的目标约束强度能够减弱这种负向影响,且财政收入目标约束在非市辖区的县级地区和中央预期目标政策调整前对共同富裕的负向作用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鉴于以上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建议财政收入目标的设定要遵循约束性、协调性和适宜性的原则,发挥适宜性财政收入目标约束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协同推进财政收入增长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收入目标 层层加码 目标约束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燕 保津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6,103,共7页
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发展理念对财政治理国家提出了历史新阶段的新要求,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匹配财政治理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 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发展理念对财政治理国家提出了历史新阶段的新要求,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匹配财政治理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格局。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绩效使用评价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的辐射效应和倍数效果,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增强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以及精准考核等四个层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此,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财政扶贫发展资金使用绩效,提升精准识别能力、加强资金使用绩效审计、发挥各方监督作用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扶贫资金 专项转移支付 乡村振兴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评估: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被引量:55
10
作者 刘怡 周凌云 耿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129,共11页
从三次产业发展的程度来看,京津冀分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同一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断层"现象。本文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从产业增加值、法人企业数目、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三个维度计算了2010和2015年京津... 从三次产业发展的程度来看,京津冀分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同一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断层"现象。本文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从产业增加值、法人企业数目、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三个维度计算了2010和2015年京津冀三地分行业的区位熵值,多角度跨时期地反映了京津冀三地产业内部的具体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考虑到城市和行业内部的结构差异,本文对灰色关联度指标进行修正,以企业法人数目计算出的区位熵为基础,计算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和11个行业各自的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和各行业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最后,本文从制度设计、产业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结构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光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84,共15页
笔者通过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制和税制变化所形成的财局与政局之间的互动演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最重要内因;财政困境的突破和矫正分利失衡是政府推进财政经济改革的直接动力;财政改革经历了从控税源到改税制的发... 笔者通过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制和税制变化所形成的财局与政局之间的互动演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最重要内因;财政困境的突破和矫正分利失衡是政府推进财政经济改革的直接动力;财政改革经历了从控税源到改税制的发展演进。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中国财政改革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财政逻辑和发展逻辑四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笔者认为保障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权威是改革不可动摇的政治逻辑,适应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是财政改革的经济逻辑,经济决定财政是财政改革的自身依存逻辑,财政经济矛盾的展开和克服的无限循环过程是财政的发展逻辑。财政改革尚面临三个深层问题,即政府层级之间的收支均衡问题,国有企业发展的"收益个人化、成本社会化"带来的巨大系统性财政风险管控问题,财税对社会两极分化的有效缓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 税制 财政格局 政治格局 改革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安全的内涵、挑战和实现路径: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海涛 姚东旻 于曙光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4,共16页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试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厘清财政安全的内涵和要求,甄别我国财政安全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给出实现财政安全的政策路径。本文提出,财政安全是指一国的财政收支短期平稳运行,中长期实现跨年...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试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厘清财政安全的内涵和要求,甄别我国财政安全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给出实现财政安全的政策路径。本文提出,财政安全是指一国的财政收支短期平稳运行,中长期实现跨年度、跨周期平衡,并储备一定的财政空间和财政资源,应对各种自然、政治、经济、社会重大冲击,以维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财政安全主要面临来自财政收支压力、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自然灾害和复杂国际形势等方面的挑战。实现财政安全,未来政策取向可以考虑从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构建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数字经济适配的数字税收体系和建立高效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以财政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经济安全 应急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理念变化与重要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海涛 姚东旻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47,共12页
财政政策凭借其前瞻性、灵活性与有效性,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宏观调控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和国家治理要求,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财政政策理念。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货币政策的... 财政政策凭借其前瞻性、灵活性与有效性,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宏观调控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和国家治理要求,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财政政策理念。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被大幅压缩,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应当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财政金融体制优势,做好政策协同,既要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充分打开财政政策扩张空间,又要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年度预算平衡与跨周期预算平衡、功能财政和平衡财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这四组关系,以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兼顾当前与长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跨周期预算平衡 功能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逻辑和参与约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麒植 李军林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64,共18页
本文从资本逻辑和参与约束的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的动机和制约因素。资本逻辑要求债务减免主要以服务发达国家的私人资本输出为目的,对增强债务国的偿债能力效果有限,而且还会加剧国际不平等,因此往往难以满足参与... 本文从资本逻辑和参与约束的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的动机和制约因素。资本逻辑要求债务减免主要以服务发达国家的私人资本输出为目的,对增强债务国的偿债能力效果有限,而且还会加剧国际不平等,因此往往难以满足参与约束。重债穷国倡议和多边债务减免倡议减债方案即便在本质上仍体现了资本逻辑,但是在新自由主义发展理念和规则化减免方式的掩护下其也能满足参与约束并得以顺利实施,因而也被发达国家奉为国际范例。本文认为既要借鉴重债穷国倡议和多边债务减免倡议方案规则化的经验,也应警惕隐藏在技术细节中的资本逻辑,推动债务减免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减免 资本逻辑 参与约束 重债穷国倡议 多边债务减免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指引与取向选择 被引量:16
15
作者 姚东旻 李静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71,共13页
“十四五”时期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战略期。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新市场财政学的“市场平台观”、“政府参与观”和“市场规则观”等,为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在多元化、网络... “十四五”时期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战略期。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新市场财政学的“市场平台观”、“政府参与观”和“市场规则观”等,为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在多元化、网络状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和高校等不同创新主体依托市场平台开展互动,最终满足“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社会共同需要。财政在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基础保障,促进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主要发挥动机激励、引导协调、杠杆撬动、风险兜底等作用。“十四五”时期,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立足于科研活动主体,完善财政对科技人才第一创新资源的激励机制;完善财政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好中央与地方引导科技发展的积极性;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充分发挥财政科技引导基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构建差异化、普惠性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合理分担重大创新活动可能引致的公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新市场财政学 新型举国体制 市场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财政压力现状与风险识别——基于新口径的测算 被引量:12
16
作者 秦士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5,共16页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已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当前对财政压力的测算尚缺乏足够的现实支撑。本文基于对地方政府债务、PPP财政支出责任、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数据整理,提出了新的测算口径,对2014至2019年我国337座地级以上城...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已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当前对财政压力的测算尚缺乏足够的现实支撑。本文基于对地方政府债务、PPP财政支出责任、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数据整理,提出了新的测算口径,对2014至2019年我国337座地级以上城市的财政压力进行了度量,并使用KMV模型对违约风险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券兑付与PPP的财政支出责任是当下我国城市财政压力的主要来源,忽视PPP所带来的隐性负担将显著低估城市财政压力水平。此外,基于空间相关性分析,本文通过Getis-Ord Gi^*统计量进一步对财政压力的热点与冷点城市进行了识别,发现城市财政压力呈现空间集聚性特征,并已形成持续性风险高发区域。上述研究为完善我国城市财政压力测度方式、精准识别风险高发区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债务 PPP 财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税收协定与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基于协定条款异质性的因果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东旻 于曙光 +1 位作者 徐傲晗 娄馨月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3,共21页
双边税收协定理论上能够减少跨国投资的不确定性,降低跨国公司的税收负担。然而协定对于绿地投资有无促进作用,协定中哪些条款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目前缺乏系统的因果证据。本文基于2003—2021年122个国家(地区)面板数据,检验了双边税... 双边税收协定理论上能够减少跨国投资的不确定性,降低跨国公司的税收负担。然而协定对于绿地投资有无促进作用,协定中哪些条款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目前缺乏系统的因果证据。本文基于2003—2021年122个国家(地区)面板数据,检验了双边税收协定对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影响,并讨论不同条款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双边税收协定显著提高了中国对缔约国家或地区的绿地投资,协定对高制度质量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促进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协定中的税率优惠条款和税收饶让条款是促进绿地投资的关键因素,包含两个条款的协定比单一条款发挥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税收协定 绿地投资 税率优惠 税收饶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县域共同富裕水平的测度与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德昭 陈可佩 +1 位作者 韩宁 周慧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9,45,共7页
以2015—2021年中国1749个县域为研究对象,从富裕度、共同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度3个维度出发,构建县域共同富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县域共同富裕水平,考察我国县域共同富裕发展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县域... 以2015—2021年中国1749个县域为研究对象,从富裕度、共同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度3个维度出发,构建县域共同富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县域共同富裕水平,考察我国县域共同富裕发展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县域的共同富裕水平均显著提升,各县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但整体水平不高。从区域发展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县域的共同富裕水平最高,但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大,逐渐发挥其后发赶超优势。从时空演化特征来看,共同富裕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东部引领、高低交叠以及集聚明显”的特征;县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渐进性,且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和一定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地区 共同富裕 空间集聚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传统能否抑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
19
作者 王红梅 束永康 崔馨予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0,共23页
近年来,债务的大量扩张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我国277个地级市的财政数据和历史数据,系统考察了儒家文化传统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儒家文化... 近年来,债务的大量扩张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核心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我国277个地级市的财政数据和历史数据,系统考察了儒家文化传统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儒家文化传统通过发挥“风险规避效应”和“道德约束效应”,抑制了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基于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突驱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替代的关系,“债务抑制效应”在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监管力度较弱的地区更为显著,且该效应主要以地区儒家文化影响为主导,而官员个体儒家文化背景的影响则处于从属地位。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儒家文化传统对政府行为影响的理论认知,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儒家文化传统 地方政府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来军 李军林 姚东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6,共12页
本文使用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增长、人力资本、企业利润、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劳动比、企业存货起明显的负向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等变量几乎不起作用。研发... 本文使用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增长、人力资本、企业利润、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劳动比、企业存货起明显的负向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等变量几乎不起作用。研发投入、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的实证结论与人们的正常预期不同,研发投入对生产率要么不起作用、要么起负向作用,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对生产率起着扭曲与阻碍作用,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导致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生产率 LP 半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