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融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
作者 吴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1-53,共3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1年。11年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它为中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1年。11年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它为中国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金融改革 金融市场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不足:被掩盖的现实
2
作者 吴强 王雍君 《学术研究》 1988年第5期28-34,共7页
由于评价方法上的差异,对当前我国投资规模究竟是膨胀还是不足,认识很不一致。笔者提出投资不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并认为,在评价方法上应把握两个基本点:一、应从我国经济现实的广阔背景中去考察投资规模,不能就投资论投资,在缺乏参照... 由于评价方法上的差异,对当前我国投资规模究竟是膨胀还是不足,认识很不一致。笔者提出投资不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并认为,在评价方法上应把握两个基本点:一、应从我国经济现实的广阔背景中去考察投资规模,不能就投资论投资,在缺乏参照系或相对尺度的情况下讨论没有意义;二、目前的“投资规模”或“名义投资”应排除过多的“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不足 投资规模 投资效率 评价方法 有效投资 投资膨胀 国民收入 总量不足 结构性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乡镇企业发展经验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
3
作者 赵秀英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3期25-27,58,共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中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它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与之相比,我们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速度却显得较为缓慢,效益不佳,困难重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中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它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与之相比,我们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速度却显得较为缓慢,效益不佳,困难重重,缺乏活力。据统计,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中,仅有20%左右可算较有活力;约65%能勉强维持生存;15%左右已陷入严重困境。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企业 乡镇企业 发展经验 国营 企业发展 转换经营机制 分配制度 高度集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 明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夺取新胜利
4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1期1-5,共5页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为顺利进行城乡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揭开了这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到1988年12月,已经整整经历了十个年头。十年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为顺利进行城乡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揭开了这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到1988年12月,已经整整经历了十个年头。十年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是我国这场伟大变革的发祥地。1978年底和1979年初,安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按劳分配 伟大变革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一九八二年组稿要点
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4-4,共1页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二)社会主义财政、银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职能、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三)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领域的经济效益,讲究生财、聚财。
关键词 国民收入再分配 再生产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 相互关系 理论和方法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经济效益 指导意义 要点 建设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