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外财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姜维壮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15-22,共8页
-
文摘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结构和变革趋势财政管理体制的结构,主要包括构成财政管理体制的各个环节,以及这些环节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划分。这是构成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也是建立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主要课题。从国内外财政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看,由于财政管理体制的结构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结构也多随之调整和改革。纵观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要求,都不断调整财政管理体制结构。只是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适应不同的具体条件,财政管理体制结构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变化趋势看。
-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体制结构
财政体制改革
五十年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发展变化
国家预算
变化趋势
八十年代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思辩
- 2
-
-
作者
吴强
王雍君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8年第6期14-16,共3页
-
文摘
一、"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不能笼统地归结为"抑制物价上涨".今年我国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这种同向搭配的政策组合一反多年来财政、货币政策通常互不配套、相互脱节的做法,成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套的一个良好开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我们以为,"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不应简单地、笼统地归结为抑制物价上涨,而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1、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新旧交错与转换的关键时期,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总需求膨胀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抑制,反而在这个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
-
关键词
财政货币
政策组合
货币政策
货币投放
财政赤字
财政政策
物价上涨
紧缩政策
积极意义
关键时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金融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 3
-
-
作者
吴强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1-53,共3页
-
文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1年。11年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它为中国改革。
-
关键词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金融改革
金融市场化
中国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我国财政体制的沿革与若干经验
- 4
-
-
作者
汤贡亮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5期4-10,共7页
-
文摘
财政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中重要的一环。财政体制的改革不只是财政分配制度的改革,它是集国家经济与政体改革为一体的综合性改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80年代,在改革、开放、搞活总方针指引下,财政体制率先改革,在实践探索中迈出较大的步伐,但近几年来财政改革却显得相对滞后。目前,继续深化财税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体制的任务已摆在我们面前,为此有必要重温我国财政体制的沿革,总结其历史经验,以便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
关键词
财政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要求
中央与地方
分税制
高度集中
历史经验
财政管理体制
分配关系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略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
- 5
-
-
作者
吴强
王雍君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湖南税务专科学校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22,共2页
-
文摘
财政、贷币政策作为国家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动手段,二者协调配合,在国民经济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过程中能起重要作用,但现实中往往二者很不容易达到协调的效果,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深入论证,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首先,我们认为,必须明确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货币政策虽然都以主要变动需求以实现社会供求平衡为基本政策目标,但二者在需求操作中具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协调问题
财政
国民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
贷币政策
协调配合
直接控制
-
分类号
F82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论金融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 6
-
-
作者
吴强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3,共4页
-
文摘
探讨“金融的计划调节与金融的市场调节相结合”机制既是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又是社会主义中国金融理论的新内容。一。
-
关键词
计划调节
金融体制
市场调节
中国金融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金融业务
供给管理
中央银行
人民银行总行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发展我国金融市场
- 7
-
-
作者
商季光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0,共3页
-
文摘
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大量的经济活动将以市场调节为主,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将日益加强。这要求有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金融市场是这个市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以同业拆借为主的短期融资市场和以国库券发行、转让为主的各类债券形成的中长期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股票市场还刚刚起步,尚待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以适应经济机制转换的要求。
-
关键词
国库券发行
债券发行
证券交易
同业拆借
经济活动
股票发行
股份制公司
资源配置
创业利润
上市债券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完善财政货币政策对需求的管理
- 8
-
-
作者
吴强
刘波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12,共3页
-
文摘
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近年经济生活中过旺的需求不断膨胀。因此,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工作中,加强和完善我国财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需求的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中短期,尤其是短期波动问题。其基本操作规则是在假定社会供给状况大体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需求的变动来促进总供求的平衡。这种基本操作规则实际上暗含着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供求失衡与经济波动与需求波动密切相关;二是财政货币政策必须能对需求本身进行灵活有效的调节,并以维系经济稳定为基本目标。
-
关键词
财政货币政策
短期波动
整顿经济秩序
供给状况
经济生活
经济稳定
操作规则
供求失衡
经济运行
货币量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 9
-
-
作者
吴强
徐诺金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89年第5期7-12,1,共7页
-
文摘
金融体制改革应“超前”、“同步”或是“滞后”进行,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哪里,如何构造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所有制禁区能否触及,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如何归位等等,对这些人们熟悉的议题,吴强、徐诺金同志在他们的文章中畅叙了观点,请看《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改革
专业银行企业化
金融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突破口
所有制
政策性银行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在治理整顿中调整和完善金融改革
- 10
-
-
作者
商季光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91年第1期14-17,共4页
-
文摘
过去的两年多来,我国实行的以控制总量为主的紧缩政策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的经济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治理通货膨胀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新的一年里仍要继续贯彻紧缩方针。金融改革的深化,也要着眼于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以利于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总规模。
-
关键词
金融体制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赵雪恒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科研处
-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102-103,共2页
-
文摘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启示赵雪恒围绕着经济增长总量的增减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施中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张性政策或称膨胀性政策,简称松的政策,通常是在社会总供给过剩而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时采用的政策。财政政策表现为减税计利,扩大财政支出,...
-
关键词
中国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F82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刘光弟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刘光弟十几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距离。当前金融改革中有许多难点问题,本文拟就其中四个问题谈些看法。一、抑制通货膨胀...
-
关键词
金融体制
中国
中央银行
职能
外汇政策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走向公共财政:摆脱财政困境的根本出路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王雍君
吴强
-
机构
湖南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69-73,共5页
-
文摘
本文认为,造成我国财政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包揽一般工商经济,因此财政应从工商经济领域退出,只承担那些市场不愿提供或市场不宜提供或市场无力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走公共财政的道路。这是摆脱财政困境的根本出路和唯一选择。
-
关键词
中国
财政
公共财政
-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试论财政学科的教学与教材建设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李俊生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6-59,共4页
-
文摘
试论财政学科的教学与教材建设李俊生近年来,常常听到许多讲授《财政学》课程的教师同仁议论说,国内许多财政学教材普遍存在内容不规范和观点容易过时的问题。我在财政学教学实践中也深有同感。从客观上讲,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国内近些年来科学研究进展迅速、财政...
-
关键词
财政学科
教学
教材建设
-
分类号
F810-4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论我国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15
-
-
作者
孔晖
陈颖
-
机构
陕西财经学院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5-60,共6页
-
文摘
金融抑制又可称为“金融压制”。其基本含义是:由于某些缺陷与考虑,国家对金融活动领域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或实行了某些过份严格的管理措施,致使金融业难以正常发展。进而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反向的制约作用。这个理论是美国经济家学E·S·萧和R·I麦金农在其分别创立的“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压制理论”中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中提出来的。
-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货币资金
金融管制
产品经济模式
金融压抑
金融市场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金融相关比率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理论上的锐意创新——简评《社会主义财政学》
- 16
-
-
作者
李俊生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
-
出处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2期72-74,共3页
-
文摘
由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赵春新教授编著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一书,联系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作了广泛而深入的阐述和论证,思路层次清晰,结构体系合理,内容丰富新颖。尤其是该书在理论上的锐意创新,使该书作为一部教材,颇具特色,表明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 1.该书对财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与阐述具有开拓性。关于财政与社会发展之问的关系问题。
-
关键词
财政学
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
财政支出
基础结构
基本原理
内容丰富
经济体制改革
马克思主义
结构体系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收益性财政融资方式及其在我国的可行性
- 17
-
-
作者
李俊生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
-
出处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3期55-59,共5页
-
文摘
收益性财政融资是现代世界许多国家中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筹资方式。收益性财政融资方式的主要作法是政府在向社会提供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通过向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者或受益者(包括企业与居民个人)收取使用费的办法收回(或筹集)全部或部分投资;此外,通过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商业化,吸收国内外非政府部门对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上述两种具体的财政融资办法中,收取使用费办法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商业化的前提条件;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商业化则是一种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收益性财政融资方式。本文侧重于分析有关收取使用费方面的问题。
-
关键词
融资方式
收益性
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资金
级差地租
财政融资
使用费
地方政府
建设工程项目
融资方法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职能范围的界定
- 18
-
-
作者
李俊生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5-59,共5页
-
文摘
我国现行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范围广,内容无所不包。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财政职能范围的格局根本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财政职能范围格局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动,但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关键词
中国
财政
职能
-
分类号
F81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19
-
-
作者
刘春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4-59,共6页
-
-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发展
中国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利率市场化是建立市场金融体制的关键
- 20
-
-
作者
史建平
-
机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4-37,共4页
-
文摘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金融体制,是九十年代我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市场金融体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资金的商品化、银行的企业化、利率的市场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其中利率的市场化,由于涉及到最敏感的资金价格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因此,在整个金融体制改革当中具有关键性意义,也是市场金融体制的核心内容。
-
关键词
金融体制
市场均衡
中央银行
资金价格
贷款利率
计划利率
资金供求
利率管理
金融宏观调控
间接化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