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花园城市的微花园社区更新网络治理途径探索——以景山和朝阳门花园社区为例 |
侯晓蕾
郭婧
刘欣
姚莉莎
孔泑涵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建筑及其设计在乡建中的作用和态度 |
何崴
|
《风景园林》
|
2018 |
9
|
|
3
|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反思与探讨 |
王小红
虞大鹏
苏勇
|
《南方建筑》
|
2008 |
0 |
|
4
|
北极星爵士:“启蒙运动”时期中、欧建筑与园林艺术交流的文化使者——纪念威廉·钱伯斯300周年诞辰 |
陶石
苏勇
陆雄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以社区微花园绿色微更新为起点,助力北京花园城市建设 |
刘欣
侯晓蕾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6
|
传统水利视野下徽州歙西北盆地聚落系统研究 |
汪凯
计玮
郭巍
侯晓蕾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基于EFE和IFE矩阵模型的永川茶产业发展策略 |
姚泰宇
龚艳霞
杨颖睿
|
《福建茶叶》
|
2024 |
2
|
|
8
|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乡村景观更新策略探索 |
马家旭
侯晓蕾
|
《园林》
|
2024 |
1
|
|
9
|
城市空地转变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美国里士满为例 |
宫聪
吴祥艳
胡长涓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10
|
对“文化景观”概念及其范畴的探讨 |
黄昕珮
李琳
|
《风景园林》
|
2015 |
14
|
|
11
|
不同视角下的文化景观概念及范畴辨析 |
黄昕珮
李琳
|
《风景园林》
|
2017 |
12
|
|
12
|
我国城市居民行为需求的特征认知及时空间结构模型——基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视角 |
李琳
黄昕珮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3
|
筑塘、围垦和定居——萧绍圩区圩田景观分析 |
郭巍
侯晓蕾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6 |
33
|
|
14
|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步行体系策略——以香港中环地区为例 |
郭巍
侯晓蕾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15
|
城市绿心若干特性探讨 |
郭巍
侯晓蕾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16
|
双城、三山和河网——福州山水形势与传统城市结构分析 |
郭巍
侯晓蕾
|
《风景园林》
|
2017 |
27
|
|
17
|
人居视角下我国传统灌区研究 |
郭巍
吴迪
侯晓蕾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8
|
TOD模式驱动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策略 |
郭巍
侯晓蕾
|
《风景园林》
|
2015 |
14
|
|
19
|
宁绍平原圩田景观解析 |
郭巍
侯晓蕾
|
《风景园林》
|
2018 |
16
|
|
20
|
荷兰三角洲地区防洪的弹性策略分析 |
郭巍
侯晓蕾
|
《风景园林》
|
2016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