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中国主题性美术的创作生态与时代课题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洋 《中国艺术》 2017年第10期22-29,共8页
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中,随着几项国家级美术创作工程的陆续推出,各地美术创作力量积极响应,涌现出一批主题鲜明、水准上乘的精品力作,作为热点板块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引发了美术界乃至更大范围社会群体的关注。当主题性创作再次成为美术界... 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中,随着几项国家级美术创作工程的陆续推出,各地美术创作力量积极响应,涌现出一批主题鲜明、水准上乘的精品力作,作为热点板块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引发了美术界乃至更大范围社会群体的关注。当主题性创作再次成为美术界的焦点,我们该如何认识“主题性创作”的概念范畴?今天的主题性创作面临着哪些新的难点与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创作 美术创作 时代课题 生态 中国 社会群体 热点板块 概念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叙事与图像建构--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事件、场景及现实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青青 《中国美术》 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
新时代以来,“以图证史”和“为中国造型”成为文艺界创新实践的宗旨。在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重振和发扬现实主义美术又成为创作实践的重中之重。纵观近些年来国家级美术创作工程中的优秀作品,美术家们不仅锐意寻求新路径以使主题性... 新时代以来,“以图证史”和“为中国造型”成为文艺界创新实践的宗旨。在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重振和发扬现实主义美术又成为创作实践的重中之重。纵观近些年来国家级美术创作工程中的优秀作品,美术家们不仅锐意寻求新路径以使主题性创作焕发生机,而且注重以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合理化的场景设置和准确全面的叙事方式彰显艺术性、历史性和精神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家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组织、评审、机制及生成过程,探讨在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越来越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今天,如何理解和把握“为中国造型”的主题性创作,如何平衡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借助美术作品来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全面构建新时代的精神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主题性美术 历史性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建构策略与焦点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青青 《中国美术》 2023年第6期10-15,共6页
在近现代以来主题性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以“人民”形象为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有着一条清晰的演进路线,即这一题材的作品在近现代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以或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彰显出了时代风貌与社会民生的变迁。新时代以来,“以图证... 在近现代以来主题性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以“人民”形象为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有着一条清晰的演进路线,即这一题材的作品在近现代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以或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彰显出了时代风貌与社会民生的变迁。新时代以来,“以图证史”和“为中国造型”成为文艺界开展创新实践所奉行的宗旨。不过,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并非简单的“命题创作”,而是体现为当代主流文化传播和人民审美的构成问题,体现为当代人文关怀的价值问题,故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成为创作实践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家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中的优秀作品,剖析美术家们在新时代锐意寻求使主题性创作焕发新机的新途径所进行的努力,以此彰显中国思想精神底色基础上的“人民性”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创作 “人民性” 图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建构与新变 中国现当代美术视野中的主题性创作
4
作者 曾小凤 《油画》 2018年第4期6-15,共10页
2012年,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央美术学院共建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标志着21世纪以来'主题性美术''主题性美术创作'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正式进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研究视野。尽管这一机... 2012年,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央美术学院共建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标志着21世纪以来'主题性美术''主题性美术创作'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正式进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研究视野。尽管这一机构的成立,具有配合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开展和深化的现实意义,但从学科建设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主题性创作 美术创作 中国美术馆 尼克松 现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形象”的审美叙事与建构——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探询、历史回望与再思
5
作者 曾小凤 《油画》 201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2004年,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筹划启动,在全国美术界遴选上百名美术家共同参与推动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历时五年,于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2004年,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筹划启动,在全国美术界遴选上百名美术家共同参与推动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历时五年,于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作为'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创作 历史题材 当代性 主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形象”为题旨的主题性油画创作研讨
6
作者 《油画》 2019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与中央美术学院参与共建的单位,于2012年4月20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揭牌成立。它的前身可追溯至1950年由徐悲鸿先生倡导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主抓全院的重大题材创作,王式廓是第...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与中央美术学院参与共建的单位,于2012年4月20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揭牌成立。它的前身可追溯至1950年由徐悲鸿先生倡导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主抓全院的重大题材创作,王式廓是第一任主任。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国家重大现实/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中心自2018 年8 月起,本着引领提升主题性美术创作学术水平的宗旨,将“主题性美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展科研工作。该项工作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 年,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国家重大现实/ 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开,结合中心当下承担的工程任务,积极进行学术梳理与专题研究工作。在此工作规划下,由中心主持申报的《丹青史诗与中国形象:“改革开放40 年”主题性美术创作文献研究》获批201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立项,成为全国5 个艺术学类获批项目之一。这对于推动中心开展国家创作工程的重点工作,引领提升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创作 主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的寓言:“二徐之争”与中国美术批评的现代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小凤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2期6-17,共12页
"二徐之争"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论争之一。从话语实践的层面来看,"二徐之争"的意义及影响超越了事件本身。有关"惑"的声音一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种针锋相对的艺术... "二徐之争"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论争之一。从话语实践的层面来看,"二徐之争"的意义及影响超越了事件本身。有关"惑"的声音一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种针锋相对的艺术立场之间回荡,其批评话语涵盖了现代中国文学、艺术和政治,构成一个探寻中国美术批评现代性的"寓言"。二徐之"惑",林风眠、艺术运动社与1929年全国美术展览会之间的关系,以及1932年刘海粟和徐悲鸿的《申报》笔战事件等,构成了一幅展现中国美术批评现代性的"矛盾的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徐之争” 美术批评 现代性 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革命”的现代性及其困境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小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9,共9页
本文通过将“美术”看作一种能动的知识话语,放在晚清至“五四”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同与它竞争或互动的概念范畴联系起来考察,着重讨论了“文学”之“美”的确立、从广义“美术”中出走的“文学”、“图画”如何“美术”,以及中国画“略... 本文通过将“美术”看作一种能动的知识话语,放在晚清至“五四”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同与它竞争或互动的概念范畴联系起来考察,着重讨论了“文学”之“美”的确立、从广义“美术”中出走的“文学”、“图画”如何“美术”,以及中国画“略逊”还是“进步”的价值危机等问题。现代意义的“美术”的语义生成及其学科化,内在于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改良与革命的公共性社会文化思潮中,其在整体上体现为一种自觉与传统文化决裂的现代性价值诉求,对此的研究深化我们对“美术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美术革命” 文学 现代性 价值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画”——陈独秀“美术革命”的思想闸门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小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从批评史的角度探讨"美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五四时期"美术"的批评。相比吕澂从"美术之弊"到"美育之效"的批评视野,陈独秀关于"美术"的批评话语主要是围绕"王画"展... 从批评史的角度探讨"美术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五四时期"美术"的批评。相比吕澂从"美术之弊"到"美育之效"的批评视野,陈独秀关于"美术"的批评话语主要是围绕"王画"展开的,显示出对文人画价值的深刻怀疑,这与陈师曾的论说形成富于意味的对话,从中亦可透视文人画在20世纪遭遇价值危机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美术革命 王画 批评话语 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识与正名——关于中国美术批评“现代性”问题的思考
10
作者 曾小凤 《艺术学研究》 2021年第4期81-90,共10页
考察以新潮美术作为起点的"中国当代美术批评"范畴,其"前卫性"的本质规定将美术批评本身看作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运动以来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从而不可避免构成对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的主体部分—具有鲜明的思... 考察以新潮美术作为起点的"中国当代美术批评"范畴,其"前卫性"的本质规定将美术批评本身看作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运动以来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从而不可避免构成对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的主体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启蒙和社会批判特征的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挑战乃至否定。在从"前卫性"的反思、批判到"中国现代美术批评"范畴的提出过程中,亟待围绕中国现代美术的"现代"形态,将问题导向对嵌在其中的"现代性"话语装置的考察,以此重识"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性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术批评 现代性 批评思潮 正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色如墨 其香悠远——宗其香与20世纪中国画的融合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洋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1期67-69,共3页
宗其香(1917—1999),江苏南京人。20世纪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44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1946年任北平国立艺专讲师,195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水彩教研组主任,196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科主任。... 宗其香(1917—1999),江苏南京人。20世纪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44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1946年任北平国立艺专讲师,195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水彩教研组主任,196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科主任。出版有《宗其香画集》《宗其香中国画技法》《画家宗其香传》《宗其香国画展画集》等。在百年以来中国画的发展与衍变历程中,融合中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其香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家 国画系 中国美术学院 徐悲鸿 中央大学 中国美术史 江苏南京 助理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辩与内观--中国画现代变革语境中的陈师曾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洋 《中国美术》 2017年第1期33-43,共11页
关于陈师曾在20世纪中国画现代变革语境中的画学思想,已成为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的显学,但其中的核心问题仍值得深入讨论。我们在今天谈论一百年前的陈师曾,陈师曾的独特和伟大在何处呢?在本文来看,如果从两个角度来审视,一是从外部返观... 关于陈师曾在20世纪中国画现代变革语境中的画学思想,已成为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的显学,但其中的核心问题仍值得深入讨论。我们在今天谈论一百年前的陈师曾,陈师曾的独特和伟大在何处呢?在本文来看,如果从两个角度来审视,一是从外部返观,二是在内部省思,一为“启辩”,二为“内观”。“启辩”是源于其外发性的时代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师曾 《文人画之价值》 大村西崖 姚茫父 文人画 士大夫画 内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复兴”在中国--杭州国立艺术院的理论与批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小凤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杭州国立艺术院在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画创作、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运动等,正是在艺术批评的引导和推动下发展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性的艺术新倾向。在这次宣称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林风眠领导的杭州国立艺术院师生开展了一系列艺术运... 杭州国立艺术院在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画创作、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运动等,正是在艺术批评的引导和推动下发展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性的艺术新倾向。在这次宣称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林风眠领导的杭州国立艺术院师生开展了一系列艺术运动,对传统美术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清算,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和创作进行了几乎同步的译介和运用,对艺术如何真正介入社会进行了实验主义的探索,使中国传统绘画再也不能以其固定的结构和形式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对现代主义美术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国立艺术院 林风眠 艺术运动 批评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勇力国画展
14
作者 唐勇力 《艺术探索》 2019年第4期F0002-F0002,I0001-I0004,F0003,F0004,共7页
关键词 敦煌之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野中的“洋画运动”及其批评话语实践
15
作者 曾小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2,共7页
本文考察以"洋画运动"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批评话语及其实践,从"洋画运动"的历史图景、吕澂以"创造"为核心的表现说批评、刘海粟"艺术叛徒"的神话,以及"浪漫主义""现代... 本文考察以"洋画运动"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批评话语及其实践,从"洋画运动"的历史图景、吕澂以"创造"为核心的表现说批评、刘海粟"艺术叛徒"的神话,以及"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话语建构等四个方面展开,由此透析并呈现"洋画运动"中一系列批评话语与观念相互生产、相互建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画运动 吕澂 刘海粟 艺术叛徒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图式的介入——20世纪中国山水画笔墨尝试的一个路向
16
作者 陈青青 《中国美术》 2021年第3期32-41,共10页
20世纪以来,围绕新与旧、中与西、民族性与时代性等诸多问题展开的论争影响了山水画本体之变革。山水画创作作为对中国传统精神与审美的表达,进入现代情境后,明显受到多种思想表述的影响。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山水画在主题意识、... 20世纪以来,围绕新与旧、中与西、民族性与时代性等诸多问题展开的论争影响了山水画本体之变革。山水画创作作为对中国传统精神与审美的表达,进入现代情境后,明显受到多种思想表述的影响。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山水画在主题意识、图式风格和笔墨形态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语言路向即是对光影因素的重视。本文便是基于这一时段山水画图式风格与艺术语言的变化,探究光影与笔墨融合所形成的多样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光影 图式风格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