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上) |
周凡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
2
|
回答一个问题: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
周凡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
3
|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下) |
周凡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
4
|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中) |
周凡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5
|
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自发性概念(上)——论拉克劳与莫菲对罗莎·卢森堡的解读 |
周凡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6
|
从国家产权到社会产权——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
李惠斌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0 |
2
|
|
|
7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 |
周凡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8
|
“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 |
周凡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7 |
1
|
|
|
9
|
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自由经济理论的批判 |
江洋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0
|
评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 |
鲁路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9 |
2
|
|
|
11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合法性问题 |
鲁路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8 |
2
|
|
|
12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单独编排问题 |
鲁路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9 |
0 |
|
|
13
|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 |
杨金海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1
|
|
|
14
|
深化十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构想 |
何增科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5
|
|
|
15
|
学者型官员的优势与缺陷 |
杨雪冬
|
《人民论坛》
|
2007 |
3
|
|
|
16
|
明确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优先顺序 |
何增科
|
《人民论坛》
|
2007 |
0 |
|
|
17
|
全球化理论: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
孟鸣歧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