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沈桂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8-32,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本质及其表现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根本宗旨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1982年下发的中央19号文件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原则的正式确立,"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本质及其表现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根本宗旨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1982年下发的中央19号文件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原则的正式确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目标体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路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宗教理论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桂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9-13,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本质及其表现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根本宗旨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19号文件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原则正式确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本质及其表现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根本宗旨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19号文件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原则正式确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目标体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路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宗教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桂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中国特色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论是关于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如何相适应、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如何协调统一的观点和主张。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宗教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社会主义社会整体的关系,二是宗教作为社会要素之一... 中国特色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论是关于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如何相适应、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如何协调统一的观点和主张。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宗教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社会主义社会整体的关系,二是宗教作为社会要素之一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论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简称"适应论",二是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关系相协调,简称"协调论"。其中,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关系协调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宗教与社会 关系和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 被引量:195
4
作者 沈桂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意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成共有国家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意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成共有国家认同打下文化和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构建国家认同 文化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的政教分离与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 被引量:4
5
作者 石亚洲 沈桂萍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宗教与国家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范畴。政教分离原则是现代宪政国家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世界各国对政教分离原则的理解与实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侧重,我国的政教分离也有自身特点。我国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公... 宗教与国家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范畴。政教分离原则是现代宪政国家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世界各国对政教分离原则的理解与实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侧重,我国的政教分离也有自身特点。我国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二是作为宗教界代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是我国政治生活的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政教分离原则 宗教界人士 参政议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信仰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祎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31-35,132,共6页
从宗教信仰对"抢产""葬产""藏产"等经济态度和行为的制衡,实现对"产"的超越,以及宗教信仰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阐述了宗教信仰的经济价值,强调发挥宗教信仰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从宗教信仰对"抢产""葬产""藏产"等经济态度和行为的制衡,实现对"产"的超越,以及宗教信仰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阐述了宗教信仰的经济价值,强调发挥宗教信仰对市场经济的调节、补充与配合作用,以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市场经济 经济行为 经济资本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和谐”何以可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祎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共6页
宗教和谐是指多种宗教间的自洽、互融、协调、并举态。在宗教和谐态下,各个宗教在共性的平台上保留各自的个性,差异得以共存,各个宗教交叉互补,是其所是,各个宗教可持续发展而达到多赢。协举模式是宗教和谐的内在本质要求,协举模式不同... 宗教和谐是指多种宗教间的自洽、互融、协调、并举态。在宗教和谐态下,各个宗教在共性的平台上保留各自的个性,差异得以共存,各个宗教交叉互补,是其所是,各个宗教可持续发展而达到多赢。协举模式是宗教和谐的内在本质要求,协举模式不同于宗教间关系的排他模式、兼并模式和多元模式,协举模式不仅强调诸宗教的相互依存性、对立独立性,而且强调诸宗教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而交叉跃迁;协举模式还强调诸宗教公共奉向的点位。只有通过诸宗教的协调并举才能达到宗教间关系的真正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和谐 协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