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对教育游戏的接受度与技术接受路径模型研究——基于509份调查数据的因子和路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永乐 何莹 +1 位作者 蒋宇 尚俊杰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作为一项新兴且有前景的教育技术,教育游戏在未来教育环境下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一线教师是普及和实施教育游戏的关键群体,然而,他们对该技术的接受度和接受路径尚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来自... 作为一项新兴且有前景的教育技术,教育游戏在未来教育环境下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一线教师是普及和实施教育游戏的关键群体,然而,他们对该技术的接受度和接受路径尚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来自509位教师的调查数据,编制了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游戏接受度的标准问卷,并尝试构建了教师对这一技术的接受路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决定教育游戏使用倾向的主要因素是"教师是否认为教育游戏能提升学生成绩和教学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教育游戏的主观态度起到部分中介的效果,主观态度同时还影响教师对客观障碍的感知。该模型与经典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总体吻合但又存在一些区别,主要表现为易用性感知因子不能作为使用倾向的预测因子。这些发现,对教育游戏在教师中的推广、应用,对于教育游戏的研发和制作,以及确定未来研究方向,均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教师 因子分析 路径分析 技术接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对教育游戏的接受与使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永乐 蒋宇 何莹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61,共11页
教育游戏作为备受关注的教育技术,近年来在国内的推广和使用并不顺利。技术接受模型认为,除了技术本身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还存在其他外部变量显著影响该技术的系统使用。为了解我国教师对教育游戏的接受状况,检验技术接受模型中可能的外... 教育游戏作为备受关注的教育技术,近年来在国内的推广和使用并不顺利。技术接受模型认为,除了技术本身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还存在其他外部变量显著影响该技术的系统使用。为了解我国教师对教育游戏的接受状况,检验技术接受模型中可能的外部变量,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经过结构化检验的标准问卷抽样调查了6809名教师。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教师学历、学校类型、城乡差别等因素对教师的接受过程产生一定影响,但程度较弱。相对而言,技术准备和主观印象因素的影响更显著和重要。研究据此对原有接受模型进行了完善。新模型在保留主观态度因素的同时引入技术准备和主观印象两个外部变量,其结构符合“双态度系统”理论的预期。文章讨论了产生这些结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具有游戏化性质的教育软件是推广教育游戏的重要引导手段,同时应加大对具有相应技术准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教师 技术接受 主观印象 技术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对教育电子游戏的接受倾向和使用偏好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永乐 何莹 +2 位作者 蒋宇 马颖峰 贺宝勋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80,共9页
虽然学术界已经承认教育电子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技术,但社会大众对其作用依然有很大争议。除师生外,家长对教育技术的选择有较大影响,他们是否接受教育电子游戏对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很大意义。为了调查学生家长对教育电子游戏的接... 虽然学术界已经承认教育电子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技术,但社会大众对其作用依然有很大争议。除师生外,家长对教育技术的选择有较大影响,他们是否接受教育电子游戏对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很大意义。为了调查学生家长对教育电子游戏的接受倾向和使用偏好,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对13346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对教育电子游戏的接受倾向可以分为"积极"与"消极"两个独立维度;家长的人口学特征、使用偏好等因素会影响其积极或者消极倾向;居住在农村、非独生子女及学历较低的家长对教育电子游戏有更高的积极期望,倾向于通过学校和老师的推荐接受教育电子游戏,对教育电子游戏的主要功能期望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新知识,对其负面影响的担忧主要来自于游戏沉迷;实际使用过教育电子游戏的家长对其评价较好,但仍对其可能的副作用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子游戏 中小学生家长 技术接受倾向 使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