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榫卯联结: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传统文化根基 被引量:4
1
作者 红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1,共9页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当前基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北京市古北口河西村、西城区牛街社区和云南郑家庄进行调研和观察,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自发形成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和心理认同上与中华...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当前基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北京市古北口河西村、西城区牛街社区和云南郑家庄进行调研和观察,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自发形成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和心理认同上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榫卯结构的文化精髓有异曲同工的相似表达。“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和谐共存与互补共生”“中和思想与以柔克刚”“和而不同与守正创新”的理念成为各民族互嵌生活的认知和遵循。榫卯联结的传统文化思想,其核心在于各元素既独立存在,又相互支撑,形成稳定与和谐的整体。这一思想理念在河西村、牛街和郑家庄千百年的存续中得到了较为鲜明的体现,可以从经济生产互嵌、生活环境互嵌、乡村管理互嵌、文化交融互嵌、心理相依互嵌五个维度来梳理和实证。在新时代,民族互嵌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路径主要从文化内容维度、文化传播维度和文化创新维度展开,包括榫卯联结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建设和谐共生、充满活力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卯联结 传统文化思想 民族互嵌式社区 和谐共生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文化的符号重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红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运用《周易》象征体系的理论视角,系统考察石榴文化符号从物质符号到政治符号的演变过程及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可以发现,石榴文化符号的重构体现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因象系辞”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从... 运用《周易》象征体系的理论视角,系统考察石榴文化符号从物质符号到政治符号的演变过程及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可以发现,石榴文化符号的重构体现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因象系辞”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从自然象征到文化象征、从传统文化到政治文化、从单一民族到多民族共同体的转换机制,在新时代形成了民族团结的象征、文化认同的载体和政治认同的纽带三重内涵。通过考察“石榴籽育人”工程、“石榴红家园”建设、“石榴云”融媒体平台等创新实践,揭示了石榴文化符号在教育领域、社区治理、新媒体传播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基于《周易》象征体系的文化符号重构不仅深化了对中国传统符号学理论的认识,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符号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关键指引,也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象征体系 石榴文化 符号重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与生存空间的地理环境
3
作者 乌仁图雅 时保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1,共8页
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形成遵循深刻的地理逻辑,独特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塑造了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发展轨迹。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地貌格局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影响,这一隆升塑造了中国三级阶梯状地貌形态和多样的气候类型。这种地貌形态与气... 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形成遵循深刻的地理逻辑,独特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塑造了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发展轨迹。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地貌格局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影响,这一隆升塑造了中国三级阶梯状地貌形态和多样的气候类型。这种地貌形态与气候类型的组合以及不同地区在水资源、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基础。地理环境影响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复杂的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文化多样性具有孕育作用,经济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民族间的互补与融合。黄河、长江中下游的中央大平原在中华民族内聚力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需要强调的是,地理环境是影响中华民族生存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绝对因素或唯一因素。现代生产方式、信息技术和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强调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生存空间影响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地理决定论”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生存空间 青藏高原隆升 中央大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45,148,共4页
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目前面临经费短缺、发行量小、人才流失严重、内部管理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学术质量偏低也影响到期刊的发展。社科类学术期刊要想求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发展经费;同时,要努力适应... 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目前面临经费短缺、发行量小、人才流失严重、内部管理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学术质量偏低也影响到期刊的发展。社科类学术期刊要想求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发展经费;同时,要努力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狠抓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类期刊 管理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栏目的转型升级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姗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77,共6页
栏目的布局决定着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定位和竞争力。文章分析了现存的归栏失序、缺乏品牌栏目以及不适应电子网刊时代要求等普遍问题,认为应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进行转型升级,并在策划和推广两阶段提出了编辑实操层面的... 栏目的布局决定着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定位和竞争力。文章分析了现存的归栏失序、缺乏品牌栏目以及不适应电子网刊时代要求等普遍问题,认为应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进行转型升级,并在策划和推广两阶段提出了编辑实操层面的若干建议,如:常态化收集分析读者阅读行为的大数据,基于指数评估培育品牌栏目;以栏目为单位整合数字内容进行二次出版,并在线与读者、作者双向沟通,进行"微传播"和"云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栏目 高校社科学术期刊 互联网+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村BA”看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创新的互构实践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姗姗 王军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命题。新时代,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呈现新样态,成为助力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力量。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命题。新时代,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呈现新样态,成为助力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力量。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村BA”及其以赛兴农、助旅、扶产等一系列实践为例,观察西部民族村寨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赓续中华文脉的过程,分析民族文化融合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互洽互构的过程以及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进而解读“村BA”火遍全国的成功密码及其为何堪称“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挖掘其中体现中华文明赋予现代化建设以底蕴、物质条件现代化又赋予中华文明以力量的基层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村寨 村BA 文化创新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能否缓解中老年健康不平等?
7
作者 时保国 张昕妍 乌仁图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69,共19页
中国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与和谐。基于CHARLS四期数据,研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针对中国中老年人,采用健康综合指数衡量健康状况,运用健康集中指数测量健康不平等,并分析... 中国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与和谐。基于CHARLS四期数据,研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针对中国中老年人,采用健康综合指数衡量健康状况,运用健康集中指数测量健康不平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整体样本中对健康不平等有显著正向影响,呈现高收入群体获益更为显著的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医疗保险对高收入群体的经济负担影响显著,但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有限;在医疗资源可及性方面,高收入群体受益较多,低收入群体受益较少。此外,医疗保险对不同年龄、性别、户口类型和教育水平群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深入分析了以上实证结果,强调公共卫生政策应考虑群体特征差异,以实现更公平的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中老年人 健康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生态伦理与民族生存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苏日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民族生态伦理学试图探讨特定族群共同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问题。民族生态伦理学强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民族文化的整体和谐发展。民族生态伦理观是... 民族生态伦理学试图探讨特定族群共同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问题。民族生态伦理学强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民族文化的整体和谐发展。民族生态伦理观是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少数民族生存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把伦理道德与生态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少数民族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伦理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 社会文化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硕特汗与青海洪台吉权力关系考述 被引量:1
9
作者 乌仁图雅 乌云毕力格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8,157,共12页
明末清初,和硕特汗廷统一青藏高原,为日后清朝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清朝内秘书院与内阁蒙古堂的蒙古文档案等可靠史料可知,和硕特汗廷的权力结构不是“二极”式,和硕特汗是其最高统治者,青海洪台吉是听命于和硕特汗的青海总... 明末清初,和硕特汗廷统一青藏高原,为日后清朝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清朝内秘书院与内阁蒙古堂的蒙古文档案等可靠史料可知,和硕特汗廷的权力结构不是“二极”式,和硕特汗是其最高统治者,青海洪台吉是听命于和硕特汗的青海总管。和硕特汗廷通过以洪台吉为首的八台吉会盟管理模式协调其政治、军事与经济活动。和硕特汗廷自顾实汗开始受清朝中央政府的封号,并与其保持密切合作,在清朝管理青藏高原过程中发挥了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硕特汗廷 和硕特汗 青海洪台吉 权力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3
10
作者 娜木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多元文化主义使人们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建构主义则为其指明了实现的途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化活动,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中,应该借鉴... 多元文化主义使人们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建构主义则为其指明了实现的途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化活动,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中,应该借鉴孔子的智慧,既重视"温故",也强调"知新"。要彻底摆脱"新旧对立"的文化观,围绕提高民族文化生存力这一核心价值取向,通过多元、民主、开放的社会协商,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建群力”与学术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姗姗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0,共4页
“建群力”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编辑构建学术共同体、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扩大优质内容供给的必备素养。具备“建群力”的编辑能够扛起多元发展大旗:在服务学人层面,一手抓作者队伍建设,一手抓青年潜力作者培育,同时谋求与学术... “建群力”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编辑构建学术共同体、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扩大优质内容供给的必备素养。具备“建群力”的编辑能够扛起多元发展大旗:在服务学人层面,一手抓作者队伍建设,一手抓青年潜力作者培育,同时谋求与学术研究机构协同创新;在服务学术期刊层面,一手抓栏目策划,一手抓编校质量,同时对标影响因子提升学术期刊品质;在服务学界层面,一手抓知识元共享,一手抓自媒体运营,肩负建设“中国学派”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 学术期刊 学术共同体 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民族互嵌:知识图谱与研究前瞻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姗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0,共10页
系统梳理2014年党中央号召建立民族互嵌式社区至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倡全方位嵌入期间的学术动态,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互嵌主题文献发现,这一研究的发文量增长快、研究层次高,现有高影响力文献多属基础研究;从关键词... 系统梳理2014年党中央号召建立民族互嵌式社区至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倡全方位嵌入期间的学术动态,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互嵌主题文献发现,这一研究的发文量增长快、研究层次高,现有高影响力文献多属基础研究;从关键词图谱看,已形成了“民族团结”“共同体”“乡村振兴”等聚类,反映出研究正在向应用拓展、向基层下沉、向实践落地。文章按场域、关系、治理和发展四大类分别综述现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前瞻下一阶段知识生产的要点:空间方面,研究如何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文化方面,研究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济方面,研究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社会方面,研究如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心理方面,研究如何引导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全方位嵌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纨形象的社会意蕴——清朝满洲贵族节妇苦难命运的真实写照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桂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136,共6页
《红楼梦》中的李纨是清朝满洲贵族节妇苦难命运的典型代表。她青春丧偶,在封建礼教文化的束缚下,平日里,不施粉黛,只穿素衣,过着"槁木死灰"般的生活;闲暇时,她只能陪侍小姑子们作针黹诵读,借此排解心中的郁闷;在贾府,她侍亲... 《红楼梦》中的李纨是清朝满洲贵族节妇苦难命运的典型代表。她青春丧偶,在封建礼教文化的束缚下,平日里,不施粉黛,只穿素衣,过着"槁木死灰"般的生活;闲暇时,她只能陪侍小姑子们作针黹诵读,借此排解心中的郁闷;在贾府,她侍亲课子,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贾兰身上,终于熬到儿子"金榜题名"时。然而,殉道"完人"李纨,却"黄泉路近",只落得个"虚名儿后人钦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中的李纨 满洲贵族节妇代表 清朝旌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共同体的生成: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创新研究
14
作者 梁利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以治理共同体生成为切入点,探究创新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十分必要。其中,厘清治理共同体的生成与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是关键。现有关于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重视其作为“互嵌式”社区的治理特殊性,忽视了其... 以治理共同体生成为切入点,探究创新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十分必要。其中,厘清治理共同体的生成与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是关键。现有关于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重视其作为“互嵌式”社区的治理特殊性,忽视了其作为社区治理的一般性。回到社区治理系统论视野中,通过强调治理主体作用的激活,可以用社区治理共同体话语体系来回应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阐明治理理论构建的路径,厘清治理共同体促进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逻辑;基于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阐释其在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维护社区秩序、推进社区公共事务发展、实现人心凝聚等实践路径层面,促进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发展。通过以上二者耦合关联之处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提出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治理共同体的建议,呼应在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叙事中探寻民族互嵌式社区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 治理共同体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两创”研究评析——基于CNKI(2014-2023)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徐姗姗 吕可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8,共9页
通过梳理自2014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论述提出以来相关的近1600篇论文成果,发现学界已完成理论破题与原理阐释,“两创”的内涵和外延渐趋清晰,研究重心正逐步向现实路径探索与案例经验分析延伸。“两创”... 通过梳理自2014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论述提出以来相关的近1600篇论文成果,发现学界已完成理论破题与原理阐释,“两创”的内涵和外延渐趋清晰,研究重心正逐步向现实路径探索与案例经验分析延伸。“两创”研究十年来形成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区域文化”与“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与“创新发展”等关键词聚类;前期侧重围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中国梦、文化强国等主题,进入新时代后接轨了非遗数字化、文化IP、文创产业等新议题。当前,随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两创”研究有望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乡村文化振兴、讲好中国故事并促进文明互鉴等重要领域生发新知,以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黎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3,共4页
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上,区域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其具有更大的... 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上,区域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其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非均衡 教育资源 经费投入 办学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时期纳西族文化的多重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劼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3-76,共4页
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实是由不同来源的文化因子(当然包括本民族特有的)以本民族特有的宇宙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为框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可以把民族发展视为这样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对新的文化因子的不断吸收及自身结构的不断协调创新的过... 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实是由不同来源的文化因子(当然包括本民族特有的)以本民族特有的宇宙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为框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可以把民族发展视为这样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对新的文化因子的不断吸收及自身结构的不断协调创新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伴随民族的产生而产生,伴随民族的存在而存在,只不过在今天发生得更为剧烈。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借鉴是发展的捷径,创新是发展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明时期 纳西族 文化 多重结构 民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黎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5-140,共6页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都离不开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梳理,总结其有益的经验,对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介机构、试行绩效拨款、推行公式拨款、鼓励资金多元化等政策建议,以期...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都离不开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梳理,总结其有益的经验,对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介机构、试行绩效拨款、推行公式拨款、鼓励资金多元化等政策建议,以期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政策 国际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楼梦》中的满族习俗文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桂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红楼梦》是一部满汉文化合璧的世界名著。文本主体运用康雍乾时期京旗市井白话,描绘了清初满洲贵族奢侈的生活文化场景,表现出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之底蕴,其中饱含着满族衣食住行等生活之习俗。
关键词 《红楼梦》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满族习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与秦汉时期的休假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红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40-44,共5页
休假制度是从古至今不可或缺的官方制度之一。中国古代的休假行为,可以追溯到秦汉。先秦时期,领主阶层是一个特权阶层,类似于休假的权利和行为,大多与王公诸侯的游乐活动牵连在一起。汉代有了固定的休假制度,官吏的休假行为被纳入制度之... 休假制度是从古至今不可或缺的官方制度之一。中国古代的休假行为,可以追溯到秦汉。先秦时期,领主阶层是一个特权阶层,类似于休假的权利和行为,大多与王公诸侯的游乐活动牵连在一起。汉代有了固定的休假制度,官吏的休假行为被纳入制度之中,休假活动的内容也多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秦汉时期 休假制度 休假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