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协同育人建设 被引量:5
1
作者 孔钰钦 强月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4-60,共7页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协同育人。新闻传播学科的协同育人建设包括政...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协同育人。新闻传播学科的协同育人建设包括政府、院校、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多主体协同,包括思政要素、技术要素、文化要素在内的多要素协同,以及包含与成长链对应的知识链、与产业链对应的能力链在内的全链条协同。新闻传播学科协同育人建设中还应坚持新闻传播学科的主体性,形塑协同育人体系的科学性,强化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学科 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回归教育本身--对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昆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8-32,共5页
2002—2021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连续进行了五轮全国性一级学科评估,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国内高校的学科生态及其演变脉络;参评高校及学科也得以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了解自己的优劣短长,为以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参照。在五轮... 2002—2021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连续进行了五轮全国性一级学科评估,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国内高校的学科生态及其演变脉络;参评高校及学科也得以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了解自己的优劣短长,为以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参照。在五轮评估中,每轮都较前轮有所改进,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反思这五轮评估,结论是高校学科建设要回归教育本身,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支点做文章,牢牢抓住学生、教师、教学、平台诸环节,这对于完善后继的学科评估体系,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估 新闻教育 院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实践驱动、内在机制和价值反思
3
作者 刘佳静 张兵娟 郜原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4,100,共6页
民族服饰拍照在互联网“种草”文化与“网红”效应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为青年人追捧的旅行体验项目。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法,探讨民族服饰影像实践如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现,青年体验者民族服饰的影像实践是一场“... 民族服饰拍照在互联网“种草”文化与“网红”效应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为青年人追捧的旅行体验项目。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法,探讨民族服饰影像实践如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现,青年体验者民族服饰的影像实践是一场“身心归属”的旅行。他们通过身体的“装扮”重新召唤和型构对自我的理解和想象,并在具有象征性和仪式化的空间中,建构与“此地”的连接和深度的民族文化感知,进而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个性化的拍照体验和打卡分享让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交织,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饰 拍照 具身体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媒体党史类新闻游戏价值传播用户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悦悦 刘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41,共6页
作为庆祝建党百年背景下涌现的新型新闻传播产品,主流媒体党史类新闻游戏积极运用融媒体技术改变传统党史叙事模式,以实现其价值传播目标。文章基于对游戏用户的深度访谈发现:党史类新闻游戏微观的叙事策略、限知的叙事视角、开放的叙... 作为庆祝建党百年背景下涌现的新型新闻传播产品,主流媒体党史类新闻游戏积极运用融媒体技术改变传统党史叙事模式,以实现其价值传播目标。文章基于对游戏用户的深度访谈发现:党史类新闻游戏微观的叙事策略、限知的叙事视角、开放的叙事模式,在面向用户的价值传播中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对用户完善知识体系、强化政党认同、参与党史传播具有促进作用。党史类新闻游戏要进一步提升面向用户的价值传播效能,持续优化产品“游戏性”,积极打造具有延续性的系列IP化产品,努力建立立体化的党史传播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类新闻游戏 价值传播 用户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民国初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
5
作者 白润生 荆琰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4,共4页
孙中山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创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王朝统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期。本文旨在叙述民国创立初期的中国少数民族新... 孙中山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创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王朝统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期。本文旨在叙述民国创立初期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新闻史 少数民族新闻业 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与传播发展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苏米尔 彭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自诞生之初就秉承着联络沿线国家情感、维系古老情缘的使命。近年来的“一带一路”纪录片日渐兴盛,以个体视角的转变、他者叙事的融合、微化载体的创新等方面的变化为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理念与辉煌成果...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自诞生之初就秉承着联络沿线国家情感、维系古老情缘的使命。近年来的“一带一路”纪录片日渐兴盛,以个体视角的转变、他者叙事的融合、微化载体的创新等方面的变化为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理念与辉煌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纪录片采用丰富的叙事话语,融入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并通过参加国际影展、创新传播载体等扩展传播空间,但存在资源不足、人才稀缺、译版较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纪录片 叙事话语 共同体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短视频实践策略探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吴占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31,共6页
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短视频因强烈的参与性、广泛的连接性和功能的复合性,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重要支撑。短视频使农民群体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参与到乡村话语的主体性建构中,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文化的可见度、构筑文化传播共同体、聚合文... 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短视频因强烈的参与性、广泛的连接性和功能的复合性,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重要支撑。短视频使农民群体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参与到乡村话语的主体性建构中,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文化的可见度、构筑文化传播共同体、聚合文化发展新资源。全面激活短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应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传播路径、多平台并举搭建短视频融合传播渠道、以优质内容提升乡村文化传承效度、以产业化发展驱动注意力资源变现,并将短视频嵌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格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数字乡村 文化振兴 功能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场景传播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天语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41,共4页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些年,少数民族文化依托短视频进行广泛传播,逐步形成独特文化景观。文章基于场景传播理论视角,分析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传播现状。建构特色民族文化场景、搭建文化分享交互模式、呈现...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些年,少数民族文化依托短视频进行广泛传播,逐步形成独特文化景观。文章基于场景传播理论视角,分析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传播现状。建构特色民族文化场景、搭建文化分享交互模式、呈现超日常视觉景观、形塑场景集体记忆路径的四维模式,正建构出三种场景创新传播策略:形塑固定时空场景、呈现特色时空场景、强化社交时空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 场景传播 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的物质实践
9
作者 马小娟 吴宇烨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52-57,共6页
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实践是人民出版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文章将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的物质条件置于中介化的动态实践,讨论“媒介使人做了什么”与“人用媒介做什么”,即从纸张、印刷设备等印刷物资的获取、支配、利用等实践... 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实践是人民出版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文章将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的物质条件置于中介化的动态实践,讨论“媒介使人做了什么”与“人用媒介做什么”,即从纸张、印刷设备等印刷物资的获取、支配、利用等实践过程窥见与出版相关的基础性物质条件如何形塑与重构报刊的外在形态、版面设置与生产观念等;同时,粗糙的土纸与落后的平板机所印刷的革命报刊,不仅让读者从媒介的“原质”中感受到印刷物资的贫乏、战争环境的残酷与多艰,也见证了党和苏区政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执着与有效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出版史 物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新闻出版用纸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宇烨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62,共9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新闻出版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而作为中央苏区主体的赣南和闽西僻处山区,经济落后,加之受国民党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各方面物资条件极其艰难,其中新闻出版工作高度依赖的纸张一度陷于困境。为实现土地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新闻出版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而作为中央苏区主体的赣南和闽西僻处山区,经济落后,加之受国民党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各方面物资条件极其艰难,其中新闻出版工作高度依赖的纸张一度陷于困境。为实现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目标任务,苏区政府和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方面因地制宜恢复传统纸业,一方面厉行节约管控纸张浪费,最终破解了新闻出版实践面临的用纸困境,并迎来我国人民出版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新闻出版 纸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新闻行业发展的逻辑与实践构想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雷 郑立波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50,共9页
人工智能是新闻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作为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与其他新质生产力紧密协同,推动技术和模式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新闻行业的转型之间存在双向驱动关系,这种互动可以分为结构性互... 人工智能是新闻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作为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与其他新质生产力紧密协同,推动技术和模式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新闻行业的转型之间存在双向驱动关系,这种互动可以分为结构性互动、流程性互动和调试性互动。结构性互动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结构变革;流程性互动包括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互动;调试性互动涵盖技术适应、管理适应和规范适应。为了推动新闻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各方应通过协作、监管、教育和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并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确保对新质生产力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新闻生产 新闻行业 媒介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时代传媒业的变革全景:生产、传播、商业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全中 彭子滔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1,共8页
2024年是生成式AI应用的爆发之年,传媒业也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大模型作为传媒业的新“域定”,改变了传媒业的内容生产、传播与商业模式。生成式AI重塑了传媒业的全链路生产路径,提升了效率与质量,带来传播方式升维,推动商业模式进入3.... 2024年是生成式AI应用的爆发之年,传媒业也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大模型作为传媒业的新“域定”,改变了传媒业的内容生产、传播与商业模式。生成式AI重塑了传媒业的全链路生产路径,提升了效率与质量,带来传播方式升维,推动商业模式进入3.0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模型还将引领传媒业迈向智能体驱动的新时代,同时在人才、数据、管理等方面引发深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生成式AI 传媒再造 全链路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策略——以优兔平台乡村题材短视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天语 焦晶娴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44,共5页
放眼国际社交平台,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目标的众多乡村短视频在优兔平台中大放异彩,以滇西小哥、阿木爷爷、李子柒等为代表的博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出海”的典型代表。运用视觉传播与认知心理学理论对优兔平台中热门乡村类短视频文本... 放眼国际社交平台,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目标的众多乡村短视频在优兔平台中大放异彩,以滇西小哥、阿木爷爷、李子柒等为代表的博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出海”的典型代表。运用视觉传播与认知心理学理论对优兔平台中热门乡村类短视频文本进行视觉特征分析,由此发现,影像时空跨度、相似场景剪辑率、人物形象出镜率、视觉主题趋向性,成为吸引海外受众的重要因素,在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海外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乡村短视频 影像时空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媒介化问责:数字新闻监督的内涵、操作流程及本土化构建
14
作者 张岩松 张晨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4-50,共7页
算法问责作为自动化决策治理可资使用的重要工具,成为计算科学、法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关注的热点议题。新闻传播学亟需在算法问责的框架下探索媒体监督与算法权力监督的关系,并力图在操作层面澄清媒体监督报道的对象、程序流程... 算法问责作为自动化决策治理可资使用的重要工具,成为计算科学、法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关注的热点议题。新闻传播学亟需在算法问责的框架下探索媒体监督与算法权力监督的关系,并力图在操作层面澄清媒体监督报道的对象、程序流程,并积极推进本土化构建。作为算法媒介化问责的数字新闻监督,其时效性和普及性,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问责系统因时滞性而产生的问责空白。在多元参与视角下,媒体应基于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对算法存在的偏见歧视、预测或分类错误以及滥用等问题展开独立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透明 算法问责 媒介化问责 数字新闻监督 自动化决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时代武侠电影的技术美学与人文守望——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斌 李南溪 孟冰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158,共5页
以徐克的新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技术演进与人文表达的双重视角切入,分析AI技术如何赋能武侠电影工业化生产,重构动作美学与场景表现,同时探讨影片对传统侠义精神的现代性诠释。说明AI技术通过降本增效与... 以徐克的新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技术演进与人文表达的双重视角切入,分析AI技术如何赋能武侠电影工业化生产,重构动作美学与场景表现,同时探讨影片对传统侠义精神的现代性诠释。说明AI技术通过降本增效与视觉创新,为武侠电影注入新的生命力,但其核心价值仍锚定于人文内核的传承,即以技术为媒介实现侠文化的当代转译。徐克的创作实践表明,技术美学与人文守望的辩证统一,为数字时代的武侠电影提供了创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AIGC 侠义精神 人文守望 技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温暖人间》:温暖现实主义的记录呈现与情感共同体建构研究
16
作者 石嵩 洪千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7-54,共8页
“情”是纪录片创作中永恒的母题。情感现实主义作为跨文化的叙事范式,根植于西方影视体系;温暖现实主义则是在中国语境下对情感现实主义的再造,承载着本土化叙事的独特审美和社会功能。二者虽起源和侧重点各异,却共享通过情感叙事唤起... “情”是纪录片创作中永恒的母题。情感现实主义作为跨文化的叙事范式,根植于西方影视体系;温暖现实主义则是在中国语境下对情感现实主义的再造,承载着本土化叙事的独特审美和社会功能。二者虽起源和侧重点各异,却共享通过情感叙事唤起观众共鸣的创作旨归。本文以《我的温暖人间》为研究案例,基于“情感现实主义”和“温暖现实主义”的理论相通性,探讨纪录片如何在真实记录中完成情感编码,进而建构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同体。温暖现实主义视域下的纪录片实现了对事实情感层面的创造性处理,本研究旨在拓展纪录片的叙事边界与提升传播价值,以期为温暖现实主义在纪录片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方法探索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现实主义 温暖现实主义 纪录片 情感共同体 《我的温暖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智一”与人机共生进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安玲 沈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1,共10页
历经四次工业革命洪流,人机共生从物理依附转向精神依赖,从现实共在走向虚实共融。增益作为人机共生进化的内核动力,演化出共栖、寄生、互利、反利四种共生关系。主从更替则成为人机共生进化之潜在奇点,从“拟人”“同人”到“超人”“... 历经四次工业革命洪流,人机共生从物理依附转向精神依赖,从现实共在走向虚实共融。增益作为人机共生进化的内核动力,演化出共栖、寄生、互利、反利四种共生关系。主从更替则成为人机共生进化之潜在奇点,从“拟人”“同人”到“超人”“异人”,人的主导性逐渐弱化,人本中心将被生态中心取代,“天人智一”将成为人机共生进化的一种可能路径。面向人机共生未来,“结果”的过程化、“反常”的常态化、“异感”的通感化、“平权”的权威化,引发了新的技术反思。而不论人机如何共生、智能如何演进、机器是否觉醒,人始终是共生关系中的“第一性”。保持人性和人类具身文明的主体性,对抗“机器进化”对“人的进化”的遮蔽、控制和混淆,才能实现“利天”“利人”“利智”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共生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关系 人机共生 通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伦理 天人智一 主体性 具身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基础设施、数字主权与新地缘政治——一项基于抖音和TikTok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洁 刘战伟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8,共12页
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化,使其成为超越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全球公共品与公共事业,却难免数据主权与安全方面的国别纠纷,导致新型地缘政治冲突。本文以抖音和Tik-Tok的并行平台化为案例蓝本,聚焦中国、美国、印度与欧盟等全球主要数字平台... 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化,使其成为超越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全球公共品与公共事业,却难免数据主权与安全方面的国别纠纷,导致新型地缘政治冲突。本文以抖音和Tik-Tok的并行平台化为案例蓝本,聚焦中国、美国、印度与欧盟等全球主要数字平台创新与应用地区,分析其引发的并行平台化与基础设施化、数字主权与日常数据安全、网络空间的新型地缘政治冲突三大主题。中国平台的逆向扩散使其站在了地缘政治冲突的最前沿。新地缘政治与传统地缘问题相互交融影响,“数据民族主义”使“互联网”走向基于主权国家的“局域网”;而平台尽管在某些层面具备了超国家权力,却被视为“政治闯入”的角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与各方的争夺之物;美国对中国的多轮制裁,则具有“数字冷战”的色彩,投射出对平台企业成为“政治代理人”的忧惧与阴霾。可见,民族国家始终是全球竞争的核心主体,并主导着平台政治的秩序,TikTok面临的困境是中国平台全球化挑战的缩影。但是,零和博弈的观念只会增加全球结构性风险和集体脆弱性,冲突的反面亦存在广阔的合作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地缘政治 基础设施 数字主权 平台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中文语料库建设 被引量:4
19
作者 向安玲 马雯筱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当下,高质量中文语料库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已成为中文大模型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从自然语言到机器语言,从人际交流到人机交互,语料库出版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转变。出版企业可结合自身定位和资源优势,面向通用...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当下,高质量中文语料库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已成为中文大模型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从自然语言到机器语言,从人际交流到人机交互,语料库出版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转变。出版企业可结合自身定位和资源优势,面向通用领域语料库进行补充接入,或者搭建专业领域语料库提供垂类服务。无论是“大而全”的通用库,还是“小而美”的专业库,都面临着版权归属争议、资源开放程度、数据流通风险、收益分配机制等多方面的现实桎梏。对于出版企业而言,把握住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变到质变这一历时性机遇,以高质量语料库作为切口完成自身的深度数智化转型,短期来看需重点解决可供性和可用性问题;长期来看则需要着力可信度和可塑性,通过可供、可用、可信、可塑,在实现“双效合一”的基础上助力“数智驱动”的业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出版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出版数智化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演化与涌现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协同式敏捷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全中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6,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以及自进化等显著特征,但同时也带来了智能涌现风险。与传统风险不同,涌现风险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由于AI能够不断自我演化,其潜在风险可能被掩盖,尤其是在其黑箱式运... 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以及自进化等显著特征,但同时也带来了智能涌现风险。与传统风险不同,涌现风险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由于AI能够不断自我演化,其潜在风险可能被掩盖,尤其是在其黑箱式运作机制下,可能产生认知偏差甚至幻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AI的可控性,还削弱了人机关系的可持续性。此外,AI的自适应性使得风险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为应对这一挑战,需从技术底层进行优化,激发多方协同治理的潜力,并通过协同式的敏捷迭代治理模式,及时应对复杂变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演化 涌现风险 AI治理 协同监管 敏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