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畲歌演唱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桂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72,共3页
民歌的演唱特点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远淳朴的畲族没有文字,通过畲歌演唱叙述和抒发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本文以畲族历史文化为背景,分析畲族音乐风格、发声技巧和演唱特点,并从中探究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 畲歌 演唱 艺术特色 假声 润腔 双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畲族民歌传承与创新发展探析——以闽东畲族聚居区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雷桂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3-147,共5页
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是涉及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论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演艺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的成果。本文在学习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多次深入闽东地区的畲乡调研,从文... 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是涉及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论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演艺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的成果。本文在学习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多次深入闽东地区的畲乡调研,从文化演进的视觉,探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分析畲族民歌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情况,寻求新形势下畲歌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民歌 畲歌 聚居区 文化演进 畲族文化 畲乡 闽东地区 畲族山歌 重要论题 畲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语境下的青海蒙古族长调音乐传承与变异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玲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153,共3页
青海蒙古族从蒙古草原迁徙至青藏高原,与当地周边民族杂居。在远离故土,与多民族杂居又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保留了蒙古族古老的文化风俗的同时与周边民族出现文化融合现象。青海蒙古族长调分为普通蒙古语长调歌曲和固定蒙古语长... 青海蒙古族从蒙古草原迁徙至青藏高原,与当地周边民族杂居。在远离故土,与多民族杂居又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保留了蒙古族古老的文化风俗的同时与周边民族出现文化融合现象。青海蒙古族长调分为普通蒙古语长调歌曲和固定蒙古语长调歌曲(带"副歌"的长调仪式歌)。青海蒙古族长调音乐,在多民族杂居的多语境下在保留了古老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元素同时,也发生了变异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长调音乐风格。青海蒙古族长调音乐既保留了蒙古族草原牧歌的音乐结构与形态,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融入进了当地藏族山歌的音乐特征。这些音乐特征具体体现在青海蒙古族长调音乐装饰音称谓的不同(其意义不同)、长调旋律进行中的密集的同度音反复、下滑音、二三度回环音的使用等。我们对其旋律进行分析后可以说青海蒙古族长调音乐是集传承性、融合性、地域性与变异性于一体音乐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蒙古族长调 固定蒙古语长调仪式歌 传承 变异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更加优美地歌唱——廖昌永“跨界”演唱之我见
4
作者 雷桂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8-120,共3页
歌唱家廖昌永用他出色的艺术成就和品格魅力在国际声乐舞台上取得许多殊荣,使他的演唱技艺不断走向完美的界,同时,还致力于使用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唱方法来演绎中国经典歌曲,并将中国的经典带向世界。他优美的中国式美演绎出对于美的追求... 歌唱家廖昌永用他出色的艺术成就和品格魅力在国际声乐舞台上取得许多殊荣,使他的演唱技艺不断走向完美的界,同时,还致力于使用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唱方法来演绎中国经典歌曲,并将中国的经典带向世界。他优美的中国式美演绎出对于美的追求与实践。他的成功之所在,以及如何认识"跨界"?他用独特的艺术审美告诉了世界,什么是真正的朴与辉煌。在坚持艺术标准的同时,永不懈怠对美的追求,演绎出歌唱家是如何走好自已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昌永 唯美 跨界 美声 民族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