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自动识别和采集 被引量:2
1
作者 兰义湧 刘海峰 杨媛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9-82,共4页
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特殊性,综合采用基于特殊字符、网页标签属性和N-gram的方法对传统蒙古文、藏文、阿拉伯字母体系的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柯尔克孜文以及彝文、新傣文、朝鲜文、俄文和壮文等10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进行... 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特殊性,综合采用基于特殊字符、网页标签属性和N-gram的方法对传统蒙古文、藏文、阿拉伯字母体系的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柯尔克孜文以及彝文、新傣文、朝鲜文、俄文和壮文等10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进行了自动识别研究。所提方法对10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95%以上,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网站 网页 自动识别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钟进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母语文学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回顾 被引量:5
3
作者 汪立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2-96,共5页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们有必要做理论的思考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资料建设特点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是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呈现。在充分借鉴汉族家族文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家族文学需要在材料的占有和运用、家族文学生产、与汉族家族文学的关系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取向
5
作者 范庆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6,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在新世纪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市场选择和文化选择。应确立合理的创作取向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彰显民族性,强化文学交流意识和人类意识。这将有利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良性健康发展,使其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 创作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汉文创作的文化内涵
6
作者 尹晓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51,共6页
汉文化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主流文化始终冲击着周边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触动其文学的发展。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情况不一,因此在与汉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北方民族文学便是其中一个别具特色的系统... 汉文化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主流文化始终冲击着周边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触动其文学的发展。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情况不一,因此在与汉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北方民族文学便是其中一个别具特色的系统。历史上,北方民族的情况极为复杂,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吸收汉文化,使得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学发展的融合互动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少数民族 汉文创作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民族语言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公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语言学科。通过民族语言研究各民族文化,不仅能加深对各种语言的文化属性的认识,而且对揭示各民族文化史上的未知现象,重塑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面貌,了解各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有重要意义...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语言学科。通过民族语言研究各民族文化,不仅能加深对各种语言的文化属性的认识,而且对揭示各民族文化史上的未知现象,重塑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面貌,了解各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有重要意义。各民族语言的词汇、语音、语法,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各民族语言的整体结构和系属关系,也能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文化语言学将从民族语言中获得无限的资源和生机,同时,也将提高民族语言研究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学 民族语言 思维方式 文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文化·民族:民族语言认同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秀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语言是人的现实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民族语言是民族存在的象征,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它表达、显现与传承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形成、聚合的基础,因而增进民族语言认同是建构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民族... 语言是人的现实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民族语言是民族存在的象征,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它表达、显现与传承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形成、聚合的基础,因而增进民族语言认同是建构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要坚持语言平等政策,全面、科学地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和使用,以达到少数民族语言认同与国家通用语言认同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认同 民族文化 民族共同体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梅与池莉小说作品人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8-82,共5页
文学从作家的内心走向读者,成为不朽作品,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活动,如何归纳这种成就,离不开这两个概念:民族性与时代性。将文学置于一个内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意味着必须面对民族题材及其与文学主题的关系;将文学置于一个外... 文学从作家的内心走向读者,成为不朽作品,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活动,如何归纳这种成就,离不开这两个概念:民族性与时代性。将文学置于一个内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意味着必须面对民族题材及其与文学主题的关系;将文学置于一个外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学必须面对它的商业、社会、文化价值。本文从这两个角度来谈叶梅与池莉作品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以及两人的创作中的共同元素即对人性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人性 民族性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玛才旦的双语创作、后现代因素与民族文化的不同表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增宝当周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万玛才旦通过自译使自己的大部分小说以汉藏双语文本呈现于读者,此种举措不仅为他赢得了广阔的阅读和阐释空间,也为藏族当代文学的跨语际传播开拓了新的向度。在万玛才旦的小说艺术探索中,他受到后现代文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但作者将外来... 万玛才旦通过自译使自己的大部分小说以汉藏双语文本呈现于读者,此种举措不仅为他赢得了广阔的阅读和阐释空间,也为藏族当代文学的跨语际传播开拓了新的向度。在万玛才旦的小说艺术探索中,他受到后现代文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但作者将外来影响与个人艺术感悟及文学民族性、地域性的叙事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小说中的文化审美意蕴,使藏族当代小说中的民族文化表述具备了新的不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玛才旦 双语创作 后现代因素 民族文化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寨两国”的语言生活——云南省瑞丽市云井村村民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远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60,共14页
边境村落的语言文化生活复杂,样本多。我们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法,调查云南省瑞丽市云井村村民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考察边境村落的语言文化生活,发现:傣语是村内主要交际语,绝大多数村民为傣汉双语人。家庭和社交场合,村民主要使用... 边境村落的语言文化生活复杂,样本多。我们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法,调查云南省瑞丽市云井村村民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考察边境村落的语言文化生活,发现:傣语是村内主要交际语,绝大多数村民为傣汉双语人。家庭和社交场合,村民主要使用傣语和汉语方言。村民对普通话和汉文社会地位评价高于傣语文,多数人希望小学加授傣语文课,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语文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村落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梦阳诗文东传朝鲜半岛及对古代朝鲜文学的影响考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春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6-199,共4页
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梦阳,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诗文很快就东传到朝鲜,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文人以阅读其诗文、次其韵、刊印其文集等方式接受了他的作品,同时也对他的诗文及理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批评。多... 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梦阳,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诗文很快就东传到朝鲜,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文人以阅读其诗文、次其韵、刊印其文集等方式接受了他的作品,同时也对他的诗文及理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批评。多数人对他的文学理论、创作风格、总体成就持赞誉态度,肯定其在明代文坛的领袖地位,也有少数人对他的理论和创作进行了责难。而李梦阳诗文东传朝鲜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了朝鲜李朝中期的文学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诗文 东传时间 复古 古代朝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与文学的二重奏——叶梅、叶广芩创作观念与文学风格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8-73,共6页
同为少数民族女作家,叶梅和叶广芩有着截然不同的文风。她们又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如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坚持和对地域之美的成功描写。两人都善于把人情伦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两人最大的共同处还在于相似的创作经历与对人的命运的积极探讨。... 同为少数民族女作家,叶梅和叶广芩有着截然不同的文风。她们又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如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坚持和对地域之美的成功描写。两人都善于把人情伦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两人最大的共同处还在于相似的创作经历与对人的命运的积极探讨。她们的小说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广受好评的杰作,主要是因为对文学使命的秉承,自身多元文化与复杂经历融合的背景,不屈的文学个性;另一方面,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性,也使得她们的作品非同凡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民族性 地域特色 创作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研究新进展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昕玫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46-150,共5页
西方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研究的新进展在研究内容上表现为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涉及认知语义、构式语法、范畴观等研究范式;在分析数据的手段上,表现为积极运用计算机软件和在线平台,例如使用R语言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和做图,使用FAVE、DAR... 西方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研究的新进展在研究内容上表现为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涉及认知语义、构式语法、范畴观等研究范式;在分析数据的手段上,表现为积极运用计算机软件和在线平台,例如使用R语言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和做图,使用FAVE、DARLAD等在线平台处理访谈语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异 研究动态 认知 R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黛云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中国主体身份
15
作者 赵柔柔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99-104,共6页
乐黛云始终保持对比较文学、当代理论与文化研究前沿的关注和介绍,并以其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学术反思为比较文学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在她的引领下,中国比较文学向学术界展现了自身的开放性与学术活力,在全面纳入西方当代理论视野... 乐黛云始终保持对比较文学、当代理论与文化研究前沿的关注和介绍,并以其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学术反思为比较文学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在她的引领下,中国比较文学向学术界展现了自身的开放性与学术活力,在全面纳入西方当代理论视野的同时,较早开始思考中国文学研究的主体性建设,并将其放置在全球化进程所开创的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宏观语境之中,进而尝试在世界比较文学研究平台上获取话语权。她一方面以极大的热情和超前的意识将西方最新研究成果带入中国,另一方面又在"和而不同"的视野中,强调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比较诗学的构建,以平等而不同的姿态参与跨文化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和而不同 当代理论 跨文化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种文学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16
作者 吴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17-121,共5页
所谓语种文学,就是使用某种语言和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形态。为便于探讨,我们把用汉语和汉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称为汉语种文学,而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称为少数民族语种文学。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出了多层次性。从... 所谓语种文学,就是使用某种语言和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形态。为便于探讨,我们把用汉语和汉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称为汉语种文学,而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称为少数民族语种文学。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出了多层次性。从语种文学出发探讨各民族文学关系,有助于开拓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各民族文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种文学 汉语种文学 少数民族语种文学 民族文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转型语境下藏族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认同表达——以21世纪藏语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2
17
作者 增宝当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83-188,共6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西部社会原有的乡土生活习性和表述方式被不断重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藏语文学中书写现代城市空间的作品正在日益增多,这既与现实社会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因素相关,也与藏语文学内...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西部社会原有的乡土生活习性和表述方式被不断重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藏语文学中书写现代城市空间的作品正在日益增多,这既与现实社会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因素相关,也与藏语文学内在话语机制的当代嬗变紧密相连。本文以21世纪以来刊发的藏语小说为例,试图分析这一现代转型语境下藏语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书写特征,并对文学文本所体现的认同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文学 现代转型 城市空间 认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链与养蒿苗语送气清擦音的产生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德富 刘文 杨正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8-437,共10页
养蒿苗语有一套送气清擦音s^h,~h,f^h,x^h和l^h。文章通过苗语同源词的词形比较和对中古汉语借词词形考察,发现这套送气清擦音是由同部位的不送气清擦音s、、x和l演变而来。这是一种非常规的、从无标记音向有标记音的逆向演变,其产... 养蒿苗语有一套送气清擦音s^h,~h,f^h,x^h和l^h。文章通过苗语同源词的词形比较和对中古汉语借词词形考察,发现这套送气清擦音是由同部位的不送气清擦音s、、x和l演变而来。这是一种非常规的、从无标记音向有标记音的逆向演变,其产生的动因是系统内部的推链作用促成的,是发音的经济原则和音系保持最小对立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苗语 送气擦音 动因 推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海路 李芳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20-23,共4页
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2002年以来,广西东兴市京族学校开设了"京族乡土教材""、越南语听说"等校本课程。调查发现,京族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受政策执行、课程管理、教材使用、师资水平及社会参与等内外因... 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2002年以来,广西东兴市京族学校开设了"京族乡土教材""、越南语听说"等校本课程。调查发现,京族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受政策执行、课程管理、教材使用、师资水平及社会参与等内外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不是单一的,它们错综地"纠合"在一起,反映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程度。应以加强地方政府职责、制订《课程标准》、开发乡土教材、提高教师能力、鼓励社会参与为对策,切实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族 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 田野调查 教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苗语人称代词探源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德富 杨正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548,共14页
文章发现苗语黔东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和一些复数形式都是直接继承自原始苗瑶语,有的继承自原始苗语,双数范畴和一些复数范畴形式是后来创新的,但是各小土语产生的形式和创新的程度和方式有差异。原始苗瑶语甚至原始黔东苗语缺少第... 文章发现苗语黔东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和一些复数形式都是直接继承自原始苗瑶语,有的继承自原始苗语,双数范畴和一些复数范畴形式是后来创新的,但是各小土语产生的形式和创新的程度和方式有差异。原始苗瑶语甚至原始黔东苗语缺少第三人称复数代词,这正好成了各语言、方言、土语甚至小土语创新的源动力,并由此类推,导致了第二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创新,形成了固有形式和创新形式共存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瑶语 黔东苗语 人称代词 创新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