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自动识别和采集 |
兰义湧
刘海峰
杨媛媛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2
|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
钟进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8
|
|
|
3
|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回顾 |
汪立珍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5
|
|
|
4
|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思考 |
李小凤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2
|
|
|
5
|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取向 |
范庆超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6
|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汉文创作的文化内涵 |
尹晓琳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7
|
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民族语言研究 |
张公瑾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
8
|
语言·文化·民族:民族语言认同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
李秀华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25
|
|
|
9
|
叶梅与池莉小说作品人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比较 |
朱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
10
|
万玛才旦的双语创作、后现代因素与民族文化的不同表述 |
增宝当周
|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1
|
“一寨两国”的语言生活——云南省瑞丽市云井村村民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 |
王远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
12
|
李梦阳诗文东传朝鲜半岛及对古代朝鲜文学的影响考论 |
曹春茹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3
|
人生与文学的二重奏——叶梅、叶广芩创作观念与文学风格比较 |
朱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
14
|
西方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研究新进展综述 |
姜昕玫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
|
15
|
乐黛云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中国主体身份 |
赵柔柔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0 |
|
|
16
|
中国语种文学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
吴刚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
17
|
现代转型语境下藏族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与认同表达——以21世纪藏语小说为中心 |
增宝当周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2
|
|
|
18
|
推链与养蒿苗语送气清擦音的产生 |
石德富
刘文
杨正辉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9
|
京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海路
李芳兰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0 |
3
|
|
|
20
|
黔东苗语人称代词探源 |
石德富
杨正辉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