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从语言国情调查的概念、价值及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的三个新特点;归纳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三项主要内容;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言国... 本文从语言国情调查的概念、价值及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的三个新特点;归纳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三项主要内容;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少数民族 语言国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料资源的质量、价值和效用——以少数民族语言材料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丁石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6,共8页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管理机制严密规范,工程各环节和层次都有严格的制度监控与制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作为面上工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研在保持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为体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对调查手册的...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管理机制严密规范,工程各环节和层次都有严格的制度监控与制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作为面上工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研在保持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为体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对调查手册的部分内容做了适当补充,避免了"一刀切"。经过各环节严密把关,少数民族语言语料资源整体上具有规范性、真实性、完整性、恒久性、可持续性,其价值和效用也得到了有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保工程 语料资源 民族语言 价值和效用 语料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钟进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母语文学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仿与创新——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戴庆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103,共5页
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论述语言研究中模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语言研究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这是语言研究取得新成果的必要保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应当着力发掘本土语料去丰富、发展语言学的新... 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论述语言研究中模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语言研究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这是语言研究取得新成果的必要保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应当着力发掘本土语料去丰富、发展语言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共性 语言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评述 被引量:3
5
作者 戴庆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十五”期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8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无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是最好的,但“十五”也存在不足和薄弱点。十一五”是我国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时期,应在三个方面大力加强。
关键词 “十五” 少数民族语言 评述 双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历史沿革及类型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丁石庆 陈永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9,共6页
北京有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各少数民族社区都具有蕴涵深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些独具民族风格的语言便形成了特殊的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本文论述了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并将其划分为世居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 北京有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各少数民族社区都具有蕴涵深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些独具民族风格的语言便形成了特殊的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本文论述了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并将其划分为世居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工作单位少数民族语言社区、具有流动性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少数民族 语言社区 历史沿革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开发应用刍议 被引量:6
7
作者 丁石庆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3期38-44,共7页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其空前规模及统一规范方法实施调研所采集的活态语料资源,兼具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并为语言资源的精准保护和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语保工程实现了新时期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与土语情...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其空前规模及统一规范方法实施调研所采集的活态语料资源,兼具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并为语言资源的精准保护和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语保工程实现了新时期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与土语情况较为全面的摸底与排查,调查数据和相关材料同时也提供了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及开发应用的诸多信息。本文以5年来民语专项调研任务语料资源数据及任务进程中发音合作人遴选时透露的语言资源保持类型存在的层次差异等为问题导向,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应用及相关论题进行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基于语保工程民语调研专项任务所获大量语料资源数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应用可实施整体统一开发应用与分类开发应用两种推进思路。整体统一开发应用思路包括大数据研究、语言服务、政策咨询等内容;分类开发应用思路则包括深度开发应用、深度规范性开发应用、深度保护性开发应用及深度典藏性开发应用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保工程 少数民族语言资源 开发应用 统一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回顾 被引量:5
8
作者 汪立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2-96,共5页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们有必要做理论的思考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资料建设特点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小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是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呈现。在充分借鉴汉族家族文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家族文学需要在材料的占有和运用、家族文学生产、与汉族家族文学的关系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永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以实例探讨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语音、语义、语法系统的影响,从而证明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具有丰富语体色彩词汇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汉语借词 少数民族语 语言影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研究与实践——以壮语文为例
11
作者 李锦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4,共6页
少数民族语言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在一定领域内使用,这是我国语言国情的一项基本内容,民族语言能力评价及其标准化是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壮语文水平标准化考试的设计与实施为民族语言水平测试的标准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经... 少数民族语言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在一定领域内使用,这是我国语言国情的一项基本内容,民族语言能力评价及其标准化是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壮语文水平标准化考试的设计与实施为民族语言水平测试的标准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经验,其范式、数据等可为其他民族语言水平的标准化测试提供参考。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研发包含语料库、题库、词表、考试大纲、考试复习参考书等的开发编制,应研制少数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按不同语言实际分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水平 测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语言词嵌入对齐增强少数民族预训练语言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影利 鲍薇 +1 位作者 赵小兵 周毛克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72,共10页
由于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词嵌入语义空间差距较大,导致预训练语言模型的跨语言迁移效果不佳。为此,该文设计了一个通过静态词嵌入对齐到上下文词嵌入空间中的新框架,以提升少数民族跨语言预训练语言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表现。该文首先... 由于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词嵌入语义空间差距较大,导致预训练语言模型的跨语言迁移效果不佳。为此,该文设计了一个通过静态词嵌入对齐到上下文词嵌入空间中的新框架,以提升少数民族跨语言预训练语言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表现。该文首先将由大规模单语数据训练的静态词嵌入进行跨语言对齐;其次,基于民汉平行语料从少数民族预训练语言模型CINO中抽取上下文词嵌入,并设计两种损失函数:双语词典归纳损失、对比学习损失,实现静态词嵌入对齐到上下文词嵌入的共享语义空间中;最后,我们将结合静态与上下文跨语言词嵌入对齐的CINO增强模型应用于双语词典归纳、文本分类以及机器翻译任务中,在多个语言对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鲁棒的基线系统,该文方法在标注语料匮乏的下游任务中均达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嵌入对齐 少数民族预训练语言模型 双语词典归纳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双语关系的新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8-53,共6页
本文概括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语言分布的特点,揭示了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双语关系的3个新特点:青少年本族语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这在词汇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在语音、语法上也有所表现;兼用汉语的水平普遍较高;在双语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本文概括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语言分布的特点,揭示了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双语关系的3个新特点:青少年本族语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这在词汇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在语音、语法上也有所表现;兼用汉语的水平普遍较高;在双语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解释了形成新特点的主要原因:九年制义务教育;兼用语汉语在社会生活中强势的价值取向;通用语强大的传媒力量。最后对如何认识、应对这些新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青少年 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为个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凤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把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力教学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并提出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且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 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把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力教学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并提出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且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听力教学 维、哈族学生 MHK四级听力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取向
15
作者 范庆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6,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在新世纪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市场选择和文化选择。应确立合理的创作取向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彰显民族性,强化文学交流意识和人类意识。这将有利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良性健康发展,使其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 创作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书面语在少数民族中的变体——以滇桂琼瑶族、苗族“读书音”为例
16
作者 黄莹洪 李锦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1,共9页
自古以来,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学习汉字会使用一套与母语汉借词不同的“读书音”,可称其为古代汉语书面语的变体。与其他民族的汉字“读书音”相比,滇桂琼瑶族、苗族“读书音”特点是再分为经书、歌书两类,歌书音比经书音的年代略晚。文章... 自古以来,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学习汉字会使用一套与母语汉借词不同的“读书音”,可称其为古代汉语书面语的变体。与其他民族的汉字“读书音”相比,滇桂琼瑶族、苗族“读书音”特点是再分为经书、歌书两类,歌书音比经书音的年代略晚。文章以经书音为重点,比较滇桂琼三地音系语音特点的共性和差异。瑶族、苗族“读书音”并非单一来源,其保留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和经书、歌书异读等的特点与湘西南苗瑶平话近似,精-知庄章二分和阳声韵、入声韵大多保留的特点则与勾漏片粤语相同。另外,从海南屯昌庄章组依韵母洪细分流的特点可以确定,琼地“读书音”未受勾漏片粤语影响,而是与海南闽语相似。从瑶族蓝靛支系和海南苗族“读书音”现象可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各民族交流交融、共同发展进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书面语 语言变体 读书音 苗瑶平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汉文创作的文化内涵
17
作者 尹晓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51,共6页
汉文化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主流文化始终冲击着周边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触动其文学的发展。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情况不一,因此在与汉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北方民族文学便是其中一个别具特色的系统... 汉文化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主流文化始终冲击着周边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触动其文学的发展。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情况不一,因此在与汉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北方民族文学便是其中一个别具特色的系统。历史上,北方民族的情况极为复杂,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吸收汉文化,使得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学发展的融合互动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少数民族 汉文创作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儿的跨民族传播与多民族文化共享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进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5,共11页
花儿在西北高原形成后,传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中,通过跨语言传播适应机制,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儿。近年来,地方政府组织打造跨省区花儿演唱会,为各民族花儿艺术交流搭建了新的文化共享平台,聚焦“共... 花儿在西北高原形成后,传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中,通过跨语言传播适应机制,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儿。近年来,地方政府组织打造跨省区花儿演唱会,为各民族花儿艺术交流搭建了新的文化共享平台,聚焦“共同性”,努力塑造新的文化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花儿 跨语言艺术 文化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语言学70年:成就和努力方向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远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1,共7页
新中国建立后的70年里,民族语言学在语言现状调查、语言关系、语言应用和语言政策4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立足实地调查、回应社会关切、重视学科建设3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在语料进一步积累和深度利用、微观研究和个案分析的理论提升... 新中国建立后的70年里,民族语言学在语言现状调查、语言关系、语言应用和语言政策4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立足实地调查、回应社会关切、重视学科建设3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在语料进一步积累和深度利用、微观研究和个案分析的理论提升、充分发挥新兴学科的作用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今后的研究还应加强人文关怀,重视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重大关切;开展学术争鸣,厘清认识误区;加强认同及认同关系的研究;开展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语言研究;加强不同语种研究者和分支学科的深层次合作;加大学科建设扶持力度,平衡语种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语言学 语言调查 语言应用 学术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学三十年评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志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0期8-11,共4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神话、英雄史诗、叙事诗的研究与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少数民族作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作家群,其文学成就越来越为世人瞩目。民...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神话、英雄史诗、叙事诗的研究与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少数民族作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作家群,其文学成就越来越为世人瞩目。民族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逐渐在整个中国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三十年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