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龚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207,共8页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影响“双万计划”能否达到提升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遴选标准笼统,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影响“双万计划”能否达到提升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遴选标准笼统,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分“赛道”建设与突出示范领跑两条建设原则存在矛盾;评审机制存在不足。优化遴选机制可有三条路径:一是明确关键指标,建立各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二是分“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优;三是将“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行”会议评审。为提高建设成效评估的科学性,建议延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周期,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为评估重点的“双核心”建设成效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万计划” 遴选机制 建设成效评估 汉语国际教育 一流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帅奇 吴应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206,207,共11页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是指全球视野下较为稳定的中文教育形态,其分类体系的构建是对世界各类中文教育形态特质的归纳、定位和系统化。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类别独... 国际中文教育类型是指全球视野下较为稳定的中文教育形态,其分类体系的构建是对世界各类中文教育形态特质的归纳、定位和系统化。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类别独立设置,对本学科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其类型体系不仅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还可为全球中文教育发展顶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全球中文教育形态的全面考察,本文拟从空间、场域、教育目的、教育性质、习得顺序、语言地位、技术应用、教学法等视角构建其类型体系,纵向逐层细化分类,横向厘清平行与交叉融合等关系。由于国际中文教育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其类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发展性,本文构建了以3个主干层次14种主干类型和若干种基本类型为框架的“3+N”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并对其内涵、体系构建思路和视角进行了阐释,提出国际中文教育类型划分不能仅依据国外第二语言教育理论,或纯粹依靠理性思辨,而应从各国中文教育事实出发,以实际案例为支撑进行类型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教育类型 理论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较少国家中文教育的特征与发展研究
3
作者 胡唯哲 吴应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人口较少国家中文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支持其中文教育发展投入小、收益大、影响广,不仅对国际中文教育整体事业推进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服务中国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能带来明显溢出效应。人口较少国家中文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依赖... 人口较少国家中文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支持其中文教育发展投入小、收益大、影响广,不仅对国际中文教育整体事业推进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服务中国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能带来明显溢出效应。人口较少国家中文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依赖性较强,内生发展能力较弱;政治经济驱动力强,其他因素驱动力弱;基础教育阶段容易在外力支持下取得较快发展,高等教育阶段发展基础普遍薄弱。因此,本文提出构建全球、区域、中文母语国、本国四层级协调联动发展体系思路:在全球视域下,构建“四合一”共享发展平台;在区域层面上,构建“1+N”协同帮扶路径;从中文母语国角色出发,打造“点面结合”长效发展路径;在人口较少国家,强化中文教育与政治经济活动的衔接机制。中国应进一步重视并大力支持人口较少国家发展中文教育,力求溢出效益最大化和长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较少国家 小国 国际中文教育 对外援助 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分类与研究方法
4
作者 金旋 吴应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以深度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运用、生动的视觉呈现,以多模态技术为支撑,为学习者构建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已成为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国际中...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以深度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运用、生动的视觉呈现,以多模态技术为支撑,为学习者构建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已成为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属性维度将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分为语言教学类、文化传播类和综合类,从生成模式维度分为专业生成内容、机构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从教学目标维度分为初级教学、中级教学和高级教学等类别和应用场景。文章将已有成果对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多元方法,其中定性研究注重内容特性与传播机制的探索,定量研究多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定性与定量结合等多元方法则可更全面地剖析短视频的知识属性和传播属性。文章依据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不同类型的特征,提出模态分析法、眼动追踪实验法、数据驱动行为分析法及虚拟互动实验法等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创新研究方法,为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学短视频 眼动追踪实验法 多模态分析法 数据驱动行为分析法 虚拟互动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研究
5
作者 张德江 李晓露 吴应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2,205,206,共8页
印度对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行过积极的尝试和实质性的推动,但目前尚未将中文纳入可供中小学学生选修的外语语种。印度中小学外语教学政策对中文教育发展影响巨大:印度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潜力巨大,但中文教育政策缺位导致中小学中文... 印度对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行过积极的尝试和实质性的推动,但目前尚未将中文纳入可供中小学学生选修的外语语种。印度中小学外语教学政策对中文教育发展影响巨大:印度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潜力巨大,但中文教育政策缺位导致中小学中文教育发展空间受限;中文教学标准缺失导致中文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外语教师准入机制阻碍本土中文教师培养;不稳定的中印关系不利于中文教育合作。因此,实现印度中小学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持续推动中文教育纳入印度国民教育体系,以私立中小学为主体制定中文教学标准,理顺中文教师培养机制,建立中印长效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中文教育 外语教育政策 国民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被引量:93
6
作者 吴应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6,共9页
汉语国际教育具有学科与事业双重性。文章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与国家五大战略的关系,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把汉语国际教育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阐述了该学科理论体系的理念、路径和重要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具有学科与事业双重性。文章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与国家五大战略的关系,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把汉语国际教育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阐述了该学科理论体系的理念、路径和重要研究领域。文章强调,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需"教育"研究与"事业"研究并重,学科理论建设应继承、转型与重构并行,需重视对"国际汉语"、汉语国别及区域变体、海外汉语教学等领域研究。文章还指出,汉语国际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世界各国主体作用,提高"两教"国别针对性,发展中国家优先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国家战略 理论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与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央青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90,共4页
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师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国际汉语教师专业性、综合性和国际性的职业特点,及其在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下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提出通过案例教学法打通理论与实践,加强对结构不良领... 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师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国际汉语教师专业性、综合性和国际性的职业特点,及其在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下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提出通过案例教学法打通理论与实践,加强对结构不良领域的适应性,并训练高层次认知思维和决策能力,为国际汉语教师职业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国际汉语教师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的概念意涵及角色任务——基于教师教育者国际比较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郝雷 康振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3,共8页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作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师,是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起点之一。其概念范围、层级划分和身份特征等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进行界定。宏观概念的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包括与国际...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作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师,是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起点之一。其概念范围、层级划分和身份特征等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进行界定。宏观概念的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包括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培训相关的所有教职人员;中观概念既包括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培养者,也包括入职、在职阶段的指导者和培训者;微观概念的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特指汉教硕士的任课教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的工作性质属于"二阶教学";教学目的是培养能适应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需要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对象具有国际化特点。针对这些特性,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在教学中应承担好"引领者""示范者""促进者""研究者"和"跨文化合作者"等角色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 教师教育者 概念意涵 角色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深度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应然功能、实践困境和应用策略 被引量:22
9
作者 金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8,共7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全球教育和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体性推进着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全教育要素的创新,系统构建未来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生态。文章论述了ChatGPT与国际中文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然功能,观察Ch...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全球教育和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体性推进着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全教育要素的创新,系统构建未来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生态。文章论述了ChatGPT与国际中文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然功能,观察ChatGPT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样态与现实困境,深入剖析了ChatGPT在国际中文教育应用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高阶性人机互动,构建人工智能与中文教师协同教学新格局,树立国际中文教育全要素人工智能观等应对策略,以期为国际中文教育在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国际中文教育 应然功能 实践困境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五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实施模式、特征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鹏 刘玉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80-88,共9页
中国与中亚五国构建了基于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及文化交流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中亚五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实质性进展。对中亚五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研究后发现:中亚五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形成了单主体、... 中国与中亚五国构建了基于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及文化交流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中亚五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实质性进展。对中亚五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研究后发现:中亚五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形成了单主体、双主体以及多主体的培养模式。中亚五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整体具有协同发展性,不同参与主体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差异和动态变化性。开展中亚五国“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平衡各参与主体利弊;充分挖掘各参与主体主观能动性,尤其重视国外政策动力对“中文+职业技能”的推动作用;利用动态变化性吸纳更多参与主体,共同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 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与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鹤楠 陈佳倩 刘嘉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78,共6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地域差异性、公办与民办差异性显著、国际化项目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职教教师外派和海外本土师资培训并行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走出去”理念淡薄、需求对接不到位、优质教学资源不足、标准输出经验不丰...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地域差异性、公办与民办差异性显著、国际化项目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职教教师外派和海外本土师资培训并行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走出去”理念淡薄、需求对接不到位、优质教学资源不足、标准输出经验不丰富、境外办学规模不够、国际化师资培养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应树立科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以信息化、数字化助力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标准输出,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科层次 国际化 “中文+职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华文教育与中文沉浸式教育比较与互鉴 被引量:4
12
作者 雷歌 吴应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3,共10页
全科华文教育和中文沉浸式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中重要的、特色鲜明的两种典型类型,均具有教育质量高的共性,同时又各具特色。本文以马来西亚全科华文教育和美国中文沉浸式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性... 全科华文教育和中文沉浸式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类型体系中重要的、特色鲜明的两种典型类型,均具有教育质量高的共性,同时又各具特色。本文以马来西亚全科华文教育和美国中文沉浸式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性质、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法等方面的深入比较,揭示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挖掘出二者共有的精髓:采用内容教学法教学、注重文化教学、兼顾中文教学和学习者母语教学、重视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共建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华文教育 中文沉浸式教育 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东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1,共3页
随着国际汉语教学蓬勃发展,国际汉语教师需求量日益增加,教师供给却较为有限,优秀国际汉语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面对现状,国家汉办和各大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加快培养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事实上,积极帮助和促进已有国际汉语教师专业... 随着国际汉语教学蓬勃发展,国际汉语教师需求量日益增加,教师供给却较为有限,优秀国际汉语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面对现状,国家汉办和各大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加快培养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事实上,积极帮助和促进已有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同样是当务之急。文章提出"教研结合是促进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重要途径"的主要观点,并给出教学与科研"互促"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指导 局限性 教研结合 实施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孔子学院的品牌塑造 被引量:7
14
作者 央青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作为汉语国际推广主要载体的孔子学院,从孵化阶段步入成长阶段,在世界各地的基本布局已初步形成。准确地定位,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英国文化协会、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的歌... 作为汉语国际推广主要载体的孔子学院,从孵化阶段步入成长阶段,在世界各地的基本布局已初步形成。准确地定位,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英国文化协会、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等世界各主要语言推广机构的成功经验来看,品牌效应对语言传播具有积极影响。塑造孔子学院的品牌效应,必须从自身发展、外部环境和品牌价值三个方面入手,并注重质量、个性化、创新的品牌战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语言传播 品牌效应 战略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语言研究与教育”多人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娄开阳 郝燕 +4 位作者 尹静 严小香 彭嗣禹 刘晓宇 孙小春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3,共6页
现代语言图式理论对儿童语言研究具有独特价值娄开阳(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图式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高频行为模式或文本模式,最早由康德提出,后经皮亚杰、鲁梅哈特等人发展为现代图式理论。语言学关注行为中的语言图式,包括... 现代语言图式理论对儿童语言研究具有独特价值娄开阳(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图式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高频行为模式或文本模式,最早由康德提出,后经皮亚杰、鲁梅哈特等人发展为现代图式理论。语言学关注行为中的语言图式,包括行为图式和文本图式两种,具体表现为由多个有顺序的环节构成的结构:前者如购物图式为“询问商品→选择商品→商议价格→结算付款→提取商品”;后者如新闻报道图式为“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新闻评析+新闻评析/新闻背景”。儿童语言图式指人生初年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图式(也可能有语言文本图式)。笔者以为,现代图式理论对儿童语言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儿童语言图式构建是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语言图式研究是儿童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应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图式 文本图式 儿童语言 国际教育学院 新闻背景 图式构建 现代图式理论 文本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科学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志伟 余烁 张文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3,共9页
德国部分应用科学大学自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以社会实用功能为抓手,从而突出应用型博士生的实践优势。虽然此项改革受到争议和质疑,但目前已形成三种成熟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包括与综合型大学联合培养、内部设立博士中... 德国部分应用科学大学自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以社会实用功能为抓手,从而突出应用型博士生的实践优势。虽然此项改革受到争议和质疑,但目前已形成三种成熟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包括与综合型大学联合培养、内部设立博士中心独立培养、应用科学大学之间跨校构建博士中心联合培养等。这三种模式均以应用科学大学为主导,烙印了其专业特长和实践元素。从博士生入学、就读到完成学业的培养过程中,应用科学大学也形成了以锻造和提升应用技能水平为核心和目标的特征。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所主导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和过程特征进行梳理及分析,将有助于透过争议厘清其质量水平和实用功能,从而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尤其是博士学位授予这一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应用科学大学 博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 学位授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词汇大纲和教材中的道德词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立英 王弘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6,共11页
国际中文教育应承担帮助学习者理解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而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多集中于语言知识点与技能的教学与研究,缺少对民族道德观念的考察与评估研究。文章以道德词汇为考察指标,选取两个经典版本的词汇大纲和北大版《... 国际中文教育应承担帮助学习者理解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而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多集中于语言知识点与技能的教学与研究,缺少对民族道德观念的考察与评估研究。文章以道德词汇为考察指标,选取两个经典版本的词汇大纲和北大版《汉语教程》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语言学的方法对国际中文词汇大纲和教材中的道德词汇进行匹配和提取,参考中文道德词典和《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道德体系,从道德词汇的词量、极性、强度、等级、场景与行为类型分布以及所在句的极性变化等对道德词汇进行系统的考察,对当下国际中文教育中道德词汇设置状况进行切实的评估与对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词汇 词汇大纲 汉语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材料的选择、处理与提升
18
作者 曾立英 任倩倩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3-58,共6页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应该精选教学材料,注意教学材料的分级和分层处理。在词汇教学内容上,注重词的音、形、义的教学和语素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发挥自身创造性,提升词汇材料的教学,如进行词的联想教学,贴合语境进行教学以及鼓励学生...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应该精选教学材料,注意教学材料的分级和分层处理。在词汇教学内容上,注重词的音、形、义的教学和语素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发挥自身创造性,提升词汇材料的教学,如进行词的联想教学,贴合语境进行教学以及鼓励学生适度猜词等,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词汇的理解与产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汇 教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学院发展量化研究(2015~2017) 被引量:28
19
作者 郭晶 吴应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4,共9页
本研究基于2015~2017年孔子学院发展数据,对孔子学院增长趋势、分布的洲际和国别特点、分布密度与国家发达程度的相关性、办学状况、课程特点、办班数量以及年度完成教学工作量情况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得出一系列数据和结论:2015年是... 本研究基于2015~2017年孔子学院发展数据,对孔子学院增长趋势、分布的洲际和国别特点、分布密度与国家发达程度的相关性、办学状况、课程特点、办班数量以及年度完成教学工作量情况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得出一系列数据和结论:2015年是孔子学院发展拐点;全球平均约1160万人口设有1所孔子学院,但欧洲和北美洲国家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孔子学院平均密度差距较大;本研究首次使用"标准学年人"作为单位,对孔子学院完成教学工作量情况进行计量比较,发现全球孔子学院完成教学工作量差异巨大;欧洲孔子学院举办文化活动场次远远高于其他洲。作者由此提出了需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建设,建立基于绩效的孔子学院预算拨款机制和退出机制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数据库 发展研究 标准学年人 2015~20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英姿 王萍丽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4,共10页
国际上的“家庭读写”概念内涵丰富,包括从儿童读写到儿童与父母共同读写以及指导父母如何帮助子女,再到掌握多种领域知识的能力等。而中文的“家庭读写”实际上就是指儿童读写,与常见的译名“家庭扫盲”并不等同。梳理中国家庭读写教... 国际上的“家庭读写”概念内涵丰富,包括从儿童读写到儿童与父母共同读写以及指导父母如何帮助子女,再到掌握多种领域知识的能力等。而中文的“家庭读写”实际上就是指儿童读写,与常见的译名“家庭扫盲”并不等同。梳理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家庭读写教育的主要特点为:最早关注残障儿童家庭;以家校合作为主要实践路径;以亲子共读为重要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尚不充分,尤其是针对具有独特国情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参与部门不多,同国外的全社会总动员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关注对象多为儿童,忽视作为成人的家长,忽视家长和儿童构成的家庭整体。建议重视家庭读写研究和实践,发展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建设“儿童+成人”读写共同体,发展代际项目,从关注儿童转向聚焦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读写 中国式家庭读写 社会协同 “儿童+成人”读写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