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统一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
彭勇
陈雅丽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居庸关云台--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
张幼欣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换个视角看灾害:向灾而生与内化为同的文化史解读 |
周琼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
张晗月
|
《现代农村科技》
|
2025 |
0 |
|
5
|
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旅行杂志》中的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 |
苍铭
牛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 |
吕文利
陈华伟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何处是居庸——探寻元代居庸关的历史踪迹 |
张幼欣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历史分析在促进应用化学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
贾威如
|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守护乡村文化根脉 |
张晗月
|
《村委主任》
|
2024 |
0 |
|
10
|
“三交”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乐籍制度起源研究 |
张梦雨
彭勇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实践——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发展 |
李元晖
李大龙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20
|
|
12
|
民族国家的想象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论五四文学与抗战文学中的乡土叙事 |
张晨怡
张宏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重写以“中央欧亚”为中心的“世界史”——对日本内亚史学界新近动向的剖析 |
钟焓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6
|
|
14
|
明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略 |
彭勇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5
|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国家统一观念构建——以清代前中期云南地区为例 |
赵旭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6
|
明代河南的军卫移民与文化传播 |
彭勇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7
|
论葛藤与湘西苗疆苗族文化之关系——兼论对当代的借鉴价值 |
张振兴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2 |
12
|
|
18
|
明代卫所制度设计与军户家族记忆的历史书写--以湖南新田骆氏家族为中心的考察 |
彭勇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9
|
论唐朝的民族观念 |
李鸿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20
|
国民政府民族教育对象的伸缩 |
李双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