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料资源的质量、价值和效用——以少数民族语言材料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丁石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6,共8页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管理机制严密规范,工程各环节和层次都有严格的制度监控与制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作为面上工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研在保持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为体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对调查手册的...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管理机制严密规范,工程各环节和层次都有严格的制度监控与制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作为面上工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研在保持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为体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对调查手册的部分内容做了适当补充,避免了"一刀切"。经过各环节严密把关,少数民族语言语料资源整体上具有规范性、真实性、完整性、恒久性、可持续性,其价值和效用也得到了有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保工程 语料资源 民族语言 价值和效用 语料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钟进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母语文学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开发应用刍议 被引量:7
3
作者 丁石庆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3期38-44,共7页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其空前规模及统一规范方法实施调研所采集的活态语料资源,兼具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并为语言资源的精准保护和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语保工程实现了新时期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与土语情...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其空前规模及统一规范方法实施调研所采集的活态语料资源,兼具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并为语言资源的精准保护和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语保工程实现了新时期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与土语情况较为全面的摸底与排查,调查数据和相关材料同时也提供了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及开发应用的诸多信息。本文以5年来民语专项调研任务语料资源数据及任务进程中发音合作人遴选时透露的语言资源保持类型存在的层次差异等为问题导向,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应用及相关论题进行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基于语保工程民语调研专项任务所获大量语料资源数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应用可实施整体统一开发应用与分类开发应用两种推进思路。整体统一开发应用思路包括大数据研究、语言服务、政策咨询等内容;分类开发应用思路则包括深度开发应用、深度规范性开发应用、深度保护性开发应用及深度典藏性开发应用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保工程 少数民族语言资源 开发应用 统一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回顾 被引量:5
4
作者 汪立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2-96,共5页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对其百年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对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变革,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们有必要做理论的思考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资料建设特点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自动识别和采集 被引量:2
5
作者 兰义湧 刘海峰 杨媛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9-82,共4页
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特殊性,综合采用基于特殊字符、网页标签属性和N-gram的方法对传统蒙古文、藏文、阿拉伯字母体系的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柯尔克孜文以及彝文、新傣文、朝鲜文、俄文和壮文等10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进行... 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特殊性,综合采用基于特殊字符、网页标签属性和N-gram的方法对传统蒙古文、藏文、阿拉伯字母体系的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柯尔克孜文以及彝文、新傣文、朝鲜文、俄文和壮文等10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进行了自动识别研究。所提方法对10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95%以上,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网站 网页 自动识别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 被引量:20
6
作者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从语言国情调查的概念、价值及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的三个新特点;归纳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三项主要内容;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言国... 本文从语言国情调查的概念、价值及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的三个新特点;归纳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三项主要内容;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少数民族 语言国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仿与创新——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戴庆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103,共5页
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论述语言研究中模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语言研究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这是语言研究取得新成果的必要保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应当着力发掘本土语料去丰富、发展语言学的新... 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论述语言研究中模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语言研究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这是语言研究取得新成果的必要保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应当着力发掘本土语料去丰富、发展语言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共性 语言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历史沿革及类型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丁石庆 陈永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9,共6页
北京有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各少数民族社区都具有蕴涵深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些独具民族风格的语言便形成了特殊的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本文论述了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并将其划分为世居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 北京有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各少数民族社区都具有蕴涵深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些独具民族风格的语言便形成了特殊的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本文论述了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并将其划分为世居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工作单位少数民族语言社区、具有流动性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少数民族 语言社区 历史沿革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评述 被引量:3
9
作者 戴庆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十五”期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8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无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是最好的,但“十五”也存在不足和薄弱点。十一五”是我国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时期,应在三个方面大力加强。
关键词 “十五” 少数民族语言 评述 双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及其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永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以实例探讨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语音、语义、语法系统的影响,从而证明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具有丰富语体色彩词汇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汉语借词 少数民族语 语言影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小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是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呈现。在充分借鉴汉族家族文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家族文学需要在材料的占有和运用、家族文学生产、与汉族家族文学的关系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研究与实践——以壮语文为例
12
作者 李锦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4,共6页
少数民族语言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在一定领域内使用,这是我国语言国情的一项基本内容,民族语言能力评价及其标准化是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壮语文水平标准化考试的设计与实施为民族语言水平测试的标准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经... 少数民族语言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在一定领域内使用,这是我国语言国情的一项基本内容,民族语言能力评价及其标准化是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壮语文水平标准化考试的设计与实施为民族语言水平测试的标准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经验,其范式、数据等可为其他民族语言水平的标准化测试提供参考。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研发包含语料库、题库、词表、考试大纲、考试复习参考书等的开发编制,应研制少数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按不同语言实际分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水平 测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取向
13
作者 范庆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6,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在新世纪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市场选择和文化选择。应确立合理的创作取向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彰显民族性,强化文学交流意识和人类意识。这将有利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良性健康发展,使其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 创作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语言词嵌入对齐增强少数民族预训练语言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影利 鲍薇 +1 位作者 赵小兵 周毛克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72,共10页
由于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词嵌入语义空间差距较大,导致预训练语言模型的跨语言迁移效果不佳。为此,该文设计了一个通过静态词嵌入对齐到上下文词嵌入空间中的新框架,以提升少数民族跨语言预训练语言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表现。该文首先... 由于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词嵌入语义空间差距较大,导致预训练语言模型的跨语言迁移效果不佳。为此,该文设计了一个通过静态词嵌入对齐到上下文词嵌入空间中的新框架,以提升少数民族跨语言预训练语言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表现。该文首先将由大规模单语数据训练的静态词嵌入进行跨语言对齐;其次,基于民汉平行语料从少数民族预训练语言模型CINO中抽取上下文词嵌入,并设计两种损失函数:双语词典归纳损失、对比学习损失,实现静态词嵌入对齐到上下文词嵌入的共享语义空间中;最后,我们将结合静态与上下文跨语言词嵌入对齐的CINO增强模型应用于双语词典归纳、文本分类以及机器翻译任务中,在多个语言对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鲁棒的基线系统,该文方法在标注语料匮乏的下游任务中均达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嵌入对齐 少数民族预训练语言模型 双语词典归纳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OSUM:面向多民族低资源语言的抽取式摘要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彧 罗皓予 +3 位作者 超木日力格 刘轩 董俊 刘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6-302,共7页
针对现有的模型无法处理多民族低资源语言自动摘要生成的问题,基于CINO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民族低资源语言的抽取式摘要模型CINOSUM。为扩大文本摘要的语言范围,首先构建了多种民族语言的摘要数据集MESUM。为解决以往模型在低资源语言上效... 针对现有的模型无法处理多民族低资源语言自动摘要生成的问题,基于CINO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民族低资源语言的抽取式摘要模型CINOSUM。为扩大文本摘要的语言范围,首先构建了多种民族语言的摘要数据集MESUM。为解决以往模型在低资源语言上效果不佳的问题,构建了一个框架,采用统一的句子抽取器,以进行不同民族语言的抽取式摘要生成。此外,提出采用多语言数据集的联合训练方法,旨在弥补知识获取上的不足,进而扩展在低资源语言上的应用,显著增强模型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最终,在MESUM数据集上开展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INOSUM模型在包括藏语和维吾尔语在内的多民族低资源语言环境中表现卓越,并且在ROUGE评价体系下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取式摘要 多语言预训练模型 低资源语言信息处理 知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应急语言政策法律法规文本分析
16
作者 姜昕玫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立足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背景,采用NVivo软件分析应急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文本的语言类内容和语言政策法律法规文本涉及应急领域的有关规定。通过对应急语言服务领域、应急语言品种两方面内容分别编码,分析应急语言政策法律法规中语言品... 立足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背景,采用NVivo软件分析应急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文本的语言类内容和语言政策法律法规文本涉及应急领域的有关规定。通过对应急语言服务领域、应急语言品种两方面内容分别编码,分析应急语言政策法律法规中语言品种、语言沟通、语言抚慰、语情监测与文本实施时间、政策类别(突发事件、气象综合、消防管理等)、法律效力位阶(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文件)的矩阵关系,揭示政策法律法规中语言沟通、语言抚慰、语情监测领域节点与不同语言品种节点的交叉分布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应急语言政策法律法规的侧重点,为健全应急语言政策法律法规内容、完善应急语言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语言应急法制机制提供量化数据和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政策 应急语言服务 NVivo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语言学70年:成就和努力方向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远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1,共7页
新中国建立后的70年里,民族语言学在语言现状调查、语言关系、语言应用和语言政策4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立足实地调查、回应社会关切、重视学科建设3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在语料进一步积累和深度利用、微观研究和个案分析的理论提升... 新中国建立后的70年里,民族语言学在语言现状调查、语言关系、语言应用和语言政策4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立足实地调查、回应社会关切、重视学科建设3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在语料进一步积累和深度利用、微观研究和个案分析的理论提升、充分发挥新兴学科的作用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今后的研究还应加强人文关怀,重视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重大关切;开展学术争鸣,厘清认识误区;加强认同及认同关系的研究;开展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语言研究;加强不同语种研究者和分支学科的深层次合作;加大学科建设扶持力度,平衡语种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语言学 语言调查 语言应用 学术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双语关系的新特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8-53,共6页
本文概括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语言分布的特点,揭示了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双语关系的3个新特点:青少年本族语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这在词汇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在语音、语法上也有所表现;兼用汉语的水平普遍较高;在双语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本文概括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语言分布的特点,揭示了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双语关系的3个新特点:青少年本族语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这在词汇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在语音、语法上也有所表现;兼用汉语的水平普遍较高;在双语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解释了形成新特点的主要原因:九年制义务教育;兼用语汉语在社会生活中强势的价值取向;通用语强大的传媒力量。最后对如何认识、应对这些新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青少年 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为个案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凤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把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力教学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并提出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且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 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把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力教学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并提出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且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听力教学 维、哈族学生 MHK四级听力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设传统到世界的桥梁——乐黛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0
作者 赵柔柔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8,共9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乐黛云学术工作的重要方面。她“把后半生献给比较文学”与将现代文学视作“毕生的事业”并不矛盾,前者提供的世界语境,能够更深刻、充分地认知后者。对于乐黛云而言,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与其说是学科转向,不如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乐黛云学术工作的重要方面。她“把后半生献给比较文学”与将现代文学视作“毕生的事业”并不矛盾,前者提供的世界语境,能够更深刻、充分地认知后者。对于乐黛云而言,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与其说是学科转向,不如说是为现代文学添加了一重世界文学坐标。她重返新文化运动,借学衡派之口,说出了自身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纳入现代轨道的思考。乐黛云对“21世纪新人文精神”的思考再度以早期鲁迅为其思想资源,召唤一种能够应对新世纪文化危机的新时代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世界 乐黛云 现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