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障人权需要一场语言革命——从歇后语对几种人的歧视说起 被引量:1
1
作者 郝铁川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5,286,共7页
观念决定语言,语言传播观念。保障人权既需要制度保证,更需要文化智力支撑,乃至一场语言革命。本文通过剖析歇后语中对老人、死者、寡妇、光棍、和尚尼姑、乞丐、胖人、特定职业之人、特定地域之人等九类人的歧视,表明认真清理国人习惯... 观念决定语言,语言传播观念。保障人权既需要制度保证,更需要文化智力支撑,乃至一场语言革命。本文通过剖析歇后语中对老人、死者、寡妇、光棍、和尚尼姑、乞丐、胖人、特定职业之人、特定地域之人等九类人的歧视,表明认真清理国人习惯用语里蔑视人权的陈旧理念,是当前普及法治观念、确立人权意识的一个重要任务。破旧方能立新,决不能让旧的缠住新的、死的拖住活的,崭新的现代人权法治理念却被落后的坊间俗语所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歧视人权 破旧立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菜根谭》看佛教对儒家缺陷的弥补
2
作者 郝铁川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156,309-310,共7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佛教怎样通过流行的古代立身处世格言著作而走进士大夫生活的问题探讨不够。本文通过剖析《菜根谭》以佛教弥补儒家缺陷的观点,说明唯有"百花齐放"才能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越是民族的,越有亲和力,越是... 长期以来,学界对佛教怎样通过流行的古代立身处世格言著作而走进士大夫生活的问题探讨不够。本文通过剖析《菜根谭》以佛教弥补儒家缺陷的观点,说明唯有"百花齐放"才能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越是民族的,越有亲和力,越是世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根谭 佛教 儒家缺陷 弥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