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 被引量:117
1
作者 王新盼 姜广辉 +2 位作者 张瑞娟 赵婷婷 曲衍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1-250,共10页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基础上,修正得到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结合基本农田质量现状及其限制因子可改造程度,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和经整治后可建成2个层次上划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全区适宜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农田有6036.98hm2,占基本农田总量的43.54%。其中1026.70hm2已基本具备建设条件,集中分布在马昌营镇和大兴庄镇等西南平原乡镇,其他5010.28hm2为经整治后可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区和半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立足区域特点,分类推进,已具备建设条件的西南部平原区应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平原区需要重点协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关系,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半山区应在提升农田质量的同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分区 高标准基本农田 逐级修正法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下土壤水势对毛白杨纸浆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席本野 王烨 +4 位作者 邸楠 贾黎明 李广德 黄祥丰 高园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318-5329,共12页
在6、7年生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纸浆林中研究了地下滴灌(SDI)下不同土壤水势(-25、-50、-75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对林木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溉(CK)相比,SDI使6、7年生林分的生产力分别平均提高24... 在6、7年生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纸浆林中研究了地下滴灌(SDI)下不同土壤水势(-25、-50、-75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对林木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溉(CK)相比,SDI使6、7年生林分的生产力分别平均提高24%和28%;其中,-25 kPa使6年生林分的生产力达到39.90 m3hm-2a-1,较CK极显著提高43.5%(P<0.01)。各水势处理间,-25 kPa的生产力在林分6年生时分别较-50和-75 kPa极显著提高20%和31%(P<0.01),在7年生时分别提高13%和14%(P>0.05)。能在毛白杨速生期内(4—7月)大幅提高土壤含水率(20和50 cm处分别平均提高35%和27%)、树干日平均液流速率(46%,SFmean)、黎明前叶水势(41%,ψpd)是SDI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机制。灌溉起始水势阈值的差异对毛白杨SFmean和ψpd无显著影响(P>0.05)。3个水势处理中,-25 kPa的平均SFmean和ψpd均最高,且其能使根系活动剧烈的表土层(0—20cm)的水分有效性有最大幅的提高,这可能是其对林木生长有最大促进作用的主要原因。综上,应在毛白杨纸浆林培育中大力推广SDI,并在应用时可将距滴头10cm、地下20 cm处的土壤水势达到-25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另外,在与试验地环境相似地区栽植毛白杨时,应于4—7月灌溉,8—10月一般可不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水分管理 液流 土壤水势 三倍体毛白杨 纸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100
3
作者 尹尚菁 杜鹏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6,共8页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照护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于长期照护的研究大多是以失能老人为基础的,对失智者的研究较少涉及。本研究依照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将照护需求评估建立在对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分析的基础之上,...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照护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于长期照护的研究大多是以失能老人为基础的,对失智者的研究较少涉及。本研究依照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将照护需求评估建立在对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我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以期对今后长期照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失智老人 长期照护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废水灌溉对毛白杨苗木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烨 席本野 +4 位作者 崔向东 李广德 贾黎明 苏曼琳 刘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6-1635,共10页
为了探讨工业造纸废水用于杨树人工林灌溉的可行性,以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1年生盆栽苗木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造纸废水(分别稀释到12.5%(1F7Q)、16.7%(1F5Q)、25%(1F3Q)、33.3%(1F2Q)、50%(1F1Q))灌溉对苗木生长... 为了探讨工业造纸废水用于杨树人工林灌溉的可行性,以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1年生盆栽苗木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造纸废水(分别稀释到12.5%(1F7Q)、16.7%(1F5Q)、25%(1F3Q)、33.3%(1F2Q)、50%(1F1Q))灌溉对苗木生长及养分状况、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pH值、速效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及碱解N的含量(P<0.05)。适当稀释的废水灌溉能促进三倍体毛白杨的苗木生长,提高土壤和植株养分水平:灌溉后1F5Q地径、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0.5 mm和97.3 cm,较CK分别显著增加102%和47%(P<0.05);1F5Q和1F3Q处理苗木总生物量为247 g和230 g,分别较CK显著提高19%和11%(P<0.05);废水灌溉可显著提高植株根、叶N含量和茎P含量(P<0.05),但对植株叶、根P含量和茎N含量影响不大(P>0.05)。造纸废水通过一定处理后,可应用于苗木灌溉并促进其生长,提高地力。对于三倍体毛白杨,将废水稀释到16%—25%能起到较好的灌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灌溉 三倍体毛白杨 苗木 植物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地山杏幼林集水保墒措施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广德 章岳涛 +2 位作者 翟明普 谭飞理 贾黎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6,83,共7页
为了确定适宜的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地山杏幼林集水保墒措施,以生长、生理、土壤水分等为评判指标,研究了河北平山片麻岩石质山区翼式鱼鳞坑+保水剂+石子(YY+B+S)、翼式鱼鳞坑+保水剂+秸杆(YY+B+J)、翼式鱼鳞坑+保水剂(YY+... 为了确定适宜的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地山杏幼林集水保墒措施,以生长、生理、土壤水分等为评判指标,研究了河北平山片麻岩石质山区翼式鱼鳞坑+保水剂+石子(YY+B+S)、翼式鱼鳞坑+保水剂+秸杆(YY+B+J)、翼式鱼鳞坑+保水剂(YY+B)、翼式鱼鳞坑+石子(YY+S)、翼式鱼鳞坑+秸杆(YY+J)、翼式鱼鳞坑(YY)及对照(CK)处理对山杏幼树地径、树高、材积、新梢生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土壤水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翼式鱼鳞坑及翼式鱼鳞坑与石子、秸秆、保水剂等综合集水保墒措施可有效改善山杏土壤水分状况,一个生长季及一次大的降水后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4%~61.8%和28.53%~106.25%;(2)集水保墒措施能有效促进山杏地径、树高、材积及新梢的生长,处理平均较对照分别高26.07%,117.87%,443.83%,84.04%;(3)集水保墒措施可通过促进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来改善山杏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处理后山杏叶片叶绿素含量、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一次大的降水后净光合速率平均较对照高25.24%~128.73%,22.18%~153.56%,3.16%~35.35%;(4)综合各种集水保墒措施对山杏生长、生理及土壤水分等指标的影响,结合经济因素考虑,翼式鱼鳞坑+石子(YY+S)和翼式鱼鳞坑+秸杆(YY+J)是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地山杏两种方便、经济、适用的集水保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石质山地 翼式鱼鳞坑 集水保墒 山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微粉对仔猪抗菌肽PR-39mRNA和Protegrin-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燕飞 汪以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MRNA表达 白术 抗菌肽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仔猪 微粉 制剂技术 微米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学课程团队成长特征刻画及效益分析——以“人体生理学”课程团队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婷婷 尹志英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92,共8页
本研究从远程教学课程团队的内涵出发,以《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为例,定量刻画团队现状特征及成长轨迹,并基于课程受益率、实考率、及格率等指标分析团队运行对教师成长及教学质量的影响,剖析远程教学课程团队建设发展的问题及提出... 本研究从远程教学课程团队的内涵出发,以《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为例,定量刻画团队现状特征及成长轨迹,并基于课程受益率、实考率、及格率等指标分析团队运行对教师成长及教学质量的影响,剖析远程教学课程团队建设发展的问题及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团队成员集中于30-49岁的教师群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40.74%;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比例超过半数;团队成员平均负责5门课;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以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为主;团队成员能够辐射到的教师群体总数达81人;2)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两个时段内的省(市)成员规模变化强度均为正值,说明团队在两个时段内省(市)成员数量均为增长态势;3)团队成员的平均课程受益率为0.61,产生外溢效益波及到58门次其它课程;3年间参与团队活动的省(市)实考率上升显著,而非团队省(市)下降明显;学生考试及格率稳中有升,达到80%以上,高于非团队省(市)的7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学课程团队 成长特征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近郊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及驱动力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1 位作者 杜颖 姜广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8-554,共7页
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利用1996,2002,2009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统计和调查数据,综合运用Mapgis6.5,Arcview3.3空间分析工具,SPSS11.5中空间聚类(Hierarchical Spatial Cluster)等方法,分两个时段研究建设用地扩展分异特征及驱动力因子... 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利用1996,2002,2009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统计和调查数据,综合运用Mapgis6.5,Arcview3.3空间分析工具,SPSS11.5中空间聚类(Hierarchical Spatial Cluster)等方法,分两个时段研究建设用地扩展分异特征及驱动力因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交通及特殊用地扩展速度加快,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扩展速度趋缓;而新增建设用地来源涉及所有其他地类,其中耕地贡献最高,达61.40%。1996—2009年建设用地扩展形成了潮白河沿岸及以西向中高水平扩展,而东部扩展缓慢,其鲜明对比格局形成3个建设用地高水平扩展空间连续的集聚中心,分别是以西南部天竺、后沙峪、南法信为主的空港经济圈;西北部高丽营、赵全营为主正在迅速崛起的重点镇区域;以及潮白河上游北小营、南彩为中心的奥运商圈。高水平扩展区域的首要驱动力依次为人均纯收入、村镇企业地均产值、城乡收入差异;中水平扩展区域驱动力依次为城乡收入差异、人口密度;而低水平扩展区域的驱动力集中于村镇企业地均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近郊 建设用地 扩展 空间分异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光生态因素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付晋峰 王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695-18697,共3页
[目的]研究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的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千粒重及产量在不同的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5月18日播种的玉米千粒重最高,6月12日播种的最低。不同密度(6月12... [目的]研究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的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千粒重及产量在不同的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5月18日播种的玉米千粒重最高,6月12日播种的最低。不同密度(6月12日播种除外)之间千粒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播期与密度存在互作效应;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光生态因素 种植密度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闫毓秀 张淑萍 滑静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4-77,共4页
转录调节因子p5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可诱导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凋亡,细胞分化以及DNA修复。但p53突变体可能会使野生型p53基因的抑癌功能失活,甚至发挥癌基因的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p53基因调控网络有很多新的认识。笔者... 转录调节因子p5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可诱导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凋亡,细胞分化以及DNA修复。但p53突变体可能会使野生型p53基因的抑癌功能失活,甚至发挥癌基因的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p53基因调控网络有很多新的认识。笔者就p53的调节通路以及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抑癌基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广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69-73,共5页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有利于两种教育各自特色和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实现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沟通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涉及...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有利于两种教育各自特色和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实现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沟通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涉及许多行业和领域,相关学者对这两类教育沟通的发展策略、发展模式、教育模式、资源建设、教学和课程模式等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主要是理论探讨,缺乏深层次研究和创新,其沟通的具体实施也停留在表面,沟通层次和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职业教育 沟通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茎基总皂苷的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燕飞 秦枫 江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075-7076,共2页
[目的]确定三七茎基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其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三七茎基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并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三七茎基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在0.008 3~0.049 6 mg/ml浓度范围内,人... [目的]确定三七茎基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其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三七茎基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并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优选回流法提取三七茎基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在0.008 3~0.049 6 mg/ml浓度范围内,人参皂苷Rg1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3%(n=4),RSD为3.4%。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60%,浸泡时间12 h,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茎基总皂苷 人参皂苷RG1 香草醛-高氯酸 回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跌倒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尚菁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7-168,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跌倒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方法:利用描述统计与计算平均生活自理期的方法,探讨跌倒与生活自理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结果:2010年海淀区老人年跌倒发生率为15.1%,生活自理障碍率为11.3%,跌倒后的自理期随年龄增长先上升...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跌倒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方法:利用描述统计与计算平均生活自理期的方法,探讨跌倒与生活自理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结果:2010年海淀区老人年跌倒发生率为15.1%,生活自理障碍率为11.3%,跌倒后的自理期随年龄增长先上升后快速下降。结论:跌倒对生活自理的影响较为严重,需要从预防、康复、照护的角度综合考虑,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海淀区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人 障碍 描述统计 相互关系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园林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利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566-1567,共2页
结合园林设计特点,认为三维效果图、园林动画是园林景观效果展示的重要形式,指出目前国内相关软件在这些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些缺陷。应用虚拟建模语言VRML,结合3DS MAX软件,开发了三维园林设计系统,介绍了三维园林设计系统的功能框架,... 结合园林设计特点,认为三维效果图、园林动画是园林景观效果展示的重要形式,指出目前国内相关软件在这些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些缺陷。应用虚拟建模语言VRML,结合3DS MAX软件,开发了三维园林设计系统,介绍了三维园林设计系统的功能框架,描述了其在CAD平面图绘制、工程造价预算、虚拟现实、后续景观观看、资源扩展以及生成网页格式文件方面的功能,并对虚拟景观数据库的建模、VRML动画与交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ML 园林设计 虚拟现实 3DS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立志 赵婷婷 胡立峰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目前,我国农技推广工作处于农业科技成果高产出、低转化的尴尬境地,为妥善解决此问题,分析了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和民间组织三大主体参与的农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技推广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牛奶中铅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初晓娜 赵燕飞 +4 位作者 穆阿丽 陈丕英 矫秀燕 吴燕 刘红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38-1239,共2页
近几年我国频频爆发重金属污染事件。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饲养用水及饲料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不断增加,通过重金属的生物迁移,也使得牛奶中重金属的含量不断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作为乳制品已日趋成为人们重要的日常营... 近几年我国频频爆发重金属污染事件。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饲养用水及饲料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不断增加,通过重金属的生物迁移,也使得牛奶中重金属的含量不断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作为乳制品已日趋成为人们重要的日常营养食物之一,牛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牛奶 湿法消解 铅含量 有害重金属 测定 污染事件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