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星系核的铁Kα和铁Kβ发射线--Cerenkov线状辐射的进一步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当波 陈磊 +1 位作者 陈文屏 尤峻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6,共6页
最近XMM—Newton观测到了Seyfert 1星系,NGC3783,除存在着6.4keV的铁Kα发射线外,还存在着很强的7.0 keV的铁Kβ发射线,且两者之间的等值宽度(EW) 之比难以由传统的“光电吸收-莹光机制”来解释.利用尤峻汉等人提出的Cerenkov线状发... 最近XMM—Newton观测到了Seyfert 1星系,NGC3783,除存在着6.4keV的铁Kα发射线外,还存在着很强的7.0 keV的铁Kβ发射线,且两者之间的等值宽度(EW) 之比难以由传统的“光电吸收-莹光机制”来解释.利用尤峻汉等人提出的Cerenkov线状发射机制可合理解释EWKα/EWKβ.给出了详细的模型考虑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活动星系核中产生铁K线的机制不只有莹光机制还有Cerenkov线状辐射机制.两者共存于活动星系核(AGNs)中,而且以Cerenkov辐射机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机制 一般 线Z形成 X-射线 星系 赛弗特 黑洞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Na次级束的产生与应用
2
作者 金孙均 王友宝 +21 位作者 苏俊 颜胜权 李云居 郭冰 李志宏 曾晟 连钢 白希祥 柳卫平 山口英齐 久保野茂 胡钧 D.Kahl 郑孝顺 文俊永 寺西高 王宏伟 石山博信 岩佐直人 小松原哲郎 李二涛 张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82-2186,共5页
在日本东京大学核研究中心的放射性离子束分离器上,利用逆运动学反应1 H(22 Ne,22 Na)n产生了22 Na次级束。经分离器电磁系统的分离提纯后,获得了能量为(78.3±1.0)MeV的22 Na次级束。实验靶站处次级束的强度达2.5×105 s-1,其... 在日本东京大学核研究中心的放射性离子束分离器上,利用逆运动学反应1 H(22 Ne,22 Na)n产生了22 Na次级束。经分离器电磁系统的分离提纯后,获得了能量为(78.3±1.0)MeV的22 Na次级束。实验靶站处次级束的强度达2.5×105 s-1,其中22 Na的纯度好于90%。22 Na次级束已应用于与核天体物理Ne丰度异常问题相关的22 Na+α共振散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天体物理 Ne丰度异常问题 逆运动学反应 22Na次级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