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女性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利 范利 +6 位作者 胡家宾 王强 张金花 尹慧君 白秉学 孙沛 张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7月部分驻京部队干休所的老年患者614例,其中男性470例,女性144例。女性分为女性事件组43例和女性对照组101例,男性分为男性事件组127例和...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7月部分驻京部队干休所的老年患者614例,其中男性470例,女性144例。女性分为女性事件组43例和女性对照组101例,男性分为男性事件组127例和男性对照组343例。比较基线临床资料分布特征。随访4.5~6.7(5.6±0.9)年分析终点事件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男性比较,女性高血压(2级、3级)、高胆固醇血症、抗血小板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降糖药物比例明显升高,吸烟、慢性肾功能不全、他汀类药物、硝酸盐类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与女性对照组比较,女性事件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比例明显升高(9.3%vs 1.0%,P=0.03)。与男性对照组比较,男性事件组年龄、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硝酸盐类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终点事件与冠心病(HR=2.56,95%CI:1.19~5.54,P=0.017)、高血压2级(HR=3.29,95%CI:1.14~9.52,P=0.028)、高血压3级(HR=2.77,95%CI:1.08~7.12,P=0.034),高胆固醇血症(HR=2.61,95%CI:1.27~5.36,P=0.009)和慢性肾功能不全(HR=22.70,95%CI:5.22~98.78,P=0.000)相关。而男性终点事件与年龄、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P<0.05,P<0.01)。结论老年患者在基线临床特征及其对远期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老年女性远期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更多与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璐 刘加强 +4 位作者 智光 徐勇 王晶 刘宏伟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30-933,共4页
目的评价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掌上心脏彩色超声(Vscan GE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机)及常规心脏超声(Sequoia 512彩色超声机)检查,并记录检查时间。掌上... 目的评价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掌上心脏彩色超声(Vscan GE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机)及常规心脏超声(Sequoia 512彩色超声机)检查,并记录检查时间。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对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心脏收缩功能及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瓣膜反流或狭窄程度、心包积液进行定性或者半定量诊断,并与常规心脏超声进行比较,用Kappa值判断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整体评分(3.7±0.6)分,常规超声图像质量整体评分(3.8±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平均用时(150±41)s。掌上心脏彩色超声与常规超声诊断一致性较高,尤其在心包积液(κ=0.97)、心脏扩大(κ=0.94)、下腔静脉增宽(κ=0.90)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κ=0.87)、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κ=0.88)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上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掌上心脏彩色超声筛查心肌梗死的敏感性89.6%,特异性100.0%,准确性93.6%。结论掌上心脏彩色超声体积小巧,检查快捷,图像质量良好,能够准确地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包积液 心脏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增大对心脏起搏器术后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等终点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海军 王璐 +3 位作者 王霞 郭艳 帅莉 史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增大对置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卒中等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起搏器门诊长期随访的未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48例,记录基线特征、随... 目的探讨左心房增大对置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卒中等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起搏器门诊长期随访的未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48例,记录基线特征、随访期间血栓终点事件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按随访期间有无血栓终点事件发生分为血栓组43例,对照组105例。进行Cox回归分析探讨左心房增大对血栓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栓组年龄、冠心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1)。平均随访时间为22.79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左心房增大的患者血栓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HR=2.561,95%CI:1.382~4.749,P=0.003)、2型糖尿病(HR=2.562,95%CI:1.353~4.851,P=0.004)、左心房增大(HR=2.161,95%CI:1.085~4.305,P=0.028)及慢性肾功能不全(HR=3.609,95%CI:1.849~7.043,P=0.000)是入选的起搏器置入术后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等血栓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房增大是起搏器置入术后未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等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卒中 血栓栓塞 左心房容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对肥胖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进辽 陈薇 +6 位作者 胡家宾 郭玉松 刘璐 黄鑫 邹晓 狄艳琪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6-862,共7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肥胖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另40只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率75%,将肥胖模型成功大鼠30只再随机分为肥胖组、诱导剂组[血红...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肥胖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另40只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率75%,将肥胖模型成功大鼠30只再随机分为肥胖组、诱导剂组[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剂L-4F]和抑制剂组(HO-1抑制剂SnMP),每组10只,各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持续8周。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后,自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各项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心肌组织HO-1、脂联素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干预8周体质量较基线体质量增加显著升高(P<0.01),血糖、胰岛素、TNF-α、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3.26±0.51)μg/L和(5.90±0.49)μg/L vs (8.66±0.70)μg/L,P<0.05,P<0.01]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4.16±0.75)μg/L和(4.62±0.52)μg/L vs (6.72±1.09)μg/L,P<0.05],诱导剂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增大(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LVEF及左心室最大压力最大变化速率显著降低(P<0.05,P<0.01),肥胖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1),而诱导剂组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心肌组织HO-1和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诱导剂组HO-1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显著高于肥胖组和抑制剂组(P<0.01);而抑制剂组与肥胖组HO-1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肥胖组心肌细胞肥大、充血,心肌细胞间有较明显的纤维条索形成,慢性炎性反应明显,抑制剂组心肌组织也有较明显的充血、心肌细胞肥大,纤维条索形成,但是较肥胖组减轻;诱导剂组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L-4F上调肥胖大鼠HO-1与脂联素轴,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和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抑制心肌重构,改善肥胖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肥胖症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孙沙沙 陈薇 +1 位作者 胡家宾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4-665,共2页
新型口服抗凝药又称为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是指作用机制不同于华法林等传统抗凝药,能够直接作用于凝血瀑布Ⅹa和Ⅱa因子的口服抗凝药,Ⅹa因子抑制剂主要包括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Ⅱa因子抑制剂的代表药物为达比加群酯。当前,DOAC 已... 新型口服抗凝药又称为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是指作用机制不同于华法林等传统抗凝药,能够直接作用于凝血瀑布Ⅹa和Ⅱa因子的口服抗凝药,Ⅹa因子抑制剂主要包括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Ⅱa因子抑制剂的代表药物为达比加群酯。当前,DOAC 已经广泛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脑卒中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我们对当前DOAC在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合并NVAF患者中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抗凝药 心房颤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领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译文 邵玉静 侯惠如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3-17,共5页
目的分析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月,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 frastruct... 目的分析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月,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 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VIP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database,VIP-CMJD)等数据库中检索痴呆患者照护者的相关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2月。利用Excel、BICOMB 2.01、UCINET6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及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自2005年起,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相关文献量呈显著增长。505篇文献除27篇学位论文外,其余478篇文献(94.7%)发表于国内191种期刊上,刊平均载文量2.5篇,已形成核心作者50名,作者单位主要为院校及医院,上海、北京、山东等地发文较多,共有134篇文献受基金资助。73.3%的文献为量性研究,其中绝大多数为调查研究。关键词集中分布在照护者负担、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结论国内痴呆患者照护者已成为研究热点,核心期刊及核心作者已形成;但该研究在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实验性研究有待开展,需继续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照护者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快速起搏和链霉素对兔心房电重构和心房钠尿肽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李向东 衣志勇 +3 位作者 赵清 时向民 奚国荣 单兆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快速起搏(RAP)和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SAC)阻断剂链霉素对兔心房电重构和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RAP组和RAP+链霉素组[起搏前静脉推注链霉素30 mg/kg,然后以25... 目的探讨心房快速起搏(RAP)和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SAC)阻断剂链霉素对兔心房电重构和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RAP组和RAP+链霉素组[起搏前静脉推注链霉素30 mg/kg,然后以25μg/(kg·h)维持静脉滴注],每组9只。检测2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采用ELISA法测定起搏前和起搏后15 min、30 min和1 h血浆ANP水平及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结果与基线比较,RAP组起搏后1 h的AERP200和AERP150明显缩短(P<0.05),RAP+链霉素组起搏后15 min的AERP200和AERP150明显延长(P<0.05)。与RAP组比较,RAP+链霉素组在起搏后30 min和1 h的AERP200和AERP150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AP组AERP频率适应性与RAP时间呈负相关(r=-0.287,P<0.05)。RAP组房颤诱发率明显高于RAP+链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vs 0,P<0.05)。与基线比较,随着起搏时间延长,RAP组15 min、30 min、1 h ANP、cGMP浓度明显增加(P<0.05)。与RAP组比较,RAP+链霉素组在起搏后15 min ANP、cGMP浓度有所降低(P>0.05),起搏后30 min和1 h ANP[(97.4±9.5)pg/ml vs(174.1±16.8)pg/ml,P=0.039;(81.3±9.6)pg/ml vs(263.2±34.6)pg/ml,P=0.001]、cGMP[(1.1±0.2)pmol/ml vs(2.2±0.3)pmol/ml,P=0.029;(1.0±0.1)pmol/ml vs(2.4±0.2)pmol/ml,P=0.004]明显降低。结论SAC阻断剂链霉素能显著抑制心房急性电重构,抑制RAP引起的血浆ANP及cGMP浓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链霉素 心钠素 鸟苷-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