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美学超越意识的比较
1
作者 邹广文 韩庆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54-57,共4页
超越意识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民族,在其各自的审美文化衍进中,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追求着这种审美超越的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哲学意识上的差异,使得各自在审美超越意识的把握上呈出了迥异的风格.探究这... 超越意识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民族,在其各自的审美文化衍进中,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追求着这种审美超越的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哲学意识上的差异,使得各自在审美超越意识的把握上呈出了迥异的风格.探究这种审美超越意识的差异性,无疑是中西方比较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中西审美意识的差异性,有着深层的文化哲学背景.—般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一切文化肇端的逻辑起点,对于自然,中国和西方先民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其客观原因在于,历史上,古希腊民族是直接从野蛮时代进入铁器时代文明的;在地理上,远古时代的地中海沿岸气候十分恶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意识 中西美学 人与自然 审美文化 民族文化 差异性 审美活动 审美超越 古希腊 中国古典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邢新力 《江汉论坛》 1985年第1期32-34,共3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以下均只注页码)。马克思关于“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以下均只注页码)。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一样,是对德国占典哲学的批判继承。黑格尔首先提出了“人化环境”的思想,他说:人只有“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稿 人化自然 人性 感性 自然界 客体 思维 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特征及基本规范
3
作者 张民耕 《人文杂志》 1986年第6期68-72,共5页
公民道德这一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这一概念是指法国公民对大革命的热情和忠诚。经过历史演变,后来公民道德这一概念是指作为一国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着... 公民道德这一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这一概念是指法国公民对大革命的热情和忠诚。经过历史演变,后来公民道德这一概念是指作为一国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着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总要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要求自己的公民在承担一定的政治法律义务的同时。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 我国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道德 基本规范 中国公民 公德 社会主义中国 道德要求 道德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4
作者 崔自铎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10-11,共2页
现在确有一种意见认为,唯物主义似乎已经“过时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哲学史上,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曾经多次宣称唯物主义“过时了”或“破产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象他们所说的那样,而是相反,唯物主义往往更加显得富有生命力了... 现在确有一种意见认为,唯物主义似乎已经“过时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哲学史上,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曾经多次宣称唯物主义“过时了”或“破产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象他们所说的那样,而是相反,唯物主义往往更加显得富有生命力了。 唯物主义之所以能永葆其生命力,就是因为它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着形态上的变更,如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不仅如此,在唯物主义的每一形态中,还有其自身的历史性演变和发展。 现代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之后,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开放式的动态体系。在当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世界性的改革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生命力 辩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科学技术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 动态体系 哲学史 现代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