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韩庆祥
汤茂玥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
基金
海南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24HSZX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21&ZD011)。
-
文摘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前我国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质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理化阐释与体系化建构。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建构来讲,首先要理清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对此,我国理论界关切和研究得还远远不够。所谓研究对象是指,理论在解析典型样本时所面对和解答的根本问题。19世纪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典马克思主义为主体形态,其研究对象是:揭示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20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主体形态,其研究对象是:小农经济或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落后国家如何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建成社会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体形态,其研究对象是:在“两个大局”相互激荡的背景下,中国如何由大国变为强国,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走向世界并彰显超越资本主义的显著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进而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韩庆祥
张健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
天津市委党校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8-23,共6页
-
文摘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从总体结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纲领性文献等方面来理解和把握。总体来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地阐述,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谋划,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政治宣言
行动纲领
纲领性文献
中国式现代化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新中国70年坚定道路自信的学理阐释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韩庆祥
-
机构
中央党校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于坚守政治防线和思想防线、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共识和力量、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心理素质、确立中国共产党人在精神上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底气,从根本上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独特优势,这种优势就在于它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促进中国成功、创造中国奇迹。由于中国道路能创造中国奇迹,这就从深层次、根本上找到了彻底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真实答案。这就是新中国70年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最大底气,也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根本原因。
-
关键词
道路自信
学理阐释
中国奇迹
中国道路
中国话语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新思想的根本观点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韩庆祥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4-37,共4页
-
文摘
在深化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要弄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观点或核心要义到底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根本观点究竟具有怎样的内在逻辑?提炼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根本观点并厘清其内在逻辑,能够帮助我们做到"纲举目张",更加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整体和科学体系。
-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根本观点
核心要义
内在逻辑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忠诚的标准及特征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韩庆祥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18,共1页
-
文摘
揭示忠诚的内涵是更好把握忠诚的前提。忠诚作为关系概念,是指对对象的忠诚,这里的对象,主要是党、国家和人民。忠诚作为过程概念,是指干部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保持忠诚,不管风吹浪打还是饱经风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忠诚作为价值概念,是指干部积极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对党、国家、人民在思想、政治、行动、工作和各种情景中,能做到始终如一、坚定不移自觉服从、维护、推进,当遇到种种艰难险阻时,能作出自我牺牲。
-
关键词
忠诚
标准
过程概念
价值概念
自我牺牲
国家
人民
干部
-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韩庆祥
虞海波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3,共9页
-
文摘
总结经验是纪念并庆祝建党百年的一种好的方式,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和特质。其中最具根本性、深刻性的总结,是哲学总结。从哲学角度总结百年大党的历史经验,尤其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从哲学思维总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可以提升出诸多哲学智慧。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从指导思想看治国理政哲学智慧,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相统一;从基本思路看治国理政哲学智慧,就是坚持“定位、定标、定法”相统一;从方法论看治国理政哲学智慧,就是坚持“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相统一;从治理机制看治国理政哲学智慧,就是坚持“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相统一;从发展方略看治国理政哲学智慧,就是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相统一;从推动力量看治国理政哲学智慧,就是坚持“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相统一。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
哲学智慧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考释梳理
被引量:4
- 7
-
-
作者
刘云霞
韩庆祥
-
机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0,共6页
-
文摘
讨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离不开对“文明”“文化”概念的考释。文明概念内涵复杂,没有单一的标准,从原初、过程、结构和功能四个维度出发,会得到四种不同的答案。文明与文化自诞生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功能、范围与性质三个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文明形态”“人类”“新”三个字词组成。“文明形态”是以文明为研究单位解释历史的概念范畴,“人类”在统一性和属人性两方面突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特质,“新”进一步佐证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出场的科学性、合理性。
-
关键词
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
现代化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中国理论”——理论中国与理论力量
- 8
-
-
作者
韩庆祥
-
机构
中央党校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
文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强起来,既有物质或硬实力方面的强起来,也有精神或软实力方面的强起来,其中包括理论、思想上的强起来。对于前者,人们相对注重,而对于后者,人们有所忽视。这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应把理论、思想上的强起来置于实现强起来的应有位置,进而积极构建中国理论或“理论中国”,彰显理论的力量,并以此来抵御西方带有“病毒”的理论。构建中国理论,首要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的理论来源;二是基于中国道路;三是厘清“六大逻辑”;四是贯通中西;五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
-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理论
理论创新
理论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Keywords
Chinese road
Chinese Theory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oretical power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