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三中全会
- 1
-
-
作者
王兆铮
-
机构
中央党校<党校论坛>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共6页
-
文摘
在人民共和国的四十年历史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十年,是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关键意义的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到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十年的进程表明:
-
关键词
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规律
消极现象
经济体制改革
所有制结构
经验教训
政治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治理经济环境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发展不平衡国情的认识和把握
- 2
-
-
作者
王兆铮
-
机构
中央党校<党校论坛>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7,共5页
-
文摘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发展不平衡国情的认识和把握王兆铮史无前例的特色说明了什么(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回顾历史,当着毛泽东论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怀疑、否定之声四起。但事实证明,中国革命终究成...
-
关键词
发展不平衡国情
毛泽东和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发达地区
私人资本主义
“工农武装割据”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方法论
-
分类号
A4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 3
-
-
作者
王兆铮
-
机构
中央党校<党校论坛>
-
出处
《新视野》
1993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在当前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大任务的时候,鲜明地提出克服党的建设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是完全必要和适时的。 形式主义是我们党一贯反对的。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大张旗鼓地反对过。建国以来,我们党也屡屡批判反对过。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又一次尖锐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形式主义流毒甚广,在我们的党建工作中亦危害甚大,必须坚决扫除。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曾这样说过,“要做对于这些东西的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是不容易的。
-
关键词
形式主义
延安整风
南巡讲话
毛泽东同志
党建工作
十四大
认真贯彻
邓小平同志
思想政治工作
党员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
- 4
-
-
作者
刘鹏
-
机构
中央党校<党校论坛>
-
出处
《新视野》
1993年第6期4-6,共3页
-
文摘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土壤,战争就不可避免。正是由于这个判断,几十年来,我们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准备应付战争,因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建设。1984年后,根据国际上出现的缓和趋势,邓小平及时改变了这一传统观点。
-
关键词
邓小平
国际形势
战争
帝国主义
传统观点
科学判断
《邓小平文选》
斯大林
世界局势
列宁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写文章不妨来个“五移其位”
- 5
-
-
作者
王兆铮
-
机构
中央党校<党校论坛>编辑部
-
出处
《新视野》
1993年第1期40-41,共2页
-
文摘
大凡作者在作了一番思考研究,从而撰写成文并拟以发表时,一般自我感觉都是良好的。但实际情况却同主观感觉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者又如何避免呢?依本人当编辑多年阅稿所感,似乎很值得提倡一下作者多换几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文章,本文姑且称之为“
-
关键词
自我感觉
实际情况
思考研究
写文章
主观感觉
个体经济
鲁迅
社会主义国家
小说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