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筛下物杂质对小麦微生物活动与储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显青 张玉荣 +2 位作者 王君利 于林平 刘学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4-279,共6页
杂质类型与含量的控制是中国粮食流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性清除危害性较大的杂质,减轻或避免储藏过程中杂质导致的危害,旨在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减少储粮损失。该文在30℃、相对湿度为80%~90%储藏条件下,就筛下物杂质对小... 杂质类型与含量的控制是中国粮食流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性清除危害性较大的杂质,减轻或避免储藏过程中杂质导致的危害,旨在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减少储粮损失。该文在30℃、相对湿度为80%~90%储藏条件下,就筛下物杂质对小麦微生物活动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下物杂质通过其携带微生物间接影响小麦储藏品质。在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下,筛下物杂质可增加粮堆局部带菌量,并使其品质劣变;筛下物杂质携带霉菌越多,小麦品质变化越快。相关性分析可知:外部霉菌量、内部霉菌检出率与脂肪酸值呈显著正相关(r=0.799、0.602),与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筛下物杂质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较大,在小麦入库前宜尽可能地将筛下物杂质除净以减轻或避免储藏过程中杂质对小麦储藏的危害,增加小麦储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农产品 储藏品质控制 小麦 筛下物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实仓储藏过程中杂质对微生物活动及储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玉荣 周显青 +2 位作者 王君利 于林平 刘学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107,共7页
在小麦实仓储藏过程中,依据小麦入仓时不同落点、杂质含量及分布,将整仓小麦划分为非杂质区和杂质区,在两区域中进行定点定时取样,并检测所取样品的各类杂质含量、外部霉菌量及储藏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杂质区,当筛下物、麦皮和麦秸含... 在小麦实仓储藏过程中,依据小麦入仓时不同落点、杂质含量及分布,将整仓小麦划分为非杂质区和杂质区,在两区域中进行定点定时取样,并检测所取样品的各类杂质含量、外部霉菌量及储藏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杂质区,当筛下物、麦皮和麦秸含量较高时,粮堆水分较高;筛下物、麦皮、麦秸等有机杂质携带的微生物较多,对小麦籽粒表面的霉菌量影响较大,而无机杂质则影响较小;杂质区的小麦储藏品质变化较快,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杂质区与非杂质区的脂肪酸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发芽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质 微生物 储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房仓仓顶隔热保温性能改造方法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林平 殷贵华 +4 位作者 张凤禄 张利 刘新华 朱京立 王连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135,141,共7页
国家500亿斤粮库项目建设期间,德州直属库共建平房仓12栋。在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所有平房仓均存在保温隔热性能差等弊端,对"低温储粮"极为不利。通过对已建平房仓仓顶隔热保温性能改造方法和途径的探索,使仓顶隔热保温... 国家500亿斤粮库项目建设期间,德州直属库共建平房仓12栋。在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所有平房仓均存在保温隔热性能差等弊端,对"低温储粮"极为不利。通过对已建平房仓仓顶隔热保温性能改造方法和途径的探索,使仓顶隔热保温改造能有效降低仓温和粮堆表层温度,从而减少粮食"热皮"厚度,增加粮食"冷心"的体积,使所储存粮食常年处于低温之下,有效延缓粮食陈化速度,更好保持粮食的储存品质,此技术2006年已获国家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房仓 隔热保温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储存期间的损耗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林平 曹立新 +1 位作者 王光明 刘健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6期52-53,共2页
储粮过程损耗一直是困扰多数粮食承储企业的难点问题,中央储备粮德州直属库组织科技人员对小麦储存期间的损耗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完善了储粮相关措施和技术规范,有效降低了粮食储存期间的损失损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小麦 减损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大平房仓大豆的隔热密闭保温储存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林平 曹立新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A01期31-33,共3页
大豆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吸湿生霉、浸油赤变、品质劣变、发芽力丧失等不良现象,储藏稳定性较差。中央储备粮德州直属库利用仓顶隔热改造、仓内密闭保温等方法和措施,探索了一些大豆的储存管理经验。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密闭 大豆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