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直流陆缆及海缆用大截面型线导体纵向阻水方式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洪亮 张建民 +3 位作者 谢书鸿 薛建林 叶成 刘利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26-3633,共8页
为了确定最优的阻水填充材料和阻水方式,以开发高压直流陆缆及海缆用大截面纵向阻水型线导体,分别对选用的半导电阻水带和阻水胶进行阻水效果测试,并模拟电缆生产过程中导体受热情况进行了250℃下的热重性能测试(TGA),最后分别在2 MPa... 为了确定最优的阻水填充材料和阻水方式,以开发高压直流陆缆及海缆用大截面纵向阻水型线导体,分别对选用的半导电阻水带和阻水胶进行阻水效果测试,并模拟电缆生产过程中导体受热情况进行了250℃下的热重性能测试(TGA),最后分别在2 MPa水压下作用10 d时间及1 m水柱下进行10次热循环的测试条件下对填充阻水带和阻水胶的3 000 mm2型线导体绝缘线芯开展纵向透水试验。阻水效果测试表明,阻水带膨胀速率和膨胀高度分别为11.5 mm/1 min及15.5 mm/5 min,均满足JB/T 10259—2014的要求;固化阻水胶在不同水压下浸泡一周后形态仍保持稳定。热重性能测试(TGA)结果显示:阻水胶和阻水带在测试条件下均未出现明显的重量损失,热稳定性能均满足电缆的生产需要。纵向透水试验结果表明:阻水带型导体在2 MPa水压作用下10 d时间的测试条件下透水距离为7.2 m,在1 m水柱下进行10次热循环的测试条件下透水距离为0.9 m,而阻水胶型导体在上述2种条件下均发生了全部长度的透水。通过检查样品发现:阻水胶型导体各层单丝外表面虽然附着了阻水胶,但是同样可见较多水珠,最可能的原因为单丝绞合时阻水胶的填充工艺不完善,从而造成阻水胶型导体内存在供水分沿纵向渗透的通道。阻水带型导体铜单丝缝隙中有大量膨胀后的阻水颗粒分布,阻止了水分纵向渗透,因此可以满足高压直流陆缆及200 m及以下水深直流海缆工程的使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3 000 mm2型线阻水导体 阻水带 阻水胶 热重性能测试 纵向透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在中国海洋风电建设中的典型应用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建民 张洪亮 +4 位作者 谢书鸿 朱井华 薛建林 于洪淼 赵囿林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3,共9页
针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在我国海洋风电的应用情况,首先介绍了中压交流海底电缆在海洋风电中的示范性应用,概述了三芯高压交流海缆的技术性突破及电压等级由35 kV向110 kV和220 kV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改进和性能升级情况,对比分析了三... 针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在我国海洋风电的应用情况,首先介绍了中压交流海底电缆在海洋风电中的示范性应用,概述了三芯高压交流海缆的技术性突破及电压等级由35 kV向110 kV和220 kV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改进和性能升级情况,对比分析了三芯海缆与单芯海缆制造成本的差异,并简述了柔性直流海缆的产品特点和绝缘结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未来海洋风电向大容量、远海建设的趋势,提出了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应用比重向湿式结构阵列海缆和高压柔性直流海缆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 海洋风电 三芯高压交流海缆 湿式结构电缆 柔性直流海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kV抗水树XLPE绝缘轻型海底电缆研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果 蔡剑 +4 位作者 谢书鸿 胡明 刘利刚 景洋 凌志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35,43,共8页
介绍一种额定电压66 kV抗水树XLPE绝缘轻型海底电缆的研制方法。通过对模型电缆进行工频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击穿性能测试,按照CIGRE TB 722:2018规范对研制样品进行500 Hz/3 000 h、 50 Hz/8 750h、50 Hz/17 500 h 3种湿式绝缘质量鉴定... 介绍一种额定电压66 kV抗水树XLPE绝缘轻型海底电缆的研制方法。通过对模型电缆进行工频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击穿性能测试,按照CIGRE TB 722:2018规范对研制样品进行500 Hz/3 000 h、 50 Hz/8 750h、50 Hz/17 500 h 3种湿式绝缘质量鉴定试验,按照CIGRETB490:2012和CIGRETB623:2015规范对研制产品进行型式试验,试验结果完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在未来的深远海、大功率海上风机互联阵列海缆选型中,66 kV抗水树XLPE绝缘轻型海底电缆可以完美替代35 kV XLPE绝缘海底电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kV 轻型海底电缆 湿式绝缘 深远海 大功率海上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挤包绝缘海陆复合电缆温度场及空间电荷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烜城 封建宝 +3 位作者 吴木木 闫志雨 张洪亮 雷志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高压直流电缆运行过程中会在绝缘层内产生空间电荷,导致电场畸变,甚至绝缘击穿。为了研究电缆实际运行中空间电荷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有限元仿真获得了高压直流海陆复合电缆在额定电流、最大稳态电流和短时过载电流情况下的温度场。根据... 高压直流电缆运行过程中会在绝缘层内产生空间电荷,导致电场畸变,甚至绝缘击穿。为了研究电缆实际运行中空间电荷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有限元仿真获得了高压直流海陆复合电缆在额定电流、最大稳态电流和短时过载电流情况下的温度场。根据仿真结果,在空间电荷测试中分别设置10、20、40℃的温度差,分别模拟400 kV高压直流电缆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场。结果表明:在额定电流下XLPE绝缘层两侧温度差为8.1℃;最大稳态电流下XLPE绝缘层两侧温度差为18.7℃;短时过载1 h情况下,XLPE绝缘层两侧温度差为61.1℃;短时过载36 h情况下,XLPE绝缘层两侧温度差为41.1℃。实验结果显示温度梯度会使XLPE阳极低温侧产生异极性电荷积聚,使电场发生畸变。通过对畸变电场进行校正计算,发现最大电场畸变率随平均场强呈线性关系。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加,电场畸变率也在增大。在温度梯度40℃和外施场强50 kV/mm下,最大电场畸变率为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温度场 空间电荷 畸变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传输容量铜、铝导体海缆技术经济性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雷 谢书鸿 +3 位作者 胡明 赵囿林 徐拥军 王海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6-43,共8页
针对铜资源日益紧张造成电线电缆行业原材料成本压力的问题,分析铜、铝材料性能差异,完成等传输容量下铜、铝导体截面换算,依据现有生产工艺,采用解析法,完成铜、铝导体海缆参数计算,对比分析铜、铝导体海缆的技术经济性,进一步研究铝... 针对铜资源日益紧张造成电线电缆行业原材料成本压力的问题,分析铜、铝材料性能差异,完成等传输容量下铜、铝导体截面换算,依据现有生产工艺,采用解析法,完成铜、铝导体海缆参数计算,对比分析铜、铝导体海缆的技术经济性,进一步研究铝导体连接性能。结果表明:等传输容量条件下,铜、铝导体海缆单位质量近似相等,两者损耗及短路电流特性相近,铜导体海缆材料成本为铝导体海缆的110%~180%,采用交流氩弧焊可使铝导体接头具备良好电气与机械性能,铝导体海缆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缆 等传输容量 铜导体 铝导体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钢丝铠装光纤复合海缆拉伸试验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文超 张建民 +3 位作者 赵囿林 陈杰 叶成 闫志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67-3473,共7页
随着海洋电力传输的快速发展,扁钢丝铠装型海缆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研制的扁钢丝铠装光纤复合海缆样品开展拉伸试验及有限元仿真研究,分析了海缆敷设时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1)海缆伸长率随敷设拉力增加而增大,拉伸端铠装钢丝会... 随着海洋电力传输的快速发展,扁钢丝铠装型海缆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研制的扁钢丝铠装光纤复合海缆样品开展拉伸试验及有限元仿真研究,分析了海缆敷设时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1)海缆伸长率随敷设拉力增加而增大,拉伸端铠装钢丝会产生沿自身方向的旋转和应力释放,仿真后海缆伸长率、拉伸刚度等结果与试验基本一致,结果具有可参考性;2)相比于其他结构,内垫层和外被层应变变形较大,最大应变值比内部线芯大1~2个数量级,可对内部线芯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3)结合实际试验和仿真结果,光单元钢管最大应变为海缆整体最大应变值的8.5%,处于加载区域,中间段平均应变量级与内部线芯一致。实际拉伸测试光单元附加衰减<0.05d B,符合标准要求,结果表明扁钢丝铠装型海缆敷设时最大拖拽力对光单元的性能无影响;4)海缆拉伸过程中,端部会产生较大的变形波动和应力集中效应,实际施工敷设时需加以防护。海缆内部各层应力、应变变化趋势与圆钢丝铠装型一致,表明2种铠装形式海缆抗拉性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光电复合 扁钢丝 铠装层 拉伸试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管结构中海缆涡激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潘盼 蔡炳余 +2 位作者 谭爱林 郭朝阳 谢书鸿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1,共7页
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某海洋石油开采项目采用的子母管结构进行涡激振动特性研究,并与相同海缆在自由悬跨状态下振动特性进行比较。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受母管影响,子母管中海缆由于涡街效应产生的升力振幅随时间变化不一致,而单根海... 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某海洋石油开采项目采用的子母管结构进行涡激振动特性研究,并与相同海缆在自由悬跨状态下振动特性进行比较。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受母管影响,子母管中海缆由于涡街效应产生的升力振幅随时间变化不一致,而单根海缆升力幅值稳定;子母管中海缆产生的拖曳力高出单根海缆65%,振动幅值加大,并且沿整根海缆尾流中湍动能分布呈现随机性,导致水动力沿整根海缆分布不均匀。提取海缆升力与垂直水流方向振幅进行比较,发现涡激升力是导致垂直方向振动的主要原因。子母管中海缆在水流阻力和涡激升力共同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应变,应进一步调整夹具间距和剩余张力来减缓海缆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母管 涡激振动 自由悬跨 流固耦合 湍流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电力传输与海底电缆的选择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建民 谢书鸿 《电气制造》 2011年第11期32-35,共4页
根据近两年我国海上试验风电场和国外风电场对海底光电复合缆的性能要求和应用经验,重点阐述了海上风电场电力传输模式和海底光电复合缆的设计选型及结构形式。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海底电缆 电力传输 光电复合缆 海上试验 设计选型 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敷设方式下高压直流电缆温度场与电场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雅妮 张洪亮 +1 位作者 吴建东 尹毅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78,共8页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别研究了直埋敷设、管道敷设和隧道敷设方式下高压直流电缆中的温度场与电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隧道敷设方式下电缆的散热效率最高,直埋敷设次之,而管道敷设对应的散热效率最低;增加电缆敷设间...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别研究了直埋敷设、管道敷设和隧道敷设方式下高压直流电缆中的温度场与电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隧道敷设方式下电缆的散热效率最高,直埋敷设次之,而管道敷设对应的散热效率最低;增加电缆敷设间距可提高直埋敷设与管道敷设方式下的散热效率,但隧道敷设对应的散热效率有所下降;随着电缆敷设深度的增加,3种敷设方式下电缆的散热效率均有所下降;绝缘层中的温度差、XLPE材料的活化能和电场系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可以提升电场分布均匀度,但当温度差或活化能超过一定阈值时,会出现电场反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温度场 电场 敷设方式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柔直工程±320kV直流电缆绝缘及外护层结构选型与论证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洪亮 谢书鸿 +3 位作者 尹毅 张建民 胡明 薛建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9-3146,共8页
为了验证厦门柔直工程±320 kV直流电缆绝缘结构和外护层设计选型是否合理,对选用的直流电缆绝缘料进行了30、50、70℃下的高场电导特性和室温、70℃下的负极性直流击穿电场强度测试,并利用有限元多场耦合软件分析±320 kV直流... 为了验证厦门柔直工程±320 kV直流电缆绝缘结构和外护层设计选型是否合理,对选用的直流电缆绝缘料进行了30、50、70℃下的高场电导特性和室温、70℃下的负极性直流击穿电场强度测试,并利用有限元多场耦合软件分析±320 kV直流电缆在绝缘厚度为26.0 mm时的电场及热场分布情况,最后参照GB/T 18380.35—2008中C类成束燃烧试验方法验证电缆外护层的阻燃特性是否满足工程要求。结果表明,选用的直流电缆绝缘料电导电流在同一电场强度作用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在测试温度下材料的电老化阈值大于允许工作电场强度20 MV/m,室温和70℃下负极性直流击穿电场强度的Weibull分布结果分别为223.38 MV/m和162.81 MV/m。在空载和工程的额定负载下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320 kV直流电缆绝缘层中的最大电场强度均小于绝缘材料的允许工作电场强度,外护套形式为中密度PE+阻燃PE的双层护套电缆与单层阻燃护套电缆的C类成束燃烧试验炭化高度分别为1.4 m和0.8 m。因此±320 kV直流电缆绝缘和外护层结构的选型满足厦门柔直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 KV 直流电缆 厦门柔直工程 绝缘结构选型 双层护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屏蔽形式XLPE高压直流电缆载流量计算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洪亮 尹毅 +3 位作者 谢书鸿 胡明 范玉军 李星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17-2123,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金属屏蔽形式对高压直流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并对比热分析法和有限元仿真两种理论计算方法结果的准确性,选取导体截面3 000 mm2的铜芯±525 kV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直流电缆,分别通过热分析法和有限元仿真计算皱纹铝套和... 为了明确不同金属屏蔽形式对高压直流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并对比热分析法和有限元仿真两种理论计算方法结果的准确性,选取导体截面3 000 mm2的铜芯±525 kV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直流电缆,分别通过热分析法和有限元仿真计算皱纹铝套和铜丝屏蔽结构下直流电缆的载流量,并设计直流载流试验对两种电缆样品进行载流量测试。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铜丝屏蔽结构电缆载流量大于皱纹铝套结构,但是两种载流量的理论计算结果均小于试验结果,且存在明显偏差。基于热分析法计算得到的铜丝屏蔽结构电缆在空气中28℃条件下的载流量为2842A,对比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分别偏小7.5%和15.8%;基于热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相同条件下皱纹铝套结构电缆载流量为2 836 A,对比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分别偏小5.3%和8.6%。造成热分析法计算结果偏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仅考虑电缆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阻影响,无法计算外部空气对流产生的热辐射对载流量的提高,且无法考量电缆结构内部空气对热传导的作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方式在热传导作用之外还具备识别热辐射作用的能力,计算结果更为接近试验结果,差异来源主要为该文所建立的模型未准确表征电缆实际存在的空气隙和皱纹铝套结构,此外有限元仿真计算无法准确模拟实际试验时空气对流产生的电缆表面散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热分析法 有限元仿真 载流量计算 载流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铝套变形对挤包绝缘直流电缆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洪亮 尹毅 +4 位作者 肖晋宇 侯金鸣 闫志雨 谢书鸿 胡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149,共9页
为研究高压直流电缆皱纹铝套受力变形对电缆绝缘结构造成的损伤,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对电气性能的影响,针对500 kV直流电缆开展绝缘线芯热膨胀测试和皱纹铝套压扁试验,确定皱纹铝套变形在绝缘线芯表面造成的缺陷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 为研究高压直流电缆皱纹铝套受力变形对电缆绝缘结构造成的损伤,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对电气性能的影响,针对500 kV直流电缆开展绝缘线芯热膨胀测试和皱纹铝套压扁试验,确定皱纹铝套变形在绝缘线芯表面造成的缺陷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绝缘场强分布随温差变化情况,以及皱纹铝套变形导致绝缘线芯表面缺陷后的场强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电缆在负载过程中绝缘场强随着绝缘温差的变化而变化,此外绝缘表面存在缺陷会进一步导致场强畸变,且畸变程度与外加电压和绝缘温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 XLPE绝缘 皱纹铝套 绝缘温差 电场分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根±525 kV XLPE绝缘直流电缆的设计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洪亮 张建民 +3 位作者 于洪淼 闫志雨 谢书鸿 薛建林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中国首根±525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缆的研制与试验情况。采用阻水带作为填充材料设计了3 000 mm^2型线阻水铜导体,通过计算导体填充系数可达95.5%,纵向透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导体在2 MPa水压作用下10 d后的透水距离为7.2 m,... 介绍了中国首根±525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缆的研制与试验情况。采用阻水带作为填充材料设计了3 000 mm^2型线阻水铜导体,通过计算导体填充系数可达95.5%,纵向透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导体在2 MPa水压作用下10 d后的透水距离为7.2 m,在1 m水柱作用下经受10次热循环后的透水距离为0.9 m。该直流电缆选用铜丝绞合作为金属屏蔽层,在铜丝内同时植入两根光纤单元,满足光纤通信和在线测温的要求;铝塑复合带与聚乙烯护套构成综合防水层,电缆整体外径比同规格皱纹铝套结构减小10%。为了验证±525 kV直流电缆的电气性能,进行了交流525 kV下的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并送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参照CIGRE TB496—2012和GB/T 31489.1—2015进行全性能型式试验,如复合循环、直流耐压、叠加冲击等并全部通过,负荷循环试验过程中导体最高温度大于70℃、绝缘层最大温差大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绝缘 ±525 kV直流电缆 3 000 mm2型线阻水铜导体 铜丝屏蔽 铝塑复合带 全性能型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脐带缆扭转平衡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学超 祝庆斌 +3 位作者 潘盼 邵鹏进 胡明 谢书鸿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157,共7页
钢管脐带缆包含多种螺旋缠绕的功能单元,其在外力载荷下会发生相对运动,而且钢管的刚度较大对扭转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相对于普通电缆,钢管脐带缆在扭转平衡设计时更加困难。根据扭转平衡理论公式,采用控制变量法,以第二层铠装钢丝的... 钢管脐带缆包含多种螺旋缠绕的功能单元,其在外力载荷下会发生相对运动,而且钢管的刚度较大对扭转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相对于普通电缆,钢管脐带缆在扭转平衡设计时更加困难。根据扭转平衡理论公式,采用控制变量法,以第二层铠装钢丝的绞合角度为变量进行扭转平衡设计。首先建立脐带缆缆芯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拉伸载荷,结果显示缆芯出现了扭转,这证明不能将脐带缆缆芯视为一实心圆柱。其次建立不同绞合角度的脐带缆有限元模型,设置各功能单元的材料属性和摩擦系数,分析模型在拉伸载荷下的扭转角度,并将相同拉伸载荷下的扭转角度拟合为直线,从而得到钢管脐带缆在扭转平衡状态时的最优绞合角度。最后,采用试验方法对实物钢管脐带缆进行扭转平衡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拉伸载荷下脐带缆单位长度扭转角度十分微小,这表明缆是扭转平衡的。因此验证了使用的有限元方法在钢管脐带缆扭转平衡设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脐带缆 扭转平衡 有限元方法 拉伸载荷 绞合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气处理对交联聚乙烯中交联副产物及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屠亦军 张洪亮 +2 位作者 高震 敬强 王雅妮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3,共6页
为研究脱气时间对电缆绝缘层中剩余交联副产物的影响,在65℃的烘房中对交联聚乙烯(XLPE)高压直流(HVDC)电缆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脱气处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了经过4、5、6周脱气处理后XLPE绝缘中残留的交联副产物的种类和含... 为研究脱气时间对电缆绝缘层中剩余交联副产物的影响,在65℃的烘房中对交联聚乙烯(XLPE)高压直流(HVDC)电缆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脱气处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了经过4、5、6周脱气处理后XLPE绝缘中残留的交联副产物的种类和含量,同时对不同脱气时间的试样切片进行空间电荷测试,分析不同脱气时间对试样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LPE中的交联副产物主要为α-甲基苯乙烯、苯乙酮和苯甲醇,且其含量随脱气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不同交联副产物的脱出速率不同。同一种交联副产物其脱出速率在不同脱气阶段也有所不同。不同脱气时间的试样在短路过程中的平均体电荷密度及其衰减率明显不同,随着脱气时间的延长,相同短路时间的试样中平均体电荷密度有所下降,试样中的平均体电荷密度衰减率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脱气处理 交联副产物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智能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明华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0期18-18,共1页
信息系统与现代化农机装备的有效结合产生了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智能化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使农业生产呈现更全面、健康的发展局面。文章以智能化农业机械为研究背景,对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业 机械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风冷柴油机过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7
作者 钱明华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0期33-33,共1页
对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小型风冷柴油机的使用比较广泛,发电、抽水、耕整机的配置动力等都离不开小型风冷柴油机。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小型风冷柴油机容易过热。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型风冷柴油机过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以期帮助人们更好... 对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小型风冷柴油机的使用比较广泛,发电、抽水、耕整机的配置动力等都离不开小型风冷柴油机。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小型风冷柴油机容易过热。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型风冷柴油机过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小型风冷柴油机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风冷柴油机 过热 原因 排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