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区深层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特征
1
作者 高国宏 阮梦颖 +4 位作者 郝英豪 吴访 周新河 刘荣灿 李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63-170,共8页
为了探讨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通过采样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不同地层(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采空区)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地层中存在显著差异,特别... 为了探讨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通过采样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不同地层(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采空区)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地层中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热脱硫杆菌门的丰度变化反映了各含水层的生态环境特征。第四系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而侏罗系样本则表现出显著的生态差异。此外,矿井水的抽排与通风过程引起的环境变化,显著增加了采空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基于ASV水平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水体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超过深度差异,提示环境组分的变化对微生物群落有重要影响。这些结果为水源判别提供了依据,并为矿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持。深入理解地下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质结构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矿区水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煤矿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2
作者 陈云民 李媛 +2 位作者 苏士杰 吴永辉 周新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3-162,共10页
基于2012—2023年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矿区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各异。第四系含水层水位波动较小,年均降幅约0.26 m;白垩系含水层水位在2015年前稳定,之... 基于2012—2023年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矿区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各异。第四系含水层水位波动较小,年均降幅约0.26 m;白垩系含水层水位在2015年前稳定,之后缓慢下降,年均降幅6.40 m;侏罗系含水层水位2015年后快速下降,年均降幅21.1 m, 2019年后趋稳。小波分析显示,各含水层水位主要呈现5 a和6~7 a周期变化,降雨和蒸发分别呈现1~2 a、3 a和5 a,以及1~2 a周期变化,矿井涌水量则呈现1~2 a和2~3 a周期变化。小波相干分析表明,第四系和侏罗系含水层地下水位年际变化主要受降雨及蒸发影响。对于多年周期变化,降雨和蒸发对第四系和侏罗系含水层5 a周期变化有影响,6~7 a周期主要受蒸发影响;白垩系含水层5 a和6~7 a周期均主要受蒸发影响。此外,煤矿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动态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侏罗系含水层,由于各含水层之间隔水层厚度稳定性较差,开采活动引起的侏罗系含水层水位下降可能通过垂向补给影响上部含水层水位。各含水层水位与矿井涌水量在2016—2023年间高度相干,地下水动态滞后矿井涌水约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小波变换分析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