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土牧尔台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挽琼 郗爱华 +2 位作者 葛玉辉 白新会 王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2-1098,共17页
内蒙古中部土牧尔台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暗色闪长岩包体,绝大多数包体与寄主岩石呈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年龄为273~271Ma,包体年龄为268±2Ma,两者均形... 内蒙古中部土牧尔台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暗色闪长岩包体,绝大多数包体与寄主岩石呈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年龄为273~271Ma,包体年龄为268±2Ma,两者均形成于早-中二叠世。其中,寄主岩石具有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且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s,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和HREEs,具有典型的大陆弧岩浆特征。花岗岩中锆石εHf(t)值为-13.0~-6.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2.12~1.68Ga,ε_(Nd)(t)值为-11.3~-10.7,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为2.44~1.73Ga,指示岩浆源自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暗色包体多呈塑性形态,镁铁质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寄主岩石,且发育大量针状磷灰石,同位素(ε_(Nd)(t)值为-11.1~-10.2,t_(DM)为2.13~1.85Ga)特点与寄主岩石相近。本文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研究表明,区域上这些具有弧岩浆性质的早-中二叠世岩浆岩,很可能源自古亚洲洋俯冲洋壳及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幔源基性岩浆与下地壳长英质岩浆的混合形成寄主岩石及暗色包体,揭示了早-中二叠世时期区域上岩浆具有壳-幔相互作用的特点,且印证了该时期古亚洲洋洋壳尚未完全消失,中亚造山带的造山作用为区域岩浆岩及包体的形成提供地球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亚洲洋 暗色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某露天矿山边坡断层区域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宝林 张颖异 +2 位作者 丘小强 李江 吴少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36,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露天矿山边坡断层区域变形特征,有效预防滑坡及其他次生灾害,采用边坡雷达监测手段,对边坡断层区域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分析断层区域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是影响边坡变形的最主要因素,其余次要因素叠加断层后影响更... 为了进一步研究露天矿山边坡断层区域变形特征,有效预防滑坡及其他次生灾害,采用边坡雷达监测手段,对边坡断层区域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分析断层区域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是影响边坡变形的最主要因素,其余次要因素叠加断层后影响更为显著,导致边坡变形分别呈现“长期加速变形特征”、“周期性变形特征”、“阶段性变形特征”,边坡监测和治理中应以断层区域为主,避免或消除可能与断层叠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赋存断层的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灾害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雷达 断层 变形特征 露天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