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农业环境治理对中国农业环境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龚燕飞 聂宏林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173,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在过去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应用了对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对于农业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在过去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应用了对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对于农业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对德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中发现,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不仅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借鉴德国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农业环境的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中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农业环境 保护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要点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校峰 石磊 +2 位作者 王诚 荆晓生 罗晓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24-428,共5页
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国天然气工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项目类型之一,该类型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天然气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环境风险。在分析LNG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工... 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国天然气工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项目类型之一,该类型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天然气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环境风险。在分析LNG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分析,找出了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产污环节,确定了各环节的排污类型,并分析了项目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等问题。总结了LNG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工程分析的要点和环境影响分析,对LNG企业的环境保护和LNG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LNG 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晕带内汞元素在土壤环境中分布规律的研究
3
作者 王林荫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6期204-205,共2页
以国内典型汞矿开采区作为研究试点,通过对汞晕带内土壤中汞元素的含量及存在形式的采样实测,分析了汞晕带内汞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为汞晕带内人居健康的保证以及土壤环境修复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汞晕带 分布规律 存在形式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4
作者 龚燕飞 聂宏林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13期52-54,58,共4页
为了探究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问题。主要通过分析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设计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需求,从而优化设计实现农业物联网技术下的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结果证实,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基础上,... 为了探究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问题。主要通过分析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设计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需求,从而优化设计实现农业物联网技术下的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结果证实,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基础上,设计实现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可以提升系统应用性能,降低农业种植成本、提高效能,达到28.0%,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控系统 农业种植 农业物联网技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法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基 高敏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8-180,共3页
为研究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在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解析法计算并预测了COD和NH_3-N在调节池瞬时泄漏和持续泄漏2种非正常工况下的运移情况。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在调节池瞬时泄漏的情况下,COD和NH_3-N... 为研究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在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解析法计算并预测了COD和NH_3-N在调节池瞬时泄漏和持续泄漏2种非正常工况下的运移情况。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在调节池瞬时泄漏的情况下,COD和NH_3-N的影响范围1 500 m,在调节池持续泄漏的情况下,COD在136 a后的影响范围500 m,NH_3-N在54 a后的影响范围500 m,对下游地下水均有一定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在非正常工况下相应的保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解析法 非正常工况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湿度实时测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龚燕飞 聂宏林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14期130-132,共3页
单片机具有低功耗、扩展灵活、使用方便、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仪器仪表中,与不同的类型的传感器相互结合达到检测功率、电压、温度、速度、湿度等物理量的目的。为有效控制实验室温湿度,文中研究基于PIC16C73单片机为核心... 单片机具有低功耗、扩展灵活、使用方便、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仪器仪表中,与不同的类型的传感器相互结合达到检测功率、电压、温度、速度、湿度等物理量的目的。为有效控制实验室温湿度,文中研究基于PIC16C73单片机为核心的温湿度实时测控装置,详细介绍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各组件设计参数及性能,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环境温湿度的目的。同时,本次设计的测控装置附带通信接口及多点时间控制线路,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温湿度控制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湿度 测控装置 PIC16C73单片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对定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7
作者 刘玉龙 刘韵 宁松瑞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研究脱硫石膏对定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开展了室内土柱一维垂直水分入渗及盐分淋洗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T1(不施加脱硫石膏);T2处理(施加脱硫石膏5.5 t/hm^(2));T3处理(施加脱硫石膏11 t/hm^(2));T4处理(施加脱硫... 为研究脱硫石膏对定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开展了室内土柱一维垂直水分入渗及盐分淋洗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T1(不施加脱硫石膏);T2处理(施加脱硫石膏5.5 t/hm^(2));T3处理(施加脱硫石膏11 t/hm^(2));T4处理(施加脱硫石膏16.5 t/hm^(2));T5处理(施加脱硫石膏22 t/hm^(2))。试验结果表明:(1)在入渗160 min时,与对照T1相比,T2、T3、T4和T5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分别减少3.94%、4.72%、27.56%、5.51%;入渗率分别减小3.97%、4.75%、27.58%、5.54%,T4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均最小。(2)Philip和Kostiakov入渗模型对入渗过程拟合效果较好,两种模型参数的变化均表明施加脱硫石膏可降低盐碱土壤入渗性能。(3)脱硫石膏对淋洗土柱表层0~15cm土层的质量含水率影响明显,T3处理土壤质量含水率最高;脱硫石膏对淋洗土柱剖面盐离子有明显的置换和淋洗作用,T4处理效果最好。(4)与对照T1相比,T3、T4、T5处理的淋洗液平均含盐量分别提高5.92%、49.18%、15.99%,T4处理的淋洗液平均含盐量最高,对盐分淋洗效果最好。综上,脱硫石膏可影响定边盐碱土壤入渗特性,减小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影响淋洗土柱表层土壤的质量含水率,对土柱盐离子有明显的置换和淋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盐碱土壤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磷石膏中水溶态磷的吸附行为及其缓释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串串 邓同 +3 位作者 王竞铮 王静 王羽琴 杨利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探究磷石膏中水溶态磷的固定化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以腐殖酸(HA)为吸附介质、磷石膏为实验磷源、磷酸二氢钾为对照磷源,探究HA对两种磷源中水溶态磷的吸附行为,及吸附相中无机磷素的赋存形态与缓释效应.结果表明:HA对两种磷源水溶态... 为探究磷石膏中水溶态磷的固定化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以腐殖酸(HA)为吸附介质、磷石膏为实验磷源、磷酸二氢钾为对照磷源,探究HA对两种磷源中水溶态磷的吸附行为,及吸附相中无机磷素的赋存形态与缓释效应.结果表明:HA对两种磷源水溶态磷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且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4 mg·g^(-1)和5.26 mg·g^(-1).两种磷源水溶态磷浓度在50 mg·L^(-1)时,磷石膏为磷源时吸附相中磷素的缓释效应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腐殖酸 吸附行为 缓释态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液压钻车在煤矿大断面岩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葛志会 马小辉 +2 位作者 成西娟 董攀 唐浩 《煤矿机械》 2021年第6期160-161,共2页
孟村煤矿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层位调整段在砂岩中掘进,采用炮掘的方式施工。原使用气腿式凿岩机施工炮眼,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巷道掘进速度慢。为实现岩巷快速掘进,引进CMJ2-25矿用液压钻车,炮眼施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 孟村煤矿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层位调整段在砂岩中掘进,采用炮掘的方式施工。原使用气腿式凿岩机施工炮眼,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巷道掘进速度慢。为实现岩巷快速掘进,引进CMJ2-25矿用液压钻车,炮眼施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同时大大提高了巷道的掘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巷 大断面 液压钻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环保治理新思路探讨
10
作者 段永杰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成为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威胁。本文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存在的治理难题,以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技术为研究重点,探讨了这些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概况、优势和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成为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威胁。本文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存在的治理难题,以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技术为研究重点,探讨了这些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概况、优势和发展趋势。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生物技术 物理化学技术 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基 高敏 +2 位作者 靳德武 杨建 王强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54-361,共8页
煤矿开采外排矿井水可能对地表水系水质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榆神矿区地表水的水质状况,采集了秃尾河和榆溪河沿程的地表水样各5组,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地表水的水化学特征;运用Piper三线图分析了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及其主要离子组成特征... 煤矿开采外排矿井水可能对地表水系水质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榆神矿区地表水的水质状况,采集了秃尾河和榆溪河沿程的地表水样各5组,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地表水的水化学特征;运用Piper三线图分析了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及其主要离子组成特征;采用Gibbs图和离子相关关系等方法探讨了地表水主要离子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榆神矿区秃尾河水的TDS为404.32~794.17 mg/L,平均为529.68 mg/L,榆溪河水的TDS为303.73~434.77 mg/L,平均为356.88mg/L,均为弱碱性淡水。地表水阳离子均以Ca^2+和Na^+为主,秃尾河水的Ca^2+和Na^+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3.33和46.63 mg/L,而榆溪河水的Ca^2+和Na^+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1.08和16.44 mg/L;阴离子均以HCO3^-为主,秃尾河和榆溪河水的HCO3^-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94.96和225.34 mg/L,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以HCO3^--Ca^2+为主。秃尾河地表水各水化学参数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趋势,而榆溪河地表水各水化学参数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地表水中各化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矩阵可知,TDS与K^+、Na^+、Mg^2+、Cl^-、SO4^2-和HCO3^-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这些离子均对TDS有明显的贡献。HCO3^-分别与K^+、Na^+、Ca^2+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这些离子可能来源于同一样物质,可能来源于含钠硅酸盐的溶解。地表水中主要离子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的岩石风化溶解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其中SO4^2-、NO3^-和Cl^-的浓度局部较高,大部分浓度均较低,说明地表水局部地段受人类活动的轻微影响,但由于河流的径流、混合和稀释等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矿区 地表水 水化学特征 Piper三线图 Gibbs图 离子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煤电基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基 高敏 +2 位作者 王强民 杨建 赵春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8-84,共7页
【目的】查清呼伦贝尔煤电基地的水资源质量。【方法】现场采集和收集了81件地下水(其中潜水42件,承压水39件)化学样品进行水质检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分布以及水化学类型的分析,进行研究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 【目的】查清呼伦贝尔煤电基地的水资源质量。【方法】现场采集和收集了81件地下水(其中潜水42件,承压水39件)化学样品进行水质检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分布以及水化学类型的分析,进行研究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和岩石溶滤以及蒸发浓缩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熵权-密切值法评价了地下水的水质情况。【结果】研究区潜水和承压水均属于碱性水,平均硬度值分别为254.81 mg/L和208.22 mg/L,阳离子均以Na^+、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Cl^-为主;TDS均为高平原向平原及河谷区逐渐变低,且超过1 000 mg/L的区域基本位于高平原上;潜水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Na-HCO3以及Ca·Na·Mg-HCO3,承压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HCO3·Cl以及Na·Ca·Mg-HCO3。【结论】地下水中Na^+是通过含水介质中的Na^+与地下水中的Ca^2+和Mg^2+交换而得到,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含钠和钙硅酸盐的溶滤作用影响,采矿活动对其影响基本可忽略,农田灌溉对地下水中NH^+4和NO^-2有一定的影响。潜水和承压水的水质普遍较差,在河谷区和平原区下地下水水质较好。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呼伦贝尔煤电基地水资源规划和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基地 水资源 水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风扇转速融合EKF算法及其信号闭环仿真研究
13
作者 焦旭东 何金辉 《工业加热》 CAS 2020年第9期17-20,共4页
基于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卡尔曼滤波原理为依据,设计风扇转速融合EKF算法,根据发动机热力参数融合的转速信号为反馈,进行信号闭环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信号闭环控制性能良好,符合通过物理传感器信号反馈的个性化指标要求,可... 基于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卡尔曼滤波原理为依据,设计风扇转速融合EKF算法,根据发动机热力参数融合的转速信号为反馈,进行信号闭环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信号闭环控制性能良好,符合通过物理传感器信号反馈的个性化指标要求,可确保风扇传感器失效状态下依旧能够高精确把控转速指令;基于仿真明确指出了稳定性与可靠性优化具体方向,发现三参数合成融合算法的控制性能与稳定性最佳,是最理想化的风扇转速融合EKF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 EKF算法 转速 信号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7Cs的新疆准东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肇龙 汪君 +3 位作者 胥鹏海 曹月娥 刘巍 杨建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8-403,共6页
风力侵蚀是准东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关键因素,通过野外考察和土壤^(137)Cs取样分析,对准东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137)Cs分布特征及风力侵蚀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137)Cs剖面分布特征不同,^(1... 风力侵蚀是准东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关键因素,通过野外考察和土壤^(137)Cs取样分析,对准东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137)Cs分布特征及风力侵蚀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137)Cs剖面分布特征不同,^(137)Cs基本分布在0~20 cm,甚至更浅,^(137)Cs活度值介于0~65.50 Bq/kg;各样点^(137)Cs总量介于0~1 698.29Bq/m^2,其中背景值为1 698.29 Bq/m^2,不同地类^(137)Cs总量排序为:低平地草甸(背景值样点)>灌丛沙堆>荒漠草地>砾石戈壁>盐碱地>耕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风蚀裸地;估算出耕地和非耕地各样点的风蚀速率,耕地平均风蚀速率为744.50 t/(km^2·a),非耕地风蚀速率介于945.06~4 404.01 t/(km^2·a)之间,平均值为2 589.96 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风力侵蚀 土地利用 准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脱碳气化灰渣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伟 王学斌 +3 位作者 商靖鹏 张宇峰 史兆臣 王明静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2-127,共6页
气化渣是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碳量较高的固体废弃物,目前主要通过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榆林气化渣经物理分选后得到精碳、惰性渣及细粒尾渣产品,精碳产品干基高位热值可达25.12 MJ/kg... 气化渣是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碳量较高的固体废弃物,目前主要通过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榆林气化渣经物理分选后得到精碳、惰性渣及细粒尾渣产品,精碳产品干基高位热值可达25.12 MJ/kg;惰性渣产品包括脱碳粗尾矿及脱碳细尾矿,所采集2种尾矿样品成分均以SiO_(2)、Al_(2)O_(3)、CaO、Fe_(2)O_(3)为主,烧失量分别为1.53%、1.20%。对2种尾矿样品磨细后在不同掺量下制备水泥胶砂,强度活性指数分别达75%、79%;15%掺量下,2种脱碳尾矿胶砂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与纯水泥胶砂较接近,该掺量条件下,2种脱碳尾矿可替代部分水泥进行建材化综合利用。纯水泥胶砂及掺尾矿胶砂在3 d龄期时均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片状结构及针状条。110 d龄期时,纯水泥胶砂水化产物针状条更加致密,互相交错;而掺配脱碳尾矿的水化产物中针状条基本消失,颗粒之间逐渐形成统一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物理分选 脱碳尾矿 水泥胶砂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油田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怡秀 王伟 +4 位作者 梁全胜 施里宇 刘凯 邴姗 李超跃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5期113-120,共8页
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油田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缺失问题,对陕北油田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了识别梳理,建立了适应陕北油田的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和间接排放等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并以陕... 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油田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缺失问题,对陕北油田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了识别梳理,建立了适应陕北油田的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和间接排放等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并以陕北地区某油区为例,测算评价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施工期单井碳排放94.44 t,可探索钻机电代油方式减排;2)运行期生产吨油碳排放为0.29 t,可提升原油管输程度、开发井场风光绿电和油藏CO_(2)地质封存等方式减排;3)建议油田全生命周期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监测及收集,为开展油田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核算及核查提供保障。以上成果认识,对陕北油田产能建设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和低碳生产措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油田 温室气体 碳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 测算模型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断层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葛志会 马小辉 +1 位作者 成西娟 董攀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7期15-17,共3页
以401101综放工作面通过DF29断层构造区为背景,为了确保该工作面能够安全顺利通过该断层构造区,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顶板条件以及断层的揭露情况,在过断层期间采用合理的层位控制、注浆加固顶板、松动爆破等措施,顺利通过了DF29断层... 以401101综放工作面通过DF29断层构造区为背景,为了确保该工作面能够安全顺利通过该断层构造区,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顶板条件以及断层的揭露情况,在过断层期间采用合理的层位控制、注浆加固顶板、松动爆破等措施,顺利通过了DF29断层影响构造区,保证了401101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断层 注浆加固 松动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矿井大断面切眼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志会 崔宏科 +1 位作者 成西娟 朱刚亮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75-77,共3页
以孟村矿4^#煤层401101工作面开切眼为工程背景,采用二次成巷法施工开切眼。切眼一次施工期间在巷道两帮:底部以及迎头施工大孔径卸压孔,并采用锚网索+单体联合支护。SOS微震和围岩位移监测表明,卸压方案和支护参数可确保开切眼围岩的... 以孟村矿4^#煤层401101工作面开切眼为工程背景,采用二次成巷法施工开切眼。切眼一次施工期间在巷道两帮:底部以及迎头施工大孔径卸压孔,并采用锚网索+单体联合支护。SOS微震和围岩位移监测表明,卸压方案和支护参数可确保开切眼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大断面 卸压孔 支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条件对侧流活性污泥水解工艺脱氮性能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胥鹏海 刘亮 +5 位作者 刘晶 张喆 秦璐 李笑笑 郑兴 王东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0,48,共7页
通过改变传统厌氧/缺氧/好氧(A_(2)/O)反应器和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反应器的曝气强度和溶解氧(DO)浓度,考察了曝气条件对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高DO阶段,两组反应器在中低DO阶段有更... 通过改变传统厌氧/缺氧/好氧(A_(2)/O)反应器和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反应器的曝气强度和溶解氧(DO)浓度,考察了曝气条件对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高DO阶段,两组反应器在中低DO阶段有更好的脱氮效果。在相同进水条件下,SSH反应器的脱氮性能优于A^(2)/O反应器,且出水满足一级A标准。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中低DO浓度更有利于脱氮微生物的生长。相对于A^(2)/O反应器,SSH反应器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更高。因此,合理控制曝气条件维持中低DO浓度有利于SSH工艺达到良好的脱氮性能及脱氮微生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活性污泥水解 曝气条件 微生物脱氮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镇渗流井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畅俊斌 柯贤敏 +2 位作者 王玮 孙启明 田国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88,共6页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第四系水平渗透系数对渗流井取水效果影响最大,河流渗漏补给系数C1值对渗流井出水量影响最小;对渗流井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辐射管仰角为 20°~30°,洞室间距应设置在 75~100m之间时,渗流井取水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渗流井取水方式的广泛应用和提高取水效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取水效率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灵敏度分析 辐射管仰角 洞室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