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研究生通识教育与复合人才培养协调的实证研究——基于中科院知识产权教育的调查 |
刘朝
师洪波
张靖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
2013 |
8
|
|
|
2
|
新中国成立后党加强对科学事业领导的实现过程——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考察 |
向明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3
|
理工科硕士生健康理念及行为调查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 |
孟艳霞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4
|
基于后学院科学背景的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新框架 |
白惠仁
许为民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5
|
喀什地区明清时期建筑琉璃砖制作工艺的科技分析 |
徐思雯
艾力江·艾沙
杨益民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草豉”考 |
陈涛
艾力江·艾沙
蒋洪恩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中国通用化学词汇演变概述 |
吴晓斌
秦显韩
|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延安自然科学院农林科技实践论略 |
陈强强
王大明
|
《农业考古》
|
2018 |
0 |
|
|
9
|
DARPA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郝君超
王海燕
李哲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9
|
|
|
10
|
杜威的科学人文主义对后分析哲学的影响 |
孟建伟
刘红萍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1
|
艾伦·拉文·宾太空美术作品中的科学英雄主义 |
詹琰
田松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2
|
伯格曼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及其技术融合 |
漆捷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3
|
中国科学实在论研究概况(1983~2013)——一个科学计量学的考察 |
肖显静
毕丞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4
|
科学客观性的历史建构——科学哲学视域中的历史认识论 |
郝苑
孟建伟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5
|
中非科技合作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
王晓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16
|
民国初期的跨国科学竞争——以法国古生物学调查团的缘起为中心 |
韩琦
陈蜜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17
|
日本科普奖励制度中的组织行为体研究 |
马晨一
诸葛蔚东
傅一程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8
|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学术传统及其培植路径 |
尚智丛
谈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19
|
初探中国科技图书研究的历史维度 |
陈思睿
詹琰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20
|
跨学科进路中对发现和发明的新认识 |
李伯聪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