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铭 《中国园林》 2005年第10期55-57,共3页
综述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国内外水平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提出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目标、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支撑措施。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园林绿化 研究 技术政策 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风景名胜区《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金路 王磐岩 《中国园林》 2005年第10期52-54,共3页
综述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国内外水平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提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支撑措施。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研究 技术政策 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非马,白马即马 论城市建设绿地与城市规划绿地的异同
3
作者 李金路 《风景园林》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从名与实关系的角度论述城市建设绿地和城市规划绿地的基本概念,二者的演化背景和内在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一致性。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建设绿地 城市规划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PRB技术在地下水原位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刘翔 唐翠梅 +2 位作者 陆兆华 卢欣 李淼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09-1315,共7页
PRB(可渗透反应墙)是地下水治理中新型的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对环境干扰小等优点,已逐渐应用到实际.原位修复技术中PRB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处理系统PRB和多单元处理系统PRB,单处理系统PRB适用于单一污染物、污染... PRB(可渗透反应墙)是地下水治理中新型的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对环境干扰小等优点,已逐渐应用到实际.原位修复技术中PRB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处理系统PRB和多单元处理系统PRB,单处理系统PRB适用于单一污染物、污染浓度较低、污染羽规模较小的场地,多单元系统用于污染场地较复杂、污染种类较多的场地.零价铁PRB去除地下水中无机污染物及有机组分的反应机理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和还原性脱卤反应.实际场地PRB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零价铁钝化及PRB堵塞,现阶段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超声、电化学等,但为了提高PRB技术的实用性,铁材料的解钝化技术、实际场地PRB的设计与安装、PRB体系的长期运行及服务期满后的处置均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可渗透反应墙(PRB)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城市设计核心内容及核心技术方法应用——论总体城市设计中的特质空间表达 被引量:31
5
作者 单峰 刘朝晖 韩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4,共6页
总体城市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处理城市空间景观问题的重要依据,其主要任务是把握城市整体的环境风貌特色,明确城市未来物质空间形态的格局特征,创造出以公众感知为核心的特质空间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抓住核心问题,明确城市... 总体城市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处理城市空间景观问题的重要依据,其主要任务是把握城市整体的环境风貌特色,明确城市未来物质空间形态的格局特征,创造出以公众感知为核心的特质空间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抓住核心问题,明确城市特质空间结构,有效利用城市设计的核心技术,依据城市空间感知体系制定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城市特质空间 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城市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作用——以北京曙光防灾公园设计方案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白伟岚 韩笑 朱爱珍 《中国园林》 2006年第9期14-20,共7页
通过分析我国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提出有必要健全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配套设施。在确保公园日常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灾时避灾人口容量,完善场地竖向、植物种植及园林建筑设计,确保公园内应急指挥中心... 通过分析我国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提出有必要健全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配套设施。在确保公园日常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灾时避灾人口容量,完善场地竖向、植物种植及园林建筑设计,确保公园内应急指挥中心和棚宿区的给水、排水、环卫、消防、物资供应、供电及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从公园设计方案入手,解决好公园平灾功能转换,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是落实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作用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防灾公园 规划设计 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防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城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昌平卫星城东区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白伟岚 王磐岩 闫勤玲 《中国园林》 2005年第10期62-65,共4页
从当前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入手,提出在我国中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着重解决的核心问题:处理好城市建设区内绿地与外围生态绿地的关系,构架城市绿地系统格局;结合绿地系统网络建设和非机动交通系统的串联,总结带状绿地的建设... 从当前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入手,提出在我国中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着重解决的核心问题:处理好城市建设区内绿地与外围生态绿地的关系,构架城市绿地系统格局;结合绿地系统网络建设和非机动交通系统的串联,总结带状绿地的建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规划设计 非机动车交通绿色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探讨——以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欧阳高奇 颜颖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北京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风景名胜区而言重要的是资源保护,对农村来说迫切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充分合理利用而又不破坏风景名胜区宝贵资源的前提下来发展农... 北京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风景名胜区而言重要的是资源保护,对农村来说迫切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充分合理利用而又不破坏风景名胜区宝贵资源的前提下来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北京市风景区内3个不同状况村庄的建设,提出了几种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以期为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村庄 风貌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绩斐然,任重道远——中国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30年回顾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同升 李金路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9,共4页
风景名胜资源是我国极为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瑰宝,属于极具稀缺性的公共资源,一旦破坏,不可再生。作为风景名胜资源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的风景名胜区,更是改善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满... 风景名胜资源是我国极为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瑰宝,属于极具稀缺性的公共资源,一旦破坏,不可再生。作为风景名胜资源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的风景名胜区,更是改善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自1982年风景名胜区正式纳入国家保护管理体系以来,我国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乱到治,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在各种开发利用制约和矛盾的压力下积极稳步发展,成就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资源 风景名胜区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永基 李金路 +6 位作者 章俊华 朱祥明 王洪成 吴忆明 张松涛 庄荣 王文雯 《风景园林》 2009年第5期119-119,共1页
新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60年来经历了沧桑巨变。如今,站在又一个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在未来的征程上渐进式前进,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会有新的困惑和突破。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从本期起,我社特辟《观点》专栏。每期遴选一个焦点话题,广... 新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60年来经历了沧桑巨变。如今,站在又一个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在未来的征程上渐进式前进,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会有新的困惑和突破。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从本期起,我社特辟《观点》专栏。每期遴选一个焦点话题,广邀各界人士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栏将力求深度、犀利、务实、有用,为行业打造一个"短、频、快"的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平台。9月22日,行业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专业性博览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在济南拉开帷幕,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十多年来,从室内展到室外展,发展到与城市大格局的融合,园博会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快速成长的一个缩影,却也面临着"十字路口"的选择。因此,本期以此为话题,邀请了来自管理、教育和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他们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行业 花卉博览会 会所 济南市 国际 中国 文化传承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琳 杜培俊 郭君仪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峻拔挺秀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是景区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该文对景区内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调查研究,提出适合鼓山风景名胜的生物...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峻拔挺秀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是景区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该文对景区内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调查研究,提出适合鼓山风景名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和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风景名胜区 生态系统 福州鼓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文化与园林——兼论东西方文化之异同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金路 《中国园林》 2006年第10期29-31,共3页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西化”的状况,探讨其产生的背景,提出“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中国文化、生活和园林的影响。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别在于“精、气、神”和“精、神”的差别,在于物质、...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西化”的状况,探讨其产生的背景,提出“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中国文化、生活和园林的影响。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别在于“精、气、神”和“精、神”的差别,在于物质、气、精神的整体和物质、精神的分割和对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分支的中国园林文化,也不可能摆脱这个大背景而独立存在。中国园林自身的发生与发展,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关系,都有必要从气文化的视角重新加以审视。呼吁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精髓,保护东方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文化 研究 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辩证的观点看中国风景名胜区的灾后重建——四川省龙门山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有感
13
作者 李金路 王富德 朱婕妤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共4页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是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目前世界上受灾最惨重的国家公园之一。在地震造成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既要有恢复重建的必胜信心,又不可以妄自认为人定胜天;既要举全国之力进行...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是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目前世界上受灾最惨重的国家公园之一。在地震造成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既要有恢复重建的必胜信心,又不可以妄自认为人定胜天;既要举全国之力进行恢复重建,又要对重大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辩证客观地思考,做到知而后行,而不是边干边想,边想边干。什么是灾害?什么叫重建?人是应当花费巨大的力量去治理灾害,还是在认识自然地质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规避灾害?重建工作中哪些因素更紧迫,哪些因素贯穿全局?"灾"永远会有,灾后重建规划能否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害"降至最低?在规划过程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龙门山 灾后重建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庄振 李少勇 《中国园林》 2008年第7期92-94,共3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关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大事,因此如何使编制的规划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主要介绍了旨在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的5条建议,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规划的相互关系、基础资料的收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关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大事,因此如何使编制的规划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主要介绍了旨在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的5条建议,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规划的相互关系、基础资料的收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主要材料的应用、自身体系的特征等,并将整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体系的各部分重点内容贯穿、融入其中,同时对这些重点内容之间的联系做了简要的说明。希望能够以此增强"绿规"体系的整体性与适应性,从而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系统 可操作性 规划实施 地带性植物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雨水花园建造探析 被引量:101
15
作者 王淑芬 杨乐 白伟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7,共4页
雨水花园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管理以及雨水利用设施,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建造简单等优点。首先阐述了雨水花园的定义及其源流,介绍了雨水花园的功能与类型;然后从选址、土壤渗透性检测、结构与深度的确定、面积的确定、平面布局以... 雨水花园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管理以及雨水利用设施,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建造简单等优点。首先阐述了雨水花园的定义及其源流,介绍了雨水花园的功能与类型;然后从选址、土壤渗透性检测、结构与深度的确定、面积的确定、平面布局以及植物选择等方面对雨水花园的建造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针对中国现状,就雨水花园如何在国内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雨水花园 雨水利用 花园设计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回收磷的方法及工艺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汝鹏 曲莹 +2 位作者 王全勇 付成胜 王新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3,共5页
概括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磷回收所涉及到方法,主要有土地直接利用、化学沉淀、吸附/解吸、强化生物除磷/回收和结晶等。着重分析了典型磷回收工艺,主要包括从污水中回收磷的P-RoC工艺、MBR工艺、REM-NUTR工艺及新型纳米技术,从污泥中回收磷... 概括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磷回收所涉及到方法,主要有土地直接利用、化学沉淀、吸附/解吸、强化生物除磷/回收和结晶等。着重分析了典型磷回收工艺,主要包括从污水中回收磷的P-RoC工艺、MBR工艺、REM-NUTR工艺及新型纳米技术,从污泥中回收磷的Aqua Reci工艺、Seaborne工艺、KREPRO工艺和从污泥焚烧灰中回收磷的BioCon工艺、SEPHOS工艺和纳滤工艺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我国污水磷回收的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磷回收 结晶 纳米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 纳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金路 王磐岩 +3 位作者 贾建中 唐进群 周雄 韩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
通过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特征的调查和与国外国家公园分类的对比研究,明确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的目的、意义、原则和途径,在考虑到分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突出我国风景名胜区承载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历史信息集中的特点,编制风景名胜区分... 通过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特征的调查和与国外国家公园分类的对比研究,明确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的目的、意义、原则和途径,在考虑到分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突出我国风景名胜区承载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历史信息集中的特点,编制风景名胜区分类的技术标准,为实行风景名胜区的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体系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村镇规划编制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 被引量:63
18
作者 郐艳丽 刘海燕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4,共6页
通过对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历史进程的分析可知,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建设,轻乡村建设,导致乡村建设存在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配置滞后、缺乏法规标准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在规划体系、规划标准、规划内容及规划实施等方面存... 通过对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历史进程的分析可知,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建设,轻乡村建设,导致乡村建设存在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配置滞后、缺乏法规标准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在规划体系、规划标准、规划内容及规划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我国村镇规划编制的重点、方向和完善措施,大力提升村镇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使编制办法、技术与标准能够适应相关制度和乡镇村庄发展要求,以实现统筹城乡、推进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规划 编制体系 规划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热泵的热电冷联合有机朗肯循环能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光 张新铭 李建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97-1301,共5页
文章对内置热泵结构的小型太阳能驱动的热电冷联合有机朗肯循环(Combined Cooling Heat andPower-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CCHP-ORC)系统进行了热力分析,与一般CCHP-ORC系统相比,该系统利用低品位能源利用效率更高。CCHP系统用引射... 文章对内置热泵结构的小型太阳能驱动的热电冷联合有机朗肯循环(Combined Cooling Heat andPower-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CCHP-ORC)系统进行了热力分析,与一般CCHP-ORC系统相比,该系统利用低品位能源利用效率更高。CCHP系统用引射器代替热泵压缩机,将热泵与ORC合并,热泵系统的加入提高了CCHP系统能量利用率。系统热力计算将系统高温热源、环境温度和需求温度固定,采用R245fa作为系统工质,以热电联合循环为例对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得到了在给定条件下系统的最佳工作参数。通过对比可知内置热泵能较大提高CCHP-ORC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热电冷联合 能效分析 热泵 引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风景名胜区农宅风貌调研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金路 林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
北京的风景名胜区占北京市全市面积的13%,其中分布着4000个行政村,村庄民居的风貌控制一直是风景名胜区管理上的一个难点,新农村建设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都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通过对北京的风景名胜区内30余处村庄的农宅风貌调研,对... 北京的风景名胜区占北京市全市面积的13%,其中分布着4000个行政村,村庄民居的风貌控制一直是风景名胜区管理上的一个难点,新农村建设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都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通过对北京的风景名胜区内30余处村庄的农宅风貌调研,对其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历史演进和乡土特色进行综合评价。探讨风景区农宅的演变规律和原因,从政策、经济、产业、城乡关系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从保障农民利益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要求2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管理 北京市 风貌 农宅 调研 保护管理 农村建设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